中芯国际近期喜讯频频,关于荣耀Play4T所搭载的海思麒麟710A芯片采用中芯国际14纳米FinFET制程的话题热度尚未退却,现又迎一季度业绩报喜。5月13日,中芯国际发布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疫情之下,中芯国际一季度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实现高增长。

数据显示,中芯国际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5亿美元,同比增长35.3%、环比增长7.8%,创季度营收历史新高;实现公司所有人应占利润为6416.4万美元,环比减少27.7%,同比增长422.8%;毛利为2.34亿美元,同比增长91.4%、环比增长17.1%;毛利率为25.8%,相比2019年第四季为23.8%、2019年第一季为18.2%。

今年2月,中芯国际预计其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环比增加0%~2%,毛利率介于21%~23%的范围内。4月7日,中芯国际表示产品需求及产品组合优化均超过早前预期,因此将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指引由原先的0%~2%上调为6%~8%,毛利率指引由原先的21%~23%上调为25%~27%。如今,中芯国际一季报出炉,其实际业绩数据与上调后的业绩预期相符。

14纳米收入贡献提升

以应用分类,中芯国际第一季度的收入占比分别为:电脑5.1%、通讯48.9%、消费35.4%、汽车/工业2.9%、其他7.7%。通讯类和消费类依然占据了中芯国际收入的大部分份额,其中通讯类第一季度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以及上一季度均有所提升。

以服务分类,中芯国际第一季度的收入占比分别为:晶圆91.1%、光罩制造,晶圆测试及其它8.9%。这个比例与上一季度相差不多,与去年同期相比的话,来自晶圆的收入占比略有下降,去年同期为94.2%。

以地区分类,中芯国际第一季度的收入占比分别为:美国25.5%、中国内地及香港61.6%、欧亚大陆12.9%。来自中国区的收入占比依然过半,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区收入占比微幅提升,相应地,美国与欧亚大陆的收入占比则微幅下降。

以技术节点分类,中芯国际第一季度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4纳米1.3%、28纳米6.5%、40/45纳米14.9%、55/65纳米32.6%、90纳米1.6%、0.11/0.13微米5.4%、0.15/0.18微米33.4%、0.25/0.35微米4.3%。虽然成熟工艺的收入占比仍较大,先进制程的收入占比已在逐步提升,其中28纳米从上季度的5.0%提升至6.5%、14纳米从上一季度的1.0%提升至1.3%。

产能方面,中芯国际第一季度月产能由2019年第四季的44. 85万8英寸约当晶圆增加至2020年第一季的47.6万片8英寸约当晶圆,主要由于2020年第一季拥有多数权益北京 300mm晶圆厂产能增加所致。从具体数据看,除了增幅较大的北京厂外,天津200mm晶圆厂和拥有多数权益的上海300mm晶圆厂的产能亦小幅增加。

中芯国际第一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为98.5%,较去年同期的89.2%显著提升,与上一季度的98.8%则略有下滑。

追加11亿美元资本开支

在2019年年报中,中芯国际表示将启动新一轮资本开支计划,预计2020年资本开支为32亿美元。在这次一季报中,中芯国际决定上调今年资本开支。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和梁孟松表示,成熟工艺平台产能满载:摄像头、电源管理、指纹识别、特殊存储等相关应用需求强劲。先进工艺研发与业务进展顺利,持续拓展通信、手机、汽车、消费电子相关领域。公司决定资本开支上调11亿美元至43亿美元,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回顾近两三年,中芯国际2018年度的资本开支为18.13亿美元、2019年度的资本开支为20.33亿美元,如今其将2020年的资本开支上调至43亿美元,较去年翻了一倍有余。中芯国际在公告中指出,此次增加的资本开支主要用于拥有多数股权的上海300mm晶圆厂的机器及设备,以及成熟工艺生产线。

前不久,中芯国际宣布将向上海证交所申请人民币股份发行并在科创板上市及交易。根据公告,中芯国际拟发行的人民币股份的初始数目不超过16.86亿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业界认为,中芯国际此举主要为了融资,若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其将进一步提高融资能力。

展望第二季度,中芯国际预期季度收入环比增加3%至5%;毛利率介于26%至28%的范围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经营开支将介于2.4亿美元至2.45亿美元之间;非控制权益将介于0美元至正1000万美元之间(由非控制权益承担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