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推第二代服务器芯片 服务器代工厂有机会受惠

英特尔推第二代服务器芯片 服务器代工厂有机会受惠

英特尔(Intel)宣布推出第二代服务器处理器Xeon,并积极说服大客户采用新一代的产品,外界认为,随着英特尔推出新芯片,对服务器代工厂如广达、英业达及纬颖等业者,有机会在2019下半年推升一波换机潮。

英特尔推出多种不同版本的Xeon处理器,其中最高级的Xeon Platinum 9200将配置56个处理器核心。英特尔正在说服诸如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资料中心大客户,让大客户们相信,英特尔的产品能够继续提高性能,适合不断变化的需求。

英特尔表示,新的Xeon处理器内置人工智能(AI)的元素。处理器还将连接到英特尔发明的新型存储器Optane。英特尔表示,这种存储技术可改善处理器的信息流,是提高计算机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纬颖今天也宣布,推出全系列服务器产品,支援英特尔第二代Xeon可扩充处理器,新款服务器可以满足资料中心对储存与用电效率的需求,而且可以在不需要变更硬件设计下,提供更高效率的AI效能。

纬颖总经理洪丽甯表示,很高兴纬颖全系列产品升级至第二代Intel Xeon可扩充处理器,不但提升整体运算性能,还能够更灵活的因应来自AI、大数据分析与相关延伸应用所带来的多样化工作负载需求。

针对2019年服务器景气,纬颖之前表示,过去三年大客户持续采购服务器,2019年上半年大客户将整理目前的服务器产品,让产品更有效率,因此,上半年服务器需求疲软,希望下半年服务器产业能恢复成长。

广达之前则指出,2019年服务器业务仍将以两位数字以上成长,尤其该公司旗下云达,近期拿下日本乐天电信虚拟化电信机房订单,使得2019年展望持续看好。

至于英业达表示之前指出,2019年来自企业服务器的业务将持平或小幅增长,但是资料中心服务器业务,仍将以两位数字成长。

目前全球四大资料中心服务器客户为谷歌、亚马逊、微软与脸书,这四大咖占有全球六成以上的市场,至于中国大陆的BAT,即百度、阿里巴巴与腾讯,则占有全球约13%的市场。受到美系大咖2019年采购服务器降温的影响,使得上半年服务器供应商的业绩表现将较为平淡。

总体销售增长 中颖电子201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93%

总体销售增长 中颖电子201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93%

4月2日晚间,中颖电子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中颖电子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元,同比增长10.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25.93%。

中颖电子主要从事自主品牌的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报告期研发及销售的产品主要涵盖两大主轴方向:一、系统主控单芯片:主要应用领域为工控单芯片、锂电池管理芯片;二、新一代显示屏的驱动芯片:主要应用领域为AMOLED及PMOLED的显示驱动。

中颖电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总体销售增长,产品的平均毛利率稳定,带动盈利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中颖电子的毛利率为43.84%,较上年同期增长0.80%。

具体而言,报告期内中颖电子工控单芯片的销售同比接近持平,锂电池管理芯片的销售同比增速最快,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销售亦同比增长。FHD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自3季度末起进入量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销售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发展策略方面,中颖电子表示坚定不移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主要研发方向包括工业控制单芯片、锂电池管理芯片、OLED显屏驱动芯片以及智能IOT应用芯片;此外,还将积极加大市场开拓;把握机会加大投资、寻找合适的研发总部用地;正式启动投入汽车电子领域;寻找合适且具有发展协同效应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进行外延式发展。

展望2019年,中颖电子预期更多的新产品将陆续进入量产,业绩有较大的概率呈现逐季的增长,对于实现全年的业绩同比增长,管理层也抱持了比较乐观的看法。但由于2018年第一季的业绩比较基期特别高,2019年第一季的业绩则会呈现同比衰退。

小米拆分半导体公司松果电子,加速芯片研发业务

小米拆分半导体公司松果电子,加速芯片研发业务

松果电子在官方微博发文表示,4月2日,小米集团组织部发布组织架构调整邮件,宣布小米旗下全资子公司松果电子进行重组,部分团队分拆组建南京大鱼半导体新公司。

本次调整后,南京大鱼半导体公司将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AI和IoT芯片与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小米持有该公司25%股权,团队集体持股75%。

这是小米加速芯片研发业务发展的又一举措,拆分后的南京大鱼团队将可独立融资,接纳更多资金、技术与合作,赢得更快发展。据松果电子透露,目前大鱼已有多家投资机构在紧追接洽。

此外,小米已将AIoT上升至与手机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华为、高通、联发科、展讯等厂商纷纷发力物联网芯片的情形下,南京大鱼半导体的成立,将助力小米弥补AIoT芯片业务空白,配合小米AIoT战略发展。

至于松果电子,则将继续专注研发手机SoC芯片。

资料显示,小米全资子公司松果电子成立于2014年,在2017年2月28日发布澎湃S1芯片,并应用于小米5C手机上,此举让小米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具备手机SoC芯片研发能力的手机厂商。

不过在此之后,松果电子并无新动作出现。今年3月,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松果芯片还在研发当中。

瞄准科创板,聚辰半导体、晶丰明源正式递交招股书

瞄准科创板,聚辰半导体、晶丰明源正式递交招股书

4月2日,上交所科创板审核中心披露了新一批受理的6家申报企业,其中包括聚辰半导体、晶丰明源两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聚辰半导体为采用Fabless模式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目前拥有EEPROM、音圈马达驱动芯片、智能卡芯片三条主要产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液晶面板、蓝牙模块、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

数据显示,2016-2018年聚辰半导体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7亿元、3.44亿元、4.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67.2万元、5743.07万元、1.03亿元。在其三大产品线中,2018年EEPROM营收占比为89.20%,是该公司的的营收主要来源。

聚辰半导体表示,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EEPROM芯片设计企业,与舜宇、欧菲、丘钛、信利、立景、富士康等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厂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三星、华为、小米、vivo、OPPO等厂商。

这次聚辰半导体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3021.0467万股,募集资金7.2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投资以EEPROM为主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混合信号类芯片产品技术升级和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此批受理的另一家集成电路企业晶丰明源也是采用Fabless模式的设计企业,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设计企业之一,主要经营电源管理驱动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产品包括LED照明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等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

数据显示,2016-2018年晶丰明源的营收收入分别为5.67亿元、6.94亿元、7.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1.53万元、7611.59万元、8133.11万元。在其主要产品线中,2018年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的营收占比为75.57%。

招股书显,公司是目前国内领先的LED照明驱动芯片设计企业之一,与国内外主要的LED照明企业如飞利浦、Dixon、欧普照明、雷士照明、阳光照明、三雄极光、佛山照明、得邦照明等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合作关系。

晶丰明源本次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540万股、募集资金7.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智能LED照明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产品研发及工艺升级基金。

这次新受理企业名单中两家设计企业双双上榜,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安集微电子、中微半导体、和舰等8家集成电路企业的IPO申请获受理,企业涵盖了设计、制造、材料、设备几大产业链环节。

SK海力士无锡新厂将于本月全面投入运营

SK海力士无锡新厂将于本月全面投入运营

根据外媒BusinessKorea最新消息,SK海力士位于中国无锡的扩建晶圆厂 (二厂) 将于本月全面投入运营。一旦这个耗资95亿韩元的扩建项目完工,海力士无锡工厂的产能将增加至每月180,000片晶圆。

然而,SK海力士表示,公司扩大生产线目的单纯是为了引入DRAM的微制造,而不是增加其产能。这意味着海力士将继续控制芯片供应量,来缓解市场供给过剩的现状。
 
SK海力士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初次生产的晶圆片在今年初就已进入工厂,而这次,产量已达到了标准。” 等未来设备全部安装完善时,SK海力士无锡工厂将拥有每月180,000片的10纳米级DRAM晶圆的产能。
 
在无锡工厂的扩建上,SK海力士已经获得资金支持。今年3月25日,SK海力士与中国开发银行牵头组建了一批中资银行的银团贷款举行了签字仪式。贷款金额估计高达35亿美元,是江苏省外币贷款历史上最大的一笔。
 
在无锡扩建工厂全面投入运营之前,SK海力士副董事长朴成旭于3月29日访问了无锡,并会见了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 “随着第二工厂项目的完成,SK海力士已经在无锡工厂投资了140亿美元,”朴成旭在会上提到。“经过14年的合作,海力士与无锡的关系与橡树一样强劲。”
 
行业观察人士也正密切关注着无锡扩建工厂将给DRAM的供给和价格带来什么影响。
 
根据DRAMexchange (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 最新数据,3月份DDR4 8Gb DRAM的合约价较上月下降了 11.1% 至 4.56 美元。

这与2016年12月的4.19美元的价格接近,当时正是存储器行业刚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相应地,美光也宣布将分别削减DRAM和NAND闪存产量的5%。

彭博:鸿海印度组装厂数周内将试产 iPhone X

彭博:鸿海印度组装厂数周内将试产 iPhone X

新浪科技报导,彭博社 2 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鸿海数周内将在印度厂区试产苹果 iPhone X 手机。在此之前,纬创已在其班加罗尔工厂生产 iPhone 6s、iPhone SE 和 iPhone 7 等旧款机型。

就出货量而言,苹果目前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占率仅约 1%,主要因为 iPhone 过高的价格让印度消费者望而却步;而在印度生产 iPhone,将有助于苹果免除 20% 的进口关税,并满足 30% 的当地采购规定,进而允许苹果在印度开设自己的零售店。

去年 12 月曾有报导指出, 鸿海印度工厂最快将于今年在印度生产高阶 iPhone 手机,这将是其首次在印度为苹果组装 iPhone。更重要的是,鸿海将在印度组装最高阶的 iPhone X 系列机型。分析人士称,此举将把苹果在印度市场的业务推向一个新高度。

存储器产业不景气,三星与 SK 海力士仍持续增加投资

存储器产业不景气,三星与 SK 海力士仍持续增加投资

根据韩国《朝鲜日报》的报导指出,虽然 2018 年下半年开始,存储器的价格开始走跌,也预告 2019 年存储器产业会呈现不景气的状态。但相关业者认为,以高附加价值产品来应对当前的状况,其中研发(R&D)方面的投资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报导指出,三星电子在 2018 年对 R&D 的投入达到 18.66 兆韩圆,这和 2017 年的 16.81 兆韩圆相比,增加了 11%。而且,其不论金额或成长幅度,都是继 2017 年后再创历史新高。至于,另一家存储器大厂 SK 海力士也是相似的状况,2018 年的 R&D 投资达到 2.89 兆韩圆,与 2017 年的金额相比,也增加 16%以上,同样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事实上,韩国业界人士表示,在启动 5G 服务之后,未来将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增,也能使得促进机器效能提高的半导体需求也将会增加。因此,即便当前市场较之前有所萎缩,但也是强化 R&D、积累技术的时机。

报导进一步指出,存储器价格惨跌的情况至今仍没有缓解的迹象。以三星与 SK 海力士的主要产品 DRAM 颗粒现货价格来说,DDR4 8G (1G*8)  的产品已经从 2018 年 3 月份的 9.1 美元,跌到 2019 年 2 月份的 4.56 美元,跌幅将近一半,而 NAND Flash 快闪存储器的价格,在相同期间内也下跌 30%。

而对于存储器价格的走跌,三星与 SK 海力士不仅认为研发新产品重要,而且两公司为使存储器产业复甦,也大幅增加工厂建设、设备投资。2018 年三星仅在半导体部门就投资 23.72 兆韩圆,和前一年的 27.34 兆韩圆相较,仅减少了 13%。但与 2016 年的 13.15 兆韩圆相比,增加了 10 兆韩圆左右。

目前三星正在南韩京畿道平泽市建设半导体第 2 工厂,还在中国西安建设半导体工厂。市场人士解读,观察三星存储器的状况,三星认为相较增加短期能提高产量的设备投资情况,不如从长期角度出发来建设工厂。另外,SK 海力士 2018 年也投资 17.75 兆韩圆,占了总营收的 44%,相较前一年 10.64 兆韩圆的金额来说,也增加了 67%。

SK 海力士在 2018 年 10 月,于南韩的忠清北道清州市的 M15工厂竣工,12 月时则是位于京畿道利川市的新 DRAM 生产线 M16 开工。SK 海力士认为,以人工智能、虚拟实境为代表的第 4 次产业革命正式开启后,存储器供给量就会增加,因此得维持一定规模以上的存储器投资,未来才有能力应对。

短期超车台积电难!三星于2020年底前量产7纳米制程

短期超车台积电难!三星于2020年底前量产7纳米制程

在当前全球晶圆制造的先进制程领域中,只剩下台积电、三星以及英特尔可以一较高下。三星虽然早在 2018 年 10 月份就已经宣布量产 7 纳米 EUV 制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就连三星自己的 Exynos 9820 处理器都没用上 7 纳米 EUV 制程,这是因为三星的 7 纳米工厂过去一直都没完成。直到日前,三星提交的报告显示,他们投资 13 亿美元的华城生产线已经完成建设工作,三星的 7 纳米 EUV 制程现在才算真正进入量产。

根据外媒报导,三星物产日前在收盘后提供给南韩证券监管部门的资料中表示,位于南韩西海岸的三星电子华城工厂已经完成生产线建设工作,计划总成本为 1.46 兆韩圆,约 12.9 亿美元。而三星物产这约 13 亿美元的合约,只是三星 2017 年大规模投资半导体计划中的一部分。当年宣布的总投资高达 6 兆韩圆的计划,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未来的 7 纳米 EUV 制程的量产,而且三星已经在南韩华城 S3 Line 中部署了 ASML 的 NXE3400 EUV 光刻机,不过该产线之前是生产 10 纳米制程,这次进一步加以提升。

报导还指出,三星还在华城建设全新的生产线,专为 7 纳米 EUV 制程的量产所准备,计划在 2019 年底全面完工。7 纳米 EUV 制程的大量生产,预计在 2020 年底前达成。因此,结合三星物产最近的报告,这意味着三星 7 纳米 EUV 制程工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如今已经完成了,剩下将进行安装设备、测试生产线。

事实上,与竞争对手台积电在 7 纳米节点的策略不同,三星在一开始的 7 纳米 LPP 制程节点上直接导入了 EUV 技术。三星表示,7 纳米 LPP 制程使用 EUV 设备之后,可以减少 20% 的光罩流程,使整个制程更加简单,而且节省时间和金钱,又可以达成 40% 面积能效提升、以及 20% 的性能增加与 50% 降低功耗的目标。

不过,虽然三星 7 纳米 LPP 制程产线已机几乎完成,但是在 7 纳米制程上依然是缺少客户。目前,除了三星之外,代工客户目前已知的主要是在格芯(GLOBALFOUNDRIES)放弃 7 纳米制程的研发之后,也积极寻找新的代工厂 IBM。三星与 IBM 已经在 2018 年达成合作协定,未来将使用 7 纳米 EUV 制程为 IBM 代工旗下的 Power 处理器。

至于还有一个可能的客户,那就是 NVIDIA。过去双方在 14 纳米的制程节点上合作过,但目前 NVIDIA 的主力,还是台积电的 16 纳米及 12 纳米制程。在 7 纳米芯片上,虽然 AMD 已经首发了 7 纳米制程的 GPU,但 NVIDIA 似乎并不着急。之前 NVIDIA 执行长黄仁勋就曾表示,台积电的 7 纳米制程是公开的,也想卖给 NVIDIA,但当前 NVIDIA 并不依赖特定制程来生产。所以,三星能否争取到 NVIDIA 来采用 7 纳米来生产新一代产品,就必须视三星未来的制程良率与价格而定了。

EUV光刻机研发挑战仍存,本土企业如何突破技术成本关?

EUV光刻机研发挑战仍存,本土企业如何突破技术成本关?

光刻是芯片制造技术的主要环节之一。目前主流的芯片制造是基于193nm光刻机进行的。但是193nm的光刻技术依然无法支撑40nm以下的工艺生产,为了突破工艺极限,厂商不得不将193nm液浸技术和各种多重成像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但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制造成本,拉长了工艺周期。为了通过提升技术成本来平衡工序成本和周期成本,厂商们将底牌压在了EUV光刻机身上,但是EUV真的能够满足厂商们的期盼吗?

EUV技术再度突破

在半导体制程中,光刻工艺决定了集成电路的线宽,而线宽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整个电路板的功耗以及性能,这就凸显出光刻机的重要性。传统的光刻机,按照光源的不同,分为DUV光刻机(深紫外光)以及EUV光刻机(极紫外光)。工艺制程还在28nm徘徊时,DUV光刻机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是随着工艺制程的升级,想要迈向更小的线路,就只能使用EUV光刻工艺。

目前最先进的EUV光刻工艺使用的是13nm光源,能够满足7nm线宽制程工艺的要求。全球能够达到这种水平的光刻机制造商暂时只有一家——ASML。据记者了解,目前ASML具有16500人,研发人员超过6000人,占比约为36%,整个公司主要的业务为光刻机,技术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市占率100%,处于轻松垄断全球市场的地位。

2018年,ASML财报全年营收净额达到109亿欧元,净收入26亿欧元,虽然火灾影响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但是其2019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净额依然达到了21亿欧元,毛利率约为40%。ASM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Wennink介绍,ASML在2018年完成了技术创新的里程碑突破,并表示这一突破将为未来几年不断筑能。

据了解,在2017年,ASML就曾表示达到过“里程碑的突破”,原因便是完成了250瓦的EUV光源技术的升级迭代,让EUV的生产率达到125片/小时的实用化。

EUV光刻机的极限挑战

据ASML 2018年财报,目前ASML推出的NXE:3400C极紫外光刻机EUV,产量可达每小时170片晶元,妥善率高达90%以上。该机型预计于2019年下半年出货至客户。除此之外,对于3D NAND客户,ASML还提供了一系列处理翘曲的晶圆的辅助方案,扩大可处理晶圆变形范围。据ASML官方透露,目前其产品可帮助用户实现每天超过6000片晶圆的产量。

“要实现强大的功能,EUV就必须克服电能消耗以及光源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集团首席专家柳滨向记者表示,EUV虽然售价超过了一亿美元,但是高额的价格并不是它最大的问题。“EUV最大的问题是电能消耗。电能利用率低,是传统193nm光刻机的10倍,因为极紫外光的波长仅有13.5nm,投射到晶圆表面曝光的强度只有光进入EUV设备光路系统前的2%。在7nm成本比较中,7nm的EUV生产效率在80片/小时的耗电成本将是14nm的传统光刻生产效率在240片/小时的耗电成本的一倍,这还不算设备购置成本和掩膜版设计制造成本。”柳滨说。

据了解,除了电能以及光源,光刻胶也是EUV技术另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据专家介绍,光刻胶本身对于光的敏感度就十分高,但是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源,光刻胶的敏感度也有差异,这就对EUV光刻机产生了一些要求。光刻机选择的波长必须要和光刻胶对应的波长处于同一个波段,这样才能提升光刻胶对于光源的吸收率,从而更好地实现化学变化。但是目前,EUV光刻机在材料搭配方面还不成熟,很多专家将这个问题列为“光刻机极限挑战之一”。

发展EUV仍需大力支持

虽然EUV光刻机设备还有诸多挑战尚未克服,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高端工艺制程的发展依旧难以离开EUV光刻机的辅助。“一代器件,一代工艺,一代设备”点出了当今半导体工业发展的精髓。尤其是当线程工艺进入纳米时代之后,工艺设备对于制造技术的突破越发重要。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便开始关注并发展EUV技术。最初开展的基础性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分布在EUV光源、EUV多层膜、超光滑抛光技术等方面。2008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将EUV技术列为下一代光刻技术重点攻关的方向。中国企业将EUV列为了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发展重点对象,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EUV光刻机的国产化。

然而,追求实用技术是企业的本能,追求最新技术却不符合企业效益。因此先进的EUV技术,光靠企业和社会资本是无法支撑起来的,对于企业来说,研发技术缺少资金的支持;对于社会资本来说,缺乏热情的投入,因此,这项技术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国家政策的推进。

高通CFO离职  加入竞争对手英特尔

高通CFO离职 加入竞争对手英特尔

芯片大厂高通和英特尔周二表示,高通财务长戴维斯(George Davis)已离职,将转任英特尔财务长。

今年61岁的戴维斯自2013年3月起担任高通的财务长,也是该公司董事会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在此之前,戴维斯曾于应用材料担任财务长六年。

高通执行长莫兰科夫(Steve Mollenkopf)表示:「我代表执行团队感谢戴维斯过去六年在高通的贡献,祝福他今后一帆风顺。」

英特尔表示,戴维斯将从周三起出任财务长。英特尔执行长史旺(Robert Swan)原本兼任财务长及临时执行长,今年1月正式接任执行长。史旺曾与戴维斯在应用材料共事,当时史旺是应材的董事。

史旺表示:「戴维斯是世界级的财务长、领导者和团队创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