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第一季度多个半导体项目开、竣工

厦门火炬高新区第一季度多个半导体项目开、竣工

厦门日报消息称,厦门火炬高新区今年第一季度开、竣工项目共17个,包括12个开工项目、5个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额43.4亿元,其中,开工项目总投资额30.22亿元,2019年度计划投资额5.41亿元。

17个项目涉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光电显示产业等产业链以及园区产业配套等,其中半导体项目包括将于第一季度竣工的美日丰创光罩项目,以及将于第一季度开工的乾照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全磊光通信与智能传感芯片产业化项目。

美日丰创光罩项目

美日丰创光罩项目由全球光掩膜板和刻线技术领先企业美国丰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址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项目将致力于集成电路制程用光罩的研发与生产。

该项目总投资10.67亿元,总占地面积2.7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万余平方米,将分两期建设,建设项目内容包括厂房、研发和办公楼等主要建筑物,项目将于今年第一季度竣工,预计年产值4亿元。

乾照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

乾照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由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址位于同翔基地市头片区,将建设用于研发生产VCSEL激光器芯片、空间太阳能电池、高端LED芯片(红外、Mini/Micro LED),以及砷化镓/氮化镓半导体外延片和芯片等高端半导体器件的产业基地。

该项目占地面积2.5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9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6.6亿元,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达产后可实现营收22亿元。该项目具有规模较大,赢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是厦门市和高新区重点鼓励发展的半导体产业项目,将于3月下旬开工。

全磊光通信与智能传感芯片产业化项目

全磊光通信与智能传感芯片产业化项目由全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址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项目总投资2亿元,拟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光通信与智能传感芯片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根据厦门经信局发布的该项目节能报告审查意见,该项目将建设两条MOCVD外延生产线及一条完整的芯片生产线,实现年产InP光通讯外延片10000片、Vcsel外延片10000片、芯片500万颗。该项目亦将于第一季度开工。

厦门火炬高新区第一季度多个半导体项目开、竣工

厦门火炬高新区第一季度多个半导体项目开、竣工

厦门日报消息称,厦门火炬高新区今年第一季度开、竣工项目共17个,包括12个开工项目、5个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额43.4亿元,其中,开工项目总投资额30.22亿元,2019年度计划投资额5.41亿元。

17个项目涉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光电显示产业等产业链以及园区产业配套等,其中半导体项目包括将于第一季度竣工的美日丰创光罩项目,以及将于第一季度开工的乾照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全磊光通信与智能传感芯片产业化项目。

美日丰创光罩项目

美日丰创光罩项目由全球光掩膜板和刻线技术领先企业美国丰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址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项目将致力于集成电路制程用光罩的研发与生产。

该项目总投资10.67亿元,总占地面积2.7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万余平方米,将分两期建设,建设项目内容包括厂房、研发和办公楼等主要建筑物,项目将于今年第一季度竣工,预计年产值4亿元。

乾照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

乾照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由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址位于同翔基地市头片区,将建设用于研发生产VCSEL激光器芯片、空间太阳能电池、高端LED芯片(红外、Mini/Micro LED),以及砷化镓/氮化镓半导体外延片和芯片等高端半导体器件的产业基地。

该项目占地面积2.5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9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6.6亿元,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达产后可实现营收22亿元。该项目具有规模较大,赢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是厦门市和高新区重点鼓励发展的半导体产业项目,将于3月下旬开工。

全磊光通信与智能传感芯片产业化项目

全磊光通信与智能传感芯片产业化项目由全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址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项目总投资2亿元,拟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光通信与智能传感芯片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根据厦门经信局发布的该项目节能报告审查意见,该项目将建设两条MOCVD外延生产线及一条完整的芯片生产线,实现年产InP光通讯外延片10000片、Vcsel外延片10000片、芯片500万颗。该项目亦将于第一季度开工。

印度提前调高关税 三星考虑搁置手机制造计划

印度提前调高关税 三星考虑搁置手机制造计划

印度政府为推动手机零组件在印度制造,决定提前调高进口零组件关税,南韩三星电子公司最近发函印度政府表示,考虑搁置原先在印度大量制造智能型手机的计划。

印度《经济时报》(Economic Times)21 日报导,根据印度政府规定,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等手机制造商原本只要在 2020 年 3 月 31 日前在印度制造手机触控显示面板零组件,就不会面临高关税。

但印度政府近期突然把手机零组件在本地制造的期限提前,使得三星公司 14 日向印度总理办公室及相关部会致函表达不满。

报导引述看过这封信函、没具名的三星高层主管说,如果印度政府要对触控显示面板课征关税,使制造成本上升,三星将不得不停止在印度生产旗舰产品 Note 9 和 S9。

三星已投资 1 亿美元在印度设立手机触控面板组装工厂,预计 2020 年 4 月 1 日运转,可生产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面板。

但印度政府本月稍早推出分阶段制造计划(Phased Manufacturing Programme,PMP)两个月时间表新命令,要求所有制造商在 2019 年 2 月开始在印度制造手机触控显示面板零组件,否则进口这些零组件将被课 10% 关税,包含附加税将达 11%。

手机触控面板约占手机成本 25%~30%,目前印度不能生产手机触控面板。

根据统计,印度手机市场规模超过 1.3 兆卢比(约新台币 5,635 亿元),是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但中国制造商的进口商品控制印度市场后,印度政府推出分阶段制造计划,希望提高关税迫使手机、手机零组件和相关制造都能在印度本地生产。

印度政府先前已对手机的充电器、电池、耳机、麦克风、接收器、USB 线等零组件征收关税,接着 2018 财政年度又对手机电路印刷板、相机模块及连接器等推动「来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并征收关税,使台商等若干在印度设厂的手机制造商受害。

有制造商向中央社记者表示,不是不愿意在印度采购或生产零组件,而是短期内在印度找不到达标准的手机精密零组件供应商,也没有达到要求的技术工人。

三星电子在信中表示,三星从印度出口手机占三星手机生产 15%,原先到 2019 年提高到 40% 的计划将不得不搁置。因为在印度制造的手机成本无法与低成本制造国如越南制造的手机竞争。

三星 2018 年 7 月投资 491 亿卢比在德里近郊的诺伊达(Noida)设立手机制造厂,计划把手机产量从目前的 6,800 万支提高到 2020 年 1.2 亿支,工厂到 2020 年的潜在收益可达 100 亿美元。

鉴于印度政府 PMP 计划提前课征关税可能伤害手机产业,印度消费性电子与制造协会(CEAMA)与印度手机与电子协会(ICEA)正在游说政府,把手机显示面板在印度制造的期限延后到 2020 年底。

5 纳米来了!台积电确认今年上半年流片,明年上半年量产

5 纳米来了!台积电确认今年上半年流片,明年上半年量产

虽然,全球晶圆代工头台积电在日前的 2018 年第 4 季法说会中,抛出了 2019 年第 1 季营收将季衰退 2 成的震撼弹,不过,针对先进制程的演进依然按照计划进行。其中,除了内含 EUV 技术的加强版的 7 纳米 + 制程将在 2019 年量产之外,更先进的 5 纳米制程,日前也传出在 2019 年上半年流片(Tape out), 2020 年上半年就能正式进入量产的消息,如今获得证实。

台积电日前法说会中,在 2018 年第 4 季的财报部分,营收达到新台币 2897.7 亿元(约 94 亿美元),较 2017 年同期成长 4.4%,也较 2018 年第 3 季成长 11.3%。其中 7 纳米制程贡献了 23% 的营收,成为营收增长的主动力。

而即便 2018 年台积电的全年营收一举破兆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纪录,不过因为预期 2019 年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成长放缓,再加上智能型手机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台积电仍保守预估 2019 年营收预期,相较 2018 年将只会有微幅的成长,达不到过去 5% 到 10% 的预估成长率。不过,对先进制程的发展,台积电并没有放缓脚步。2019 年除了量产内含 EUV 技术的加强版的 7 纳米 + 制程之外,第 2 季 5 纳米制程也将按照时程,进入流片的阶段,而且预计 2020 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虽然,对于 2019 年第 1 季,台积电预估营收将来到 73 亿到 74 亿美元之间,较 2018 年同期下降了 14%,也较 2018 年第 4 季下滑 22%,这主要是因为产能利用率下降所致。而造成这个问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预期 2019 年的智能型手机市场需求依然低迷,加上主力客户苹果的 iPhone 卖不动,已经传来对供应链多次砍单的情况。不过,台积电在 2019 年的资本支出却未大幅度的下修,仍维持在 100 亿到 110 亿美元的高档。对此,台积电财务长何丽梅指出,主要是为了 2020 年 5 纳米制程产能的开出所必须进行的投资。

因此,就整体发展方向来看,2019 年台积电的投资重点依然是先进制程方面,其中包括 7 纳米制程,以及未来的 5 纳米、3 纳米制程等。包括 2019 年将会量产内含 EUV 技术的加强版的 7 纳米 + 制程之外,第 2 季 5 纳米制程流片,并预计 2020 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的计划都没有改变,也显示客户对这些先进制程的需求仍然存在。

此外,台积电也表示,目前已经有客户愿意升级到 5 纳米制程上。不过,台积电并没有具体说明客户的名字,也没有透露是哪个行业。而考虑到 5 纳米制程在芯片研发、制造上的庞大成本,预估客户将脱离不了大公司的规模。只是目前没有哪家公司公开过 5 纳米产品的蓝图,如处理器大厂 AMD,现有的产品规划也只公开了 7 纳米制程的 Zen 3 处理器及 Nex Gen 绘图芯片部分,而且这些 7 纳米制程的产品还要到 2020 年之后才会上市。因此,谁会是台积电 5 纳米制程的首批客户名单,大家仍在观察中。

环球晶圆产能仍满载,徐秀兰:合约价未松动

环球晶圆产能仍满载,徐秀兰:合约价未松动

硅晶圆大厂环球晶圆去年营收与获利均创下,可望赚进 3 个股本,且徐秀兰表示,今年配息也不会逊于往年水平,将达 7 成以上。徐秀兰坦言,去年底半导体市场开始出现杂音,且今年首季客户库存的确有点高,也正在针对价格与出货进行协商。

不过徐秀兰也强调,环球晶圆 8 寸与 12 寸硅晶圆绝大部分都是采合约价。而过去 2 年来,现货价格飙涨,但环球晶圆所提供的价格却远低于现货市场,价差高达近 50%,但环球晶圆没有趁机重议价,所以如今客户仍然尊重合约价格。且今年首季产能仍然满载,上半年价格仍超过去年下半年,只有少数厂房因年节休假营运估计会下滑,但大体上都与去年相仿。

暂停扩产

徐秀兰指出,虽然今年上半年不确定因素很多,但大部分客户仍对下半年保持乐观,虽然拉货动能的确趋缓,但存货并未真的特别高,预计今年首季营收成长有限,但不至于陷入衰退。她表示,目前汽车电子及电源类需求仍然稳健,MOSFET、IGBT 等产品也仍然不错。不过原先的扩产计划恐怕要暂停观望。

南韩的 12 寸新厂同样按计划于今年底逐渐开出产能,但其他海外投资方面,都将先踩煞车,原先规模超过 5 亿美元的 2 项投资计划会暂停,维持公司现金充裕。

目前外资法人对环球晶圆的评价仍两极,大摩相当看衰今年半导体景气,尤其是硅晶圆,对环球晶圆采减持评价。大摩认为,虽然客户绑长约,但不代表晶圆会被有效使用,价格不可能再上扬。不过如麦格理证券则重申加码环球晶圆,看上其高殖利率。花旗也认为半导体景气短空长多,重申对环球晶圆买进评价。

LG华为摩托罗拉有望在MWC 2019展出折叠手机

LG华为摩托罗拉有望在MWC 2019展出折叠手机

三星旗下首款折叠手机可能会在2月21日发布,之后业界将迎来MWC 2019。据MoneyDJ报道,LG电子准备在MWC期间私下向企业客户展示可折叠屏幕手机。

据悉,目前LG电子的可折叠手机仍在研发中,已经接近完成阶段,正考虑商用化时间点。与三星折叠手机对内折叠方式不同,LG的产品是向外折叠。

除此之外,LG电子还有意在MWC上展示搭配正反双屏幕的旗舰手机。

其他手机厂商方面,媒体报道,华为与摩托罗拉均有意在MWC上展出折叠手机。

2019年可折叠手机正式进入发展元年,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预计今年其渗透率将占智能手机市场的0.1%,到2021年将突破1%,达1.5%。

5G 手机各家逐鹿,芯片厂商蓄势待发

5G 手机各家逐鹿,芯片厂商蓄势待发

5G 手机预计将在今年起陆续问世,象是三星、华为等,各家芯片厂也预计在今年出货,这也让外界对于手机芯片的发展方向与各大家在 5G 芯片布局引起讨论,除了高通、Intel、华为,联发科的 Helio M70 也参赛,盼在 5G 起飞年能够宣示技术,也为 5G 手机市场点燃战火。

5G 将在 2020 年商转,带动技术与服务应用逐步成熟,从 4G 到 5G 是生态系的转换,不管是终端设备、网络端、应用开发、电信业者等都要共同开发,而 5G 技术规格则是透过 3GPP 国际标准会议讨论,联发科则参与台湾资通产业标准协会,并为 3GPP 当中的副主席,不管在提案的占比、有效提案的比例都有所成果,可见联发科对 5G 的企图心。

对于 5G 预计商转的时程点,根据业内整理资料来看,南韩、美国、中国大陆、欧洲预计在今年开始商转,而日本、台湾地区则落在明年。但各地采用的频段也不尽相同,选择 Sub-6GHz 或毫米波(mmWave)更是因地制宜,目前 Sub-6GHz 受到信号传输距离较长、涵盖范围广,加上技术与过去 4G 较相近,因此在中国大陆、欧洲皆为主流;毫米波则相反,但同样也被日本、南韩、美国所青睐,也将与 Sub-6GHz 同步采用。

对于 5G 手机的想象,可以从过去 2G 到 4G 手机发展历史来看,2G 手机仅能语音通话、传简讯,到 3G 手机则加入浏览网页功能,4G 则能浏览影片、玩手游等,至于 5G 手机的功能,除了使用经验更加快速外,更重要的是 5G 芯片之于更多终端产品的趋势,象是行动分享器、小型基地台等,智慧城市的概念也将付诸实行。

根据联发科指出,5G 手机芯片从芯片研发、测试规范与验证、互通性验证、终端入网认证、规模商用等五阶段,才能问世。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 5G 商转刚起步,因此手机将核心处理器与 5G Modem 分开为两颗芯片,讯号也较为稳定,两颗芯片往往为同一家供应商,有助于系统整合、讯号稳定等,惟 PCB 的空间设计、成本等都有压力。过去从 3G 手机到 4G 手机的进程为例,两颗芯片需考量基地台、电信等布建进度,往往经过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有效整合成一颗。

目前技术宣示意味强过实际商机

各大手机芯片大厂近期推出的产品方面,联发科在去年底推出 Helio P90 芯片,主打 AI 功能,而 5G Modem 部分,最快今年推出也看得到搭载 Helio M70 的中高阶智能型手机问世,符合 Sub-6GHhz 频宽。联发科表示,过去联发科在终端技术累积多年,手机将是第一个 5G 商转后量大的终端产品,除了手机芯片外,公司也致力于众多智能终端产品,M70 同样也可以放置于其他装置当中,也将是未来布局的方向。

高通则在去年推出 Snapdragon 855 芯片,并且为全球首款 5G 芯片,内建 4G 通讯技术,再外挂 Snapdragon X50 的 5G modem。X50 同样也切入三星家用网络设备当中,象是路由器等,可见大厂对于日渐饱和的手机市场,有了更大的野心。

Intel 则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推出 5G Modem,终端产品则在明年上市。除此之外,也打破 ARM 主导的架构,在基地台中将导入 x86 架构,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Snow Bidge。在事实上,Intel 挟着长期耕耘资料中心、边缘运算等技术,仅管在手机芯片的竞争力显得较为疲弱,但对于整体 5G 的基地台到终端装置的布建显得相对广泛。

另外,华为挟以在手机市场与苹果相抗衡的竞争优势下,在 5G 手机上再拿出强大战力,预计以 Kirin980 搭配 Balong5000 的 5G modem,盼在手机市场当中维持领先地位。

分析师说明,今年将为 5G 起飞年,明年才是成长年,但已经看到各家手机芯片大厂在去年底已开始陆续布局市场,但手机绝对不是 5G 最大的应用,而是更多终端装置能够结合 5G 广泛推出,更是各大厂竞逐之地。

至于从 4G 转到 5G 手机芯片,由于在技术起步阶段,因此所遇到的问题有许多,联发科举例,功耗问题绝对是一大挑战,受到从 4G 到 5G 手机受到处理器的功能与效能的提升下,功耗比过去高出不少,必须克服之后才能达到终端装置应有的效能,才能让 5G 生态系统更加完备。

举例而言,过去 4G 手机耗电量来看,待机时间若为一整天,到了 5G 的 Sub-6GHz 若不优化,待机时间只剩半天,若是毫米波,更剩下三分之一,因此从芯片设计厂商的角度来说,可透过先进制程、电路设计的技巧、调动通讯技术的设计等方向调整。

联发科说明,从调动通讯技术的设计方向来看,3GPP 的 R15 中也提出三大解决方案,以面对功耗与热能增加的问题,公司也以 M70 进行测试,且发现有效,其一,动态调整接收频宽(Bandwidth Part,BWP),可减少射频、基频在接收讯耗时,开关频宽的耗电量,约可节省 30~50% 的耗电量;其二,跨开槽线调节(Cross-Slot Scheduling),则是先侦测是否为有效资料,可避免译码不必要资料,尽管会有一点延迟,但可减少 25% 的耗电量;其三,UE 过热指标(UE overheating indicator),则为资料持续下载至装置过热,才降速或暂停。至于,哪种方案才能确实执行与实施,都须要与基地台相互配合的结果而定。

事实上,手机市场的成长已逐年趋缓,甚至有下滑的压力,因此今年 5G 手机陆续问世,尽管在 5G 基础设施仍在陆续布建时,技术宣示的意味可能强过实际商机,但对明年陆续布建完毕后,各家手机芯片大厂能否有效展现芯片效能,与手机厂商、基地台等生态系统搭配,在这个时间点站稳脚步相对重要,联发科能否与其他大厂站在同一脚步竞逐,将考验其的技术能力。

京渝签下50亿元投资订单 12个合作项目聚焦智能制造等领域

京渝签下50亿元投资订单 12个合作项目聚焦智能制造等领域

20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承办的重庆(北京)产业合作推介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以“共谋新发展·共享新机遇”为主题,现场共有12个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逾50亿元。80余家中关村上市公司、北京知名企业负责人等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12个项目落地重庆 “双创”“智能化”是关键词

签约的12个重点合作项目中,“双创”“智能化”“大数据”是关键词,一批总部项目落地重庆。

在双创平台方面,共签约3个项目。其中,创业黑马(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重庆两江新区独角兽加速基地项目,拟为两江新区量身定制独角兽加速平台,重点围绕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相关科技型产业,打造集孵化、培育和加速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双创示范基地。

创业黑马还将全方位助力重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引领的创新示范区。该区域将聚集产业创新要素,通过落地全国首个“黑马服务+产业龙头”模式,深度开展“垂直产业+深度服务”模式产业招商,举办“国际峰会+创投马拉松”产业创新活动等,全方位助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引领的国内首个创新示范区。

启迪科技城集团有限公司拟在两江新区打造绿色航空产业园项目,建设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院士专家工作站、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等内容,进行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系统、材料与智能制造、飞行器等研发。同时,通过引进清华大学创新平台,整合国内顶尖创新资源,强化重庆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本次签约还有2个企业总部项目落地重庆。其中,由柚子(北京)移动技术有限公司投资的APICloud总部项目,拟在重庆经开区投资3亿元成立集团公司,负责平台全球运营结算,通过打造APP开发平台,促进重庆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

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两江新区设立全国性总部——博彦集智平台总部,借助行业领先的全方位IT服务及行业解决能力,打造重庆数字生态服务高地,助推重庆相关产业发展。

此外,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在西永微电园打造普天西部研究院项目,重点建设互联网及行业高端应用研发中心,主要面向云平台、大数据、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应用平台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研究、人才培育、产业孵化及应用推广。同时组建创新产业联盟,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培育一个本地化智慧园区领域上市企业。

签约项目还有助推石墨烯等高端新材料产业化的东旭产业园项目;助推集成电路技术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企业孵化与成果推广的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及创新中心项目;加快推动重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等航天农业示范园项目;打造重庆夜景,推动夜间旅游提档升级的文旅商融合项目等。

总投资逾5万亿重庆大力发展大数据等八大类项目

会上,重庆市招商投资局局长贾晖推介了重庆投资环境及战略机遇。

目前,重庆有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化工医药、材料、消费品能源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广阔。与此同时,重庆当前正在着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10个战略性新型服务业,智能产业蓬勃兴起。

在营商环境方面,重庆正全力打造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18年,重庆审批服务的全渝通办达到90%以上,还于2018年底上线了渝快办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版)》中,重庆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五、西部第一。截至2018年底,世界五百强企业在重庆落户有287家。

“重庆集聚了BAT、华为、浪潮等3000多家大数据智能化企业,智能产业规模4600亿,是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五大顶级节点城市之一。”会上,贾晖还透露,未来三年,重庆将规划总投资超过5万亿元,涉及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城市建设、军民融合、国际贸易物流等八大类2000余个项目,投资机会巨大 。

创业黑马(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与产业创新加速平台,此次签约了两个项目。在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看来,中国产业在新技术、大平台的推动下,迎来了重新升级,并进入由沿海向中西部迁移的阶段,重庆具备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投资发展机遇巨大。

5G手机成换机潮最大亮点,各品牌厂商要面对哪些挑战?

5G手机成换机潮最大亮点,各品牌厂商要面对哪些挑战?

全球智能型手机历经10多年发展下,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功能大致底定齐备,除非有强大新功能出现,否则消费者换机驱动力越显减弱,目前5G手机成为下一波换机潮最大亮点。

首批5G手机于2019年上市

2018年全球智能型手机市场成长迟缓,主要玩家为Samsung、Apple、华为、小米、OPPO与vivo,前六大厂商占整体市占率为72.5%。初期5G智能型手机除了采用5G 基带、5G射频与更高运算能力外,原则上将延续4G时代的设计趋势,包括更多传感器和镜头,由于设计难度提升,因此仍以大厂推出5G手机为先。

从技术角度来看,5G由于涵盖频段广泛,带来设计上的不易,预估初期芯片解决方案有限,加上5G技术路线灵活和多模共存带来更多选项,在未能突显5G杀手级应用前,手机成本提高伴随手机售价亦高,是否能受到消费者青睐,端视整体解决方案的实现应用。

在手机设计上,5G为实现Gbps级传输速率,在射频前端设计上更加复杂,而超大频宽带来对终端运算能力的考验,亦同时带来对功耗和散热设计挑战,因此手机大厂纷纷积极寻求新的热管理解决方案,以因应高速5G环境下的散热需求。

5G存在多种组网模式,其语音方案选择更为复杂

5G分为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2种模式,其对终端有不同要求,在考虑终端使用和产品生命周期,往往会要求2种模式都支援;一般来说,在5G建置网络初期,5G手机可同时连结到4G和5G基地台,在5G覆盖不到或不足的地方用4G支援基础服务。

以手机语音技术为例,4G采用的是VoLTE(Voice over LTE),5G则采用VoNR (Voice over New Radio),5G通话实现亦有更多选择,3GPP已规范5G沿用4G话音架构,基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提供话音业务。5G组网选项多种,无论透过EPC(Evolved Packet Core) NSA方式引入5G,抑或透过5GC(5G Core Network)方式引入5G,目前都已完成语音方案标准化。

另一方面,不论在手机交互操作方式与双卡模式皆存在多样方案,5G技术在子载波、帧结构设计上更加弹性,包括5G NR的子载波间隔是可变的,完全不同于LTE子载波间隔固定为15KHz,即5G可支援多样化的场景部署。

运营商为加速5G服务部署,开始分阶段推动5G终端,以逐步具备商用化基础。以全球最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为例,其于2019年推动重点为5G终端规模试验,积极提升产品性能,当中在手机模式和采用频段上,至少需支援5种模式,分别为NR/TD-LTE/LTE FDD/WCDMA/GSM,在独立组网模式中,规范NR上行传输速率达250Mbps,下行传输速率达1.7Gbps;在非独立组网模式中,规范上行速率达125Mbps,下行速率达1.7Gbps。

根据在2018年底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5G先行者计划」,预计2019年第一季就会有华为、中兴、小米、vivo与OPPO等首批5G试验终端。

贵阳携手华科大共建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

贵阳携手华科大共建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

据贵阳日报称,近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华中科技大学贵州集成电路联合研究中心及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

据悉,“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一期投资约5000万元。项目将打造集技术开发、成果转换为一体的研究机构,并为贵州培养人才、引进关联企业,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公共性、公益性基础技术支撑及一站式服务,通过专业的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解决集成电路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打造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项目力争在六年内完成工信部“芯火”双创基地认证,有力促进贵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