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半导体踏上IPO征程:已进行辅导备案

中微半导体踏上IPO征程:已进行辅导备案

2018年半导体行业迎来一波IPO热潮,2019年这股热潮似乎仍将延续,博通集成成为今年首批过会企业,如今国产半导体设备翘楚中微半导体亦在为IPO作准备。

日前,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发布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半导体”)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显示中微半导体已于2019年1月8日与海通证券、长江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并进行辅导备案。

资料显示,中微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册资本4.81亿元,是由尹志尧博士与杜志游博士、倪图强博士、麦仕义博士等40多位半导体设备专家创办,是国内首家加工亚微米及纳米级大规模集成线路关键设备的公司,主要深耕集成电路刻蚀机领域,研制出中国大陆第一台电介质刻蚀机。

根据《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关于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情况报告公示》,中微半导体目前无实际控制人,截至该申请提交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上海创投20.02%、巽鑫投资19.39%、南昌智微6.37%、置都投资5.48%、中微亚洲5.15%。

中微半导体官网显示,该公司现有管理团队包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尹志尧、资深副总裁杜志游、副总裁暨大中华事业群总经理朱新萍、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陈伟文、副总裁暨刻蚀设备产品事业群副总经理倪图强等。

产品方面,中微半导体是中国刻蚀设备领军企业,甚至在全球市场亦排名前列。在全球可量产的最先进晶圆制造7纳米生产线上,中微半导体是被验证合格、实现销售的全球五大刻蚀设备供应商之一,与泛林、应用材料、东京电子、日立4家美日企业为7纳米芯片生产线供应刻蚀机。

客户方面,中微半导体是全球第一大晶圆代工厂台积电长期稳定的设备供应商,据悉在台积电量产28纳米制程时两者就已开始合作并一直延续至如今。目前其介质刻蚀设备、硅通孔刻蚀设备、MOCVD设备等均已成功进入海内外重要客户供应体系,截至2017年底,中微半导体已有620多个刻蚀反应台运行在海内外39条先进生产线上。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台积电宣布2019年将进行5纳米制程试产、预计2020年量产,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制的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经台积电验证,性能优良,将用于全球首条5纳米制程生产线,可见在刻蚀机技术方面,中微半导体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众所周知,集成电路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设备企业往往需要花费巨额的研发费用,中微半导体虽然已进行了数期融资,亦获得国家大基金的投资,但若要保持长久发展以及保障后续产品开发及规模扩张,上市无疑是其必然选择。

纵观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长川科技、北方华创等均已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如今中微半导体也踏上了IPO征程。

英特尔与重庆合作打造FPGA产业集聚区

英特尔与重庆合作打造FPGA产业集聚区

100个FPGA应用

FPGA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展示了超过100个FPGA应用,涉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5G等应用场景。

“五个一”工程

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目标为“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先进的FPGA端到端平台、一个综合的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一套专业的FPGA人才培养体系、一系列FPGA高端产业峰会及前沿创新大赛、一片最具影响力的FPGA产业聚集区。

275亿美元

预计到2021年,FPGA芯片市场可达到275亿美元的规模。延伸行业市场可突破千亿美元。

1月14日上午,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内,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迎来一群参观者。

“这是今天上午第二批参观的人了。”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自去年12月19日揭牌启运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参观、学习、交流。参观者来自政府部门、创新企业、大学院校等。

事实上,FPGA是集成电路领域的一项特殊技术,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是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的规模最大的FPGA创新中心,也是迄今为止,英特尔在亚洲唯一的FPGA创新中心。

展示FPGA应用超过100项

所谓FPGA,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一种半定制电路,具备可编程、可重复配置等优点。

简单来说,以前的芯片出厂后,其功能与用途无法再进行调整。而FPGA芯片,可实现功能与用途的调整。就像多功能瑞士军刀,既可以在需要裁剪的时候变成剪刀,也可以在需要拧螺丝的时候变成螺丝刀,还可以灵活地变成水果刀。

在FPGA出现之前,所有集成电路都好比是雕塑,要雕出成品,往往要浪费很多半成品和原料。FPGA出现后,集成电路就像块橡皮泥,想捏成什么样随你。如果捏得不行,可以重新再捏。因此,FPGA有助于企业对应用进行不断优化,加速自身技术迭代,提高验证的容错率。

此外,FPGA还有一些其他优势,比如其性能高、功耗低。随着技术的发展,FPGA在泛人工智能、5G通讯、自动驾驶、云计算、智能终端、工业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FPGA比较抽象,所以我们在布局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时,就专门布置了一个应用展示厅。通过具体的应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FPGA的具体情况。”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总经理张瑞表示,该展示厅共展示了超过100个FPGA应用,目前也是众多人士前来参观的重点区域。

该展示厅涉及的应用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5G等应用场景。比如通过英特尔FPGA技术处理的实时视频处理平台,跟传统平台相比,其清晰度、亮度、实时性都有明显的提升。又如重庆大学在英特尔FPGA基础上研发的智慧调音系统。通过这一系统,人们在唱歌、乐器演奏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自动对其进行调整、修正,起到一种“自动修音”效果。

打造FPGA人才高地

展示厅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了解FPGA,也让更多人能够使用FPGA。不过,就FPGA本身而言,是集成电路领域的一项特殊技术,因其门槛高,人才储备、尤其是国内的人才储备非常少。

所以,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今年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构建人才培养和认证体系,打造专业的FPGA培训和认证。

与高校合作,是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人才培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张瑞介绍,西永紧邻大学城,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也是当初选择将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落户西永的原因之一。

在具体举措上,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会建立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FPGA学院、FPGA研究院或FPGA交叉研究中心,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多渠道培养FPGA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引导企业/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的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FPGA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教材建设;加快FPGA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FPGA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展普及教育;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FPGA科普公共服务平台。

共建FPGA创新生态

除了人才培育,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今年还有一个目标,便是在今年3月份,正式上线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云加速平台。

该加速平台共配备了近百台服务器,100块英特尔FPGA加速板卡,理论上可以同时服务100个企业。据了解,借助FPGA创新加速平台,企业可以在云端与该中心连接。就企业而言,这无疑减少了创新的门槛与成本。

“这样一来,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虽坐落重庆,却可辐射全国。”张瑞表示,英特尔希望的是借助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打造一个FPGA创新生态。

事实上,在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落户重庆时,便提出了“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先进的FPGA端到端平台、一个综合的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一套专业的FPGA人才培养体系、一系列FPGA高端产业峰会及前沿创新大赛、一片最具影响力的FPGA产业聚集区。

端到端平台,便是此前说的“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云加速平台”;创新中心,则是依托西永微电园,打造集培训、认证,产业孵化、应用展示及空间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创新孵化加速中心。

“高端峰会和创新大赛,则计划在重庆落地。”张瑞表示,这类活动,能够起到明显的宣传推广作用,从而实现探索FPGA发展、发掘优秀创新项目、吸引国内外创业团队入驻的目标。

一系列举措的最终目的,便是实现产业聚集区。在该中心落户重庆时,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曾表示,英特尔希望借助这一中心,与重庆一起,打造中国FPGA领域的智力高地和产业高地,深度聚集产业资源,加速以FPGA为核心的全球化科技创新,推进相关产业落地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中国FPGA创新生态健康蓬勃发展。

第三方数据显示,预计到2021年,包括加速器市场在内的FPGA芯片全球市场份额可达到275亿美元,其延伸份额可突破千亿级。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落户重庆,有助于重庆成为全国FPGA的高地,在产业和市场上,赢得先机。

 

高通:要成为苹果供应链,苹果要求先缴 10 亿美元奖金

高通:要成为苹果供应链,苹果要求先缴 10 亿美元奖金

《路透社》报导,苹果与行动芯片大厂高通(Qualcomm)的专利权官司,美国当地时间 11 日的反垄断监管机构听证会时,高通执行长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表示,之前为使高通成为苹果 iPhone 的基频芯片供应商,苹果向高通索取高达 10 亿美元的惊人「奖金」。

报导指出,根据相关人士透露,苹果向高通索取的 10 亿美元「奖金」是 2011 年苹果与高通之间交易协议的一部分,目的是在减少当时将苹果 iPhone 芯片替换成高通产品的技术成本。Steve Mollenkopf 还表示,由于这笔 10 亿美元款项,是高通成为苹果基频晶唯一供应商的原因之一。

报导指出,根据 2011 年两家公司协议,高通成为苹果独家基频芯片的供应商,高通同意向苹果提供未公布的产品价格折扣,但苹果若选择其他供应商,将失去先前议定的折扣优惠,使苹果购买基频芯片的成本提高。不过,美国的反垄断机构之前认为,与苹果的交易是高通为保持基频芯片的主导地位、排除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的反竞争行为模式一部分。

另外还有消息指出,高通接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垄断审查时,苹果高阶主管列席证人出庭作证。该苹果高阶主管表示,苹果考虑在 2019 年款 iPhone,让南韩三星、台湾联发科及现有供应商英特尔提供基频芯片。

三星宣布购并与鸿海及联发科所共同投资以色列多镜头技术企业

三星宣布购并与鸿海及联发科所共同投资以色列多镜头技术企业

根据南韩媒体《BusinessKorea》的报导,南韩三星电子将收购以色列多镜头制造商 Corephotonics。这是三星 2019 年的首次收购,也是 2018 年 2 月副董事长李在镕回归三星管理层后的第 3 次收购。而三星预计将在本月底前完成对其最大股东持有 Corephotonics 的股权收购,总收购价值在 1.5 亿美元至 1.6 亿美元(约1,650 亿至1,800 亿韩圆)之间。

报导指出,Corephotonics 是由 David Mendlovic 教授在 2012 年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所成立的公司,拥有与多镜头的相关核心技术,包括光学变焦、低光拍摄以及广角摄影等,而这些 Corephotonics 所拥有的技术在业界的评价极高。

此外,2017 年时 Corephotonics 还曾指控苹果的专利侵犯其相关的手机相机技术。根据资料显示,涉及的 4 项技术专利是在 2013 年 11 月至 2016 年 6 月份间通过了美国商标和专利局的许可及登记,内容相关智能型手机中光学变焦、微型长焦镜头等双镜头摄影技术。

Corephotonics 表示,苹果是在没有 Corephotonics 授权的情况下,将其行动设备的双孔径相机技术应用于 iPhone 7 Plus 和 iPhone 8 Plus 等手机之上。Corephotonics 指控苹果这两款手机在未经公司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长焦镜头、光学变焦、综合广角、长焦镜头等技术,以达到智能变焦与改进图像等功能。

报导进一步表示,三星这次期望藉由投资和技术合作,继续与 Corephotonics 进行持续发展。事实上,2017 年初,三星风险投资公司已与台湾鸿海和联发科共同在 Corephotonics 上投资 1,500 万美元。此外,Corephotonics 的技术也已应用到 Galaxy Note 8 之后所发表的三星智能型手机上,未来也将会有更多方面的应用。

OPPO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 推出子品牌智美心品

OPPO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 推出子品牌智美心品

OPPO昨日宣布,正式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并任命原OPPO首席采购官刘波为OPPO副总裁、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裁,全面负责该事业部的工作,向OPPO CEO陈明永汇报。

OPPO CEO陈明永表示:“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是OPPO面向5G+时代的关键布局,旨在推进OPPO构建面向未来的多入口智能硬件网络,以多智能终端驱动未来发展。新的发展时期,OPPO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一体化战略,为用户提供更多革命性、简单便捷的智能科技生活体验。”

“我们将紧密围绕5G+时代的核心入口,布局新兴移动终端,打造用户可跨场景高频使用的入口级产品,同时打造IoT产品及开放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科技体验,”OPPO副总裁、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裁刘波表示,“5G+时代,手机仍将是万物互联的核心,新兴移动终端将与手机共同构成多入口的智能硬件网络,为用户带来跨场景的融合体验。”

OPPO认为,5G+时代新的入口级产品需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用户高频使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前景;二是以用户为中心,具备移动性,从而能为用户带来跨场景的融合体验。因此,OPPO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将瞄准智能手表及智能耳机,聚焦运动健康场景,整合公司能力与资源,打造下一个入口级产品。

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还将构建开放的IoT平台,加快推进AI+IoT技术研发,提供开放的物联网接入协议,与包括Breeno智能助理在内的软件能力形成合力,赋能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共同打造IoT生态产品、内容与服务。

同时,OPPO将推出全新子品牌“智美心品”,通过自研、合作研发、选品三种模式,为用户提供智美科技生活解决方案。

台积电7nm助攻,苹果Mac舍英特尔就AMD Ryzen处理器

台积电7nm助攻,苹果Mac舍英特尔就AMD Ryzen处理器

本届消费电子展(CES),处理器大厂 AMD 正式秀出 7 纳米 Ryzen 处理器,在多核心的优势及台积电 7 纳米的助攻下,展示性能不但略超过竞争对手英特尔(intel)的 Core i9-9900K 处理器,耗能表现还更胜一筹。现有外媒表示,凭借优异的性能,苹果 Mac 计算机应该思考离开英特尔处理器,转向 AMD 处理器,在性能、功耗、价格、开发都有好处。

根据国外科技网站《Macworld》专文分析,苹果决定放弃 IBM 的 Power 处理器转向 X86 架构处理器时,英特尔处理器就成为 Mac 系列计算机的首选。2005 年,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非常强势,当时 AMD 处理器产品竞争力不行,所以苹果只有跟 AMD 的 GPU 产品合作。这些年来苹果所用的 GPU 都是由 AMD 供应。

不过,在处理器这样的核心技术,苹果不愿意依赖协力厂商。包括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目前使用自行开发的处理器。Mac 虽然还依赖英特尔供应,但是苹果自研 ARM 处理器取代英特尔的新闻几乎每年有传出,显见苹果也朝着自行开发 Mac 计算机处理器的方向在努力中。只不过,这个时程似乎没那么快,要 ARM 架构处理器的性能追上 X86 处理器还是需要时间。

所以,在报导中还表示,就在苹果在自行开发处理器成熟之前,因为看到了本届 CES 上 AMD 展出了 7 纳米 Ryzen 处理器的表现之后,认为苹果实在应该放弃英特尔处理器,转向 AMD 的 Ryzen 处理器,以使得 Mac 计算机在性能、功耗、价格、开发上都有好处。

而报导中强调,苹果应该使用 AMD 处理器有几大原因,其中包括性能、功耗方面。而根据 AMD 在 CES 中对 7 纳米 Ryzen 处理器的性能展示,说明了 AMD 7 纳米 Ryzen 处理器不止是在同样的核心数下有优势,甚至在 Threadripper 处理器还预计会有 64 核 128 执行绪的版本。此外,AMD 还首先支援了 PCIe 4.0 的界面,这对喜欢 Mac Pro 计算机提供更多 IO 界面的苹果来说,AMD 的处理器更能投其所好。

除了性能、功耗、制程优势,另一个选择 AMD 的重要原因就是价格。虽然,苹果购买 AMD 或者英特尔处理器的价格并非按照消费等级的处理器价格来购买。但是,报导还是认为 AMD 的价格显然不会超过英特尔的水平,而这些省下来的成本还可以让利给消费者,达到「三赢」结果。

此外,报导中还进一步表示,相较于苹果自行开发的 ARM 架构处理器,采用 AMD 的 X86 架构处理器在 Mac 计算机开发也不需要做额外的工作,这也是目前拥有的好处。

因此,综合以上优点,报导认为苹果在自行研发的 ARM 架构处理器成熟,以取代 X86 处理器之前,应该把 Mac 计算机的处理器从英特尔转向 AMD,使得 Mac 计算机在不论性能、功耗、技术乃至成本方面都能获得好处。而对于外媒这样的建议,苹果是否买单,而最后消费者是否接受,就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南科新12寸厂兴建计划持续,华邦电完成新台币420亿元联贷

南科新12寸厂兴建计划持续,华邦电完成新台币420亿元联贷

即使市场对于 2019 年整体景气依旧存有杂音,但台湾地区厂商对于投资扩厂的计划依旧没有改变。继日前台股股王大立光在法说会上宣布,针对扩产计划将持续进行之外,存储器大厂华邦电也在 14 日宣布,完成由台湾银行主办、总计 19 家金融机构所参与联贷案。该联贷案总金额将达到新台币 420 亿元,将用于华邦电南科路竹基地新 12 寸厂的兴建与设备购置用途上。

华邦电表示,14 日上午于台北寒舍艾美酒店,举行 7 年期新台币 420 亿元联合授信签约典礼。签约典礼由华邦电董事长焦佑钧及台湾银行董事长吕桔诚共同主持。本联合授信案委由台湾银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台新国际商业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合作金库商业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及星展银行共同主办,总计 19 家经营绩效良好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

华邦电进一步指出,本联合授信案主要用途为兴建南科高雄厂的厂房及购置机器设备所需,未来华邦电将以稳健脚步进行新厂规划与投资,以满足持续增长的客户需求。据了解,此联合授信案深获银行团支持并踊跃参贷,获超额认购 193 %,最后以 420 亿元顺利筹募完成,充分显现银行团对于华邦电的营运与获利表现给予高度肯定。

华邦电表示,目前公司正致力于全方位存储器解决方案,为全球前五大自有品牌 DRAM 制造商,亦为全球领导的 NOR Flash 供应商,为全球少数同时拥有 DRAM 及 Flash 产品线的存储器厂商。随着存储器产品应用广泛多元,华邦电子在新厂产能挹注下,配合自主技术及灵活配置的生产优势,将使公司充分掌握市场契机,提升在存储器产业的市占率及地位。

先进半导体私有化获通过  国产特色工艺或再添“巨头”

先进半导体私有化获通过 国产特色工艺或再添“巨头”

日前,先进半导体私有化一事有了新进展,继获得国家市场监督总局批准后,如今再获临时股东大会及H股独立股东类别大会通过。

私有化获通过,合并协议生效

2018年10月30日,积塔半导体与先进半导体宣布订立合并协议,先进半导体董事同意向先进半导体股东提出建议,由积塔半导体根据中国公司法第172条按每股先进H股及每股先进非上市外资股1.50港元或每股先进内资股人民币1.33元的注销价,以吸收合并先进的方式将先进私有化。

据此前公告披露的合并协议生效条件,包括获得先进半导体单一股东、临时股东大会、H股独立股东类别大会的批准,以及相关政府机构或监管机构取得所有必要批淮等共4条。2019年1月2日,积塔半导体已取得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的批准,令合并协议生效的条件中的条件(4)已达成。

最新公告显示,2019年1月11日,积塔半导体与先进半导体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先进半导体于1月11日在上海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及先进半导体H股独立股东类别大会,两大会议均以投票表决方式正式通过批准由积塔半导体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将先进半导体私有化。

至此,此前公告所详述为使合并协议生效的所有条件已获达成,因此,合并协议已经生效。

公告称,先进半导体已根据上市规则获联交所批准撤回先进半导体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退市),目前预期先进半导体H股于联交所的最后交易日为2019年1月17日,先进半导体H股的自愿撤回於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於2019年1月25日上午九时正生效。

根据此前公告,先进半导体于退市日期上市将被撤销;注销注册后,先进半导体将并入积塔半导体,并将不再作为独立的法律实体存在。合并成功后,先进半导体的资产及负债(连同该等资产所附带的权利及义务)、业务及僱员将由积塔半导体作为存续企业承继。

并入积塔半导体迎双赢

在业界看来,积塔半导体将先进半导体私有化对两者而言将是一个双赢之举。

先进半导体于1988年由中荷合资成立为上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1995年易名为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2004年改制为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于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该公司是一家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公司,目前拥有5英寸、6英寸、8英寸晶圆生产线各一条,专注于模拟电路、功率器件的制造,8英寸等值晶圆年产能628千片,是国内最早从事汽车电子芯片、IGBT芯片制造企业。

对于先进半导体而言,正如其公告所言,半导体行业是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投资是市场扩张的主要动力,尽管先进拥有坚实的模拟和功率半导体技术基础,但其仍面临产能供给不足及技术需要升级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而积塔半导体为华大半导体的全资子公司、华大半导体为国有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全资子公司,成功私有化之后,先进半导体将背靠华大半导体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化身央企,同时资本、市场等各方面已将取得更大的支持,有望助其解决上述问题,再次焕发生命力;

对于华大半导体及积塔半导体来说,先进半导体的整体装入亦有积极意义。积塔半导体方成立一年,并承担了总投资359亿元的特色工艺生产线建设项目,而先进半导体拥有多年的特色工艺生产制造经验和客户积累,其通过“借道”私有化先进半导体可迅速获得相关的技术和资源。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向笔者表示,先进半导体若成功私有化并纳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随着与华大半导体、积塔半导体等资源整合,未来国内将有望再添一家特色工艺制造“巨头”。

集邦咨询:2019年智能手机生产总量衰退恐扩大至5%,华为挤下苹果成为全球第二

集邦咨询:2019年智能手机生产总量衰退恐扩大至5%,华为挤下苹果成为全球第二

集邦咨询:2019年智能手机生产总量衰退恐扩大至5%,华为挤下苹果成为全球第二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最新报告指出,2019年智能手机市场受到全球经济波动影响,不确定因素增加。加上换机周期延长、创新程度降低等冲击导致市场需求迟滞。预估2019年智能手机生产总量将落在14.1亿支,较2018年衰退3.3%。若全球需求进一步恶化,不排除衰退幅度将扩大至5%。以全球市占排名来看,三星将持续领先,华为在今年或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厂,而苹果则将下滑至全球第三名。

集邦咨询指出,由于三星在中高低端手机市场的布建已相当完整,相较于中国品牌厂可以往更低端或是海外进行布局。三星透过新兴市场带动成长的难度相对较高,因而市占版图持续萎缩。2018年生产总量约为2.93亿支,年衰退8%。

2019年三星的目标仍旧为守住既有版图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由于过往遭受中国品牌厂规格战的夹杀,其今年将在规格及定价上采取更为积极的策略迎战中国品牌。集邦咨询预估,三星今年仍将为全球市占第一、市占率约20%。

苹果未走出新机定价、旧机禁售逆风,生产总量持续衰退

华为产品线布局完整、拥有自主芯片开发优势,在高端市场方面,以P系列以及Mate系列瓜分苹果在中国的高端市场市占,并且以荣耀等系列成功进军东欧等海外市场,带动2018年生产总量达2.05亿支,年成长30%。

2019年华为除了坚守中国市场既有版图外,更仰赖东欧、巴西、南美等新市场市占的扩大。集邦咨询预估其生产总量有机会持续成长至2.25亿支,市占率达16%,正式取代苹果成为全球市占率第二名的智能手机品牌。

然而,作为中国第一大手机品牌,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因素对华为智能手机的生产与出货影响恐更为显著,须密切观察动态。

回顾苹果2018年生产总量表现,上半年和2017年同期差异不大,但下半年新机发表并未如期带动生产总量增长,反较同期衰退7%,全年生产总量约落在2.15亿支,较2017年下滑3%。其中在中国的销售表现上,受到新机定价问题以及旧机型禁售事件的影响,销售表现较2017年衰退将近1000万支。

2019年苹果将持续面临换机周期延长、品牌获利与定价策略如何取得平衡以及中国高端市场的销售失利等问题。预估2019年的生产总数将比2018年衰退至1.89亿支,市占率将从15%下滑至13%。若贸易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紧张态势未获改善,生产总量的衰退幅度恐再扩大。

中国手机品牌整并潮扩大、全球市占差距收敛

2019年全球市占第四名至第六名的排名则与2018年改变不大。第四名为小米,透过低毛利的营销方式,以及引进米家生态链周边商品、软件服务等吸引买气,生产总量达1.23亿支,相较2017年的生产总量成长约32%。

2019年小米除了持续专注研发技术提升能力外,也将透过重新定义子品牌,包含小米、红米、黑鲨、POCO以及技术合作的美图等,来翻转民众对于小米技术能力的印象,并且持续强化欧洲及印度的通路提升竞争力。预估2019年小米的生产总量将略微提升至1.29亿支。

OPPO与vivo 2019年将蝉联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五名与第六名。由于中国内需市场饱和,OPPO、vivo转向扩大海外市场的经营,包含OPPO在印度推出Realme在线品牌或是vivo为国际足联世界杯提供六年赞助以提升国际知名度等。然而目前OPPO与vivo仍有约七成的营收占比来自中国市场。在2019年经济状况不明朗的前提下,OPPO及vivo将面临较大的冲击。

从具体表现来看,OPPO 2018年生产总量为1.2亿支,2019年以持平表现为目标。相较之下,海外占比较低的vivo 2018年生产总量为1.04亿支,2019年恐将跌破至1亿支以下,全球市占率分别为8%与7%。

集邦咨询表示,2018年已有多家中国手机品牌厂倒闭或遭整并,显示手机产业已进入大者恒大格局。2019年除了将延续此一趋势外,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导致全球前六席次的市占率差距将更为收敛。另外,全球贸易不确定的因素是否将扩大甚至导致手机产业版图的位移与重整,将会是2019年最大观察重点。

苹果:HomePod将于1月18日在中国上市销售

苹果:HomePod将于1月18日在中国上市销售

今日,苹果正式宣布,HomePod智能音箱将于1月18日(周五)在中国内陆和香港地区上市销售,提供白色和太空灰两种配色,国行售价2799元,购买渠道有苹果网站、苹果零售店以及授权经销商销售。

对于HomePod在中国上市销售,苹果首席营销官菲尔席勒表示“很高兴能将HomePod的带给中国用户”,并表示“(HomePod)无疑是完美的智能音箱,我们认为你们会喜欢它的。”

官方表示,HomePod能够播放多种Apple Music音乐类型,包括华语流行音乐、粤语流行音乐以及其他来自任何AirPlay支持应用的音频内容,包括QQ音乐等。

目前,除中国外,HomePod已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墨西哥和西班牙上市,可兼容iPhone 5s或更高版本,iPad Pro,iPad Air或更高版本,iPad mini 2或更高版本或iPod touch(第6代)。

HomePod的配置十分给力,包括七个智能列阵播放器,六个列阵麦克风,内置苹果A8处理器,周围环境感知功能可以判断所处环境和音乐特点来智能改变音乐播放的方向和低音。音乐有Direct Energy,Ambient Energy和Full Mix等播放选项。如果用户觉得一个音箱给予的听觉不够震撼,可以在客厅同时使用两个HomePod,它们可以根据各自摆放的位置智能的同时工作。软件上,HomePod集成了Apple Music,Siri和Home Kit,用户可以在HomePod上面播放自己Apple Music的音乐列表,问Siri任何问题,或者直接使用HomePod控制自己的智能家居。

从iOS 11.4正式版开始,HomePod迎来立体声功能,通过第二代AirPlay可以让用户借助iPhone / iPad设备来控制多台已经支持AirPlay 2特性的音频设备,也就是可以将两台及以上的苹果HomePod音箱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