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高补助500万元,晋江继续加码集成电路产业

企业最高补助500万元,晋江继续加码集成电路产业

继出台《晋江市加快培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若干意见》之后,近日晋江又出台《晋江市加快培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若干意见的补充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继续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晋江新闻网报道,此次《意见》修改11条政策,涉及投资金额补贴、新落地生产及配套企业租金补助、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研究机构新购置研发设备投入补助、设计企业流片费用补助、芯片研发IP购买补助、集成电路优秀人才购房就医津补贴等方面,总体上加大力度促进招商引智。

其中,人才政策有5点调整,包括人才津补贴、人才一次性配套奖励、人才租房购房补贴、人才子女就学与人才就医。

《意见》还充分考虑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特点,针对集成电路落地企业无尘车间建设投入资金大的特点,对新落地集成电路生产及配套企业的万级无尘车间按600元/平方米、千级无尘车间按1000元/平方米、百级及以上等级无尘车间按2500元/平方米给予装修补助,每企业补助最高限额500万元。

科研鼓励政策方面,《意见》考虑到集成电路在设计研发环节前期投入大的特点,加大了对企业研发环节投入的补助力度。

以设计企业的流片环节资金投入补助为例,《意见》对于采用多项目晶圆(MPW)技术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按照直接费用的80%(高校或科研院所按90%)给予补助,相较原有政策提升了10%,同时单一企业年度最高限额从原有的250万元提升到400万元。

【政策解读】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深圳要这样干!

【政策解读】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深圳要这样干!

近日,深圳市政府正式下发了《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以及配套的《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两份重要文件,深圳计划到2023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并做大产业规模。其中,补齐芯片制造和先进封测缺失环节被列为主要任务之一。

作为全国新兴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深圳的集成电路产业不论是在水平,还是产业规模上,都一直走在前列。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深圳集成电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97.94亿元,其中IC设计业销售额为758.7亿元,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芯片设计行业第一。

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美国加大打压中国芯片企业的全球背景下,深圳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哪些前瞻性意义?《行动计划》和《措施》有哪些亮点和重点?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因应全球大势 抢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大机遇

集成电路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新需求、新应用不断涌现。无论这些新兴领域如何发展演变,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支撑保障,并将进一步扩大对集成电路的应用需求。结合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的全球背景,集成电路在经济发展中战略制高点的地位更加突出。

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出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下称《推进纲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部署“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带动产业链协同可持续发展,加快追赶和超越的步伐,努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

为落实市政府要求,贯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部署,抢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大机遇,深圳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从顶层设计和具体措施两方面着手,研判了国内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深圳市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机遇和不足,研究了深圳市发展集成电路的主要任务、重点发展领域、重大发展工程和保障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深圳市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送审稿)》和《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送审稿)》。

补短板扬长板

力争2023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

《行动计划》包括总体思路、行动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了编制思路,即以补短板,扬长板,抢未来,强生态的思路为引领,以产业链协同创新为动力,以整机和系统应用为牵引,更加着力补齐芯片制造业和先进封测业产业链缺失环节,更加聚焦提升芯片设计业能级和技术水平,更加注重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更加努力优化产业生态系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增长极和国际知名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第二部分明确了行动目标,围绕“产业链完整布局、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平台服务体系完善”三大发展目标,提出力争到2023年,我市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一批设备、制造、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生产线完成布局;建设一批技术研发平台,前沿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平台创新服务体系覆盖全产业链,在关键应用领域形成应用示范成果。

第三部分为解决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主要任务,提出“突破短板,补齐芯片制造和先进封测关键缺失环节”、“发扬长板,着重提升高端芯片设计业竞争力”、“前瞻布局,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夯实基础,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做大平台,强化产业支撑服务水平”、“优化生态,形成产业发展强大合力”6大任务,配套布局了高端芯片领航工程、芯片制造固基工程、第三代半导体培育工程、核心技术突破工程、成果转化增效工程、人才引进聚力工程6大工程。

第四部分明确了保障措施,从强化领导机制保障、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强产业空间保障、落实环保配套措施5个方面着手,确保行动计划相关目标、任务的落实。

《措施》主要内容共7部分

一、支持健全完善产业链

大力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企业,具体奖励、支持措施可报市政府专项审议;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年营业收入达到奖励标准的企业给予企业核心团队资金奖励;

对集成电路产业用地给予优先保障。对经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集成电路项目,列入市重大产业项目实行专项用地保障。

二、支持核心技术攻关

支持建设核心技术攻关载体,对于成功申报国家级的(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给予国家资金1:1的配套;

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每年由政府主管部门征集产品需求,面向全球招标悬赏任务承接团队,对承担并完成核心技术突破任务的给予该项技术研发费用最高50%的资助;

支持布局前沿基础研究,对获得集成电路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的单位,按国家资金1:1予以配套,对获得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支持的单位,按国家资金1:0.5予以配套。对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给予获奖人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获奖人或牵头实施单位,分别给予300、200、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

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公共服务平台,一次性给予平台实际建设投入20%的补助(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根据平台运行服务的绩效考评结果,按主营业务收入的10%给予奖励(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加强流片支持,对于使用多项目晶圆(MPW)流片进行研发、首次完成全掩膜工程产品流片、在本地集成电路代工生产线量产流片的企业,分别给予直接流片费用最高70%(年度总额不超过300万元)、流片费用最高50%(年度总额不超过500万元)、每批次流片费用最高10%(年度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贴;

支持企业购买设计工具,对购买EDA设计工具软件的企业,按费用20%给予补助(年度总额不超过300万元)。购买和使用国产工具软件的,参照费用的30%给予资助(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企业购买IP开展高端芯片研发给予IP购买费最高20%补助(每年总额不超过500万元)。对EDA设计工具研发企业,每年给予研发费用最高30%补助(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鼓励芯片推广应用,对于销售自主研发芯片,且单款产品销售额累计超500万元的,按当年销售额最高10%给予奖励(总额不超过500万元)。支持销售自主研发的设备和材料的企业,按照销售额的最高30%,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奖励。

四、支持加大投融资力度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我市集成电路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开展技术改造的,按照融资租赁利息的5个百分点给予贴息(最长不超3年、不超过1500万元);

鼓励企业上市募资。鼓励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募集资金,分阶段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报深圳证监局并取得备案通知书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资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材料并被正式受理、在境内A股上市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300、600万元资助。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境外上市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200、300万元资助。

五、支持产业人才引培

建立集成电路领军人才库,每年遴选一流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技术专家入库。同时,对符合我市人才标准的科研项目带头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等领军人才,在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就学、补贴奖励、创新创业等多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支持微电子学科建设。支持本市高校申请“国家级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成功后根据相关政策给予一次性奖励;

支持开展技能人才培训。支持集成电路企业与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共建集成电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对经市人社局认定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根据项目产出效益情况给予资助。

六、其他扶持措施

支持集成电路环保配套。对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建设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设施,给予建设费用最高50%的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七、其他事项

对相关事项进行说明,措施的解释由集成电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奖补措施的执行范围、奖补比例和限额受年度资金预算总量控制,明确政策有效期。

工信部副部长谈中国芯片产业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谈中国芯片产业发展

近日,国家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中国芯片产业发展时表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2012年以来,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18年全行业销售额6532亿元,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芯片设计水平提升3代以上,海思麒麟980手机芯片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7纳米工艺;制造工艺提升了1.5代,32/28纳米工艺实现规模量产,16/14纳米工艺进入客户导入阶段;存储芯片进行了初步布局,64层3D NAND闪存芯片预计今年下半年量产;先进封装测试规模在封测业中占比达到约30%;刻蚀机等高端装备和靶材等关键材料取得突破。

不过,王志军也表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集成电路的总体设计、制造、检测及相关设备、原材料生产还有相当的差距。

王志军指出,下一步,我国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生态体系。坚持开放创新合作发展,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开放式创新发展。坚持优化环境、机遇共享,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界共同分享中国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

税收优惠!两部门发文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

税收优惠!两部门发文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

5月22日,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提出为推动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发展,符合条件的企业,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公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二、本公告第一条所称“符合条件”,是指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9号)规定的条件。

国微技术拟1000万元收购深圳鸿芯微纳技术0.99%股权

国微技术拟1000万元收购深圳鸿芯微纳技术0.99%股权

5月21日,国微技术公告,于2019年5月21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SMIT深圳为买方与卖方李雪、目标公司深圳鸿芯微纳技术有限公司及鸿泰鸿芯基金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据此SMIT深圳同意购买且卖方同意以人民币1000万元出售目标公司约0.99%股权。

目标公司是于中国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1亿元。目标公司的成立是为了从事EDA设计软件的研发。目标公司注册于2018年1月12日,现正处于发展初期。

收购前,鸿泰鸿芯基金与卖方分别持有目标公司99.01%与0.99%的股权,分别代表鸿泰鸿芯基金未缴的人民币10亿元资及卖方已缴的人民币1000万元资。收购完成后,鸿泰鸿芯基金与SMIT深圳将分别持有目标公司99.01%与0.99%的股权。鸿芯微纳香港是注册于香港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主要业务为EDA设计软件的研发。鸿芯微纳美国是注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有限责任公司,现暂无业务。

截止2019年3月31日,目标集团未审计合并净债务(不含鸿泰鸿芯基金未缴资10亿元人民币)约为56.65万美元。

据悉,公司的战略是发展其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尤其是作为IC设计基础的EDA技术。2018年,集团获得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实施EDA系统开发及应用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该专项标志着集团致力于研发全流程EDA系统。

目标公司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与深圳市指导基金合作投资项目的产物,用于研发EDA设计软件。鉴于集团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技术能力及我们开发EDA工具的策略,集团获邀透过收购参与该投资项目。收购项目将使集团接触到最新的EDA设计软件项目,从而进一步提升集团研发全流程EDA系统的能力。

山西:重点发展第三代/二代半导体 培育太原-忻州半导体产业集群

山西:重点发展第三代/二代半导体 培育太原-忻州半导体产业集群

近日,陕西省推出《山西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方案》),该方案提出,力争到2022年底,制造业振兴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制造业创新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企业和品牌;形成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方案》指出,未来陕西省将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又以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大数据产业为主。

电子信息制造方面,重点发展第三代/二代半导体、光伏、LED、锂离子电池、新型显示、通信设备、信息安全、智能硬件、电子专用装备及材料等产品;推动发展光通信、光学镜头模组、手机机构件、导光板、敏感元件、新型传感器、新型电阻电容等电子零部件和元器件;支持开展专用集成电路、关键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关键装备及材料等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示范。重点培育太原-忻州半导体产业集群、太原-阳泉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太原信息安全产业集群、长治-晋城光电产业集群、吕梁-晋中光伏产业集群。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方面,要加快工业技术软件化,支持高端工业软件、工业APP研发和应用,加快发展制造业应用需求的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引导鼓励企业建设行业基础软件平台和重大集成应用平台,培育发展面向研发咨询设计、远程诊断维护、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发展信息安全产业,加强制造业领域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研究和示范应用。重点培育太原软件产业集群。

大数据方面,将强化政策支持,开展应用示范,构建与需求紧密结合的大数据产品体系。引导鼓励大中小企业加强合作,推进应用、数据、技术协同发展,推动大数据在政府治理、商业活动以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创新应用。打造一批大数据产业基地。

面向AI/ML、高带宽应用 Achronix发布全新7nm FPGA产品Speedster7t

面向AI/ML、高带宽应用 Achronix发布全新7nm FPGA产品Speedster7t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边缘计算等应用领域快速发展,FPGA市场规模在不断显著增长的同时,亦面临着市场对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在性能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FPGA企业亦不断推陈出新以应对新挑战。

5月21日,FPGA芯片及IP企业Achronix正式发布其全新FPGA系列产品——Speedster7t,以满足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和高带宽数据加速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Achronix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Blake、亚太区总经理罗炜亮等亦现身深圳介绍其新产品。


Achronix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Blake

全新“FPGA+”——Speedster7t

资料显示,Achronix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美国,是一家提供FPGA解决方案和支持性设计工具的企业,不仅提供独立FPGA芯片,还提供Speedcore嵌入式FPGA(eFPGA)IP。

发布会上,Robert Blake介绍称,Achronix的Speedster7t FPGA基于一个全新的架构,兼备FPGA的灵活性与ASIC的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的FPGA解决方案,因此Achronix亦将这一全新的芯片品类称之为“FPGA+”。 

Speedster7t主要面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和高带宽数据加速应用领域,并针对这些领域进行了优化。

Robert Blake指出,随着AI/ML等应用市场的日益发展,AI算法不断演进、数值精度选择更加多样,高带宽数据加速对架构提出了具备高效计算力、高效大带宽的数据运送能力以及高效丰富的存储缓存能力等要求,需要提供一个最高能效比的广适应平台,Speedster7t则可满足。

Achronix Speedster7t FPGA基于台积电的7nm FinFET工艺,高带宽GDDR6接口,400G以太网和PCI Express Gen5端口,所有单元都相互连接以提供AISC级带宽,并保留FPGA的完全可编程性。据Robert Blake介绍,Speedster7t拥有一个全新二维片上网络(2D NoC)和一个高密度全新机器学习处理器(MLP)模块阵列。

MLP高度优化计算性能

在Robert Blake看来,全新的机器学习处理器(MLP)是Speedster7t最为核心并区别于他FPGA产品的地方。

据其介绍,Speedster7t的MLP是高度可配置的计算密集型的单元模块,具有32个乘法器/累加器(MAC),支持4~24位的整数格式和各种浮点模式,包括对Tensorflow的16位格式的本机支持以及高效的块浮点格式,可显着提高性能。

MLP与嵌入式存储器模块紧密相邻,通过消除传统设计中与FPGA布线相关的延迟,确保机器学习算法能够以750 MHz的最高性能运行。这种高密度计算和高性能数据传输的结合使得处理器结构能够提供基于FPGA的最高可用于计算能力以每秒万亿次运算数量为单位(TOps,tera-operations)。

Robert Blake指出,随着AI/ML的算法不断更新变化,传统FPGA采用的DSP架构已不适合用来进行AI/ML的运算,存在效率低、性能受限等现象,Speedster7t全新的MLP架构可实现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功率更高。

NOC实现高效数据移动

Speedster7t另一个创新性在于其包含一个高带宽二维片上网络(NOC),以实现高带宽加速应用所需的更快数据传输速率,设计更简单、成本和功耗更低。

Robert Blake介绍称,Speedster7t NOC纵横跨越FPGA逻辑阵列,连接所有FPGA的高速数据和存储器接口,作用类似于在FPGA可编程逻辑结构上运行的高速公路网络,可实现高效的数据移动。在他看来,Speedster7t NOC相较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在速度上可能要快10倍。

Speedster7t NOC支持片上处理引擎间所需的高带宽通信,其中每一行或每一列都可作为两个256位实现,单向的、行业标准的AXI通道,工作频率为2Ghz,同时可为每个方向提供512Gbps的数据流量。

Speedster NOC极大简化了高速数据移动,确保数据流可轻松定向到整个FPGA结构中的任何自定义处理引擎,不需使用任何FPGA内部资源。NOC还消除了传统FPGA使用可编程路由和逻辑查找表资源在整个FPGA中移动数据流中出现的拥塞和性能瓶颈,不仅可提高总带宽容量,还能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高有效LUT容量。

高带宽、高防护

Robert Blake表示,除了MLP、NOC两大创新外,Speedster7t FPGA在带宽、安全防护等方面也表现出色。

据其介绍,Speedster7t FPGA是当前唯一支持GDDR6存储器的FPGA,GDDR6是目前具有最高带宽的外部存储器件,每个GDDR6存储控制器能支持512Gbps的带宽。Speedster7t FPGA器件中含多达8个GDDR6控制器,可支持4 Tbps的GDDR6累加带宽,并以很小的成本可提供与基于HBM的FPGA等效存储带宽。

Robert Blake表示,相较于基于HBM的FPGA,采用GDDR6的FPGA方案成本更低、更灵活。

此外,Speedster7t FPGA还有高性能的接口端口支持极高带宽的数据流。Speedster7t FPGA器件拥有72个高性能SerDes,速度可达1~112 GBps,并带有前向纠错(FEC)的硬件400G以太网MAC,支持4x100G和8x50G的配置,每个控制器有8或16个通道的硬件PCI Express Gen5控制器。

在安全防护方面,Speedster7t FPGA可用比特流安全保护功能应对第三方攻击,多层防御以可保护比特流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密钥基于防篡改物理不可克隆技术(PUF)进行加密,比特流由256位的AES-GCM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和验证。

为防止来自旁侧信道的攻击,比特流被分段,每个数据段使用单独到处的密钥,且解密硬件采用差分功率分析(DPA)计数器措施。此外,2084位RSA公钥认证协议被用来激活解密和认证硬件。

今年Q4提供开发板

作为FPGA芯片及FPGA IP企业,Achronix在Speedcore eFPGA IP中采用了与Speedster 7t FPGA中使用同一种技术,可支持从Speedster7t FPGA到ASIC的无缝转换。

对ASIC的转换而言,固定功能可被固化到ASIC结构中,从而减小芯片面积、成本和功耗。
当使用Speedcor eFPGA IP将Speedster7t FPGA转换为ASIC,客户有望节省50%的功耗,并降低90%的成本。

供货方面,Speedster7t FPGA器件的大小范围为从363K至2.6M的6输入查找表(LUT),现已可提供支持所有Achronix产品的ACE设计工具,可支持包括Speedcore eFPGA和Speedchip FPGA多晶粒封装芯片(Chipset)。

Robert Blake透露,第一批用于评估的器件和开发板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提供。

上海IC设计研发已达7纳米 将全面启动设计产业园建设

上海IC设计研发已达7纳米 将全面启动设计产业园建设

5月2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和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英分别介绍了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年以来的主要进展以及未来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计划。

吴清表示,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

在全力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吴清指出,在设计领域,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刻蚀机、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张英则强调未来上海将围绕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的攻关,全面启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建设。张英表示,上海将以创新工程为抓手,以重大项目的实施为突破口,加快新型领域的发展。下一步将紧紧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三个领域,开展核心技术的攻关,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新兴产业集群。

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方面,将进一步突破制造工艺、核心设备、硅片制造等核心关键技术与产品,加快向积塔半导体、中芯国际、华力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推动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两个国家创新中心的能力提升,加快行业共性技术的支撑,全面启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建设,推动龙头企业的落地。

总投资359亿元 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厂房结构封顶

总投资359亿元 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厂房结构封顶

5月21日,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特色工艺生产线建设项目迎来F1芯片生产厂房结构封顶,这标志着上海积塔半导体项目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据悉,上海积塔半导体项目总投资为359亿元,是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投资并推动的特色工艺生产线建设项目,于2017年底通过国家发改委集成电路重大项目窗口指导专家评审,并列入2018年国家重大集成电路项目。该项目也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和上海市战略合作协议的第一个集成电路项目,2018年4月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

该项目于2018年8月15日获得施工许可证开建动工至今,历时9个月的艰苦奋战,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注重工程建设质量,按期完成阶段性施工建设目标。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傅新华表示,作为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内容,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开工以来,华大公司和积塔公司成立了协调推进办公室,会同建设单位精诚协作,全力以赴,克服严寒酷暑等不利因素,迎来了今天的结构封顶,充分体现了公司的运营管理效率。

傅新华希望华大、积塔公司和建设单位再接再厉,盯紧设备搬入、运营投产等关键节点,抢抓发展机遇,高效有序地推进项目建设,市经济信息化委将会同临港管委会等部门,继续做好相关协调保障工作。上海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环节,聚焦突破核心关键产品和技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积塔项目作为重大工程,将为上海扩大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根据上海经信委和上海临港相关文章整理而成。

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等入列浙江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对象

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等入列浙江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对象

5月21日,浙江省政府召开该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首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对象名单,嘉兴中新嘉善智能传感产业平台、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入列。

据了解,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指的是聚焦重量级未来产业、具有万亩空间左右、千亿产出以上的产业平台。会议指出,浙江省力争到2022年,建设10-15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形成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对象共有7个,主要产业涉及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经济关键核心领域,智能汽车、航空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其中包括嘉兴中新嘉善智能传感产业平台、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

据了解,嘉兴中新嘉善智能传感产业平台重点发展智能传感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引进一批以智能传感器为核心产业的龙头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目前,嘉善县已集聚一批如格科微电子、华瑞赛晶、朗德电子等智能传感器企业。

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已引进了中芯国际、豪威科技等标志性项目,其中中芯国际晶圆制造项目首期投资58.8亿元,明年3月正式投产。该市目标到2025年,集成电路关联企业超100家、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省万亩千亿级产业平台、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示范区。

据测算,到2022年,浙江首批7家产业平台营业收入预计可达6000亿元左右,到2025年突破万亿,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