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芯”突破 集成电路乘风而起

杭州“芯”突破 集成电路乘风而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60年被称作一甲子,也代表一个新周期的开始。

2018年,正是集成电路产业诞生60年。

1958年9月12日,美国德州仪器实验室工程师杰克·基尔比,成功地把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就此,一个影响世界的产业诞生了。

如果没有它,智能手机会罢工,工厂的大型机器会瘫痪,哪怕是乘坐电梯回家都会成为难题,更别说涉及国家安全命脉的国防军工、信息安全等领域了。

日前,杭州国芯科技正式宣布获得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国投创合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领投,创新工场跟投。正值资本寒冬之时,国芯获得本轮融资引人瞩目。

在杭州,像国芯科技这样走在前列的企业不是唯一。

与国芯科技隔江相望,阿里巴巴旗下的杭州中天微系统公司作为国内自主知识产权32位嵌入式CPU(中央处理器)供应商之一,其产品是列入国家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重大专项的国产CPU领域标志性成果,并在多家杭州企业形成产业化应用,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部分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集成电路的设计领域,作为首批7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基地之一、浙江省集成电路的核心区域,杭州更是集聚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企业——士兰微作为国内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一体化企业(IDM)之一,名列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第七位;华澜微拥有一系列集成电路IP核,专注于计算机和服务器高速接口芯片,其接口桥芯片(Bridge)出货量居全球第三;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北斗导航芯片也是国内能与GPS芯片性能相比的高端芯片之一。

集成电路就跟石油、钢材等工业基础材料一样,是构成现代产业的根本支撑。自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发布以来,我国各主要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都纷纷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布局。

《2018年度浙江省半导体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杭州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设计企业和90%以上的设计业务收入。数据显示,2018年杭州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指数首次超过北京,位居全国第一。尤其是2018年科技人才净流入率,杭州以12.6%远超上海的2.07%、北京的0.24%。

为加快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集成电路产业对信息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杭州市在2018年7月印发了《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专项政策》,包括扶持重点项目、企业,统筹安排各级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对给予信贷优惠等。

2018年1月16日,枕一湖清水而建的青山湖科技城内,一座以智能传感器及芯片设计研发、封装测试和智能传感器应用集成为产业方向的小镇——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正式启动。

小镇启动建设后,多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相继落户,目前,小镇已累计引进26个总投资79.2亿元的微纳产业项目、13位“千人计划”专家。

杭州奕力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年青山湖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冠军项目的获得者。从2018年初签约入驻,3月注册公司,到半年后样机问世,奕力科技的速度,折射出企业自身的发展活力,更展现出微纳小镇对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

“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和装备等全产业链领域,尤其在嵌入式CPU、微波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数字音视频等细分领域,杭州设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未来我们也将在招引方向上进一步突出设计领域,补齐短板的同时也把长板做大做强。”杭州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芯国际与中芯宁波订立框架协议

中芯国际与中芯宁波订立框架协议

5月15日,中芯国际宣布与中芯宁波订立框架协议,内容有关货品供应、提供或接受服务、资产出租、资产转移以及提供技术授权或许可。该框架协议有效期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

中芯宁波框架协议持续关连交易将包括:1.买卖备品备件、原材料、光掩模板及制成品;2.提供或接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a)委托加工及测试服务;(b)采购服务;(c)研发及实验支持服务;(d)综合行政、后勤、生产管理及资讯科技服务;(e)提供水、电、煤气及热能服务;3.出租厂房及办公场所等资产;4.资产转移;5.向中芯宁波提供技术授权或许可。

中芯国际认为,订立中芯宁波框架协议以及与中芯宁波进行持续关连交易将使公司能够支持客户在智能家居、工业和汽车电子、新一代无线电通信、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和其他专业系统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和产品开发。中芯宁波将继续为公司带来一个有效和完整的客户和产品组合。 

中芯宁波成立于2016年10月,是一家向全球客户提供高电压模拟、射频前端及光电集成技术方面的专业半导体制造和设计支持服务的公司,在宁波有一座200mm的中端专业工厂。截至这次公告日期,中芯国际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分别持有中芯宁波已注册资本约38.57%和32.97%。

厦门创新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获海关总署批复全国首创

厦门创新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获海关总署批复全国首创

日前,厦门海关在全国首创的“集成电路保税监管创新模式”获海关总署批复,同意按加工贸易模式对集成电路保税研发进行监管。这意味着,今后厦门市80余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进口芯片样品时,能享受到进口环节保税的优惠,并进一步缩短通关时间。

厦门现有集成电路企业170余家,其中设计企业80余家,且多数为中小微企业。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研发时多数需由境外晶圆代工厂生产样品,并以一般贸易方式报关进境,这就需缴交一笔进口环节税费。“保税监管模式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让企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研发阶段中。”英麦科微电子公司是厦门首家尝鲜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其商务经理周小丽深有感触。

该模式对企业来说,带来的不仅是税费的减免,同时,通过将原有口岸通关流程中归类审价环节前推后移,可有效缩短企业通关时间、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生产效能。

浙江省将募集150亿参与大基金二期出资

浙江省将募集150亿参与大基金二期出资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酝酿多时,近期相关消息开始多了起来。

日前,浙江余杭区经信局发布《关于征集浙江省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浙江省将组建省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并参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以下简称“大基金(二期)”)。

根据《通知》,浙江省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为100-150亿元,将围绕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产业布局,重点投资集成电路、通信网络、新型显示、关键元器件及材料、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及产业数字化等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产业化项目。

此外《通知》显示,为保持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投资,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开展大基金(二期)的募集工作,二期基金募集资金约为2000亿元左右。根据浙江省领导的指示,浙江省由省财政联合有关地市政府共募集150亿元参与大基金(二期)的出资。

大基金成立于2014年9月,由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科、紫光通信、华芯投资等企业发起。根据华芯投资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9月12日,大基金有效承诺额超过1200亿元,实际出资额达到1000亿元,预计2018年年底将基本完成首期规模的有效承诺。

随着大基金(一期)投资基本完成,二期募集工作正在筹备中。《通知》指出,大基金(二期)重点投向芯片制造以及设备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产业链各环节,支持行业内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在保持集成电路领域投资强度的基础上,适当考虑投资产业生态体系缺失环节和信息技术关键整机重点应用领域,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国产集成电路产品市场占有率。

前不久,浙江省的宁波、嘉兴等市宣布其参与大基金(二期)的出资平台已搭建成立。3月,宁波富甬集成电路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宁波市参与大基金(二期)出资牵头主体工投集团的下属全资子公司参与组建,认缴注册资本金20亿元;4月,嘉兴富嘉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将作为嘉兴市出资平台认缴浙江富浙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0亿份额参与大基金(二期)的募集工作。

从浙江省地政府参与出资平台的搭建情况看来,相较于首期,基金(二期)在运作上更加多样化。此外,随着各地出资平台相继搭建成立,大基金(二期)还会远吗?

多个集成电路项目签约落户无锡

多个集成电路项目签约落户无锡

中国江苏网报道,5月11日,第二届无锡太湖创“芯”峰会暨2019无锡台湾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交流论坛召开。

多个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无锡,包括中曦微显示芯片项目、边缘微电子项目、矽杰微电子项目、中电科(无锡)IC产业基金项目等,同时,“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隆重挂牌。

无锡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数据显示,2018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112.46亿元,仅次于上海,排名全国第二。设计业、晶圆制造与封测业,则分别排名全国第五、全国第三与全国第一。

据无锡市工信局副局长左保春介绍,经过专家研讨与调研,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上设计、制造与封测的比例大概是1:2:4,对比国家通用的比较合理的3:4:3的标准,无锡集成电路在结构调整上还有很大空间。

左保春表示,下一步无锡将把科技成果在平台上进行转化和推广,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总投资60亿元  砷化镓集成电路项目落户嘉兴

总投资60亿元 砷化镓集成电路项目落户嘉兴

日前,在首届“南湖之春”国际经贸洽谈会上,南湖区签约45个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其中包括砷化镓集成电路项目。

报道称,这次嘉兴科技城签约引进的砷化镓集成电路项目是由嘉颐微电子和美国Duet Microelectronics投资,主要从事半导体微波集成电路和垂直腔面激光发射器研发制造,总投资60亿元,用地100亩,预计年产值80亿元、年税收4亿元以上。

据了解,该项目是这次活动会签约额最大的项目,是南湖区根据产业导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招大引强的又一代表。今年1月,总投资110亿元、年产480万片中晶大硅片项目落户南湖区,如今已开工建设。

资料显示,该项目的投资合作方Duet Microelectronics是一家射频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另一投资方嘉颐微电子则暂未显示更多的信息。

砷化镓是化合物半导体主流产品之一,主要应用于微电子领域和光电子领域,是制作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和通信器件的关键衬底材料。目前国内砷化镓行业生产企业较少、产量不高,且大多以低端产品为主,该项目的签约落地,有望加速国内砷化镓发展进程。

漳州高新区“牵手”6亿元集成电路项目

漳州高新区“牵手”6亿元集成电路项目

近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据悉,福建省漳州高新区与福建一轮善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手成功,双方将共同打造一个国家集成电路级单晶硅拉棒量产示范厂。

会上,总投资6亿元的集成电路级别单晶硅项目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全省数字经济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上台签约,该项目是高新区首个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签约的项目,漳州高新区和福建一轮善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携手打造一个国家集成电路级单晶硅拉棒量产示范厂。

据了解,未来该项目主要建设集成电路单晶硅拉棒量产示范厂,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生产8-12英寸集成电路用单晶硅,年产单晶硅约900吨,达产后估算年销售收入达12亿元以上。该项目属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方向,是集成电路产业中较为重要的产业链条,将填补国内多项空白,对漳州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国常会:延续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国常会:延续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5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更多参与和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会议指出,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通过对在华设立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实施普惠性减税降费,吸引各类投资共同参与和促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

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认为,该政策对集成电路行业是利好,也是良好的政策导向,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周期性的低谷期时,税收优惠政策延续性显得更重要。

 

衢州将打造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实现12英寸生产线零突破

衢州将打造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实现12英寸生产线零突破

日前,浙江省衢州市政府印发《衢州市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计划到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营业收入超230亿元。

《行动计划》中提及,通过3年努力,打造“一区一基地”,其中“一区”指全省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一基地”指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材料和高纯电子化学材料,完善集成电路产业规划,出台专项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引进软件及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制造企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在《行动计划》制定的重点任务中,提出要壮大信息技术基础产业,积极引进集成电路先进工艺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和行业龙头企业,着力补齐产业链条,完成产业配套。推动集成电路、元器材及电子化学材料等基础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做大做强。

《行动计划》将集成电路材料、电子化学材料、新型元器件及材料、网络安全、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列为基础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其中,集成电路材料领域将实现12英寸生产线零突破,带动封装测试、关键装备和材料配套发展,推进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建设;电子化学材料领域将发展电子级氢氟酸等各类湿化学品及电子级硅烷等各类电子特气,以及液晶显示材料。

深圳发布两大“芯”政!2023年集成电路产业收入目标突破2000亿元

深圳发布两大“芯”政!2023年集成电路产业收入目标突破2000亿元

作为全国集成电路重要城市,深圳正在进一步加速产业发展。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5年行动计划:2023年整体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

根据《行动计划》,深圳市规划到2023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提高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和创新平台,在重点产品和技术上形成突出的比较优势,支撑和引领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为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制定了6大发展目标、5大主要任务。未来5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将以做大产业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平台服务、完善生态体系为发展目标,以补齐芯片制造和先进封测缺失环节、提升高端芯片设计业竞争力、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强化产业支撑服务水平、形成产业发展强大合力为主要任务。

发展目标中提及,到2023 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整体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设计业销售收入突破1600亿元,制造业及相关环节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引进和培育10家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为补齐芯片制造环节,深圳将投资建设1-2条8-12英寸生产线,其中先进工艺制造重点引进12英寸先进工艺生产线,特色工艺制造布局建设8-12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深圳将布局建设6英寸GaN射频器件生产线、基于SBD和MOSFET工艺的6英寸SiC生产线、基于HEMT工艺的6-8英寸Si基GaN生产线以及4-6英寸高纯半绝缘SiC衬底和n型SiC衬底等材料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为完善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环境,深圳将积极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做好本地项目储备。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设立集成电路子基金,基金目标规模500亿元,首期为100亿元。

6大措施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

除了对未来5年产业发展做出详细规划,深圳还发布了《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将从健全完善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加大投融资力度、完善人才体系等多方面制定具体措施,为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健全完善产业链方面,深圳市将专项支持重大项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大产业空间保障等,其中深圳市集成电路企业年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3亿元、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分别给予企业核心团队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深圳市将建设核心技术攻关载体、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布局前沿基础研究,其中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给予获奖人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国家技术方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获奖人或牵头实施单位,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鼓励。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方面,深圳市将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设计企业流片支持、加强对设计企业购买设计工具支持、鼓励推广应用等,其中对从事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研发的企业,每年给予EDA研发费用最高30%的研发资助,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加大投资力度方面,深圳市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企业上市募资等,其中提及鼓励集成电路企业通过上市、收购控股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等直接融资方式募集资金,分阶段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等。

完善人才体系方面,深圳市将支持引进人和留住人才,支持微电子学科建设,其中提及将建立集成电路领军人才库,加强对各类集成电路人才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深圳人才标准的科研项目带头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等领军人才,在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就学、补贴奖励、创新创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此外,《若干措施》中还提及支持集成电路环保配套,对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建设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设施,给予建设费用最高50%的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一口气发布两大新政,可见深圳市对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集成电路行业将实现销售收入897.94亿元,其中IC设计业销售额为758.7亿元,是连续6年的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老大。随着《行动计划》和《若干措施》的出台及实施落地,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