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基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5亿元

台基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5亿元

4月19日,湖北台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基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5亿元。

公告显示,台基股份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双极晶圆线改扩建项目、高功率半导体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双极晶圆线改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2.3亿元,投资于6吋Bipolar晶圆线改扩建项目,该生产线将同时兼容6,500V以上高压晶闸管芯片生产。项目完成后,预计将形成月产2万片6吋Bipolar晶圆的生产能力,应用于高功率半导体脉冲功率开关的生产。项目达产后年均销售收入(不含税)为28,104万元,年均税后利润为6,043万元。

高功率半导体技术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1.52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1.5亿元进行高功率半导体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建设。高功率半导体技术研发中心将坚持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结合,持续开展功率半导体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的标准化技术研究及先导技术研究。

研发中心研究内容具体包括:建设高功率半导体脉冲功率开关试验平台;升级高性能IGBT模块(兼容SiC器件)试验和应用平台;建设EDA仿真中心;构建在线客户支持系统,向客户提供协同研发和在线技术支持。

据悉,两个项目的实施主体均为台基股份,考虑到新建晶圆线涉及征地、环评、基建等事项,投资建设周期较长,为加快项目建设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项目拟在台基股份总部现有晶圆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

台基股份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主营收入与利润规模,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投资7.5亿美元 这个IGBT汽车电子芯片项目进展如何?

总投资7.5亿美元 这个IGBT汽车电子芯片项目进展如何?

2020年1月,迈科芯半导体项目注册落户江苏盐城经开区,3月18日,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据江苏盐城经开区发布昨日报道,迈科芯半导体项目预计6月底完成施工,7月份设备陆续进场,12月份开始生产,目前洁净立板已完成80%以上的工作量。

据悉,作为盐城经开区2020年的重点外资项目之一,迈科芯半导体项目总投资7.5亿美元,其中设备投资6.5亿美元,占地面积47000平方米,其中80%都是无尘车间,分为千级、万级、十万级3种。

该项目主要从事IGBT汽车电子芯片封装,产品包括单管、功率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功率半导体市场的空白。项目投产后,产能可达每月功率模块30万个,智能功率模块100万个,单管500万个,全年销售额有望超50亿元。

此前,盐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戴荣江在调研该项目时指出,项目方要紧扣时间节点,周密部署,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总投资60亿元 名冠微电子功率芯片生产项目(一期)开工

总投资60亿元 名冠微电子功率芯片生产项目(一期)开工

赣州政务消息,3月10日江西省委、省政府举行2020年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大会举行,省委书记刘奇下达2020年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开工令。其中,赣州市分会场设在赣州经开区名芯有限公司名冠微电子功率芯片生产项目(一期)现场。

据介绍,该项目由名芯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投资建设,总投资60亿元,建设一条8英寸0.09-0.11微米功率晶圆生产线。一期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00万片功率半导体晶圆。

此前报道显示,2019年11月30日,赣州经开区举行名冠微电子(赣州)有限公司功率芯片项目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用地550亩,将分两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建设一条8英寸0.09-0.11微米功率晶圆生产线;项目二期规划建设第三代6/8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或12英寸硅基晶圆制造生产线。

当时报道称,项目涉及产品类型包括IGBT、功率MOS、功率IC、电源管理芯片等,覆盖全球功率器件领域全部类别中80%品种。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江西省半导体晶圆生产线空白,也是赣州市首个总投资超2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

3.96亿元拿下长沙创芯土地 比亚迪意欲如何?

3.96亿元拿下长沙创芯土地 比亚迪意欲如何?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长沙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创芯”)相关资产被法院拍卖的信息,引起了业界关注。日前该事件有了新进展,据科创板日报报道,长沙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比亚迪半导体”)以3.96亿元竞得了长沙创芯的拍卖土地。

3.96亿拍下长沙创芯土地

湖南法院网信息显示,2月13日长沙县人民法院对创芯公司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设施设备在淘宝网整体拍卖,最终以3.9亿余元成交。

根据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长沙县人民法院对长沙创芯名下位于长沙县黄兴大道以东、映霞路以南、人民东路以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共计6栋房屋建筑物、地下管网、厂房内设备、设施及附属设施进行拍卖。该土地宗地面积68169.6平方米,使用年限为50年,使用权起止时间2011年4月8日-2061年4月8日,用途为工业用地,权利性质为出让。

网络拍卖竞价结果显示,长沙比亚迪半导体通过竞买号M4026于2020年02月13日在长沙县法院于阿里拍卖平台开展的项目公开竞价中竞得上述土地使用权,拍卖成交价格为3.9亿元。

此外,长沙县人民法院还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对长沙创芯名下的办公电子设备、存货等进行拍卖,其中长沙创芯名下的办公电子设备亦被长沙比亚迪半导体以135.93万元的成交价竞得。

据了解,长沙创芯成立于2010年8月,注册资本3100万美元。媒体此前报道称,长沙创芯是湖南省首家开放式IC制造工厂,专门从事IC制造及工艺研发,是一家纯晶圆代工企业,规划产能为6万片6寸晶圆代工,分两期开发,8英寸晶圆加工项目预计2016年开工。

或将进一步布局IGBT产业

长沙比亚迪半导体竞拍拿下的长沙创芯名下土地使用权的用途目前尚未清楚,业内猜测或是为了进一步布局IGBT产线。

今年1月,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投资设立了长沙比亚迪,注册资金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照明灯具、LED显示屏、安防监控、智慧路灯的制造;集成电路测试;智慧城市相关服务等。业内人士认为,长沙比亚迪半导体的成立,或是比亚迪在进一步布局IGBT产业。

据长沙晚报3月3日报道,长沙比亚迪IGBT项目日前正式启动建设,计划建设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该项目致力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电子核心功率器件“卡脖子”问题。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调研时表示,比亚迪IGBT项目对激活长沙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具有关键作用。

事实上,比亚迪在IGBT领域已布局已久。根据比亚迪此外官方信息,2005年比亚迪正式组建IGBT研发团队,正式开启了IGBT自研之路,并于2007年建立IGBT模块生产线,完成首款电动汽车IGBT模块样品组装。

2008年,比亚迪斥资1.71亿元人民币收购宁波中纬晶圆代工厂,将其整合到微电子产业链中,为其IGBT产业布局再添晶圆制造一环。2009年,比亚迪IGBT芯片通过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随后相继研发成功IGBT2.0、IGBT 2.5、IGBT 4.0。

如今,比亚迪已相继掌握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模组设计和制造、大功率器件测试应用平台、电源及电控等环节,并且还在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全产业链。据比亚迪所言,其IGBT芯片不仅供自用,还对外销售。

2018年12月比亚迪曾表示,2018年底其IGBT芯片月产能5万片,正在规划扩产,预计2020年可实现月产能10万片。媒体报道称,2019年全年比亚迪的IGBT模块共装了19.4万套电控,历史累计已达70万套以上。

研究报告咨询:0755-82838930-2101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

18128855903(Linna)

加入集邦半导体交流群,请加微信:

DRAMeXchange2019

捷捷微电:公司复工率达到98% 疫情长期影响有限

捷捷微电:公司复工率达到98% 疫情长期影响有限

日前,功率半导体厂商捷捷微电接受中银国际证券等多家机构调研,在电话会议上回应了其目前的复工复产情况。

捷捷微电表示,截至到2020年3月3日,捷捷微电复工率达到98%,到岗率达到95%,复产率达到98%。全资子公司捷捷半导体到岗人员的复工率达到95%以上,到岗率达到75%,整个复产率在70%以上,加上二个月库存安全储备等,基本能满足客户订单交期。

对于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捷捷微电认为短期影响是存在的,但今年半导体产业的市场缺货与价格回归理性的可能性比较大,就进口替代而言,特别是5G时代等的来临,今年起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因此长期来看疫情的影响有限。捷捷微电还表示,目前IDM企业必须提高产线核心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和常规产品的适当量库存是复工与复产的当务之需。

捷捷微电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目前还在布局MOSFET、IGBT及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等广阔市场新领域。

近日,捷捷微电与中芯绍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MOSFET、IGBT等相关高端功率器件的研发和生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外,捷捷微电已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西安电子科大合作研发以SiC、GaN为代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半导体器件。

比亚迪IGBT项目启动建设

比亚迪IGBT项目启动建设

近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调研了长沙比亚迪IGBT项目。

据长沙晚报报道,长沙比亚迪IGBT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建设,计划建设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该项目致力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电子核心功率器件“卡脖子”问题。

胡衡华指出,比亚迪IGBT项目对激活长沙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具有关键作用,要在政策上“助跑”、在服务上“升级”,要在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速推进,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IGBT是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和高铁的核心器件,也是当前最具成长潜力的功率器件。据集邦咨询分析,目前市场新入者主要有三类,一是向IGBT等高端产品扩展业务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如扬杰科技、华微电子等;二是出于为满足自身需求及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向上游涉足的,如中车时代和比亚迪等;三是看好市场而进场的新公司,如富能半导体等。比亚迪显然是属于第二类。

事实上,近年来,比亚迪一直在布局IGBT领域,自2005年组建了IGBT团队,之后相继推出了IGBT1.0、IGBT2.0、IGBT2.5等。2018年12月,比亚迪还发布了在车规级领域具有标杆性意义的IGBT4.0技术。

2020年1月,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还投资设立了半导体公司长沙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当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此举或是再布局IGBT领域。如今,该项目迎来长沙市委书记的调研,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说法。

重庆市发布重大项目名单 华润微12英寸生产线等项目入列

重庆市发布重大项目名单 华润微12英寸生产线等项目入列

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该市2020年重大项目名单。重庆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包括重大建设项目924个、估算总投资约2.72万亿元,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261个、估算总投资约1.13万亿元,重大招商项目100个、估算总投资约5255亿元。

在重大建设项目名单中,年产300万片半导体芯片项目、联合微电子中心项目、奥特斯半导体封装载板和系统级封装印制电路板生产线技术升级扩建项目、基板级扇出封装项目、华芯智造微电子产业园、聚力成氮化镓外延片产业化和芯片产线项目(一期)、华润微电子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功率半导体晶圆代工中段制程与芯片封装测试项目等半导体相关领域项目入列。

据名单披露,华润微电子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为建设起止年限为2020年-2022年。此前媒体报道,2018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华润微电子与西永微电园签署协议,将投资100亿元在重庆建设一条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主要生产MOSFET、IGBT、电源管理芯片等功率半导体产品。

济南高功率芯片生产项目已有序复工

济南高功率芯片生产项目已有序复工

据中国铁建官方消息,由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高功率芯片生产项目已于2月25日有序推进复工。据介绍,目前,该项目进入装饰装修阶段,20名管理人员和工人已进场,后续还将有351名工人陆续返岗。

据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此前发布新闻稿称,济南高功率芯片生产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项目,主要为年产36万片8寸硅基功率器件和12万片6寸SiC功率器件的工业厂房。

工商资料显示,济南富能半导体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昱升,陈昱升与济南富杰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各占股40%、60%,而后者则为富士康与济南产发集团合作筹建。

2018年9月28日,富士康与济南市签约共同筹建济南富杰产业基金项目,该产业基金项目规模37.5亿元,将以产业基金形式服务于济南市集成电路发展,主要投资于富士康集团现有半导体产业项目。根据双方签约内容,富士康先期将促成1家高功率芯片公司和5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落地济南。

根据此前的综合信息显示,富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或就是富士康与济南约定促成落地的高功率芯片公司。

2019年12月消息显示,济南富能半导体高功率芯片项目已成功封顶。而该项目计划2020年底实现量产,2022年满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利润7亿元。

战略配售引入大基金 华润微正式登陆科创板

战略配售引入大基金 华润微正式登陆科创板

2月27日,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微”)A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证券简称为“华润微”,证券代码“688396”。华润微本次发行价格12.8元/股,今日(2月27日)首日上市开盘价50.00元,涨幅290.63%。

战略配售引入大基金

与此前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有所不同,华润微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下属的运营实体主要位于境内,是首家注册生效的科创板红筹企业,其公司形式是有限公司,而非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华润微本次发行采用“绿鞋机制”,即授予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不超过初始发行规模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是科创板首家引入“绿鞋机制”的企业。

根据上市公告书,在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本次发行后华润微的股份总数为11.72亿股,其中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为2.93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25.00%。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则本次发行后公司的股份总数为12.16亿股,其中本次公开发行3.37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27.71%。 

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华润微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7.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6.73亿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42.36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8英寸高端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建设项目、前瞻性技术和产品升级研发项目、产业并购及整合项目、补充营运资金。

资料显示,华润微是华润集团旗下半导体投资运营平台,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主营业务可分为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

在本次发行前,华润微的唯一股东是华润集团(微电子)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国务院国资委持有中国华润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由于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25.00%(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则为27.71%),本次发行后华润集团(微电子)有限公司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微本次发行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通过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实际获配7812.5万股,因实施超额配售选择权递延交付4394.9万股(计入无限售流通股),因此在本次上市当日持股数量为3417.6万股。在后市稳定期结束后,大基金最终持有华润微股份数量为7812.5万股,为华润微第二大股东。

募投项目扩产8英寸产能

作为华润集团旗下半导体企业,华润微曾先后整合了华科电子、中国华晶、上华科技等中国半导体先驱,其及下属相关经营主体曾建成并运营中国第一条4英寸晶圆生产线、第一条6英寸晶圆生产线。

目前,华润微在无锡拥有1条8英寸和3条6英寸半导体晶圆制造生产线。其中,8英寸晶圆生产线年产能约为73万片,6英寸晶圆生产线年产能约为247万片;在重庆拥有1条8英寸半导体晶圆制造生产线,年产能约为60万片;在无锡和深圳拥有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线,年封装能力约为62亿颗。此外,华润微还提供掩模制造服务,在无锡拥有一条掩模生产线,年产能约为2.4万块。

华润微本次募投项目之8英寸高端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建设项目,将围绕公司聚焦功率半导体以及智能传感器的战略布局,通过完成基础厂房和动力设施建设推进工艺技术研发,提升 8 英寸BCD工艺平台的技术水平并扩充生产能力;同时建立8英寸MEMS工艺平台,完善外延配套能力,保持技术的领先性。首期项目投产后,计划每月增加BCD和MEMS工艺产能约 1.6万片。

前瞻性技术和产品升级研发项目将进行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设计及工艺技术研究、功率分立器件及其模组的核心技术研发、高端功率IC研发、MEMS传感器产品研发;产业并购及整合项目则考虑在产业链各个环节投资并购国内外优质企业,在针对设计、制造及封装环节标的的投资并购中,计划使用的资金比例分别为50%、20%及30%。

在“云上市”仪式上,华润集团副总经理、华润微董事长李福利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家908工程的承担者,华润微明确了将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产品与方案供应商的战略目标。目前,华润微已基本完成了“长江+珠江”的两江区域部署,搭建了“润科产业基金平台”和“华润微上市平台”,这将助力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

未来,华润微将立足现有基础,聚焦应用于新经济领域的功率半导体及智能传感器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保持在业内的领先地位,巩固并提升公司现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又一家集成电路企业闯关科创板

又一家集成电路企业闯关科创板

又一家集成电路企业加入了闯关科创板大军队伍。

1月20日,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网站披露了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瑞浦”)的辅导备案信息。信息显示,思瑞浦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现已接受海通证券的辅导,并于2019年12月27日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

据官网介绍,思瑞浦是国内一家聚焦高性能模拟芯片设计的半导体公司,在上海、苏州、成都均设有研发中心,产品涵盖放大器、比较器、数据转换器、音/视频产品、接口类产品、模拟开关、参考电压、LDO、DC/DC、模拟前端等领域。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思瑞浦的股东包括上海华芯创业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华芯创投”)、上海君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安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安固创投”)、ZHIXU ZHOU、JENNY J S MOU、FENG YING,其中华芯创投为第一大股东、安固创投为第二大股东。

据了解,华芯创投是著名风险投资机构华登国际在中国发起成立的半导体投资基金,为中外合作企业。天眼查资料显示,除了思瑞浦,华芯创投还持有苏州敏芯微、兆易创新、晶晨股份等半导体企业股份。

第二大股东安固创投则是是苏州工业园区首家经江苏省发改委备案批准的创投企业之一,投资领域包括微电子、环保科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新媒体、新能源、服务外包等。资料显示,安固创投还曾投资了苏州华芯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思瑞浦曾于2016年申请新三板挂牌。据当时的报告披露,2013年-2015年前10个月,思瑞浦分别实现营收1027.56万元、3056.53万元、4360.46万元,分别实现净利润为-432.58万元、18.17万元和-1035.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