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小米产业基金入股快充芯片企业瀚昕微电子

又一家!小米产业基金入股快充芯片企业瀚昕微电子

近期,小米通过旗下基金频繁投资芯片领域已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日前其投资的芯片企业阵营又添一位新成员。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3月10日,瀚昕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昕微电子”)发生股权变更,新增股东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小米产业基金”),认缴出资30.86万元、持股9.92%。股权变更后,瀚昕微电子的注册资本由277.78万元扩增至311.21万元。

根据资料,瀚昕微电子注册成立于2017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强,是一家集成电路研发商,专注于减小电源整体尺寸,提高电源效率,主打产品为快充协议芯片,广泛应用于玩具、智能电表及快速充电等领域。瀚昕微电子官网介绍称,其客户群体包括公司客户群体包括华为、小米、紫米等国内知名厂商。

此外,瀚昕微电子的股东还包括TCL资本的运营主体无锡TCL爱思开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者持有瀚昕微电子22.58%的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

小米产业基金由小米科技、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合伙企业于2017年发起设立,目标规模120亿元,用于支持小米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业务拓展。前不久,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公开点名小米产业基金,称小米产业基金支持“硬核科技””,关注重点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先进装备和半导体。

据了解,今年以来小米产业基金已相继投资(包括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了八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包括帝奥微电子、芯百特微电子、峰岹科技、墨睿科技、速通半导体、翱捷科技、昂瑞微电子、灵动微电子等,涉及材料、IC设计、IC制造等领域。

陕西发布省重点项目  三星、华天、奕斯伟等企业项目入列

陕西发布省重点项目 三星、华天、奕斯伟等企业项目入列

3月10日,陕西省发改委正式发布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计划,确定实施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312个、新开工项目188个、前期项目100个,项目总投资3.4万亿元。

根据陕西省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计划名单,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一阶段(二期)、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一期)、华天集成电路封装及测试技术改造等入列续建项目,三星(西安)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二阶段入列新开工项目,咸阳8-12吋晶圆生产线入列前期项目。

媒体报道称,2012年三星落户西安,一期项目已于2014年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于2018年新建,预计将在今年3月竣工投产,3月10日消息显示第一阶段项目产品下线上市;第二阶段于2019年12月正式启动,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竣工。

英飞凌收购赛普拉斯新进展:CFIUS已完成审查

英飞凌收购赛普拉斯新进展:CFIUS已完成审查

3月9日,英飞凌及赛普拉斯均在官网发布公告表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根据相关规定,已完成对英飞凌收购赛普拉斯交易的审查,并认为该次交易没有“国家安全”问题。

2019年6月3日,英飞凌宣布将以每股23.85美元现金收购赛普拉斯,总价值为90亿欧元(约101亿美元),当时预计该交易将于2019年底或2020年初正式完成。英飞凌当时表示,公司希望借助这笔交易在2022年前创造每年1.8亿欧元的成本协同效应,创造逾15亿欧元的长期营收协同效应。

据了解,英飞凌前身为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1999年正式从西门子独立,在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安全芯片等领域均处于全球前列位置;赛普拉斯成立于1982年,主要为汽车、工业、电子消费品等提供嵌入式解决方案。

英飞凌此前在其新闻稿中指出,双方在技术方面优势高度互补,这将进一步拓展其在汽车、工业和物联网等高速增长市场的市场潜力。此外,两者合并将大幅提升英飞凌的营收规模,此交易将使英飞凌成为全球第八大芯片制造商。

近日有美国媒报道称,CFIUS可能会阻止该次收购,因有官员认为这会给“国家安全”带来风险。如今该交易CFIUS已完成审查并认为没有国家安全问题,英飞凌与赛普拉斯表示,合并的完成仍需获得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的批准,以及合并协议中的其他惯例完成条件。

云南发布100项重大复工项目   紫光芯云产业园项目入列

云南发布100项重大复工项目 紫光芯云产业园项目入列

3月5日,云南省工信厅发通知表示,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提下,梳理确定了全省100项重大复工项目,并要求各级工信部门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帮助项目及早复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100项重大复工项名单中,多个半导体相关项目入列,包括云南凝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氮化镓外延片及微波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昆明紫光芯云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紫光芯云产业园项目、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15万片/年4英寸磷化铟单晶及晶片产业化建设项目与年产10万片6英寸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用砷化镓单晶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等。

其中,紫光芯云产业园项目于2019年4月启动,根据此前报道,该项目由昆明紫光芯云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规划用地135亩,项目建设总工期约24个月。该项目主要建设紫光云西南数据中心总部、紫光物联网技术研究院与紫光东南亚南亚通信技术研究院等,并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

滚动投资20亿元 又一存储器项目落户重庆

滚动投资20亿元 又一存储器项目落户重庆

重庆市政府网消息显示,3月5日江津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18个,协议投资额55.2亿元,涉及半导体制造、新能源汽车、消费品工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大数据存储(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数据存储公司”)将滚动投资20亿元,在江津综保区打造存储器半导体制造基地项目。

据大数据存储公司执行长郑翰鸿介绍,该公司由台湾精英电脑共同创始人许明仁先生及其团队联合发起,现拥有存储器领域各类发明专利100余项,具备包括芯片设计、封装测试、模块设计集成三方面的核心能力,拥有自有存储器品牌“芯智能”,重点关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等相关的芯片研发与生产。

报道称,大数据存储公司将在江津综保区打造的大数据存储器半导体制造+研发设计项目,项目滚动总投资20亿元,其中项目一期投资额不低于8亿元,开展内存颗粒、闪存颗粒、固态硬盘等存储器半导体产业链生产以及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同时,拟建设“大数据存储半导体”重庆总部和研发中心,落地各项专利不少于20个,研发并量产100%完全自主设计的固态硬盘主控芯片与智能终端产品。

康佳拟不超过5亿元参设基金 加速半导体等产业布局

康佳拟不超过5亿元参设基金 加速半导体等产业布局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佳集团”)正在逐步深化布局半导体等领域。3月2日,康佳集团发布公告, 拟与合作方共同发起成立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加速公司在“转型”、“升级”相关战略重点领域的产业布局。

公告显示,为了加强在以5G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半导体及数字消费产业的布局,康佳集团或其控股子公司拟出资不超过5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与合作方共同发起成立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不超过10.06亿元,期限为6年。

其中,康佳集团(或其控股子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控股”)及其指定主体、天益汇佳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系基金管理团队的跟投平台)为有限合伙人,中信新未来(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东方汇佳(珠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康佳集团持股40%的参股公司)为普通合伙人。

拟成立的基金暂定名为信佳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投资方向是以5G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半导体及数字消费产业。各方将以现金出资的方式按出资比例逐步实缴出资额,其中康佳集团(或其控股子公司)拟认缴出资额5亿元,占出资比例49.70%;中信控股及其指定主体拟认缴出资额5亿元,占出资比例49.70%。

对于此次投资,康佳集团表示为了加速公司在“转型”、“升级”相关战略重点领域的产业布局,以产融结合为路径,导入合作伙伴资金和业务资源,形成产业协同,巩固和加强公司在产业中的优势地位,帮助本公司完成在新兴产业的布局和持续盈利能力的提升,符合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和公司发展战略。

公告提示称,目前该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尚未成立,依据相关规定,私募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后方可进行投资运作,能否顺利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存在不确定性。

继扬杰电子后 又一家企业与中芯绍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继扬杰电子后 又一家企业与中芯绍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前不久,扬杰科技宣布与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绍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8英寸高端MOSFET和IGBT的研发生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如今继扬杰科技后,捷捷微电亦宣布将与中芯绍兴在相关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3月2日,捷捷微电发布公告,因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布局需要,公司于2月27日与中芯绍兴签订了《功率器件战略合作协议》。公告称,公司与中芯绍兴均具有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意向,发挥各自的优势,密切合作,秉持“能力互补,互惠互利,平等自愿,共赢发展”的原则,双方同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MOSFET、IGBT等相关高端功率器件的研发和生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的合作内容包括:

1)基于捷捷微电【包括捷捷微电控股子公司捷捷微电(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方案,中芯绍兴为产品开发平台保证研发资源支持与交付能力,中芯绍兴为捷捷微电的产品开发,新工艺调试,工程批流片提供便利。并对于汽车电子等大型客户的需求,双方需要全力配合,展开互信合作。 

2)在供应形势偏紧的市场周期内,中芯绍兴需要调配资源,全力支持捷捷微电,通过内部协调,预留产能等有效手段全力保证客户需求,优先保证捷捷微电的产品交货: 

①捷捷微电【包括捷捷微电控股子公司捷捷微电(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采购方,一定要保证把中芯绍兴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最大化的填充中芯绍兴产能,2020年度总投片不低于80000片,月度投片不低于7000片/月。 

②中芯绍兴作为供应商,确保为捷捷微电提供中芯绍兴的产品开发平台保证研发资源支持与交付能力,年度总支持产能不低于80000片,平均支持产能不低于7000片/月。

在分工方面,合作过程中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捷捷微电作为客户和产品方负责产品设计和项目的实施、运营及市场推广;中芯绍兴主要负责提供工艺平台开发合作支持和产线产能。双方将本协议作为重要事项,指派专门领导负责,组织专门团队推进。

捷捷微电表示,公司与中芯绍兴基于良好信任及双方长远发展战略的考虑,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的基础上,本着“诚实信用,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战略合作,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着力攻克MOSFET&SGT等关键核心技术,助力整个捷捷微电平台的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捷捷微电的技术和经验优势,把低功耗、节能环保和高频高效功率器件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目标,产品应用端将努力抓住替代进口存量市场,并深入5G、汽车电子、光伏、物联网、工业控制和智能电子化等新需求。

捷捷微电进一步称,公司本次与中芯绍兴的合作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快MOSFET、IGBT等新型功率(电力)半导体器件的研发和推广,从先进封装、芯片设计和制造两个方面同步切入,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类型,加快公司战略布局的实现,全面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资料显示,中芯绍兴成立于2018年3月,是一家专注在为客户提供特色工艺集成电路芯片及模块封装的代工生产制造服务的供应商,主要工艺平台是从中芯国际授权转移而来的MEMS、IGBT和MOSFET。自成立以来,中芯绍兴聚焦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车载、工控等领域,持续构建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目前,中芯绍兴已与扬杰科技、捷捷微电国内两大功率器件IDM企业针对MOSFET、IGBT等高端功率半器件的研发生产领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战略合作方式,一方面可弥补扬杰电子与捷捷微电在产能和工艺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中芯绍兴而言则可依靠产能不断提升接单能力,对双方均有所利好。

广州湾区科创基金落地 拟投资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州湾区科创基金落地 拟投资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月16日,广州科技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科金控股”)与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长川资本”)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就共同发起、设立和管理总规模10亿元,首期落地规模1.8亿元的广州湾区科创基金达成合作意向,基金将专注于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前的股权投资,特别是专注于新三板优质挂牌公司公开发行前的定向投资。

据介绍,广州湾区科创基金拟投资方向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信息科技与智能制造,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有力支持广东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至少有50%以上的比例会投给广东省内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

金长川资本董事长、总裁刘平安表示,该基金以新三板公开发行前的定向增发投资为主,或者投资于公司挂牌时直接进入创新层、一年后具备公开发行条件的优质标的。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后,将从根本上改变新三板的融资、发行和交易现状,优质挂牌公司的价值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流动性会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目前,广东省新三板挂牌企业众多,有坚实的市场基础。据媒体报道,截至2019年9月27日,新三板服务广东省企业达2127家,居全国首位,有扎实的市场基础。另外,全国股转公司也于2019年9月在广州专门设置了“新三板广州服务基地”,新三板挂牌、融资等各项服务比较到位,已经构建起良好的市场生态。

据介绍,科金控股是华南区域大型的综合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其前身为广州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是全国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国有风险投资企业之一,作为广州本土创投机构有较好市场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金长川资本是专业从事风险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公司于2015年取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而作为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金长川资本已经投资新三板挂牌公司近40家,建立起品牌优势和项目渠道优势。

【年度盘点】2019年半导体产业十大热点事件

【年度盘点】2019年半导体产业十大热点事件

2019年即将结束,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将通过盘点热点事件共同回顾2019年半导体产业发展局势。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2019年上半年半导体产业仍处低迷,下半年逐渐呈现回暖复苏态势。纵观全球,中国半导体产业仍表现活跃,国产化持续大力发展,并取得阶段性成绩;国际方面,“贸易战”、“并购整合”等成为关键词……

围绕2019年半导体产业发展情况,全球半导体观察选出了十大重量级的代表性新闻事件,助业界人士回顾2019、展望2020——

日本加强对韩国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 

2019年,日本与韩国在贸易方面关系恶化。7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加强高纯度氟化氢、氟化聚酰亚胺、光刻胶这三种关键半导体材料对韩国的出口管制,要求日本企业向韩国客户出口上述三种半导体材料时需申请许可证

8月7日,日本再颁布政令,在简化出口审批手续的贸易对象“白名单”中删除韩国,该政令于8月28日起正式施行。韩国亦对于日本的做法作出回应,8月12日韩国政府决定将日本从本国“白名单”中剔除,9月生效。

虽然日本对韩国加强出口管制及两国相互将对方从“白名单”中剔除,都只是让相关厂商增加作业而并非禁止出口,但日本把持着全球过半的半导体材料市场,这次贸易纷争仍让韩国相关厂商十分担忧,同时亦向韩国及全球各国半导体产业敲响了警钟。

大基金二期成立,重点投资装备材料领域

大基金系为促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而设立,投资领域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继2014年成立的首期基金投资完毕后,2019年迎来大基金二期。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二期)于10月22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成立。根据资料,大基金二期注册资本2041.5亿元人民币,楼宇光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丁文武为总经理。

大基金二期共27位股东,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富浙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都天府国集投资有限公司等。

作为国家级战略性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对国内集成电路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大基金的引导带动下,国内集成电路行业投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如今大基金二期成立,将有望进一步推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据透露二期基金的投资布局重点在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领域。

英飞凌斥资101亿美元收购赛普拉斯

2019年6月3日,英飞凌官方宣布,英飞凌与赛普拉斯双方已签署最终协议,英飞凌将会以每股23.85美元现金收购赛普拉斯,总价值为90亿欧元(约101亿美元)。该交易已获赛普拉斯董事会和英飞凌监事会批准,预计将在2019年底或2020年初完成。

英飞凌前身为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1999年正式从西门子独立,在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安全芯片等领域均处于全球前列位置;赛普拉斯成立于1982年,主要为汽车、工业、电子消费品等提供嵌入式解决方案。

英飞凌指出,双方在技术方面优势高度互补,这将进一步拓展其在汽车、工业和物联网等高速增长市场的市场潜力。“基于2018财年备考营收100亿欧元,此交易将使英飞凌成为全球第八大芯片制造商。在原来已具全球领先地位的功率半导体和安全控制器的基础上,英飞凌更将成为汽车电子市场首屈一指的芯片供应商。”

多年来半导体行业兼并整合不断,英飞凌和赛普拉斯两家老牌半导体企业的合并对行业的影响无疑是不小。业界认为,两者合并将影响汽车电子市场格局,催生新一家汽车电子巨头。

三国杀结束!英特尔出售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

2019年,苹果、高通、英特尔三者之间在调制解调器方面的纠葛,最后以苹果收购英特尔大部分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告终。

4月17日,历经了长达两年专利大战的苹果与高通联合宣布达成协议,解除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诉讼。根据和解协议,苹果将向高通支付一笔费用,双方还达成了一份为期六年的全球专利许可协议,该全球专利许可协议已在2019年4月11日起生效,包括两年的延期选择权和多年芯片组供应协议。

与此同时,此前为苹果供应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的英特尔宣布,将退出5G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对于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而言,显然已经没有明确的盈利和获取回报的路径。”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司睿博(Bob Swan)表示。

7月26日,苹果和英特尔宣布已签署协议,苹果将收购英特尔的大部分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该交易价值10亿美元,预计于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根据协议,大约2200名英特尔员工将加入苹果,包括知识产权、设备和租赁。英特尔则将保留为非智能手机应用开发调制解调器的能力,例如个人电脑、物联网设备和自动驾驶汽车。

紫光集团宣布进军DRAM产业

2019年6月30日,紫光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宣布决定组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委任刁石京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董事长,委任高启全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CEO。 

事业群组建完成后,紫光集团开始落地DRAM工厂建设。8月27日,紫光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签署紫光存储芯片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紫光集团将在重庆两江新区发起设立紫光国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在重庆建设DRAM总部研发中心、紫光DRAM事业群总部、DRAM存储芯片制造工厂、紫光科技园等。

紫光重庆DRAM存储芯片制造工厂主要专注于12英寸DRAM存储芯片的制造,该工厂计划于2019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在芯片工厂建成前,紫光集团先期在现有芯片工厂内设立产品中试生产线,进行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待工艺成熟后在紫光重庆芯片工厂量产。

中国两大存储厂商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国内正在大力实现存储器国产化,2019年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存储器企业正式踏上全球市场竞争舞台。

2019年9月2日,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宣布,公司已开始量产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 Gb TLC 3D NAND闪存,作为中国首款64层3DNAND闪存,该产品亮相IC China 2019。长江存储表示,其64层3D NAND闪存是全球首款基于Xtacking®架构设计并实现量产的闪存产品,拥有同代产品中最高的存储密度,计划推出集成64层3DNAND闪存的固态硬盘、UFS等产品,以满足数据中心,以及企业级服务器、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制造商的需求。

2019年9月20日,在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宣布投产,其与国际主流DRAM产品同步的10纳米级第一代8Gb DDR4首度亮相,一期设计产能每月12万片晶圆。长鑫存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一明当时表示,长鑫存储投产的8Gb DDR4通过了多个国内外大客户的验证,今年底正式交付,另有一款供移动终端使用的低功耗产品也即将投产。

科创板开板,大批集成电路企业IPO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集成电路是其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吸引了大批集成电路企业奔赴科创板上市。

2019年7月22日,筹备8个月的科创板正式开板,包括安集科技、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华兴源创、睿创微纳、乐鑫科技等多家集成电路企业成为首批科创板挂牌上市企业。随后,晶晨股份、晶丰明源、芯源微、聚辰股份、华特气体、华润微电子、神工股份、硅产业、华峰测控等亦相继申请科创板上市并首发通过。这些企业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材料、设备、IDM等产业链环节。

除了上述提及的已挂牌上市及过会企业外,芯原微、敏芯微、力合微等企业的科创板IPO申请已获受理;复旦微、华卓精科、苏州国芯、盛美半导体等企业亦拟申请科创板上市,现已进入上市辅导阶段,预计2020年仍将有一批半导体企业集中登陆科创板。

中芯国际成功量产14nm制程工艺

作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晶圆制造代工厂,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一直是业界关注焦点。经攻坚,2019年中芯国际的14nm制程迎来突破性进展。

2019年8月,中芯国际发布其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报告中宣布其FinFET工艺研发持续加速,14nm进入客户风险量产,预期在2019年底贡献有意义的营收。随后,在中芯国际第三季度财报说明会上,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表示,14nm制程已经成功量产,流片数量持续增加,客户来自海内外。

梁孟松表示,2020年上半年14nm制程的需求很清晰,下半年则依据12nm制程和“N+1”的情况而定。中芯国际不会急于14nm制程产能爬坡,将按照既有计划和客户需求,初期月产能约在3000片,明年底前将扩大至15000片,谨慎经营以避免出现28nm制程毛利率低的情况。

尽管目前月产能尚小,但对于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而言,中芯国际量产14nm制程具有重大意义,据悉中芯国际的12nm制程正在导入客户。

松下宣布退出半导体业务

11月28日,涉足半导体领域数十年的松下公司宣布将退出半导体市场,同意将旗下半导体业务相关工厂、设施及股份出售给中国台湾新唐科技公司(Nuvoton Technology Corp.),交易总价合计约2.5亿美元,预计于明年6月完成。

此外,松下也计划将其与以色列半导体企业高塔半导体合资的公司高塔松下半导体出售,包括富山县和新潟县的3家生产图像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的工厂。事实上,2019年4月松下已将其部分半导体业务出售给罗姆半导体。

据了解,松下于1952年与飞利浦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入半导体领域,1990年前后其半导体业务销售额上曾跻身世界前10强,但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半导体产业崛起,松下半导体业务经营业绩持续恶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重组亏损业务。

业界认为,此次松下出售半导体业务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日本将终结上世纪末的芯片制造龙头地位,转型成为供应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商,主要服务于中国和韩国的半导体公司,随着松下的退出,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结构调整将告一段落。

中国5G商用正式启动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全球5G部署进入关键阶段、商用建设加速。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紧接着,各运营商开始密集推进5G建设及测试;9月底,三大运营商开启5G套餐预约。

10月31日,在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式上,工信部宣布5G商用正式启动。随后,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中国铁塔联合举行了5G商用启动仪式,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11月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

随着5G商用到来,全球智能手机或将迎5G换机潮,亦将促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应用快速落地,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景气。作为全球首批启动5G商用国家之一,中国在这场全球5G建设竞逐赛中处于领跑地位并成为,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有望借此风口走上快车道。

韦尔股份拟5000万美元参与投资境外半导体基金

韦尔股份拟5000万美元参与投资境外半导体基金

12月16日,韦尔股份发布公告,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以现金方式出资美元5000万元参与投资由璞华资本管理的境外半导体基金。

公告显示,公司于12月1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参与投资境外半导体基金的议案》,公司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共计美元5000万元,参与投资由璞华资本管理的境外半导体基金(以下简称“基金”)。

该基金总认缴规模为2亿美元,将重点参与境内外集成电路领域的并购整合,对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进行投资。该基金将遴选境内外优质的半导体行业公司,确定具体的投资项目,与其开展商业谈判并进行投资。

韦尔股份表示,公司本次参与投资境内外半导体基金,有利于公司整合优势资源,为公司的战略实施筛选、储备优质资产,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本次对外投资短期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显著影响,长期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同时实现一定的投资回报,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行为。

不过公告亦提示,本次投资尚未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如遇不可预计或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导致本次投资无法全部履行或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