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投资第七家半导体公司

华为投资第七家半导体公司

工商信息显示,华为全资控股的哈勃投资入股第七家家半导体公司——庆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庆虹电子”)。

企查查信息显示,2020年1月17日,庆虹电子投资人发生变更,新增股东哈勃投资,公司注册资金也增加了2206.868708万元,从此前的4659.555399万元增加至6866.424107万元,增加份额达47.36%。至于持股比例,跟之前投资好达电子一样,同样未公布。

资料显示,庆虹电子成立于2001年7月,主要从事各类电子元器件的批发及进出口业务,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各类仪用接插件、各类精冲模、精密型腔模、模具标准件及五金件等,产品应用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领域

在入股庆虹电子之前,华为已经投资了山东天岳、杰华特、裕太车通、深思考、鲲游光电、以及好达电子6家半导体上游厂商,而这也是2020以来华为投资的第二家半导体厂商。

华为入股的其他六家公司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2019年7月11日,杰华特工商信息发生变更,新增股东哈勃投资。

杰华特官方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注册资本5500万元,致力于功率管理芯片研究,为电力、通信、电动汽车等行业用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目前,杰华特拥有电池管理、LED照明、DC/DC转换器等产品。

杰华特团队核心人员来自美国德州仪器和美国芯源公司等。其产品广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产品。据业内人士介绍,杰华特也是华为相关产品的供应商。

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8月16日,山东天岳工商信息发生变更,新增股东哈勃投资,目前,哈勃投资持有山东天岳8.37%股份。

官网显示,山东天岳碳化硅产品主要有4H-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其规格有2英寸、3英寸、4英寸以及6英寸,今后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功率高频电子器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以及诸如5G通讯、物流网等微波通讯领域。

2017年,山东天岳获批国家级研发新平台——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今年2月27日,山东天岳碳化硅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正式开工。据此前济南市发改委公布的消息,该项目总投资6.5亿元,主要将建设碳化硅功率芯片生产线和碳化硅电动汽车驱动模块生产线各一条,利用厂区原有厂房的空置区域建设。

深思考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19年9月18日,深思考工商信息发生变更,新增股东哈勃投资,目前,哈勃投资持有深思考3.67%股权,这也是华为首次投资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

深思考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专注于类脑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核心科技的AI公司,核心团队由来自中科院、清华的一线AI科学家与领域业务专家组成,该公司最突出的技术是“多模态深度语义理解引擎(iDeepwise.ai)与人机交互技术”,该引擎技术可同时理解文本、视觉图像等多模态非结构化数据背后的深度语义。

苏州裕太车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28日,裕太车通工商信息发生变更,新增哈勃投资和唐晓峰为股东,曹李滢退出,目前,哈勃投资持有裕太车通10%股份。

裕太车通成立于于2017年1月25日,当年6月1日正式开始运营,是一家车载核心通讯芯片研发商,致力于有线通讯PHY芯片的设计、研发和销售。裕太车通官网消息显示,在车载以太网PHY芯片领域,裕太车通已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符合100Base-T1标准的PHY芯片“YT8010”,并已进入量产阶段,打破了国际芯片巨头公司在此芯片领域的垄断。

上海鲲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18日,鲲游光电工商信息发生变更,新增哈勃投资和上海临港智兆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家股东,目前,哈勃投资持有鲲游光电6.58%股权,是该公司第二大机构股东。

信息显示,鲲游光电(North Ocean Photonics)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晶圆级光芯片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探索通过半导体工艺与光学工艺的融合,以半导体晶圆思路设计、制成纳米级、低成本的光学芯片。

无锡市好达电子有限公司

2020年1月6日,好达电子投资人发生变更,新增股东哈勃投资,不过此次哈勃投资的具体金额和持股比例信息并未公布。

资料显示,好达电子成立于1999年,是知名的声表面波器件生产厂商,拥有能生产0.25um微线条芯片生产线,拥有能生产CSP倒装产品封装的生产线,可生产产品尺寸为1.8*1.4的双工器、1.1*0.9的滤波器。

好达电子主要产品包括声表面波滤波器、双工器、谐振器,应用于手机、通信基站,LTE模块,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及其它射频通讯领域,目前主要客户包括小米,中兴、宇龙、金立、三星、蓝宝、富士康、魅族,联想等。

四个环节构成智能硬件产业链

四个环节构成智能硬件产业链

智能硬件产业链分为四个主要环节,分别是:基础感知层、网络传输层、系统平台层及终端应用层。

1. 基础感知层

回首过去1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主要依赖于智能手机、智能控制和汽车电子等强劲的需求驱动,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的扩增。受益于经济增长,移动通信的崛起以及部分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厂商的聚集,自2013年开始,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增速持续加快。截至2018年,中国占了全球近1/3的市场份额。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预计这种增长态势有望持续至下一个十年。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饱和,半导体产业的增长也将趋于平缓,然而,许多新兴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将为半导体产业带来新机遇。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增长稳定的市场驱动力量主要来自于现有终端产品向着高端环节的再强化、人工智能和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以及智能硬件产业的迅速增长。

从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态势来看,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聚集了部分重要的半导体厂商,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亚太地区不断演化,亚太地区半导体产品需求不减,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

2. 网络传输层

无线通信技术是智能硬件进行高速率、大批量数据交互的网络传输层的主要通信技术。随着5G时代的来临,其理论传输速度的峰值可以达到每秒数十Gb,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把移动市场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将大大促进智能硬件产业的迅速发展。

无线通信模块是实现信息交互的核心部件,是连接智能硬件基础感知层和网络传输层的关键环节。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无线通信模块分为基于蜂窝网络和非蜂窝网络(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传统的蜂窝网络包括5G,低功耗广域网络标准包括NB-IoT以及eMTC;非蜂窝类网络包括我们熟知的WiFi、Bluetooth以及Zigbee等,低功耗广域网络包括LoRa和Sigfox。

从传输速率的角度来看,智能硬件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模块业务可分为高速率、中速率及低速率业务。高速率业务主要是4G、5G及WiFi技术,可应用于智能摄像头、智能车载导航等硬件产品;中速率业务主要使用Bluetooth、eMTC等技术,可应用于智能家居等高频使用设备;低速率业务及LPWAN(低功耗广域网),主要使用NB-IoT、LoRa、Sigfox及ZigBee等技术,可以应用于资产追踪、远程抄表等使用频次低的硬件产品。

3. 系统平台层

系统平台层位于智能硬件产业链中游,是智能硬件数据分析、处理、响应和服务的基础环节。智能硬件系统平台层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云平台。操作系统可分为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其中嵌入式操作系统包含移动式嵌入式操作系统;云平台只包含智能硬件服务平台,本文具体分析了华为云、AbleCloud、阿里云、AWS、百度智能云、腾讯云、京东云、机智云、深智云、智能麦联十个智能硬件云服务平台。

4. 终端应用层

终端应用层位于智能硬件产业链的下游,是实现智能硬件产品服务的价值应用环节。按照功能属性来说,可将智能终端产品分为智能移动通信设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智能健康医疗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工业级智能硬件设备、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无人机8个细分领域。

总投资10.6亿元 上海釜川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项目落地无锡

总投资10.6亿元 上海釜川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项目落地无锡

近日,江苏无锡锡山区东港镇人民政府与上海釜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釜川”)举行签约仪式。从洽谈到落地仅用20天,总投资10.6亿元的釜川高端装备(半导体、光伏)研发制造项目正式落地。

上海釜川规划在东港镇投资10.6亿元,设立半导体、光伏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项目,主要从事半导体、光伏行业专业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综合纳税1.6亿元。

据无锡广电锡山融媒体中心消息,上海釜川是目前国内领先的高端半导体、光伏设备研发和制造高新技术企业。釜川东港项目规划用地100亩,注册资本1亿元,预计总投资10.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共计8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15亿元,税收1.6亿元,并以东港项目为主体上市。

锡山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江表示,半导体产业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引擎,目前锡山电子信息产业已接近300亿元规模,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效应。此次釜川高端装备(半导体、光伏)研发制造项目落户在锡山区,是对我区投资环境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我区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同。相信这次合作的成功达成,不仅为上海釜川的发展翻开了新篇章,也为我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半导体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总投资10.6亿元  釜川高端装备(半导体、光伏)研发制造项目签约锡山

总投资10.6亿元 釜川高端装备(半导体、光伏)研发制造项目签约锡山

“锡山发布”消息显示,9月28日下午,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人民政府与上海釜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从洽谈到落地仅用20天,总投资10.6亿元的釜川高端装备(半导体、光伏)研发制造项目正式落地。

据介绍,上海釜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国内专业从事半导体、光伏设备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应产能扩张及新产品研发的需要,该公司规划在东港镇投资10.6亿元,设立半导体、光伏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项目,主要从事半导体、光伏行业专业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锡山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江表示,半导体产业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引擎,目前锡山电子信息产业已接近300亿元规模,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效应。此次釜川高端装备(半导体、光伏)研发制造项目落户在锡山区,将为锡山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半导体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索尼董事会拒绝对冲基金拆分上市半导体业务要求

索尼董事会拒绝对冲基金拆分上市半导体业务要求

9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索尼周二表示,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不同意其股东激进对冲基金Third Point提出的将半导体业务从娱乐业务中剥离并单独上市的提议。

索尼社长兼CEO吉田宪一郎在写给股东的信中表示,索尼把半导体业务定位为今后的增长核心,预计未来其将与公司内部的其他业务实现协同效应。

索尼还决定继续持有金融子公司的股票,不过,部分接受了出售奥林巴斯股票等要求。

今年6月,Third Point取得索尼股票以后,提出拆分上市半导体业务、出售金融子公司股票和奥林巴斯股票等要求,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索尼此次回复后,Third Point可能会有新的动作。

集成电路股权投资的热领域与冷思考

集成电路股权投资的热领域与冷思考

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备受关注,该行业的VC/PE投资也随之升温。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VC/PE投资总额已超越美国。2019年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仅前五个月股权投资事件已达120起,超过2018年同期一倍以上。

中国集成电路VC/PE投资在2001年也曾超过美国,彼时的投资主要受中芯国际这一单笔大额投资事件驱动。相比之下,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VC/PE投资显得更加遍地开花。

总体而言,全球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受行业自身的技术迭代、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周期性。半导体行业的外在驱动力依次经历了1998年-2000年手机与互联网崛起,2002年-2004年个人电脑普及,以及近年的智能手机、汽车电子、比特币矿机和服务器等需求的演进。

但总体来讲,晶圆产能是这一历史时间驱动周期改变最核心的因素。

投资标的的演进

过去三年是中国集成电路行业VC/PE投资爆发的年份,这三年发生的投资总额几乎占历年投资总额的一半。其中,三成VC/PE投资集中在芯片设计领域,这与集成电路行业愈发分化的垂直分工模式关系密切。

将相对轻资产的设计和重资产的制造及封测分离有利于各个环节集中研发投入,加速技术发展,提升了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给新玩家一个进入行业的切入点。以Fabless(没有制造业,专注设计)模式经营的IC(芯片)设计公司资产较轻,初始投资规模小,创业难度相对较小,运营风险较低,投资盈利回报率要胜过IDM。

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结构愈加复杂,设计制造投资不断提高。单颗IC产品仅设计费用就由32nm的5000万-9000万美元,升至22nm的1.2亿-5亿美元。相应的,IC设计环节的VC/PE单笔投资,千万级别至数亿的投资案例比例逐渐提高。

近五年,进入壁垒较高的IC制造环节也得到更多VC/PE机构关注,投资案例有近十倍的增长。投资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研发实力的成长期IC制造企业,以及人工智能芯片(如FPGA/A-SIC)领域的创业项目。

IC设计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全国大部分的芯片制造企业分布在上海、江苏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则在芯片封装测试和半导体/其他半导体领域占有较高份额。

2018年,全球范围内的集成电路企业也通过大量围绕5G、物联网相关的并购,进行战略布局。半导体材料、传感器、被动元件是业内并购的重要标的。

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在2018年的并购事件中,围绕化合物半导体的案例层出不穷。

华灿光电16.5亿元收购美新半导体,实现上市公司由LED业务向化合物半导体的延伸;科瑞以27亿人民币收购英飞凌射频功率业务,拓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可再生能源领域。在金额上,影响力最大的还属闻泰科技斥资269亿元收购安世半导体事件,闻泰科技宣称计划凭借后者出色的氮化镓生产能力,打造万物互联时代的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集成电路制程的演进和技术的革新,摩尔定律接近极限,因而在传统的技术手段之外,行业发展出更多的新型技术以适应愈发膨胀的性能需求。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因其特殊的宽禁带结构造成的击穿电压高等特性而被视为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在通讯、军事、汽车电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巨额且密集的并购和快速发展的市场,背后的驱动力量是5G时代的提速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发展。

当前砷化镓(GaAs)是制造小型基站射频功率放大器(PA)和射频开关的主要材料,预计5G基站建设将会成为砷化镓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加之5G的频率较高,其跳跃式的反射特性使其传输距离较短。由于毫米波对于功率的要求非常高,而氮化镓具有体积小功率大的特性,被证实在基站PA制造中是比砷化镓更加高效节能的材料,是目前最适合5G时代的PA材料。

在汽车电子方面,电动车市场将是碳化硅器件成长的主要驱动力。根据YoleDevelopment预测,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铁路对碳化硅器件市场增长影响较大,其中增量价值最高的为新能源汽车,包括汽车本身以及由此带动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氮化镓、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导体是更适应未来需求的选择。但由于二者材料成本昂贵,而且碳化硅晶圆生长中易出现材料的晶格错位,导致器件的可靠性下降,目前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传感器

物联网也称传感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联系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由此可见新型传感器在物联网时代的重要性。

2018年业内有近十起与传感器相关的并购案例。其中,不乏并购金额数百亿的大额项目,如韦尔股份发行约4.43亿股股份(折合150亿元)收购北京豪威96.08%股权,思比科42.27%股权以及视信源 79.93%股权。瑞萨以约410亿元收购IDT,以拓展汽车、工业物联网等领域。从物联网布局来看,并购意图主要集中在MEMS传感器和CIS(CMOS图像传感器)两个细分领域。

MEMS指的是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将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周边信号处理电路制造在一块或者多块芯片上的微型集成系统,其内部结构一般在微米甚至纳米量级。

与传统传感器相比,MEMS主要有微型化、重量轻、能耗轻、可以批量生产的特点,因而可以契合AR/VR、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智能医疗等应用,被认为是未来构筑物联网传感层的主要选择之一。

被动元件

不同于化合物半导体和传感器直接应用于5G或物联网,被动元件领域受到关注则是受益于科技新应用引发产业格局的调整而带来的供求变化。

电路器件可以分为主动器件(有源器件)和被动器件(无源器件)。一般来说,主动器件是智能的、需要电源的、可以控制电流电压或在电路中创造转换的动作的元件,如二极管、芯片、晶振、传感器等。而被动器件则是非智能的、无源的、不实施控制不要求任何输入器件就可以完成自身功能,如电阻、电容、电感和连接器等。

随着科技产品的新形态应用层面延伸,被动元件的市场需求大增,加上供给结构调整以及上游厂商理性扩产,被动元件一反过去供过于求的情况。自2017年,被动元件开始进入持续缺货涨价阶段,其中以积层陶瓷电容(ML-CC)、晶片电阻(RC)和铝制电解电容最为明显。

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通过收购被动原价厂商,以追赶当前非均衡状态下的超额收益,将被动元件纳入经营范围以提高产品毛利率。代表并购事件有英唐智控收购首科电子、吉利通和前海首科等。但是,被动元件总体技术附加值偏低,对于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吸引力有限。

(本文观点节选自清华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研究报告《2019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分析与展望》。刘星供职于清华大学私募股权研究院、李开帝供职于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赵泰供职于清华大学私募股权研究院)

美光总裁兼CEO: 全球半导体产业扩张势头不会缩减

美光总裁兼CEO: 全球半导体产业扩张势头不会缩减

近期,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轮值主席、美光科技公司总裁兼CEO桑杰·梅赫罗特拉(Sanjay Mehrotra)表示,随着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云计算应用等领域的计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利用信息的方式被深度优化。特别是在医疗保健、交通技术和数据访问等领域,半导体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产业链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先部门之一。

半导体占据越来越大份额

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半导体销售业务一直在以接近7%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在2018年达到4690亿美元。如今,中国成为日益重要的半导体市场,2018年占全球半导体销量的1/3。在桑杰·梅赫罗特拉看来,全球半导体行业长期前景十分光明,产业扩张势头不减。这种增长得益于先进的计算性能、更快的连接速度和新应用程序所需的实时数据分析。

“对于一个在半导体行业工作了40年的行业一员来说,”桑杰·梅赫罗特拉表示,“我们的愿景是改变世界利用信息的方式,丰富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医疗保健、交通技术和数据访问等领域,半导体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产业链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

在医疗保健领域,通过更先进的半导体技术,我们将获得重大机遇加快改善护理质量的进程。多项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对常见的扫描结果做出分析,至少能做到与人类医生一样准确,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比我们最优秀的专家做得更好、更快。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人工智能科技将为更多的人带来先进的、挽救生命的医疗保健服务,使农村和缺医少药地区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最好的医疗知识和诊断。

在交通技术领域,汽车制造商正在快速应用辅助驾驶功能,如避碰、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偏离警告技术。未来,道路安全性将得到大幅提升。

在数据访问领域,5G网络将彻底改变数据访问速度,并能获得海量设备的连接。5G的大带宽和低时延将使当下网络上无法存在的应用程序和业务模型成为可能,包括4K流媒体视频和基于虚拟现实的新型应用程序。5G网络将为数十亿相互连接的设备,即物联网提供架构,并将计算的触角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半导体产业发展三要素

桑杰·梅赫罗特拉指出,半导体行业需要继续投资于技术创新、制造能力和产品解决方案,这就对半导体行业提出了三个重要要求。

一是要吸引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加入半导体行业,为未来的挑战性问题创造解决方案。

二是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半导体的研发投资要求很高,创新的步伐需要持续、高水平运营资本的支出,半导体行业和世界各国政府必须共同努力,确保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球框架,使企业能够收回这些重大支出,并继续投资于造福社会的未来发展。

三是要维持政府主导的半导体投资供需平衡。对下一代、未来技术的研究投资而言,可以从政府资助中受益,但关键是要确保此类资助不会扩大影响半导体行业供需微妙平衡的制造规模。半导体市场,对这些供需动态非常敏感,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确保工业结构有序。

韩国总统改组内阁 提名半导体专家掌管科技部

韩国总统改组内阁 提名半导体专家掌管科技部

韩国总统文在寅9日改组内阁,提名4个部门新任长官,其中提名半导体专家任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受到舆论关注。

这是文在寅继今年3月之后再次改组内阁,也意味着文在寅政府第二期内阁基本成形。由于韩国政府正面临朝鲜半岛和平进程推进、韩日贸易摩擦应对、国内多个领域改革等事务,这次改组透露出来的施政信号受到外界关注。

文在寅当天提名首尔大学教授崔起荣为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韩国媒体分析,崔起荣是半导体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其提名表明了总统府青瓦台在韩日贸易摩擦背景下大力提高韩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意图。

文在寅还提名前青瓦台民政首席秘书曹国为法务部长官,提名前农林畜产食品部次官金炫秀为农林畜产食品部长官,提名社会学教授李贞玉为女性家庭部长官。

文在寅还提名共同民主党籍国会议员李秀赫为新任韩国驻美国大使。李秀赫曾任外交通商部次官补(相当于部长助理)以及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韩方代表团团长。

韩国舆论认为,在这次改组中,文在寅政府外交及安全执政团队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这意味着文在寅政府有意基本维持在半岛事务以及外交安全领域上的政策。

按照相关规定,部门长官提名人选需接受国会听证。然而无论国会通过与否,提名人选都可获得任命。

募资10亿!这家半导体厂商科创板IPO获受理

募资10亿!这家半导体厂商科创板IPO获受理

科创板再迎来一家半导体企业。8月7日晚,上交所正式受理北京华峰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峰测控”)科创板上市申请。

华峰测控原拟申请创业板上市,后来宣布改道科创板。招股书显示,华峰测控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529.63万股,拟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先进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的建设、科研创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

国内主要半导体测试机厂商之一

招股书显示,华峰测控的前身为1993年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下属企业北京光华无线电厂(国营二〇〇厂)出资设立全民所有制企业华峰技术。1999年,华峰技术改制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名称为“北京华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12月,华峰测控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来,华峰测控一直专注于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领域,主要产品为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测试系统配件,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产业链从设计到封测的主要环节,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中的设计验证、晶圆制造中的晶圆检测和封装完成后的成品测试。

半导体检测对于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峰测控是国内主要的半导体测试机厂商之一,亦是为数不多进入国际封测市场供应商体系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目前已获得包括长电科技、意法半导体、日月光集团等企业在内大量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厂商的供应商认证,其测试系统产品全球累计装机量超过2300台。

招股书指出,华峰测控的产品已在半导体产业链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封测环节,华峰测控目前为国内前三大半导体封测厂商模拟测试领域的主力测试平台供应商,在晶圆制造环节,华峰测控产品已在华润微电子等企业中成功使用;在集成电路设计环节,华峰测控产品已在矽力杰、圣邦微电子、芯源系统等企业中批量使用。

数据显示,华峰测控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1-3月分别实现营收1.12亿元、1.49亿元、2.19亿元、5978.0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120.82万元、5281.14万元、9072.93万元、2323.5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华峰测控的毛利率相当亮眼。招股书显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3月,华峰测控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9.99%、80.71%、82.15%和82.55%,毛利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

募资10亿元投建主业相关项目

这次申请科创板上市,华峰测控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 1529.63万股人民币普通股(不含超额配售部分),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0亿元,其中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10亿元,募投项目包括集成电路先进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科研创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集成电路先进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6.56亿元,包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3个子项目。该项目将形成年产 800台模拟及混合信号类集成电路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生产能力,以及年产200台SoC类集成电路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生产能力。

华峰测控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有利于增强公司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强化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全球集成电路FT测试机主要掌握在美日厂商手中,中国本土企业如长川科技、华峰测控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在模拟/数模测试和分立器件测试领域已开始实行进口替代,但在SoC和存储等对测试要求较高的领域仍有待突破。

华峰测控若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将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壮大,也有望进一步推动国产半导体测试机实现进口替代。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izziezeng

加入集邦半导体交流群,请加微信:DRAMeXchang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