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证实“断供”说法不实 与华为合作意愿更坚定

Arm证实“断供”说法不实 与华为合作意愿更坚定

9月25日上午,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一场Arm、Arm中国(安谋科技)和华为海思半导体的三方闭门会举行,共同商讨三方的合作。

在稍后的Arm中国媒体沟通会上,ArmIP事业部总裁ReneHaas和Arm中国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对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表示,华为和海思是Arm长期的合作伙伴,经过实体名单之后,已经理清,不论是之前的V8架构还是后续架构(业界预计会叫V9架构),都是基于英国的技术,Arm与华为和海思的合作,不会受到目前形势的影响。

海思半导体首席信息官(CIO)刁焱秋同时指出:“Arm将会是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

在被问到华为目前状态的时候,刁焱秋说:“华为目前状态很好,大家工作状态比原来更为投入,Arm与华为的合作路径也更清晰,而且合作意愿更坚定。”

说到华为的成功时,刁焱秋坦言说:“要感谢我们做的一系列准备,同时还开玩笑说到,要感谢美国总统特朗普给予最大的宣传力度。”

谈及Arm中国的最新进展,在去年的乌镇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Arm中国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成果——“周易”人工智能平台。会上,Arm中国市场部负责人梁泉介绍到:“目前周易有很多的客户,已经开始设计、流片,相信不久将会有新产品出来。”

说到Arm,目前,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英国Ar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Arm自己不销售实体产品,而是只销售技术授权,也就是IP。

成立于1990年的Arm,目前全球基于Arm架构芯片出货量已经超过1500亿颗,2018年出货量为230颗左右,一直到2017年,26年间Arm的合作伙伴实现了1000亿颗基于Arm架构芯片出货量,按照预测,这一数字扩大到2000亿颗将是在不久的2021年,仅4年时间。

去年4月底,也正是中美贸易争端开始不久,Arm中国合资公司正式运营,中方投资人占股51%,Arm占股49%,Arm中国接管了Arm在国内的所有IP业务。正如Arm中国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所说:“Arm中国已成为了一家独立自主的公司”。总部就在深圳。

就在今年7月,Arm中国还获颁深圳市2018年度外商投资企业突出贡献奖公布。

那么Arm和Arm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一张图可以很好的解释:

中国企业使用ArmIP需通过Arm中国授权获得,但对于Arm中国而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在今天的会上,Arm中国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再次指出,这家拥有独立的本土研发团队的公司,能够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基于Arm架构技术的属于中国的IP。并且Arm中国对自主研发的产品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不受任何其他地区的影响。

吴雄昂还说:“Arm中国遵循全球化趋势,主张全球合作,目前公司是一家完全开元生态的公司,Arm中国将与Arm合作,共建Arm开放的生态。”

高通CEO:已向华为重启供货 尽可能提供最好的支持

高通CEO:已向华为重启供货 尽可能提供最好的支持

据财新网报道,高通已经向华为重启供货。

报道指出,美国时间9月23日,高通公司CEO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表示,高通已经(向华为)重启供货,并一直想办法以确保未来能够持续供货。莫伦科夫还强调,高通将尽最大努力支持在中国的客户。即使在华为面临监管层面的问题时,高通也一直在努力确保尽可能为华为提供最好的支持。

莫伦科夫称,自己在中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不仅是因为中国对高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同样也因为手机行业供应链上越来越多环节的合作伙伴也位于中国。

今年4月,在2019年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高通宣布携手OEM厂商包括努比亚、一加、OPPO、vivo、小米和中兴通讯,共同支持中国联通的5G部署。

事实上,高通并非第一个向华为重启供货的美国企业,再次之前,美光等美国关键零组件厂商已经陆续向华为恢复出货。

6月25日,美国存储器芯片制造商美光表示,已恢复向华为出货部分芯片。美光执行长Sanjay Mehrotra指出,美光确定,可以合法恢复一部分现有产品出货,因为这些产品不受出口管理条例(EAR)和实体清单的限制。美光已经在过去两周就这些产品中部分订单开始出货给华为。

华为首次投资国内AI公司深思考

华为首次投资国内AI公司深思考

9月23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华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勃投资”)出手投资了深思考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思考”)。

据了解,深思考是国内人工智能第一梯队的企业,这也是华为首次投资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此前,通过哈勃投资,华为已经投资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深思考成立于2015年8月,注册资本1323.27万元,法定代表人杨志明,企业主营为数据处理等。股权结构显示,深思考共有六位股东,分别为杨志明、谭铮、上海昕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哈勃投资、九阳股份、天津仁爱盈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记者查阅深思考官网获悉,深思考是一家专注于类脑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核心科技的AI公司,核心团队由来自中科院、清华的一线AI科学家与领域业务专家组成,该公司最突出的技术是“多模态深度语义理解引擎(iDeepwise.ai)与人机交互技术”,该引擎技术可同时理解文本、视觉图像等多模态非结构化数据背后的深度语义。

深思考目前拥有百余项知识产权,其中内核级创新发明专利32项,国际国内奖项19项等。据悉,深思考基于AI多模态深度语义理解技术与人机对话产品主要落地于智能车联网数字座舱、汽车智慧营销、手机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健康等应用场景。

华为芯片齐发 台积电、京元电等台厂受惠

华为芯片齐发 台积电、京元电等台厂受惠

华为上周在全联接大会中宣布将加快推出芯片提升自给率,并加强与中国台湾半导体生产链合作,除了稳坐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先进制程第二大客户,测试大厂京元电亦直接受惠,明年再拿下华为海思后段测试大单。

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虽然对华为营运仍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但也导致华为大幅减少对美国半导体厂采购,与台湾晶圆代工厂及封测厂加强合作,全力打造自有芯片供应系统。华为副董事长胡厚昆日前在美国全联接大会中展示全系列处理器,并透露未来会持续开发自有芯片来提升自给率,降低对美国半导体厂的依赖程度。

根据业界消息,华为透过子公司海思共同针对8大领域打造自有芯片,包括应用在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中的麒麟(Kirin)应用处理器,其中采用支援极紫外光(EUV)7+纳米量产的4G及5G系统单芯片Kirin 990将在第四季大量出货,应用在蓝牙耳机及智慧手表的Kirin A1协同处理器也已进入量产。再者,明年新推出的Kirin处理器除了支援5G,也将成为华为海思首款5纳米芯片。

华为亦针对5G及WiFi 6等新一代网络通信打造自有芯片,包括5G基地台芯片天罡(Tiangang)、可应用在手机及物联网的5G数据机芯片巴龙(Balong)以及路由器WiFi芯片凌霄(Gigahome)等,明年将完成新一代芯片设计定案并导入量产。

在大数据的浪潮下,华为在资料中心及服务器市场也扩大布局,包括推出Arm架构资料中心处理器鲲鹏(Kunpeng)、人工智能运算芯片昇腾(Ascend)、以及自行研发的企业用固态硬盘(SSD)控制IC烛龙(Canon)。再者,华为也针对智慧电视及智慧屏幕推出鸿鹄(Honghu)显示芯片,直接卡位4K/8K等超高解析度显示市场。

华为海思全系列芯片将在明年全面导入7纳米或7+纳米投片量产,同时也会着手进行5纳米或6纳米等先进制程芯片设计,法人预估将稳坐台积电第二大客户,与第一大客户苹果之间的差距亦明显缩小。至于后段封测订单则由日月光投控及京元电分食,其中,京元电已成为华为海思最大测试代工合作伙伴,通吃明年5G及AI等相关芯片测试订单。

华为计算战略全景:自研芯片 软件开源 掘金2万亿市场

华为计算战略全景:自研芯片 软件开源 掘金2万亿市场

9月19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华为详细阐述了基于“鲲鹏+昇腾”双引擎的计算战略,宣布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GaussDB OLTP单机版数据库,开放鲲鹏主板,拥抱多样性计算时代。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表示,华为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共同开拓万亿级的计算产业大蓝海。

侯金龙在演讲中表示,计算架构创新正进入黄金时代,充裕、高性能、多样性、绿色的算力将是智能社会发展的动力。华为的追求是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华为将按照“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节奏投资芯片,持续演进,后向兼容。“作为业界唯一同时拥有计算架构中‘CPU、NPU、存储控制、网络互连、智能管理’5大关键芯片的厂商,华为战略投入‘鲲鹏+昇腾’双引擎,开源操作系统、数据库和AI计算框架,开放主板,通过软硬协同释放算力潜能,让算力触手可及、实现普惠AI。”

投入超2万名工程师自研“鲲鹏+昇腾”

据悉,华为从2004年开始投资研发第一颗嵌入式处理芯片,历经15年,目前投入超过2万名工程师,形成了以“鲲鹏+昇腾”为核心的基础芯片族。侯金龙表示,华为将以鲲鹏和昇腾作为根基,打造“一云两翼双引擎”的计算产业布局,持续构建开放生态。

其中,一云是指华为云。本次华为发布了基于“鲲鹏+昇腾”的112款华为云云服务,涵盖了IaaS、PaaS、EI、数据库、安全、IoT等领域。

两翼分别指智能计算业务、智能数据与存储业务。在智能计算领域,华为面向端、边、云,提供“鲲鹏+昇腾+x86+GPU”的多样性算力。此次华为还发布了全球训练最快的AI训练集群Atlas 900、算力强劲的AI推理和训练卡Atlas 300和AI训练服务器Atlas 800。在智能数据与存储领域,融合了存储、大数据、数据库、AI。

在鲲鹏和昇腾芯片上,华为将按照“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节奏投资芯片,持续演进,并且每年推出一代,后向兼容。

硬件开放:发布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主板

华为对外提供主板、SSD、网卡、RAID卡、Atlas模组和板卡,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服务器和PC等计算产品。

华为在会上发布了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主板。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总裁马海旭介绍,鲲鹏主板搭载两颗鲲鹏处理器,性能提升25%,可靠性提升15%,能效提升15%。

他表示,华为将开放鲲鹏主板,使能整机伙伴。鲲鹏主板将开放接口与设备规范,同时共享工程能力,提供整机参考设计。让合作伙伴开发出自有品牌的服务器和台式机产品。

据悉,华为已与同方电脑等企业展开合作。

同方股份首席运营官在会上称,今年年初与华为进行接触,拿到了鲲鹏主板的样品。这也让同方在主板的基础上能够更快做整机开发。

他介绍,同方与华为合作的产品,单核跑分1491,多核跑分6300,能够提供流畅4K体验,赶上了国际上主流的处理器性能。据悉,同方未来也会在服务器、笔记本等产品上与华为展开合作。

软件开源: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AI计算框架

华为开源操作系统、数据库和AI计算框架,使能伙伴发展自己品牌的产品并为开发者提供覆盖端、边、云的全场景开发框架。

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介绍,华为的服务器操作系统EulerOS,具备三级智能调度,多进程并发时延缩短60%;智能自动优化,Web服务器性能提升137%。

华为还宣布将于2019年12月31日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2020年6月开源GaussDB OLTP单机版数据库,2020年第一季度开源MindSpore全场景AI计算框架。其中,开源版本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名称为openEuler,开源版本的数据库名称为openGauss。openGauss数据库可覆盖企业70%以上的数据库业务场景。华为将支持基于openEuler的合作伙伴发行商业版操作系统,支持各行业主流应用和软件开发商把软件和应用迁移到基于openEuler的操作系统上。华为还计划与深之度、中标麒麟、天津麒麟、中移苏研、普华等伙伴联合推出openEuler开源社区。

侯金龙在采访中表示,计算产业硬件是基础,处理器是核心,而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是灵魂。华为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投入了2000多人,数据库上投入1000多人,把这两个开源出来,让更多合作伙伴开发自己行业的应用,更好的支持生态发展。未来华为也会进一步加大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上的开发,在开源社区与合作伙伴一起让产品更丰富、更完善,让产业链更健康。

有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的规模也将达1万亿元人民币。侯金龙称,华为愿意与合作伙伴共享这个市场红利。

此外,为了更好地支持计算产业生态的发展,华为还宣布推出沃土计划2.0,将在未来五年,投入15亿美元发展产业生态。具体而言,包括培训赋能、沃土高校、开放实验室、联合营销、创新基金、沃土工场等 一系列措施。

集成1024颗昇腾910 华为发布全球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 900

集成1024颗昇腾910 华为发布全球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 900

9月18日,华为全连接大会开幕,AI产品Atlas900正式发布。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称其为“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

集成数千颗算力最强AI芯片

Altas 900由数千颗昇腾910组成,算力能达256~1024 PFLOPS@FP16。训练ResNet-50只用了59.8秒的集群规模,用到了1024颗昇腾910。

胡厚崑表示,当前条件下,天文学家要从20万颗星星中找出某种特征的星体,相当困难,需要169天的工作量。现在用上Atlas 900,只用10秒,就从20万颗星星中检索出了相应特征的星体。

昇腾910芯片亮相于去年的全联接大会,今年8月正式商用,是全球第三款、中国首款AI训练芯片。

昇腾910采用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号称“算力最强的AI处理器”,7nm工艺制程,最大功耗为350W,实测310W。

据华为介绍,目前Atlas 900的已经部署到了华为云上,并以极优惠的价格向全球科研机构和大学开放。

华为计算机产业战略

胡厚崑在上述大会演讲时表示,未来10年将是计算产业的大蓝海,每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计算和联接是未来智能时代的核心。

华为在现场发布了新的计算产业战略,主要涵盖了四点,包括对架构创新的突破、对全场景处理器族的投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商业策略,以及不遗余力地构建开放生态。

第一点,达芬奇架构。华为认为,在计算无处不在的时候,算力将会成为关键瓶颈,而现在从行业来看,算力已经成为了高度稀缺资源。摩尔定律走到极限的情况下,整个行业需要找到新的架构释放新的算力。这是产业的需求。

从华为的业务布局来看,也需要一种新的架构覆盖全场景的智能计算需要。这种情况下,达芬奇架构诞生。

第二点是投资全场景处理器家族。胡厚崑说,处理器是整个计算产业最基础的部分,目前华为已经发布了多个系列的处理器。具体包括支持通用计算的鲲鹏系列,支持AI的昇腾系列,支持智能终端的麒麟系列,以及支持智慧屏的鸿鹄系列。

胡厚崑表示,未来华为将持续不断地对处理器进行投资,将来还将推出一系列处理器,面向更多的场景。

第三点是商业策略。胡厚崑表示,华为不直接对外销售处理器,以云服务面向客户,以部件为主面向合作伙伴,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整机。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硬件开放:我们把服务器主板、AI模组和板卡等硬件开放给伙伴,帮助伙伴做好整机和解决方案。

软件开源:我们把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AI开发框架等软件开源,帮助伙伴做好商用版本,让软件开发更简单。

使能应用开发和迁移:我们不做应用,但我们提供工具和团队,帮助伙伴更高效地做好应用开发和迁移。

第四点是华为依赖于构建开放生态。胡厚崑表示,四年前,华为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沃土计算,在过去的四年以来,华为已经发展了130多万开发者。华为将升级沃土计划,继续投入15亿美元,使开发者的规模扩大到500万人。

此外,华为称未来还在持续不断地对板卡、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进行投资,希望通过强力投资,打通生态全链条,坚定地参与打造鲲鹏产业。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izziezeng

加入集邦半导体交流群,请加微信:DRAMeXchange2019

余承东:麒麟处理器考虑对外销售

余承东:麒麟处理器考虑对外销售

近期,在IFA展会上,华为发布了麒麟990 5G处理器,这是全球首个7nm EUV工艺的5G处理器,创造了6个世界第一。麒麟处理器是华为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过华为消费者终端CEO余承东表态考虑对外销售麒麟处理器。

据报道,在IFA之后的采访中,余承东也谈到了华为麒麟处理器的定位问题,他说目前麒麟处理器是自产自销给华为内部使用,不过他们已经开始考虑销售芯片给其他产业,比如IoT领域等。

对于麒麟处理器的外销,余承东表示华为目前还比较犹豫,还在考虑这个问题中。

对于麒麟处理器是否外卖的问题,华为高管之前多次在采访中谈到这个话题,去年9月份华为消费者业务高级产品总监Brody Ji也谈过外卖芯片的问题,麒麟处理器对华为来说不是一笔买卖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独特的产品或者技术,是华为与其他品牌竞争的优势之一。

换句话说麒麟处理器是华为打造差异化手机的基础,如果其他厂商也能获得麒麟处理器,那么会带来同质化的问题 。

从余承东的表态来看,华为即便是对外销售麒麟处理器,首先也会是用于IoT等领域而非智能手机领域。

华为与长沙市政府签署亮相合作协议

华为与长沙市政府签署亮相合作协议

10日下午,华为在长沙连放两个大招,连续签署两项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长沙与华为将在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两大领域展开合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华为高级副总裁、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副市长邱继兴出席签约仪式。

合作一:建设“鲲鹏”生产基地和创新中心

昨日下午签署的第一项合作框架协议是,长沙市政府与华为签署的鲲鹏计算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结合长沙数字经济生态基础,以及华为在芯片、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等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优势,共同推动鲲鹏计算产业在长沙的落地和快速发展。

什么是鲲鹏计算产业?它将给长沙带来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将目光转回大半年前。

今年初,华为发布了一款芯片,名为鲲鹏920。这是一颗数据中心处理器芯片,它兼容ARM,由华为自主设计完成,它的推出对于国产服务器水平的飞跃起着关键作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此前表示,华为用10余年时间投入200亿元做出了鲲鹏芯片及芯片组,在接下来5年内,华为将继续投资30亿元发展鲲鹏产业生态。

为什么要构建鲲鹏产业生态?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给出的答案是:未来的计算是包括X86、ARM在内的异构计算,而鲲鹏的应用需要建立生态,需要产业的支持,这是华为在长沙、深圳、厦门等多个城市落地鲲鹏生态基地的原因所在。

根据协议,长沙和华为将以鲲鹏处理器为基座,建设创新的生产基地,推动鲲鹏产业发展。同时,建设鲲鹏云服务创新中心,打造长沙鲲鹏产业应用推广的“孵化引擎”。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加快培养鲲鹏产业人才,为长沙产业人才聚集提供肥沃土壤,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通过整合长沙的区位、产业、资源优势以及华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将在长沙不断茁壮并推动长沙经济高速腾飞。

合作二: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华为放出的第二个大招,则着眼于最近湖南湘江新区的“网红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四天前,湖南湘江新区才与知名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牵手,刚刚,又与华为签署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云,加强在车路协同、物流、公共交通、市政环卫、自动泊车、出行服务等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的探索,联合北斗定位、高精地图、算法、传感、执行等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国领先、开放创新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体系。

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结合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结构现状及需求,依托区域内企业、高校、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推动构建多层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湖南湘江新区的区位、产业、资源优势与华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强联合,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湘江新区更好更快发展,助力长沙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和产业化新高地。

5G芯片“三国杀”:三星华为对高通形成威胁

5G芯片“三国杀”:三星华为对高通形成威胁

据国外媒体报道,上周,韩国三星电子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流在柏林举行的IFA技术展上发布了新的移动处理器,而这些新芯片最大的共同点是集成了5G调制解调器,能够接入5G通信网络。

据报道,在一个由美国竞争对手高通公司主导的市场上,全球最大的两家智能手机制造商宣称,在提供开启5G设备广泛使用的关键方面处于了领先地位。

与使用两个独立芯片的现有解决方案相比,集成了应用处理器(智能手机的CPU)和5G无线调制解调器的系统芯片(也被称为片上系统)大大减少了空间和电量需求。

高通在其2020年的芯片路线图上也有这样的型号,但上周三星电子宣布,计划在2019年底大规模生产这款5G系统芯片。

而华为的步伐更快,承诺将在9月19日发布搭载最先进处理器的Mate 30 Pro智能手机。

华为子公司海思设计的麒麟990 5G处理器由全球半导体代工巨头台积电公司生产,在一个指甲大小的空间里封装了103亿个晶体管。它包括一个图形处理器、一个八核CPU和至关重要的5G调制解调器,以及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任务的专用神经处理单元。

在华为柏林发布会上,消费者业务集团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展示了高端990 5G芯片在中国移动的网络上实现了超过1.7Gbps的真实下载速度。这足以在几秒钟内下载高清电影和3D游戏。

三星新发布的Exynos 980处理器定位于中档智能手机。除了5G功能,这款新芯片还集成了802.11ax高速Wi-Fi芯片和三星自己的NPU。

它运行应用程序和游戏的速度不会像旗舰芯片那么快,但在高通明年推出一批新的5G芯片之前,它应该能帮助这家韩国公司在更主流的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三星电子本月推出的Galaxy A90也显示出该公司对移动市场这一领域的重视。Galaxy A90将成为市面上最早销售的5G中档手机之一。

就高通而言,该公司承诺,到2020年,其5G产品组合将覆盖所有价位和移动设备类型,但这家全球领先的移动芯片设计公司发现,眼下,自己已经落后于执行速度更快的竞争对手。

高通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也是电信专利授权的巨头。和三星、华为、苹果等不同的是,高通本身并不生产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该公司面向所有移动设备厂商销售芯片、同时签署专利授权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此前一直向苹果提供基带处理器芯片(苹果只能够自行设计应用处理器、无法设计调制解调器),不过苹果之前收购了英特尔公司的调制解调器芯片业务,准备自行设计5G芯片,一旦苹果形成自给自足,这也将对高通芯片业务构成另外一个挑战。

“王牌”加持 华为与美国巨头展开5G芯片角逐

“王牌”加持 华为与美国巨头展开5G芯片角逐

日本媒体报道称,近日在“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华为和美国高通围绕新一代通信标准“5G”展开激烈竞争。华为9月6日发布相当于智能手机“心脏”的芯片组的5G产品,寻求加强智能手机功能和扩大服务。此外,在智能手机半导体领域领先的高通也宣布加强支持5G。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9日报道,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展会上表示,移动终端的人工智能(AI)随着与5G结合,将升级为第二代。

报道称,华为发布的是负责5G数据通信和运算处理的“SoC(系统级芯片)”,将提高视频和音乐的下载速度。此前,曾有面向4G的SoC和支持5G的调制解调器结合起来的案例,但此次使之实现一体化。预计在预定9月19日发布的该公司新款智能手机“Mate30”上配备该芯片。

余承东指出,智能手机用应用程序采用了大量AI。AI与以高速通信等为特点的5G相结合,能拓展实时服务。

同一天发表演讲的高通总裁克里斯蒂亚诺·阿蒙 (Cristiano Amon) 也表示,“借助5G,所有设备都能连接云服务和没有限制的数据”,宣布该公司的智能手机芯片组“骁龙(Snapdragon)”的多个系列将支持5G。

报道介绍,高通希望以该公司产品被用于韩国三星电子的 “Galaxy”等广泛智能手机为优势,进一步增加客户。

阿蒙还表示“5G并非终止于智能手机”。报道称,5G对于汽车自动驾驶和车内娱乐的充实都不可或缺。他强调,自身产品被很多大型汽车厂商采用,显露出对抗追赶的华为的心理。

另据路透社9月6日报道,高通当天承诺,将把搭载高端调制解调器的5G手机带给大众市场,并称明年上市的中价位手机也将搭载其芯片。

报道称,高通是全球最大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目前三星电子的五款手机均搭载了高通的第五代芯片,其中包括售价1299美元(1美元约合7元人民币)的Galaxy S10 5G手机和售价2000美元的新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

三星售价较低的A90 5G手机也使用了高通芯片,前一版本则是使用三星自家芯片。三星是全球最大智能手机生产商。

高通总裁克里斯蒂亚诺·阿蒙预测,这些手机将取得可观的销量和规模。

“过渡至5G的速度势将比以往的过渡期更快,”阿蒙在柏林消费电子展场边向路透社表示,“如今我们必须将之带给所有人。”

报道介绍,从美国到欧洲到中国,有超过20家的电信网络运营商及相近数量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在推出5G服务和手机。阿蒙估计,可能升级的潜在手机用户数量达22亿。

分析师称,更快的5G网络将促使很多消费者在市场停滞数年后升级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