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与小米将决战印度手机市场主导权

三星与小米将决战印度手机市场主导权

据印度《经济时报》3月12日报道,三星与小米在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内将印度手机市场争夺战推向高潮。

作为印度市场第二大手机生产商,三星已于2月在印度发布了M系列机型,尽管三星期望扩大网销M系列机型,但公司在6月前还将月均推出一到两部A系列机型,售价在1万卢比以下到5万卢比不等。M系列拥有3款机型,月初三星为更新该系列产量还重新发布了A系列机型。

产业消息称,为重新夺回印度市场主导权,三星将为这些机型设置“极具竞争性的价格”,为此,印度分部计划说服母公司放弃维持利润率。同时,三星也希望在年底重新夺回印度市场主导权。

另一方面,小米加大了在印度市场的促销力度,为零售商提供优惠,销量增长率达80%-100%。消息源称,此举意在推动除畅销机型红米6A外小米现有全机型及新机型销量。

小米还调整了在印度的销售领导团队,由昔日的南方业务主管、小米商店的负责人担任线下销售主管。消息源称,小米前销售主管纳克拉(Deepak Nakra)已被任命为线下消费电子业务的负责人。小米印度发言人证实了这些人事变动。

分析人士认为,三星与小米双方年内为争夺印度市场将引发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三星没有作出相关回复。小米的发言人表示,小米的线下模式非常精简,将继续在营销和运营成本上保持微型投入。

雷军解释为何小米9产能不足

雷军解释为何小米9产能不足

3月3日,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在微博解释了小米9产能不足的部分原因——相机模组良率过低。雷军表示:“小米9出色的拍照效果,给相机的生产制造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镜头和模组生产良率非常低,张峰和我正在商量,如何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尽快提高良率!”

张峰是小米集团副总裁,供应链负责人;紫米电子创始人兼CEO,随后他转发了雷军的这条微博,并调侃道:“我在拧螺丝,不聊了!”

同样是3月3日,雷军连发数条关于小米9产能的微博,表示新增了比亚迪作为小米9代工厂,同时张峰透露,比亚迪生产的小米9首批产品正式下线,比原计划提前了。目前比亚迪产能逐步提升中,3月中下旬会有大批比亚迪生产的小米9同时出货。

另外雷军还立下军令状:“假如小米9首月供货不足百万台,大家不用催了,我就去工厂拧螺丝!请大家耐心等等!”

小米发布首款5G手机,MIX3 5G五月欧洲上市

小米发布首款5G手机,MIX3 5G五月欧洲上市

小米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世界通讯大会(MWC)发布自家首款 5G 智能型手机小米 MIX 3 5G,并宣布之前在中国推出的年度旗舰手机小米 9 将进入全球其他市场。

小米表示,从 2016 年 5 月就开始研发 5G 方案,并在 2018 年 9 月成功进行 n78 讯号连接测试,并于 10 月完成毫米波频段(mmWave)讯号测试。如今小米终于端出了第一支 5G 智能型手机,也就是 MIX 3 5G。

小米 MIX 3 5G 搭载高通骁龙(Snapdragon)855 平台,采用 7 纳米制程和 8 核心 Qualcomm Kryo 485 芯片架构,单核心性能与前一代相比最高提升 45%。新的 Adreno 640 GPU 性能也比之前增加 20%,第四代 AI 引擎效能也是上代的 3 倍。高通 Snapdragon X50 5G 数据芯片模块可以连结 sub-6 GHz 频段讯号,比 4G 网络更快几十倍。

MIX 3 5G 采用比例 19.5:9 的 6.39 吋 AMOLED 荧幕,并使用小米的磁动力滑轨设计,用户可以设定滑盖动作为接听电话或习惯的功能。MIX 3 5G 和原版 MIX 3 配备同样的 1,200 万像素 AI 双镜头,曾在 DxOMark 相机评测获得 108 分的高分。MIX 3 5G 拥有 2,400 万像素和 200 万像素前置双镜头,并搭配 Sony IMX576 感光元件。

小米还为 MIX 3 5G 开发了一种混合冷却系统,利用 Rogers ThermalSORB 导热材料吸收手机的发热,再加上 6 层石墨组成的被动热管比传统双石墨板快 3 倍的速度分散热量,让手机不容易过热。MIX 3 5G 预计将于 5 月正式推出,定价为 599 欧元起,约相当于人民币4550 元。

除了 MIX 3 5G 以外,小米在中国发布的新旗舰手机小米 9 也宣布于 2 月 28 日在欧洲上市。6GB RAM/64GB ROM 版本定价为 449 欧元起,约相当于人民币3400 元,6GB RAM/128GB ROM 版本定价为 499 欧元起,约相当于台币 3800 元。

雷军:小米9将“真首发”骁龙855芯片

雷军:小米9将“真首发”骁龙855芯片

小米9发布会即将召开,为给新旗舰预热,小米科技CEO雷军今日(15日)在微博强调小米9将“真首发”骁龙855芯片。

随后,雷军又展示了一回小米与高通的“真感情”:

为了强化和Qualcomm合作,2017年8月,小米就成立了美国研发中心。

骁龙855立项之初,小米团队就参与了芯片产品的讨论,并对方案设计进行全程跟踪和验证,共同对芯片方案进行优化,用三倍的研发和测试资源投入,才做到了今天的骁龙855真·首发。

雷军表示,骁龙855,是800系列近年来最大幅度的一次升级,不仅是最新的7nm工艺制程,CPU更是拥有“超级大核”,主频高达2.84GHz,单核性能跃升45%。

因此,搭载骁龙855芯片的小米9,在雷军看来,自然是性能“很能打”。

集邦咨询最新智能手机报告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生产总数约为3000万台,在连续八个季度的成长之后,产量在第四季度首度出现衰退。

集邦咨询预估2019年第一季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严冬,生产总量将为3.07亿台,同比减少10%。

这一形势下,包括小米在内的一众手机厂商将持续优化产品硬件配置,以改善情况并稳住市占。

骁龙855旗舰芯片加持下,小米9的市场表现将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高通对话雷军:坚持做“感动人心 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高通对话雷军:坚持做“感动人心 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日前接受高通中国的文字采访,雷军在采访中表示,小米将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这是高通中国官方推出的“高朋满座话未来”新春系列特稿,由其官方微信号通发。本次受访者是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采访中雷军表示,2018年对小米意义重大,关键词就是突破,小米上市是一种突破,小米发布的多款手机做出多项创新更是突破。

对于目前全球智能手机不景气的现状,可能会延续到5G真正大规模商用的来临。雷军认为,小米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小米会在质量、创新、交付等方面继续勤练内功、夯实基础,为5G的春天做好扎实的准备。

展望2019年,雷军表示,除了小米与Redmi两大主品牌齐头并进,还有POCO、美图、黑鲨三个专注垂直领域的子品牌,将在海外用户、女性用户和游戏用户等细分市场全面发力。

以下专访为全文:

Q1:对于小米而言,2018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小米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

雷军:2018年对小米意义重大,可能外界看来,我们的关键词是“上市”,但我会选择“突破”。上市是一种突破,我们发布的多款手机做出多项创新是突破,我们的拍照水平获得了DxOMark的全球第三也是突破,我们建立了全渠道全品类全场景的新零售体系,也还是突破。最让我自豪的是,我们的品质工作也迎来了突破,我们获得了2018年中国质量技术协会的质量一等奖,和核工业、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一同获奖,是互联网公司的首次。基于长期品质工作的努力而建立起的自信,就在最近,我们重新定义了手机品质标准,宣布在新发布的红米Note 7上把保修期提升了50%,从业内通行的12个月延长到了18个月。这既是我们对品质的自信,也是一个宣言,我们将用品质的铁拳来赢得市场。

我希望2019年我们各项工作能不断突破,继续前进。

Q2:2011年,小米1发布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2011年的小米和2019年的小米,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雷军:经过8年创业,小米发生了很多变化,小米创造了很多商业界的奇迹,从一家10多个人的小公司,成长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品牌商,同时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而且我们也从以手机为中心的布局,进化到了“手机+AIoT”的双引擎战略,开始了小米的新征程。

但不管小米长得有多大,不变的是我们的创业的初衷和坚持和用户交朋友的原则,我们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Q3:回顾过去的一年,小米海外市场收入继续保持迅猛增长,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取得领先位置,小米是怎么做到的?

雷军:本质上是小米模式的先进性,事实证明全球消费者都喜爱“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不论是在印度、印尼,还是西欧市场,我们的产品都受到了当地米粉的热烈欢迎。然后在具体执行中,针对不同市场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本地化策略,这离不开海外团队做出的巨大的努力。

Q4:您曾表示,“品质”和“国际化”是小米手机的工作重心。2019年,小米手机的目标是什么?

雷军:当前全球手机市场正在经历阶段性的低潮,可能会延续到5G真正大规模商用的来临,而我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相信对于小米而言即便是眼下仍有很大成长空间,我们也会在质量、创新、交付等方面继续勤练内功、夯实基础,为5G的春天做好扎实的准备。

2019年,我们开启了多品牌战略,除了小米与Redmi两大主品牌齐头并进,还有POCO、美图、黑鲨三个专注垂直领域的子品牌,将在海外用户、女性用户和游戏用户等细分市场全面发力。同时我们还将用更多的创新赢得用户,小米今年也会拿出更多技术领先、体验出众的好产品。当然,在实现以上目标的过程中,Qualcomm始终是小米重要的合作伙伴。

小米进军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一面是狂欢,一面是考验

小米进军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一面是狂欢,一面是考验

对于小米手机业务的发展来说,2019 年的其中一个着力点毫无疑问是国际化。就在前几天,小米成立了非洲地区部,任命汪凌鸣为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体现出对非洲业务发展的重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小米也在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开设了一个欧洲最大的店面,从雷军的微博来看,排队的米粉把这个店面围得水泄不通。

对此,雷军在微博上说,今年小米会加速在欧洲的布局。

从一开始就覆盖线上线下

与小米在印度、东南亚市场的开拓相比,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布局相对晚一点。

2017 年 11 月 7 日,小米宣布进入正式西班牙市场,并且在西班牙推出了两款新品,其中一款面向西班牙市场的小米 MIX 2 手机 6GB + 64GB 版本,定价 499 欧元;而另外一款则是小米首次参加 Android One 项目的小米 A1(在国内对应小米 5X),4GB + 64GB 版本,定价 229 欧元。

雷锋网了解到,在销售渠道上,小米除了在西班牙开通官网的线上销售渠道之外,还与 Ingram Micro 和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合作进行产品营销、配送和其他支持服务。同时,小米还通过亚马逊,家乐福,MediaMarkt 和Phone House 等商家来提供线上或线下的购买渠道。另外,小米还在西班牙马德里 Xanadú 和 La Vaguada 购物中心开设了两家授权店。

可见,基于欧洲市场的特殊情况,小米一开始就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道路。随后在 2018 年 2 月,赶在 MWC 开幕前夕,小米又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开设了一家授权体验店,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

根据 Canalys 的统计数据,2018 年 Q1,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出货量为 240 万台,市场份额为 5.3%,排在三星、苹果和华为之后,位列第四。

全面发力,占据第四位

不过,以上这些只能算是前戏。

2018 年 5 月,小米宣布和李嘉诚旗下的香港长江和记集团进行了合作,将通过对方旗下的“3 集团”和英国“ 3 公司”,在欧洲地区销售智能手机。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小米产品覆盖奥地利、爱尔兰、丹麦、中国香港、意大利、英国等市场,可以说是全面铺货销售。同时,小米公司也将和欧洲零售商 A.S. Watson 展开合作,产品将通过其销售网络覆盖爱尔兰、英国、荷兰等地。

由此,小米才算是在欧洲市场全面发力。

2018 年 5 月,小米在法国巴黎开始了首家小米之家。据了解,即使是下着冰雨还夹杂着冰雹,在小米之家门口排队的欧洲消费者几乎都没有离开的;后来,当小米之家在法国第二间店铺开业的时候,更是迎来了“千人疯抢”的情况。

即使是在欧洲这样成熟度比较高的市场,小米依然坚持高性价比的产品销售策略,这直接拉低了欧洲市场的价格。2018 年 8 月,有调研机构表示,欧盟在 2018 年 Q2 的平均售价同比降低了 10%——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因素正是小米的影响。

机构表示,小米在波兰和俄罗斯市场取得成功之后,快速进入西欧市场。雷锋网注意到,其中的一个关键数据是,2018 年 Q2,小米在欧盟范围内的手机销量是 2017 年同时期的六倍,这足以说明小米在欧盟市场的发力情况。

同时,根据小米在上市后发布的第一份财报,小米宣称自己在欧洲多个市场不断扩张,包括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截至 2018 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在西欧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 2700%——虽然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销量的价值,但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发力。

随后,小米又开始在英国、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开设店面,以图获取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在同进行智能手机销售的同时,小米也把智能手机 + 智能硬件的模式搬到了欧洲市场,形成所谓协同效应。

2018 年 11 月中旬,调研机构公布了以欧洲市场为主体的 EMEA(欧洲、非洲和中东)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数据。小米的手机出货量为 440 万部,排在三星、华为、苹果和传音(其中传音是专注于非洲市场的)之后,同比增长率为 131.6%,翻了一倍还要多。而另一家机构数据显示,Q3 小米在西欧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加了 386%,排名第四。

同样是在 2018 年 11 月,小米之家在英国伦敦开业,首批推出红米 6A,小米 8,小米 8 Pro 等产品,店内也是人满为患。

疯狂扩张背后的隐忧

关于小米的海外战略,雷军曾经表示,小米全球化布局分为几个阶段,最先拿印度试点,接着是东南亚,再到俄罗斯和独联体,现在是欧洲。毫无疑问,在小米已经获得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名的前提下,拿下欧洲市场对小米来说变成了当务之急。

但相对于印度市场,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可能不会那么如意。

与印度市场不同,欧洲智能手机市场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市场,而且在渠道上对线下的依赖更高一点。有数据显示,在欧洲手机市场,运营商渠道占比 50%,开放市场(线下渠道)占 40%,线上市场(电商)只有 10%;这也正是小米与李嘉诚旗下的公司达成合作、并且积极开设线下门店的原因。

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小米在欧洲市场的产品定位问题。此前,来自市场调研机构 GFK 的数据显示,西欧市场的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ASP)为 446.7 美元,是除了北美之外,消费单价最高的市场。由此,小米的高性价比打法固然能够吸引一定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者,但更重要的是,小米应该通过更多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的提升,推动其品牌在欧洲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认知度,从而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到达更大的消费者群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雷锋网认为,欧洲市场才是真正检验小米产品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能力的市场。

当然,在欧洲市场,小米也不乏学习的榜样,也就是华为。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华为在通信设备资源、专利和技术方面积累深厚,通过技术转化成功地体现在产品上,华为终于获得了欧洲消费者的认可——当然,华为的积累也需要时间,而对于刚刚成立八年的小米来说,也许还不能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