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蓝讯签约阿里平头哥  共研物联网芯片

中科蓝讯签约阿里平头哥 共研物联网芯片

记者获悉,日前国内最大蓝牙芯片厂商中科蓝讯与平头哥半导体达成合作,双方将基于平头哥的玄铁系列处理器及AI算法共同研发物联网芯片,用于无线蓝牙耳机、蓝牙音箱等产品。目前已启动研发一款智能语音芯片,预计明年出货量超3000万套。

近两年来,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立体声)市场的爆发,带动了声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作为该市场代表企业,中科蓝讯自研的SOC芯片应用于高性能耳机、音箱、智能家电等领域,累计出货量超过6亿颗,在国内蓝牙芯片市场占有50%以上份额。

未来几年,TWS耳机市场仍将持续快速增长,产品必须快速迭代升级,而这主要取决于底层芯片技术。中科蓝讯创始人兼CEO刘助展认为,无线蓝牙耳机将最终进化成独立智能终端,语音功能是其“智能升级”的重要一步。为此,中科蓝讯引进平头哥玄铁系列处理器,依托平头哥智能语音平台开发新一代智能语音芯片。

“芯片研发是个长周期、高投入的过程,在AIoT时代,我们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用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完成芯片设计。”刘助展说,平头哥通过开放IP核、开放芯片设计平台以及提供定制化AI算法方案的方式,向中小企业开放芯片设计能力,大大降低了芯片设计企业的时间和成本投入。

据悉,平头哥致力于成为AIoT时代的芯片基础设施提供者,帮助芯片设计企业降低芯片设计门槛,让中小企业快速实现产品化。今后,平头哥还将与中科蓝讯共同推进以玄铁处理器为核心的AIoT生态建设。

平头哥建立了强大阵营,玄铁系列处理器和无剑开源平台已经吸引100多家客户,涵盖视觉、语音、微控制、无线芯片等应用领域,其中既有垂直行业领军者,也有新兴领域后起之秀。

国内首家 平头哥宣布开源MCU芯片平台

国内首家 平头哥宣布开源MCU芯片平台

10月21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宣布开源其低功耗微控制芯片(MCU)设计平台,成为国内第一家推进芯片平台开源的企业。
                       
据了解,平头哥开源MCU芯片平台包含处理器、基础接口IP、操作系统、软件驱动和开发工具等模块,其搭载基于RISC-V架构的玄铁902处理器,能提供多种IP以及驱动,还可让用户快速集成、快速验证,减少基础模块开发成本。

平台面向AIoT时代的定制化芯片设计需求,目标群体包括芯片设计公司、IP供应商、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全世界的开发者能基于该平台设计面向细分领域的定制化芯片,而IP供应商可以研发原生于该平台的核心IP,高校和科研院所则可开展芯片相关的教学及科研活动。

此前,平头哥已经发布了基于RISC-V的处理器IPCore玄铁910、SoC芯片平台“无剑”和含光800芯片。

阿里巴巴研究员、平头哥半导体副总裁孟建熠认为,自RISC-V内核开源以来,开源开放成为芯片领域的一种新趋势,它能有效降低芯片设计门槛,通过对接开源生态的资源,推动芯片设计走向定制化,让芯片行业有机会解决AIoT时代应用碎片化问题。

阿里平头哥又发布一款芯片,含光800问世

阿里平头哥又发布一款芯片,含光800问世

在9月25日召开的2019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发布自主研发的AI芯片——含光800,它在未来将主要用于云端视觉场景,未来还可应用于医疗影像、自动驾驶等领域。

阿里表示,含光800是目前全球最强AI芯片,性能和能效比均为第一,1颗含光800的算力相当于10颗GPU。

含光800芯片在业界标准的ResNet-50测试中,推理性能达到78563 IPS,比目前业界最好的AI芯片性能高4倍;能效比500 IPS/W,是第二名的3.3倍。

目前基于含光800的AI云服务已在阿里云上线,性价比提升100%。

云栖大会现场,阿里巴巴集团CTO兼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在全球芯片领域,阿里巴巴是一个新人,玄铁和含光800是平头哥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据媒体报道,过去半年,阿里平头哥先后发布了玄铁910、无剑SoC平台,此次含光800发布,意味着阿里平头哥端云一体产品系列初步成型,实现了芯片设计链路的全覆盖。

阿里平头哥发布SoC芯片平台“无剑”:可降低50%设计成本

阿里平头哥发布SoC芯片平台“无剑”:可降低50%设计成本

在昨天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发布SoC芯片平台“无剑”。

“无剑”典出金庸小说。独孤求败四十岁前使用玄铁重剑,“四十岁后,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顶级剑客手中无剑,正如平头哥无剑平台并无芯片,但可帮助各路芯片设计企业“铸剑”。

无剑是面向AIoT时代的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提供集芯片架构、基础软件、算法与开发工具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芯片设计企业将设计成本降低50%,设计周期压缩50%。

阿里巴巴解释,芯片设计成本降低50%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平台化的设计方法让IP能够很快接入到系统,IP支持成本大幅降低,IP的价格将大幅下降;第二,通过硬件平台化和软件平台化的思路,研发上面的人力投入大幅降低。综合来讲,有望将设计成本降低50%。

作为系统芯片开发的基础共性技术平台,无剑由SoC架构、处理器、各类IP、操作系统、软件驱动和开发工具等模块构成。平台能够承担AIoT芯片约80%的通用设计工作量,让芯片研发企业专注于剩余20%的专用设计工作,降低系统芯片的研发门槛,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让定制化芯片成为可能。

阿里入局,传平头哥正研发专用SoC芯片

阿里入局,传平头哥正研发专用SoC芯片

证券时报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平头哥正在研发一款专用SoC芯片,该SoC芯片将用于阿里云神龙服务器的核心组件MOC卡,以推动下一代云计算技术的升级。

据了解,系统芯片(SoC)指的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所有或部分必要的电子电路进行包分组的技术。由于强大的高效集成性能,系统芯片是替代集成电路的主要解决方案。SoC 已经成为当前微电子芯片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8年9月,阿里在杭州云栖大会上宣布成立一家独立运营的芯片公司“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该公司整合了阿里达摩院的自研芯片业务和此前收购的中天微电子。

今年7月,平头哥首次交货,在阿里云峰会上发布了一款基于RISC-V处理器——玄铁910(XuanTie910),并称是目前业界性能最强的一款RISC-V处理器,比目前业界最好的RISC-V处理器性能高40%以上。其可用于设计制造高性能端上芯片,应用于5G、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据阿里巴巴方面介绍,玄铁910支持16核,单核性能达到7.1 Coremark/MHz,主频达到2.5GHz,比目前业界最好的RISC-V处理器性能高40%以上,阿里巴巴表示这源于平头哥体系架构、指令系统、系统优化,以及中天微十余年的量产经验而达到的整体效果。

事实上,在阿里之前,联发科和三星已经分别发布了旗下的SoC芯片,如联发科此前在“2019年IMT-2020(5G)峰会”上发布了5GSoC芯片;而三星也在8月7日发布了7纳米 EUV SoC芯片,此外,华为也已经成功推出两款7纳米SoC芯片,麒麟980和麒麟810。

阿里平头哥芯片为何加入RSIC-V阵营?

阿里平头哥芯片为何加入RSIC-V阵营?

当高通、英特尔投资CISC-V创业公司SiFive,当印度理工学院基于RISC-V做出了CPU,我们就特别期待中国的大企业能够在RISC-V上有更大的投入和关注。

近日,阿里云峰会上海站召开,会上,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正式发布一款基于RISC-V处理器——玄铁910(XuanTie910)。在性能方面,玄铁910支持16核,单核性能达到7.1 Coremark/MHz,主频达到2.5GHz,比目前业界最好的RISC-V处理器性能高40%以上。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戚肖宁宣布了“普惠芯片”计划,该计划将开放高性能IP核,降低进入高性能CPU的门槛,通过DSSoC平台赋能和客户一起创造应用落地。

阿里的这些举动对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阿里是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其投入做RISC-V有积极意义。”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何小庆和RISC-V中国基金会主席方之熙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陈跃楠表示,阿里在RISC-V上布局必然会带动业界的效仿,也会促进封装、材料等整个配套链条对RSIC-V的支持,打通RISC-V的产业链条。

目前全球的芯片产业正处于变局期,物联网时代在X86和ARM的技术架构之外需要新的架构加入。而RISC-V因为免费、因为开源、因为更为简化等备受关注,在全球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RISCV在长期的实验和研发下生存下来,并且已开始培育生态,具有较好的发展能力。而其开源性为龙头公司开发核心产品和初创公司研发产品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一方面减少开发成本,一方面让产业自主可控。”陈跃楠表示。

目前,包括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巨头,包括以色列、印度与美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对RISC-V做了各种布局,并推出一系列的芯片。2015年RISC-V的基金会成立,现有200家成员,其中中国有25家。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包云岗表示,目前国内公开与RISC-V相关的企业已经有100多家,但实际上在国际上我们的影响力不够,贡献也不大,我们需要更多公司来加入。而阿里RISC-V芯片发布无疑对中国的RISC-V的产业推动很有意义。

其实,每一颗芯片的存活都是因为建立了巨大软硬件生态。因为仅仅是靠一颗“芯”它掀不起巨浪,这也就是为什么英特尔、高通、ARM等等要投入巨大资源来推动软硬件生态的发展的原因。而对于平头哥这样一家新的芯片企业应该怎么来做软硬件生态?其中的关键痛点又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更好方式?

几天前,包云岗分享了几个关键信息。其一是软件、硬件之间有巨大的性能差异,同样一个算法或者程序,普通程序员来写和懂体系架构的人来写,差63000倍。其二是弥补性能和软硬件之间的差异有两种思路:要么雇更好的程序员写出更好的软件,但优秀的人终究很少;要么是在硬件上加速,一些工作让硬件来做即专用体系结构,但会带来碎片化的问题。其三如果芯片的迭代的周期也能够像软件一样从按年变成按月,软硬件就可以协同起来实现敏捷开发,那就可以实现快速开发芯片的需求。

包云岗谈及了开源软件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其中之一是把互联网创新的门槛降低,可以很容易构建一个APP,90%可以使用开源代码,用户只需要写10%,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功能。既然开源模式有那么多好处,为什么芯片不可以开源把硬件设计的门槛降低下来呢?原因是因为设计一个芯片和IP需花巨大精力,所以做完后大家不愿意开源,导致市场上没有开源可以用,大家只能去买,而且IP都还很贵,而买来以后有需要会花很多力气和时间去验证它以降低风险,这又增加了人力的投入,所以开源芯片存在一个“死结”。

基于包云岗的这些信息,我们就很好地理解拥有互联网公司基因的阿里平头哥正在做的围绕芯片的另外事情:其一做出行业和应用标杆,邀请有量产能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机构一起来基于玄铁CPU打造有标杆意义的行业应用,在5G、自动驾驶或是其他IoT等领域上下游一起联动做出有“昭示”意义的应用。其二将玄铁芯片开源,推出“普惠芯片”计划,降低芯片设计的门槛,“让天下没有难设计的芯片”。根据计划,未来平头哥将全面开放玄铁910 IP Core,全球开发者可以免费下载该处理器的FPGA代码,快速开展芯片原型设计和架构创新。其三是推出面向领域定制优化的芯片平台(Domain specific SoC),提供包括CPU IP、SoC平台以及算法在内的软硬件资源,面向不同AIoT场景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不同层次的芯片服务。

任何不匹配的地方都有商业机会,就像当年马云说买家和卖家之间不对接,所以阿里要把这两者对接起来建立了淘宝、支付宝,现在软硬件之间的发展也不协同,那么阿里能不能在更大维度进行协同,用真正开源和互联网的思路来做芯片设计、硬件设计,我们等待平头哥在芯片领域创出新的奇迹吧。

阿里平头哥首交货 发布玄铁910处理器

阿里平头哥首交货 发布玄铁910处理器

7月25日下午消息,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正式发布玄铁910(XuanTie910),称是目前业界性能最强的一款RISC-V处理器。据悉,玄铁910可以用于设计制造高性能端上芯片,应用于5G、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阿里方面介绍,玄铁910是CPU的IP核,是芯片的关键内核驱动力所在。在性能方面,玄铁910支持16核,单核性能达到7.1 Coremark/MHz,主频达到2.5GHz,比目前业界最好的RISC-V处理器性能高40%以上。

玄铁910实现性能的两大技术创新:采用3发射8执行的复杂乱序执行架构,是业界首个实现每周期2条内存访问的RISC-V处理器;基于RISC-V扩展了50余条指令,系统性增强了RISC-V的计算、存储和多核等方面能力。

阿里认为,玄铁910将大大降低高性能端上芯片的设计制造成本。未来在5G、人工智能、网络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中,使用该处理器可使芯片性能提高一倍以上,同时芯片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此外,平头哥宣布了“普惠芯片”计划,未来将全面开放玄铁910 IP Core,全球开发者可以免费下载该处理器的FPGA代码,快速开展芯片原型设计和架构创新等。

阿里造芯之路全面开启,蕴藏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阿里造芯之路全面开启,蕴藏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2018年后期,半导体景气热度降低,却没有阻碍大企业的造芯热情。不仅百度、华米先后发布AI芯片,格力成立集成电路公司,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全资持有的平头哥(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也落户张江,阿里巴巴的造芯之路全面开启。阿里“造芯”有何特别之处,折射出怎样的业务逻辑?蕴藏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以普惠性为目标的芯片研发

纵观国内大企业造芯布局,“内部需求”往往成为第一驱动力。例如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曾研发小米手环等可穿戴产品,2018年推出的“黄山1号”也瞄准微小嵌入式处理器和IoT处理器架构,是针对可穿戴领域的首款AI芯片;同样,格力基于对家电核心器件的需求,通过造芯控制芯片进口支出,布局智能家居。

而阿里巴巴的着眼点包括但不止于“自研自用”。阿里巴巴主要创始人马云在回应阿里巴巴收购中天微时表示,阿里巴巴研发芯片并非是为了竞争,而是普惠性的,可以被任何人获取。

阿里巴巴在物联网和云端的布局,已经体现出“普惠性”的业务逻辑。尤其在物联网领域,阿里巴巴动作不断,先后开源轻量级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AliOS Things和面向AI可编程终端产品的AliOS Lite,将系统能力开放给OEM和硬件厂商,继而与高通、联发科等23家厂商达成合作,推出内嵌AliOS Things的芯片模组产品,在天猫线上销售,节省了合作伙伴的渠道费用,也降低了物联网产品的获取成本。

普惠性以及可以被任何人获取的前提,是保有议价能力,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阿里巴巴要成立半导体公司,增强渠道控制力。此前,阿里巴巴已经收购了中天微,还投资了Barefoot Networks、寒武纪、深鉴、耐能、翱捷科技等芯片公司。中天微公司业务市场及营销副总裁陈昊也在近期举办的技术研讨会指出,中天微计划将各种IoT装置链接到阿里云,发挥大数据的价值,真正为业者开创更大的商机。

加速实现两个转型

平头哥半导体,对于阿里巴巴从互联网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从IT企业向DT(数字经济)企业迈进具有重要意义。朱邵歆向记者表示,阿里巴巴凭借在模式和应用层面的创新,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布局更高端、更核心的半导体领域是必然趋势,亚马逊、谷歌、Facebook也在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从2007年成立阿里研究院开始,阿里巴巴逐渐走上自主研发道路。2017年成立的阿里达摩院,标志着阿里巴巴将目光转向基础科学。马云认为,IT时代的核心精神是利己,DT时代的核心精神是利他。因而,他对达摩院的期许是“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面向未来,用科技解决未来的问题”。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全球创新企业1000强》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幅达到美国4倍,居世界第一,其中阿里巴巴的研发支出连续三年居中国上市企业之首,以达摩院为代表的技术生态正在组建成形。

作为企业,阿里巴巴致力成为融合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的数字经济体,驱动互联网世界走向物联网、产业物联网时代。作为主要创始人,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表示,IoT的本质是智联网,在IoT芯片领域,中国有机会换道超车。

出于对自主研发和底层学科的重视,“造芯”是阿里巴巴的必由之路,也是从“业态”层介入IoT竞争的必修课程。

机遇与挑战并存

IoT/AIoT芯片是一条拥挤的赛道,机遇与挑战都不容忽视。

从产业环境来看,物联网发展前景可观,市场增长迅速。据高德纳公司预测,到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260亿台,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9万亿美元,为IoT/AIoT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但是,芯片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加上从2018年下半年起,半导体景气不佳,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格力等冲进半导体赛道的企业,需要为“造芯”的市场验证周期和资金回报周期做好准备。

在物联网领域,阿里巴巴也不是唯一一家整合端、云生态和软、硬生态的领军企业。此前,微软已经推出了业界首个芯片级的云+端物联网安全互联管理方案Azure Sphere。

无独有偶,也是在2018年12月,微软在深圳召开“IoT in Action”大会,展示了合作伙伴基于Azure Sphere能力推出的家电物联网模块和IoT Kit开发板。在物联网生态的构建和比拼上,微软与阿里巴巴一样野心勃勃。

朱邵歆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芯片需要寻找应用场景,只有找到市场才能有价值。如Arm架构的处理器芯片是在智能手机出现后才得到快速成长的。一方面,大型应用企业能够定义芯片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芯片的持续迭代更新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大企业的资金也相对充裕,能支撑芯片研发的巨额投入。

基于优势,抓住场景,阿里巴巴需要找到自己的“造芯”模式。据了解,“平头哥”是蜜獾的别称,以敢于向体型大于自己数倍的野兽挑战和灵活的搏斗技巧闻名。马云为半导体公司起名“平头哥”,是希望阿里巴巴造芯事业既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又有智慧和技巧。

物联网生态的培育需要时间,阿里巴巴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从应用走向核心,从生态走向产业,阿里巴巴有望在反哺开源之后,解锁反哺硬件的新成就,为全行业“谋福”。

阿里“平头哥”半导体落户张江

阿里“平头哥”半导体落户张江

近日,张江地区消息显示,阿里“平头哥”半导体将会正式落户张江。全球半导体观察在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一家名为“平头哥(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在11月7日已完成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注册地为张江。从股东信息上看,资料显示其股东发起人正是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且持股比例100%。

值得一提的是,平头哥半导体公司此次选择的是与中天微同一个注册地,“平头哥”的落户,将会给张江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第二次腾飞的机遇。

回顾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的成立历程,今年9月份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宣布,阿里把此前收购的芯片公司中天微与达摩院的自研芯片业务整合到一起,成立一家独立的芯片公司,名为“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并透露正在研制的神经网络芯片将于明年4月流片,以及完成自主研发的CK902系列芯片。

据了解,阿里表示,在公司成立初期会给予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但是未来平头哥半导体公司将会独立运行。众所周知,半导体产业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领先,但由于半导体是制作芯片等核心技术的关键,阿里在半导体领域上的布局有利于其扩大自身的生态体系。

阿里壮大芯片业务:第三家“平头哥”落户上海

阿里壮大芯片业务:第三家“平头哥”落户上海

阿里巴巴的芯片大棋正逐步铺开,如今在上海再落一子。

11月28日,位于张江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正式揭牌,当时报道称阿里巴巴、紫光集团、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等企业和项目首批入驻园区,日前媒体发现阿里巴巴上个月初已在上海张江成立了代表其半导体业务的“平头哥”公司。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11月7日,平头哥(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该公司由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摩院”)100%控股,刘湘雯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冯云乐任监事。

虽然阿里巴巴此前有投资了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翱捷科技等芯片公司,但其芯片布局从平头哥的控股公司达摩院正式开始。

达摩院为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在2017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达摩院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研究范围涵盖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多个产业领域。

2017年10月11日,达摩院正式注册成立。芯片技术作为其研究领域之一,达摩院组建了芯片技术团队进行AI芯片的自主研发。2018年4月,达摩院宣布正在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该芯片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 AI 推理计算,预计于明年下半年面世。

同为今年4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随后,今年9月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宣布,阿里将把此前收购的中天微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整合成一家独立的芯片公司,推进云端一体化的芯片布局。该公司由马云拍板决定取名“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

根据媒体报道,此前达摩院组建的芯片技术团队已接近100人,成员大多拥有供职于AMD、Arm、英伟达、英特尔等芯片大厂的经验,加上刚收购的中天微,估计两者整合而成的新公司人数会达到200~300人。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于10月31日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而在此前一天(10月30日)“平头哥(杭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也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

这两家“平头哥”公司同为达摩院全资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杭州的同一幢大楼,高层人员与上海平头哥公司一样,均由刘湘雯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冯云乐担任监事。

至此,阿里巴巴达摩院旗下已拥有三家“平头哥”全资子公司,三家公司注册资本合计7000万。

根据此前信息,平头哥半导体将打造面向汽车、家电、工业等诸多行业领域的智联网芯片平台,前期由阿里巴巴集团给予足够的投入和支持,运行数年后形成盈利能力,最终成长为一家自负盈亏的企业。

那么如今从杭州到上海,这三家“平头哥”将如何合作分工布局?阿里巴巴这盘芯片大棋最终将走向何种结果?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