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落子河北唐山 韩国迈科芯拟投资建设晶圆厂项目

欲落子河北唐山 韩国迈科芯拟投资建设晶圆厂项目

近日,韩国迈科芯半导体公司销售总监姜东元一行到河北唐山海港经开区考察。据河北唐山海港经开区管委会消息指出,韩国迈科芯半导体公司(以下简称“迈科芯半导体”)拟在唐山海港经开区投资建设晶圆厂项目。

报道指出,该项目拟投资建设的6寸和8寸晶圆,国内目前主要依赖进口。该规格晶圆在电源控制类产品、太阳能电源转换、智能电网控制等领域,尤其是电动汽车电子配件方面前景广阔。

据悉,迈科芯半导体此前已在江苏盐城经开区布局半导体项目。2020年1月8日,迈科芯半导体(江苏)有限公司成立。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江苏迈科芯半导体股东为Nexgenpower Co., Ltd.与国电能源(香港)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法定代表人为姜东元。

天眼查显示,迈科芯半导体(江苏)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8日,注册资本1亿美元,股东为Nexgenpower Co., Ltd.与国电能源(香港)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法定代表人为姜东元。

据盐城经开区此前消息,位于江苏盐城经开区的迈科芯半导体项目总投资7.5亿美元,其中设备投资6.5亿美元,占地面积47000平方米,其中80%都是无尘车间,分为千级、万级、十万级3种。项目主要从事IGBT汽车电子芯片封装,产品包括单管、功率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项目投产后,产能可达每月功率模块30万个,智能功率模块100万个,单管500万个,全年销售额有望超50亿元。

该项目于今年3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根据规划,预计6月底完成施工,7月份设备陆续进场,12月份开始生产,目前洁净立板已完成80%以上的工作量。

2020年下半年DDI供货仍吃紧,不排除成为长期隐忧

2020年下半年DDI供货仍吃紧,不排除成为长期隐忧

根据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最新观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扰之下,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状况在上半年依旧维持高档,以生产DDI为主的主流节点制程产能供给仍吃紧,预计到2020年下半年都不太可能舒缓,DDI产能被排挤或变相涨价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自从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面板需求变动剧烈,但大尺寸DDI的投片需求却没有明显变化,集邦咨询分析师范博毓指出,主因是目前晶圆厂8寸产能没有明显扩充,但大部分IC需求却都集中在8寸厂,尤其是0.1x微米节点,因此对DDI厂商而言,若贸然调节订单需求,很有可能当需求回温时,无法取得原本争取配置的产能数量,所以只能持续维持对晶圆代工厂的订单需求。

而2020年第二季后,IT面板需求突然大幅增温,DDI厂商虽然可透过已配置到的晶圆产能调度产品组合,但仍无法满足IT面板市场需求,因此产能吃紧仍然是大尺寸DDI厂商未解的难题。

在疫情进入全球大流行后,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也巨幅下滑,部分手机品牌改以延长旧机种生命周期,或扩大中低端机种规模作为短期稳健策略。这也放缓了TDDI IC主流节点从12寸80nm往55nm移动的速度。大部分的厂商考虑到成本与新产品开发进度等因素,多半仍延用既有80nm的TDDI IC,55nm新规格开发与量产计划仍在,但脚步已放缓。

集邦咨询观察,6寸晶圆产能持续收敛,需求开始往8寸产能集中,加上5G相关应用、能源管理IC、指纹识别、CMOS Sensor等新增应用需求不断增加,造成8寸晶圆产能供给持续紧俏。这类新兴需求的利润率大都明显优于DDI,使得晶圆代工厂在配置有限的产能时,多半会优先供给利润率较佳的应用类别,预期DDI的产能被压缩的情况将越来越明显。

由于晶圆厂再大规模扩充8寸产能的机率较低,因此供给吃紧可能将成为长期的结构性问题,衍伸出产能持续压缩或IC价格调涨的压力。换言之,DDI厂商的订单规模,以及与晶圆代工厂的关系维系,都是能否取得稳定晶圆产能的关键。

12寸晶圆80nm产能同样也面临持续收敛的问题,部分晶圆代工厂考量利润率,要求TDDI厂商往55nm移转并调整产能分配,迫使TDDI厂商必须要寻求其他替代方案分散风险。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因为短期内手机品牌客户仍以较具规模的中低端机种为主,成本低且较成熟的80nm产能依然会是TDDI厂商扩大争取的关键节点资源。

总投资10亿元的半导体晶圆再生项目生产厂房封顶

总投资10亿元的半导体晶圆再生项目生产厂房封顶

5月18日,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晶圆再生项目生产厂房封顶仪式举行。

Source:铜陵发布

资料显示,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总投资10亿元,由日本Ferrotec集团在上海的子公司上海申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和铜陵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该项目于2019年10月18日正式奠基开工。

该项目新建5.56万平方米厂房,其中生产车间3.76万平方米,辅助用房1.8万平方米,包括生产综合楼、动力厂房、变电站等8个单体。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80万枚300mm半导体晶圆精密再生的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大尺寸半导体晶圆精密再生业务的空白。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726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1.399亿元人民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铜陵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启生表示,半导体产业是国家工业巅峰上的“明珠”,铜陵要坚持把半导体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五大战新产业之一,大力建设百亿半导体产业集群。实现这一构想,迫切需要富乐德集团勇当行业“领跑者”,蹚出发展新路子,打造长江半导体增值服务及新材料产业园,为铜陵高质量发展增添新优势。

总投资10亿元 比亚迪8寸晶圆线正式开工

总投资10亿元 比亚迪8寸晶圆线正式开工

4月28日,湖南14个市州及各县市区,共82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总投资3657.4亿元。本次集中开工活动设主会场1个,分会场8个。其中,在长沙会场,集中开工项目80个,预计总投资388亿元,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健康、电子商务、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等领域。

据长沙晚报报道,本次长沙开工项目包括长沙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8寸晶圆生产线项目、长远锂科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项目、中机申亿检验检测及高端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欧智通二期生产基地项目等。

资料显示,长沙比亚迪成立于2020年,由深圳比亚迪微电子100%控股,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集半导体功率器件与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长沙晚报指出,长沙比亚迪8寸晶圆生产线项目位于长沙市长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产、设计、测试、技术开发,是长沙经开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对长沙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度营业收入可达8亿元,实现利润约4000万元。

推动半导体业务突破 协鑫集成投资大尺寸再生晶圆半导体项目

推动半导体业务突破 协鑫集成投资大尺寸再生晶圆半导体项目

1月17日,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成”)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投资者次非公开发行股票。

公告显示,协鑫集成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016,332,560股且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大尺寸再生晶圆半导体项目、阜宁协鑫集成2.5GW叠瓦组件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大尺寸再生晶圆半导体项目由协鑫集成全资子公司合肥光电作为实施主体,计划总投资28.77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27.5亿元,项目建设期12个月,年产8英寸再生晶圆60万片、12英寸再生晶圆300万片。

近两年来,协鑫集成为布局集成电路领域可谓是动作不断,2018年4月,协鑫集成宣布拟收购一家国家专项重点支持的半导体材料制造企业。2018年7月,协鑫集成宣布以自有资金5.61亿元投资半导体产业基金睿芯基金。2018年12月,协鑫集成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投资大尺寸再生晶圆半导体项目的相关议案,将再生晶圆确立为公司未来发展的第二主业。

协鑫集成表示,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大尺寸再生晶圆半导体项目”,是公司加码硅产业链、布局第二主业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有利于公司及时把握半导体产业的历史性机遇,从半导体材料这一我国半导体短板领域切入半导体行业,利用公司已有硅产业经营经验和资源,发挥政策机遇、资本优势,填补国内产业空白同时完成公司在第二主营业务上的初步布局及突破。

四川广义微电子6吋晶圆月产突破5万片!

四川广义微电子6吋晶圆月产突破5万片!

据燕东微电子官方消息,日前,燕东控股子公司–四川广义微电子6吋晶圆突破月产5万片!

2018年8月,燕东微电子投资四川广义微电子举行了签约仪式,根据协议,燕东微电子投资1.2亿元入股四川广义微电子,帮助四川广义微电子在四川遂宁经开区建设的6英寸芯片生产线短期内快速实现稳定量产,共同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6英寸芯片生产基地。

资料显示,四川广义微电子注册资本2.55亿元,是一家专业化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IDM高科技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具、手机、音响、车载音响等领域。

而燕东微电子成立于1987年,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的半导体器件芯片设计、制造、销售的国有高科技企业。

华为投资晶圆级光芯片企业 哈勃投资成第二大机构股东

华为投资晶圆级光芯片企业 哈勃投资成第二大机构股东

华为全资控股的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哈勃投资”)再次新增对外投资企业。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鲲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鲲游光电”)新增哈勃投资和上海临港智兆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家股东,其中,哈勃投资持有鲲游光电6.58%股权,是该公司第二大机构股东。

资料显示,鲲游光电(North Ocean Photonics)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晶圆级光芯片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探索通过半导体工艺与光学工艺的融合,以半导体晶圆思路设计、制成纳米级、低成本的光学芯片。

根据此前的信息显示,此次是哈勃投资的第五家企业,在此之前,哈勃投资已经成功投资了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杰华特微电子有限公司、深思考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裕太车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0%、6%、3.67%、以及10%,而这些企业都具备“芯”能力。

京仪装备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

京仪装备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

据北京亦庄官方消息,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仪装备”),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破解了国产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自动化难题。

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艺,用力过猛容易导致晶圆表面破损,力度太小晶圆则会自动脱落,加之晶圆表面的高精密性,倒片机只能夹住晶圆的两边进行自动翻转,这就给自动翻转倒片机的研发带来了难题。

据了解,晶圆倒片机是用来调整集成电路产线上晶圆生产材料序列位置的一款设备,它的任务是将产线上的晶圆通过制程需要进行分批、合并、翻转后进行下一道程序,这就要求晶圆倒片机拥有极高的传送效率和洁净程度。

目前,京仪装备研发的首台晶圆自动翻转倒片机已经在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得到成功应用。早期型号倒片机则已经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多家企业得到应用。

中资全资收购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切割设备制造商以色列ADT

中资全资收购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切割设备制造商以色列ADT

10月24日,先进微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以色列ADT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这标志着先进微电子(郑州)有限公司收购以色列ADT的工作已全部完成,中国ADT公司正式成立,同时,这也标志着世界先进的半导体切割设备制造企业以色列ADT正式纳入中资麾下,中国将实现半导体高端切割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光力科技公司董事长赵彤宇、以色列ADT联合创始人、CEO Yaron Barkan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发来视频致辞。收购实施方先进微电子(郑州)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原ADT所有高管及相关供应商和全球相关客户,全球半导体观察等多家媒体共100多人参加活动。

以色列ADT联合创始人、CEO Yaron  Barkan致辞

以色列ADT联合创始人、CEO Yaron Barkan在致辞中说,他很支持这笔交易,也很高兴和中方达成此次收购交易,作为ADT创始人,他对ADT充满了感情,ADT从成立到现在,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ADT始终秉承用最专业的知识和最具敏锐的市场嗅觉打造最先进切割系统的企业价值观,同时也拥有“开放、合作”的胸襟。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同时也是全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选择中国作为“娘家”,对ADT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个十分正确的战略选择,不但可以迅速扩大中国市场规模,而且可以借助中国的资源、市场及战略决心,实现企业的又一次蜕变,使ADT成为影响力更加广泛、在集成电路行业举足轻重的一流国际化公司。

光力科技公司董事长赵彤宇致辞

Loadpoint Ltd & Loadpoint Bearings Ltd董事会主席Sir David Newbigging

光力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赵彤宇在致辞中说,光力科技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安全生产监控装备和半导体封测装备是公司的两项主营业务。在创立之初,公司就确立了”从中国起步,在世界的舞台上表演”的愿景。坚持“无业可守,创新图强”的企业理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企业逐渐走向海外,国际化的步伐在加快。光力的控股子公司英国Loadpoint Bearings是ADT公司核心部件的供应商,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整合资源,更好地发挥与ADT在产品、销售渠道、研发技术等方面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奠定公司在半导体封测装备领域拓展的战略基础。 ADT成为中资公司后,将会更加贴近中国客户,更好地为中国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立足光力科技打造的平台,结联世界领先技术,服务中国经济,中国的ADT也一定是世界的ADT。

被收购的以色列ADT总部位于以色列,是一家主要从事半导体晶圆、集成电路封装、微电子元器件、光学器件等领域切割系统制造和相关工艺开发的高科技企业。ADT能提供功能先进、配置丰富、应用广泛的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切片设备及独具特色、性能出众的刀片等外围仪器和附件,依托这些设备和全面、先进的工艺专业知识,能为客户提供从工艺研发到现场技术支持的完整切割解决方案和定制化切割解决方案。其设备均通过了ISO 9001、ISO 14001认证。

半导体芯片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工序繁多,其中晶圆划片 (即切割)是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流程中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该工序属于芯片制造后道工序中的第一步,主要作用是将做好芯片的整片晶圆按芯片大小分割成单一的芯片(die)。在该工序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切割系统,由于对精度要求高,相关部件材料特殊,系统整合难度大,因此开发制造门槛很高,全世界能提供先进切割系统的企业和国家屈指可数,中国在此领域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及全世界的晶圆及封装切割中高端市场,完全被日本 Disco、东京精密及以色列 ADT 三家公司把控,中国及全球主要半导体制造和生产商几乎全部使用这三家公司的产品。

作为世界三大切割系统供应商之一,以色列ADT所生产的切割设备在精度、效率、效果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广泛应用于LED封装、LED砷化镓晶圆、分立器件晶圆、无源器件、微电子传感器、晶圆级相机、图像传感器、摄像机镜头、红外滤光片、光纤、射频通信、医疗传感器、组装与封装、磁头、硅片等领域。全球知名的华为、TE、Epson、Diodes、长电科技等60多个企业都是其客户。 随着国家集成电路战略的实施以及5G、物联网 (IoT)、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虚拟现实(AR&VR)、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新兴领域的发展,对切割系统必不可少的半导体行业将在未来出现大幅增长,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三年内,全球半导体切割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以上。

为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实现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目标,郑州光力瑞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中资企业经过协商后,决定共同出资组建先进微电子装备(郑州)有限公司,收购以色列ADT公司。

对以色列切割系统生产制造企业的收购将是中国集成电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此次收购完成后,以色列ADT将变成完全的中国公司,成为新成立的中国ADT公司的一部分,新成立的中国ADT公司除继续保留以色列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美国ADT公司、中国台湾办事处、菲律宾东南亚技术服务中心等全球所有机构、工厂和资产,以及近200名员工外,还将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研发投资,提升研发水平。根据初步计划,中国ADT即将在上海建立新的全球销售和运营中心以及样本实验室,在郑州建设新型研发和生产基地。凭借先进技术、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贴近客户的本土服务优势,着力拓展国内市场,防范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在技术、设备领域“卡脖子”事件发生,在已有市场逐步实现芯片切割技术、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同时,扩张全球销售网络、加强海外技术支撑,提升全球市场份额。此外,新的研发中心和生产线建成后,还能带动国内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发展。

【盘点】国内在建晶圆生产线项目

【盘点】国内在建晶圆生产线项目

近年来,随着国内积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以及市场需求提升,各地出现了不少晶圆生产线扩产项目及新项目,以下将盘点目前国内各地在建晶圆生产线项目情况——

北京

燕东微电子8英寸集成电路研发产业化及封测平台建设项目(8英寸)

项目单位:北京燕东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燕东微电子8英寸集成电路研发产业化及封测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48亿元,以研发自主可控的8英寸LCD驱动IC、LDMOS、IGBT等产品为主要目标,建成后将形成月产5万片晶圆芯片、年封装超过23亿只集成电路产品的产业化能力。

项目进展:2016年9月,燕东微电子正式启动8英寸集成电路研发产业化及封测平台建设项目;2018年6月,该项目主体结构FAB1厂房封顶;2019年6月25日,该项目迎来首台设备搬入。

赛莱克斯北京8英寸MEMS国际代工线建设项目(8英寸)

项目单位:赛莱克斯微系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赛莱克斯北京8英寸MEMS国际代工线建设项目总投资近26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座8英寸晶圆生产厂房以及研发楼,此外还将建设动力厂房、化学品库、危险品库、硅烷站等配套设施。该项目主要开展8英寸MEMS半导体晶圆加工工艺,项目最终达产后将形成年投片3万片/月的生产能力。

项目进展:2018年11月,赛莱克斯北京8英寸MEMS国际代工线建设项目进行主厂房上梁,有望在2019年12月建成通线,进行产品试生产。

无锡

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一期)(12英寸)

项目单位: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占地约700亩,总投资100亿美元,一期项目总投资约25亿美元,新建一条工艺等级90~65纳米、月产能约4万片的12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支持5G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华虹无锡基地项目将分期建设数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首期项目实施后将适时启动第二条生产线建设。

项目进展: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于2018年3月2日正式启动建设,2019年6月6日实现首批光刻机搬入,预计将于2019年9月建成投片。

海辰半导体新建8英寸非存储晶圆厂房项目(8英寸)

项目单位:海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海辰半导体是由SK海力士旗下晶圆代工厂SK海力士System IC公司与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主要由SK海力士System IC提供8英寸晶圆生产设备等有形与无形资产,无锡产业集团则主要提供厂房、用水等必要基础设施,规划月产能为10万片8英寸晶圆。

项目进展:海辰半导体新建8英寸非存储晶圆厂房项目于2018年5月23日开工,2019年2月28日厂房封顶。

淮安

德淮半导体年产24万片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12英寸)

项目单位: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总投资450亿元,项目首期预计投入120亿元,为年产24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占地257亩,是第一家专注于CMOS影像传感器(CMOS Image Sensor,CIS)的半导体公司。

项目进展:2018年12月,报道称德淮半导体项目一期厂房工程顺利通过消防验收;今年3月,淮安日报报道称德淮半导体项目处于设备进场调试阶段。

江苏时代芯存相变存储器项目(12英寸)

项目单位:江苏时代芯存半导体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江苏时代芯存相变存储器项目总投资130亿元,一期投资43亿元,占地276亩。全面建成后将达到年产10万片12英寸相变存储器的产能,预计年可实现销售45亿元,利税3亿元。

项目进展:江苏时代芯存相变存储器项目于2017年3月动工,2017年11月主厂房封顶,2018年3月工厂竣工运营;今年3月,淮安日报报道称该项目部分产品的前端工艺已在代工方投片,今年第三季度将正式下线。

中璟航天半导体全产业链项目(8英寸)

项目单位:江苏中璟航天半导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中璟航天半导体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占地703亩。其中将建设2条年产24万片8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晶圆厂,总投资60亿元,占地203亩,厂房面积为13.71万平方米,其中最大单体厂房面积为3.96万平方米,同时设立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公司以及相关封装测试厂和模组厂。

项目进展:中璟航天半导体全产业链项目于2017年12月10日正式开工奠基,目前正在建设第一条生产线。

武汉

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12英寸)

项目单位: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内容: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武汉未来科技城,项目总投资240亿美元,占地面积1968亩,将建设3座全球单座洁净面积最大的3D NAND Flash 生产厂房,其核心生产厂房和设备每平方米的投资强度超过3万美元。该项目将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产能规划为10万片/月,整个项目完成后总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年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项目进展: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于2016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9月一号生产及动力厂房,2018年4月生产机台正式进场安装,32层3D NAND闪存芯片已研发成功,预计将于今年年底量产64层3D NAND闪存芯片。

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项目(12英寸)

项目单位: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半导体逻辑制程单厂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12英寸晶圆片生产基地。其中项目一期设计月产能4.5?万片,预计2019年底投产;二期采用最新的制程工艺技术,设计月产能4.5万?片,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投产。?

项目进展:媒体报道称,弘芯半导体项目一期、二期相继于2018年4月、2018年9月开工;2019年7月4日,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项目103厂房主体结构封顶。

上海

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8英寸&12英寸)

项目单位: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59亿元,目标是建设月产能6万片的8英寸生产线和5万片12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产品重点面向工控、汽车、电力、能源等领域,将显著提升中国功率器件(IGBT)、电源管理、传感器等芯片的核心竞争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项目进展: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于2018年8月正式开工,2019年5月21日该项目厂房结构封顶,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设备搬入。

天津

中芯国际天津产能扩充项目(8英寸)

项目单位: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中芯国际天津产能扩充项目是对中芯国际天津晶圆厂原有产能4.5万/月产能的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进行产能扩充,该扩建项目预计投资金额15亿美元,项目全部达产后,中芯天津8英寸晶圆月产能将达15万片,产品主要应用方向包括物联网相关、指纹识别、电源管理、数模信号处理、汽车电子等。

项目进展:2016年10月,中芯国际正式启动中芯天津产能扩充项目;2017年7月,该产能扩充项目中体量最大的单体项目T1B主生产厂房正式破土动工;2018年4年,T1B主生产厂房正式封顶,2018年7月首台设备进驻。

南京

紫光南京集成电路基地项目一期(12英寸)

项目单位: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南京紫光存储器生产线项目将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三个建设阶段,本项目建设阶段为一期,是紫光集团的第2条存储芯片生产线。本项目将建成12英寸(3D NAND)存储器生产线,并开展存储器及关联产品(模块、解决方案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设计产能为10万片/月。

项目进展:紫光南京集成电路基地项目一期已于2018年9月30日进行桩基工程开工,根据规划,2019年该项目将进行主体施工建设。

成都

紫光成都集成电路基地项目(一期)(12英寸)

项目单位:成都紫光国芯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紫光成都集成电路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702.31亿元,主要新建1条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主要从事12英寸存储器芯片3D NAND生产,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英寸存储器芯片(3D NAND Flash储存器芯片)120万片的生产能力。

项目进展:紫光成都集成电路基地项目(一期)于201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

青岛

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项目(8英寸&12英寸)

项目单位: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项目是中国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CIDM)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8英寸芯片、12英寸芯片、光掩膜版等集成电路产品的量产。其中一期总投资约81亿元,将新建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1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1条、光掩膜版生产线1条,规划年产8英寸芯片36万片、12英寸芯片3.6万片、光掩膜版1.2万片。

项目进展:2018年5月,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项目一期正式开工,项目计划2019年底一期整线投产、2022年满产。

重庆

重庆万国半导体12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生产基地项目(12英寸)

项目单位: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重庆万国半导体项目于2016年由美国AOS、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和重庆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共同出资组建。该项目一期投资5亿美元,主要建设规模为月产2万片12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月产500KK功率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二期计划投资5亿美元,建设月产5万片12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月产1250KK功率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

项目进展:重庆万国半导体项目于2017年2月动工建设,其中封测厂于2018年1月开始搬入设备并装机,晶圆厂于2018年3月开始搬入设备并装机,项目现已进入试生产。

广州

粤芯半导体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12英寸)

项目单位: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粤芯半导体项目投资70亿元,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共占地14万平方米。建成达产后,粤芯半导体将实现月产40000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产品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满足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需求。

项目进展:粤芯半导体项目于2018年3月开始打桩,2018年10月完成主厂封顶,目前粤芯半导体第一阶段的生产线调试已完成,首批样品已出货,按计划将于9月量产。

厦门

士兰微厦门12英寸芯片生产线暨先进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12英寸)

项目单位:厦门士兰集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士兰微与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20亿元人民币,在厦门规划建设两条12英寸90~65nm的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和一条4/6英寸兼容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其中两条12英寸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总投资170亿元,第一条总投资70亿元,规划产能8万片/月,分两期实施;第二条芯片制造生产线预计总投资100亿元。

项目进展:该项目于201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半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及12英寸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制造生产线分别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试投产。

宁波

中芯国际8英寸特种工艺产线项目(8英寸)

项目单位: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中芯国际8英寸特种工艺产线项目总投资额约55亿元人民币,规划用地约192亩,目前有N1(小港)与N2(柴桥)两个项目,将建成中国最大的模拟半导体特种工艺的研发、制造产业基地,采用专业化晶圆代工与定制产品代工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并提供相关产品设计服务平台。

项目进展: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于2016年11月正式揭牌成立,2018年11月中芯宁波N1项目正式投产,N2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绍兴

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项目(8英寸)

项目单位: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项目总投资58.8亿元,用地207.6亩,新建14.65万平米的厂房,建设一条集成电路8寸芯片制造生产线和一条模组封装生产线,一期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138386平方米,建成达产后将形成芯片年出货51万片和模组年出货19.95亿颗的产业规模,规模化量产麦克风、惯性、射频、MOSFET以及IGBT等产品的芯片和模组。

项目进展:2018年5月18日,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项目正式开工奠基,主体工程今年6月已结顶,媒体报道称将于明年3月实现主要产品量产。

济南

富能高功率芯片生产项目(8英寸&6英寸)

项目单位:济南富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富能高功率芯片生产项目将建设8英寸晶圆厂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生产MOSFET、CoolMos、IGBT器件)和6英寸晶圆厂碳化硅器件的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用地317.92亩,建筑面积约24.5万平方米,投资50.53亿元。

项目进展:今年3月15日,富能半导体高功率器件项目开工。

合肥

长鑫12吋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300mm)

项目单位:合肥长鑫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内容:长鑫12吋存储器研发项目总占地1582亩,总投资约80亿美元(约550亿元),规划月产12.5万片DRAM存储器晶圆。项目采取一次规划、分三期实施,首期计划投资约180亿元,建设12吋存储器研发线。

项目进展:合肥长鑫项目一期已于2018年1月完成建设一厂并开始安装设备,2018年7月16日项目投片。按照规划,该项目将于2019年末实现产能每月2万片。

大连

宇宙半导体8英寸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线项目(8英寸)

项目单位:大连宇宙半导体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宇宙半导体8英寸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线项目投资24亿元,计划年产24万片8英寸功率半导体器件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储能、超级计算机、云计算网络、服务器、个人电脑、UPS电源、物联网等领域。

项目进展:该项目于2016年9月开工,2017年3月进入土地夯实平整阶段,暂未搜索到更多信息。

如有遗漏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集邦咨询最新《中国半导体产业深度分析报告》内容涵盖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如需了解请根据下方联系方式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izzie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