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CES 有哪些新趋势?市场专家详细解读看这里

2019 CES 有哪些新趋势?市场专家详细解读看这里

科技业界每年开春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Las Vegas)举行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号称全球三大电子展之一的展览,每年一开始都带来产业最新发展技术与产品,吸引大量人潮参观。2019 年 CES 虽然正式展览期间是美国当地 1 月 8 日,但自 7 日开始陆续就有厂商召开展前记者会,宣布参展内容。欲一窥本届精彩展览内容者,千万不要错过 《科技新报》第一手系列报导。

每年 CES 参展厂商众多,相关内容也琳琅满目,但都脱不了当下趋势,也有一致性主轴。在展览前,市场人士约分析出 2019 年 CES 展览内容,提供大家参考。

5G 技术与新手机应用发展

随着各国 5G 商转时间陆续确定,5G 几乎成为 2019 年科技界最重要的发展项目,各相关企业也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商机。行动处理器大厂高通(Qualcomm)在 2018 年底推出第一款用于 5G 终端的 SoC 芯片──高通骁龙 855 行动平台,搭配的 X50 LTE 基频芯片,够让终端在 5G 时代为用户提供比 4G 速度快上数倍到数十倍的行动通讯体验。也因上游芯片商产品推出后,意味着下游终端产品厂商始有大规模发展空间。CES 2019 或许就是 5G 行动终端装置爆发的场所。

因 5G 高频宽与低延迟等特点,以往智慧产品联网将不再有限制,能实现只能在科幻电影才能想象的新功能。因此,5G 技术也不仅止智能型手机独享,同样嘉惠诸如智慧家庭、智慧汽车及物联网商用领域。

另外,针对智能型手机,全荧幕或许也将获得突破。早在 2018 年 10 月,三星就确定将在 2019 年推出摺叠荧幕解决方案。有消息指出,LG、OPPO 等多家厂商都很有可能在 CES 2019 展场带来可摺叠荧幕的智能型手机。或许未来智能型手机将不再受体积限制,透过摺叠,再加上快速联网的 5G 功能,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广大的应用。

8K 电视与 OLED 技术的全新演进

过往 CES 中,显示技术总是重头戏,每年家电厂商都是会场焦点,相信这次也不例外。继 2019 年夏普(SHARP)展示了业界首款 8K 电视,这也是市面唯一已开卖的 8K 电视产品,其他家电与显示器厂商也竞相效法。预计 CES 2019 展场,将会看到许多家电与显示器厂商的 8K 产品,预计 LG 等多家厂商已确定带来 8K 产品,这将使老大哥夏普面临同业的挑战!

显示技术迈向 8K 发展同时,OLED 技术发展也是关键。OLED 相较传统 LCD 具更高画质、更鲜艳色彩、更省电、体积更薄等优点,因此三星也会加强量子点技术发展。过去由韩系品牌主导的 OLED 电视市场,也将在中国品牌陆续加入竞争后,掀起更大的波涛,让本届 CES 在 OLED 产品发展更有看头。

人工智能全面进入智慧家庭

2018 年可看作人工智能(AI)元年,各类 AI 遍地开花,虽然智慧程度或许与我们心中真正的「智慧」仍相去甚远,但丝毫不影响 AI 成为终端产品,尤其是家电产品的重要卖点之一。例如,三星已推出内建 Bixby 语音助理的智慧喇叭。有消息表示,三星有可能在冰箱等家电加入 Bixby,方便使用者以自然语言控制各类电器。

除此之外,亚马逊、Google 等公司也一定会继续搭建平台,把家电厂商囊括其中。继 2018 年 CES ,更智慧的家电已是各家厂商不可少的元素,相信本届 CES,AI 将继续成为智慧家电产品标配。

硬件迈向 7 纳米里程发展

近几年来各项市场调查数据报告都显示,PC 市场的确不景气。即便产业整体依旧低迷,但硬件厂商却没有丝毫松懈。本届 CES 大会,PC 产业的硬件厂商预计也会提供精彩的新产品。

英特尔(Intel)方面,有消息指出,已在准备 Coffee Lake Refresh 系列新品。竞争对手 AMD 也已备好产品应对,包括第 3 代桌面型 Ryzen 处理器、低电压 Ryzen APU 及 7 纳米制程 GPU 等,似乎已准备就绪。至于辉达(NVIDIA),则预计大会开展前一天就举行大型发表会,届时相信会有令人惊喜的产品。

除此之外,目前火热的电竞市场,以台湾为主要供应链的相关厂商,宏碁、华硕、技嘉、微星等公司也会推出新产品。其他电竞周边产品,包括显示器、鼠标、键盘也会有新品推出。

汽车科技应用更上层楼

虽然 CES 并不是针对汽车产业的专业展会,但近来无论电动车、自驾车、车联网或其他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等领域,汽车厂商也付出极大投资。自 2016 年开始,汽车相关应用就一直都是 CES 离不开的话题,本届 CES 也一样能看到许多汽车大厂占有重要地位,让大家也能了解最新的汽车产业发展。

根据最新消息,NVIDIA 将推出适用自动驾驶技术的 NVIDIA Xavier 系统级芯片。同时 BMW、AUDI 等传统汽车厂商,也会相继带来自动驾驶方面的新进展。

 

鸿海将斥资24亿印度设厂 “印度造”iPhone X将面世

鸿海将斥资24亿印度设厂 “印度造”iPhone X将面世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苹果最快将自2019年起通过鸿海集团位于印度的工厂组装高端iPhone,这是这家台湾代工制造商首次在印度生产iPhone。据消息人士透露,相关工作将会在鸿海集团位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Sriperumbudur镇的工厂进行。重要的是,鸿海集团将会在当地组装最昂贵的机型,比如iPhone X系列,这或将让苹果在印度的业务更上层楼。

外媒报道援引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工业部长M C Sampath表示,鸿海集团将投资250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24.4亿元)扩建该厂,包括对iPhone生产设施进行投资,这笔投资最多可以创造25000个就业岗位。

据了解,印度早就成为了众多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如 OPPO、vivio等中国厂商纷纷在印度投资建厂并在当地广受消费者欢迎。但苹果之前在印度的表现并没有显得特别出色,目前只有苹果的台湾代工厂纬创在印度当地组装iPhone SE和iPhone 6S,销售的机型也以低端机为主。

因此,随着鸿海在印度组装iPhone,将会有更多高端昂贵的iPhone机型涌向印度市场,有利于苹果开拓印度当地的业务,进一步提高在印度的市场份额。 

对于苹果公司来说,由于目前全球智能手机销售正趋于平缓,印度是值得寄予厚望的市场之一,苹果等智能手机厂商也希望从印度当地新增手机用户中挖掘商机,以实现销量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去年就已经在印度开展了一些动作,并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附近建立了一家工厂,用来组装其最便宜的机型iPhone SE。 

 

OPPO:10倍混合光学变焦设计专利基本成熟 近期商用

OPPO:10倍混合光学变焦设计专利基本成熟 近期商用

近日,国外网站Slash Leaks发布了几张OPPO新影像技术专利图,似乎是OPPO曾经在MWC 2017上展示过的5倍光学变焦技术。而OPPO影像实验室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OPPO目前确实在探索多倍乃至10倍的混合光学变焦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近期会开始商用。

其实在差不多两年前,OPPO在MWC 2017上首发了5倍无损变焦技术,由于一般的摄像头厚度容纳不了5倍光学变焦组件,因此特殊的“潜望式结构”镜头设计可以实现,通过90°反射光线,并通过多块镜片,最终达到横置的CMOS传感器上呈现,实现5倍无损变焦至于兼顾了手机的轻薄性。(其实OPPO当时的技术是实现了3倍光学变焦,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扩展至5倍无损变焦,现在纯3倍光学变焦已经不需要这种结构,华为P20 Pro手机上已经实现了。)

两年过去了,OPPO影像实验室负责人表示OPPO在长焦段拍照成像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以及相关专利积累,目前已经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将会尽快公布相关技术细节和商用信息。

而这次OPPO公布的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也是相同道理,应该是在更高倍数的光学变焦上,实现10倍无损变焦,而非单纯的10倍光变。

考虑到OPPO表示技术成熟,即将商用,那么相关发布时间节点可能定在了CES 2019或者MWC 2019旗舰,而搭载相关技术的手机可能会是OPPO新一代旗舰手机。

手机摄像头、屏幕、处理器似乎是支撑起手机更新换代的最大因素,各大厂商都在不断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发挥自己想象力。之前也有消息表示华为P30 Pro手机也会有类似的设计,也就是5倍光学变焦。

对比于我们现有普及的2倍光学变焦,大家真的都觉得手机应该有多倍光学变焦,你们又有什么样的应用场景呢?

小米新机将搭载高达4800万像素相机模块

小米新机将搭载高达4800万像素相机模块

近日,小米总裁林斌透露,小米将会推出一款搭载4,800万像素相机的智能手机,且该手机支持双卡双待通话功能,外界预期此款手机是2019年将发表的红米7。

超高像素相机模块成为品牌厂商展现差异化的切入点

拍照功能提高成为近期智能手机主打特点之一,除了多镜头设计外,超高像素相机模块是手机品牌厂商另一项选择,更何况相比大多数品牌厂商皆有推出多镜头手机产品,超高像素的智能手机产品相对少见,反而更能吸引消费者注意,这也是为何小米会推出搭载4,800万像素相机的手机产品计划。

就目前市场上主要手机产品来看,4,000万像素以上的智能手机基本上也只有华为,因此这次小米的举动主要有2个含义。首先,在产品正式推出前透过一些方式发布讯息,为的就是抢下第二家往超高像素相机发展厂商地位,即使产品还未正式发表,也能加深消费者对小米在超高像素相机布局的印象;其次,小米这次提及的是4,800万像素相机,分辨率超过现在华为手机采用的4,000万像素,也表示小米希望在此领域压过领先的华为,成为拥有最高像素相机模块的手机厂商。

可预见当越来越多智能型手机都达到三镜头以上设计时,品牌商就有可能跟小米一样转为发展超高像素相机模块当作差异化突破点,而手机上的拍照功能议题重心也会因此转移。

高像素相机模块还需搭配对应的影响处理软件

但超高像素的相机模块只是将厂商带回来原本的像素竞赛,如同过去1,300万像素会比800万像素相机模块还好的论点。可当手机的相机模块像素超过千万以上后,消费者受限于荧幕尺寸,不见得单纯能从分辨率的提高感受到像质差异,这也是为何当初像素规格竞赛在超过千万像素后脚步因此放缓。

华为推出4,000万像素相机模块的智能型手机并非单纯只是拍张4,000万像素照片给使用者,而是将这4,000万像素当作原料,经过处理后合成一张每个像素点都具有RGB三色信息的千万像素照片,因此比起其他千万像素等级相机模块拍出的照片,4,000万像素处理过后的照片可让消费者感受像质提升,这也能成为智能型手机吸引消费者要素。

所以手机品牌厂商若只是单纯推出4,000万像素以上的超高像素相机模块并不能真正提高手机产品价值,必须还有搭配影像处理软件才会是关键,因此即使小米推出4,800万像素相机的新手机,也不见得能在拍照功能竞争中超越华为。

华为手机销量今年突破2亿 麒麟990遭曝光

华为手机销量今年突破2亿 麒麟990遭曝光

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官宣,2018年华为手机累计年销突破2亿台,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据悉,2亿台发货量包括了旗下的荣耀品牌。其中,华为P20系列上市以来全球发货量超过1600万台,女性用户占比接近一半;华为Mate2上市两个月发货量突破500万台;截止2018年底,全球华为nova系列用户累计超过6500万;荣耀则继续领跑中国互联网手机市场。

这看似天方夜谭的成绩,华为顶住了市场压力,顶住了巨大的国际压力,冲出重围,成为了国内一枝独秀的国产手机厂商。

回溯八年前,华为手机的全年出货量不过屈屈300万台;到去年时出货量则已经达到1.53亿台,超过了苹果位居世界第二大手机厂商。如今在十年内完成了2亿台目标,翻了60倍以上,堪称是华丽转身。

虽然华为手机目前在美国市场还面临一些较大的挑战,但是在中国与欧洲则特别受欢迎。华为称目前在全球170个国家,有超过5亿人在使用华为手机。

在今年八月份,华为曾表示计划在2019年底前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厂商。不少业界认为,明年才是华为手机放大招的时机。

海思麒麟990遭曝光 或应用于华为P30

每一年更新换代的旗舰手机,有一个最大的标志就是它必须搭载最新的次世代处理器。今年华为抢在了高通之前发布了全球首款7纳米工艺的麒麟980处理器,并且在性能上超越了高通上一代的骁龙845处理器。而这也让搭载麒麟980处理器的华为Mate20系列身价飙升,友商毫无办法。

好在高通紧急出场救火,在12月份正式的发布了骁龙845的继承者骁龙855处理器。而骁龙855不愧是高通的力作,在综合性能方面比起骁龙845又领先了一个层级,麒麟980自然也就败下阵来了。

但科技竞赛从来是不进则退。近日网上频频爆出华为下一代旗舰新品——海思麒麟990的消息,看来华为手机的反击战很快就要打响。

上周,知名安卓兴趣社区XDA的主编曝光了麒麟985的消息,不过,他只获悉一个名字,并不了解具体内情。从麒麟960开始,华为就没有再推出“改良版”的做法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麒麟985”着实让人有些迷惑,可能并不会成真。

待媒体深入挖掘后发现,一名华为工程师的Linked In档案显示,Kirin 990(麒麟990)平台其实早已开工,这名工程师正在北京对其进行能效调优工作,包括基于下一代智能手机。同一份档案中还出现了“Hi1620”芯片,考虑到华为上周已经正式官宣,由此判断这份简历的真实性较高。

由于ARM尚未更新Cortex和Mali公版架构,对于所谓的“麒麟990”还缺乏具体的纸面规格。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制造工艺大概率还是来自台积电,但应会升级到更先进的7nm EUV,同时集成的电子晶体管数量会更多。

此前华为官方表示,虽然海思麒麟980芯片可以通过外挂5G基带的方式支持5G网络,但并不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5G芯片。而存在于设想之中的海思麒麟985芯片,很可能会原生集成5G基带,这是麒麟985和980之间最大的不同。

目前来看华为下一代处理器的研发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预期,而麒麟990极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配备全新的旗舰手机进行发布,如明年的华为P30。

屏下指纹识别是手机未来亮点 三大技术比拼高下

屏下指纹识别是手机未来亮点 三大技术比拼高下

全世界智能手机市场呈现饱和、换机潮时间拉长,各家手机厂商希望藉由创新科技带动买气的当下,要说 2019 年智能手机有何创新亮点能吸引消费者目光,屏下指纹识别绝对是重点。

期待未来市场渗透率进一步突破、有更大商机同时,目前市场屏下指纹识别应用,可分为传统屏下电容式指纹识别、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等 3 种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未来又有什么应用与发展趋势,一一与您说分明。

电容式技术成熟  价格低廉移但植技术待克服

传统屏下电容式指纹识别对许多消费者都不陌生,目前除了屏下指纹识别,其他类型的商用指纹识别技术,都是利用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就技术来说相对成熟,成本也更低,但想将电容式指纹识别转移到屏下,的确有不小困难,尤其较弱的穿透力是其限制。

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要移转到屏幕下,最主要的解决方案,就是藉由传统硅基指纹识别传感器换成透明的玻璃基传感器,并直接嵌入手机 LCD 液晶面板,减少需要穿透的 LCD 液晶面板厚度,改善穿透力差的问题。这使手指接触屏幕时,指纹识别传感器便能感知到信号,完成指纹识别。

虽然采用传统电容式屏下指纹识别,过程中屏幕不需发光。能支援 LCD 液晶屏幕,使应用成本相对低廉,但因为智能手机屏幕都有一层触控用面板,可能会产生触控面板信号和指纹识别信号相互干扰,目前这问题也有待解决。

超声波辨识度高  价格高昂等商机

日前,移动处理器大厂高通(Qualcomm)在年度发表会,发表首款支持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的芯片,可说是为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世纪拉开序幕。韩国三星的高端智能手机将首发这款由 GIS-KY 业成生产,搭配高通芯片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预估其他手机品牌商也将会陆续配置到高端手机。

就目前来说,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最先进的技术。识别过程是在手指接触到智能手机屏幕时,透过传感器向手指表面发射超声波,利用指纹表面皮肤和空气密度的不同,构建一个 3D 图像。传感器接受到超声波回波讯息后,比对与存于手机的信息,达到识别指纹的目的。

由于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有较强穿透性,且抗污能力高,即使湿手指与脏污手指使用智能手机,都能完美识别。因超声波绝佳的穿透性,还能支持其他活体检测。透过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能取得 3D 指纹识别图像,安全性相较其他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都要高。不过也因技术复杂度,成本也是屏下指纹识别解决方案中最高者。未来或许透过量产推广,数量成长后能压低成本。

光学式应用领域广泛  却仅能在 OLED 产品使用

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是目前最常为大家使用的解决方案。不仅智能手机的应用,包括大楼指纹识别系统、企业出勤指纹识别系统等,都是采用光学式指纹识别。主要原理依靠传感器投射出光线,之后获取光线反射绘制指纹图样,与系统内存指纹图像比对,达到识别功能。

不过智能手机使用的屏幕下光学式指纹识别系统,受限于手机体积,只能抛弃一般的光学照射系统,藉助手机屏幕的光为光源。同时 LCD 液晶屏幕本身无法发光,因此支持屏幕下光学式指纹识别的产品都是采用 OLED 屏幕。OLED 屏幕的智能手机,像素间天生有一定间隔,能保证光线透过。当使用者手指接触到屏幕时,OLED 屏幕发出光线会将手指区域照亮,反射光线再透过屏幕像素间隙,返回屏下传感器,形成的图像再与数据库储存的资料比对分析。

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最大程度避免环境光的干扰,甚至在极端环境的稳定性更好。但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同样面临干手指识别率的问题。此外,由于点亮屏幕特定区域,不可避免面会出现某部分屏幕易老化的问题,且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的功耗相对传统光学式指纹要高很多,这些都有待解决。

手机应用相继投入  屏下指纹识别与脸部识别将并存

拓墣产业研究院表示,屏下指纹识别技术过往受限于良率不足,以及相关业者投入不够,让市场应用始终无法提高。随着如 vivo 等手机业者对屏下指纹识别的需求扩大,让供应链相关业者正视此技术,并大量投入资源提升良率及寻求更佳的成本方案。未来有望看到各品牌不仅在自家最顶尖的旗舰机种搭载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甚至于部分中、高端机种导入此技术,顺应全屏幕设计的智能手机。

拓墣产业研究院还预期,随着屏下指纹识别技术良率提升、价格逐渐亲民,将成为中端以上非苹机种的标准配备。为提供消费者更多元的选择,预期多数品牌将同时推出具指纹识别(无论是否为屏下)、人脸识别技术(含 3D 与 2D)并存的产品。

 

郭明錤:神盾科技夺得三星订单 价格战不利市场发展

郭明錤:神盾科技夺得三星订单 价格战不利市场发展

近期,屏下指纹识别已经成为新款手机的重要卖点,这使得各家手机厂推出手机时也将屏下指纹识别列为标准配备,导致指纹识别厂商也开始纷纷抢食该项大饼。对此,中资天风证券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IC 设计厂商神盾科技以极低价策略,抢下汇顶科技对三星光学的指纹订单,这样的价格战对光学式指纹识别的毛利,已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上,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已经成为未来新款手机的重要卖点。其中,三星在高端手机方面,已经确定选用价格较高,由处理器大厂高通(Qualcomm)所推出的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至于,在中低端手机方面,之前则是神盾科技与汇顶科技两强竞争的态势。而且,日前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神盾已经从汇顶手上抢下中低端手机屏下指纹识别的订单。

而对于神盾由汇顶手中拿下三星中低端手机的屏下指纹识别订单,郭明褀指出,神盾提供给三星用于 2019 年上半年新推出的 A 系列机种的光学式指纹识别,单价大概落在 2.5 美元到 3.5 美元,明显低于汇顶科技提供的5 美元到 6 美元,以及市场共识的4美元到 6美元的价格。

对此,郭明錤认为,神盾发动价格战抢单,对产业造成重大影响。首先,对汇顶与神盾的光学式指纹毛利率将有不利影响之外,2019 光学式指纹报价将降至 2 美元到 2.5 美元或以下,不仅只略高于电容式指纹识别,而且与目前的 6 美元到 8 美元相较,跌幅约 70% 或以上。

另外,郭明錤还强调,未来 2 年内若有第 3 家光学指纹供货商进入,因缺乏出货纪录与规模优势,报价若不低于 2 美元到 2.5 美元,将不容易取得订单,这将造成价格竞争势将更激烈。最后,希望透过发展并主导一站式方案 (Turnkey solution) 的光学指纹模块厂商来说,包括欧菲光、信利等也将带来冲击,因为未来的报价势必将低于 2 美元。

郭明錤表示,因价格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远高预期,因此建议投资人须更高度关注汇顶与神盾面临的挑战,已确保未来 2 到 3 年内,两家公司能否符合市场预期的获利高速成长。

而对于郭明錤的警示,有些法人则有不同的看法,表示对于神盾对三星的报价绝对不是这样的情况。估计神盾给三星的报价大约比汇顶的价格低约 20%,也就是汇顶的报价约在 5 美元到 6 美元上下,推估神盾的报价则是落在 4 美元到 4.8 美元之间。

 

联发科Helio P90正式发布 AI算力颠覆智能手机拍摄体验

联发科Helio P90正式发布 AI算力颠覆智能手机拍摄体验

日前,联发科在深圳召开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新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旗下最新移动处理器Helio P90。

根据发布会介绍,联发科Helio P90采用八核架构,集成两个ARM A75处理器,工作主频率为2.2 GHz,与6个A55处理器,工作主频率为2.0 GHz,同时搭载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PowerVR GM 9446 GPU。

除了基本的配置之外,联发科在Helio P90的AI性能上做了更多的工作。

12纳米 4倍算力

据悉,Helio P90搭载全新超强AI引擎APU 2.0,AI处理速度大幅提升。其中,APU 2.0采用联发科技的融合AI(fusion AI)先进架构,相较于Helio P70和Helio P60,不仅能够带来全新的AI体验,且算力提高4倍。

此外,Helio P90实现多核多线程处理复杂的AI任务,在处理进程提速的同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其Helio P90拥有旗舰级AI算力,运算性能高达1127 GMACs,达业界领先水平。

联发科在发布会上也秀了一下Helio P90的AI跑分数据,联发科官方称在苏黎世大学公布的全球移动SoC的AI评分体系中,Helio P90跑分超越了市面上当红的骁龙855及华为麒麟980。

要知道,联发科Helio P90采用的只是12纳米晶圆制程,能够在AI性能上正面PK 7纳米的骁龙855及华为麒麟980,侧面反映出了联发科在AI应用上的布局之深。

AI助力拍照

在本次发布会上,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总经理李宗霖表示,“ Helio P90有两大核心特点:AI算力升级与拍照体验升级,目标帮助合作伙伴迅速推出AI新旗舰。”

联发科在现场也展示了更多基于Helio P90 AI处理能力方面的拍照应用,如实时人体姿态追踪、实时多物体识别、分析人体运动轨迹、实时拍照图片降噪处理等等。并且,除Google智能镜头、深度学习人脸辨识、实时美化、物体和场景识别之外,它还能够促进实现人工现实(AR)与混合现实(MR)在终端进一步商用,同时还可支持其他图像实时增强应用。

联发科技NeuroPilot SDK除了可以完全兼容谷歌Android Neural Networks API (Android NNAPI) 的平台,还提供完整的开发工具,为开发商及设备制造商充分利用TensorFlow、TF Lite、Caffe和Caffe2等业界常用框架结合Helio P90研发AI创新应用程序提供了开放型平台。

Helio P90支持超大的48MP摄像头或24+16MP双摄像头,能够捕捉最优质的画面,为消费者带来最高清的领先智能手机拍摄体验。联发科技为成像技术领域带来了一场真正的分辨率革命,其升级的三重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s) 能够处理14位RAW和10位YUV,为摄影爱好者提供更加灵活的高质量成像的拍摄工具,引领智能手机超高清拍摄潮流。

此外,全新ISP-AI引擎,为提供AI拍摄体验而设计,能够在弱光和运动条件下实时准确地检测人脸和场景,让每个用户都能够更加省心省力地拍摄精彩时刻。

定位超级中端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发布会上,联发科虽然展示不少基于Helio P90的应用,也邀请了Google、腾讯、旷视等合作伙伴站台,作为联发科主要客户的手机厂商却并没有出现。

当然,这并不表示联发科Helio P90未得到智能手机厂商的关注和采用。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联发科总经理陈冠州对此表示:“P90已获得手机客户蛮不错的好评”。这或许说明已经有厂商会采用联发科Helio P90发布旗下新产品。

在之前布局高端移动处理器市场遇挫后,联发科将布局重心向下移,深耕中低端市场。

不过,根据联发科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Helio P90的研发成本是上一代产品的3-5倍,而李宗霖也强调了联发科目前布局超级中端市场的战略,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联发科有意借助AI性能的提升再度着墨中高端市场。

在目前手机行业AI概念异常火热的情景下,联发科Helio P90看起来已经做好了准备,而2019年第一季度联发科Helio P90将正式对外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