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15亿元打造 小米集团国际总部落户深圳

耗资15亿元打造 小米集团国际总部落户深圳

25日,中国科技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总部经济发展合作协议,小米集团的国际总部正式落户深圳,成为逾290家在深圳投资布局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小米集团计划在深圳投资77.6亿元人民币打造小米国际总部,预计2020年到2024年累计营业收入510亿元,形成地方财力约6亿元。

双方的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建设小米国际总部大厦,同时建设智能手机与人工智能中心、商务拓展中心、互联网服务中心。

小米集团国际总部基地是去年洽谈的项目,为2019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签约洽谈的128个重大项目之一。对于此次合作,小米集团总裁王翔称,今年是小米成立10周年,而此次在深圳落户,将助力小米下一个10年的发展。他说,小米国际总部将用最短时间实现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到科技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布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贾兴东称,该局将联合南山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深圳小米提供“一对一”的贴身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小米公司创办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虽然仅成立10年,现已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去年小米全年总收入达2058亿元,同比增长17.7%。经调整后全年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34.8%。境外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30.4%,占总收入的44.3%。

随着深圳产业数码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近年不少数码经济企业和新兴产业落户深圳。

目前,深圳对数码经济产业的支持主要包含5G、人工智能、工业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新基建项目。去年深圳市数码经济产业规模达2.78万亿元,位居中国大中城市首位。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22年数码经济增加值将达2428亿元。

新一代PS5拉货潮 台厂供应链受惠

新一代PS5拉货潮 台厂供应链受惠

索尼(Sony)新一代游戏主机PlayStation 5(PS5)在6月12日凌晨举行的「未来游戏」(The Future of Gaming)在线发表会中正式亮相;特别的是,此次新机将推出两款机种,分别为搭载Ultra HD蓝光光盘机的「标准版」和未搭载光盘机的「数位版」,但目前官方仅表示将于今年稍晚问世,并未透露售价与具体发布日期,即便如此,依旧引发了市场热议。

PS4迈入生命周期尾声

回顾前一代PS4上市后的表现,在2013年短短不到一年,全球销量突破千万台,如今距离PS4上市时间已逾七年,不过,从索尼2020年第一季揭露的财报中显示,PS4在全球销售已超过1.1亿台,可以说是热度不减,至今仍拥有一票死忠粉丝,若要给予史上最畅销的游戏主机称号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随着PS4游戏机迈入生命周期尾声,从去年开始就不断传出PS5问世的传言,在经历了曝光、延迟、等待后,PS5终于在今年露脸,惟受到全美示威活动影响,原定6月5日就该亮相的PS5,延后至十二日,虽然晚了几天,但可以知道的是,PS5的生产计划仍按照进度;索尼互动娱乐(SIE)执行长表示,PS5上市后,预估将有1500万至2500万用户转换至PS5。

如今,PS5造型与规格皆正式亮相,即便售价与销售日期索尼仍三缄其口,但市场上看好在PS5正式销售后,可望带起一波游戏机热潮,相关供应链如替超微(AMD)代工的台积电,组装厂鸿海、鸿准、和硕,IC载板厂欣兴、南电,均热片供应商健策、超众,电源供应器光宝科、台达电、群光、群电,供应接头的电子组件厂正崴,微机电(MEMS)麦克风厂钰太,以及NAND Flash快闪存储器控制芯片商群联等供应链的股价可望在此波拉货潮挹注下而有所表态。

技术规格皆提升

事实上,索尼年初已经率先公布了PS5的技术规格,该款主机将搭载八核心超微量身打造的Zen 2全新架构半客制化芯片,最高运算时脉为3.5GHz;与游戏效能有关的GPU则也是采用AMD RDNA 2架构的半客制化绘图处理器,还同时整合了三个GPU运算单元,另外支援以RDNA 2架构的Ray-Tracing光线跟踪技术,时脉最高则是来到2.23GHz,并能达到相当10.28 TFLOPs 的运算能力。

此外,随着游戏画面的细致度提升,游戏本身的容量相对越来越大,读取时间则会跟着拉长,相较于传统硬盘,固态硬盘(SSD)可有效压缩游戏的读取时间,因此,PS5游戏机首度改采NAND Flash芯片制造的固态硬盘PCIe Gen 4作为储存装置,速度最高可达5.5GB/s。

为了因应更绚丽的画面与更流畅的表现,采用目前最先进的GDDR6存储器,且存储器高达十六GB。种种规格与前一代PS4相比,效能与容量皆显著提升,而价格也比前一代PS4更贵,有望挹注相关供应商的毛利。

苹果可折叠iPhone或iPad具有柔性外壳?

苹果可折叠iPhone或iPad具有柔性外壳?

周二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的一项专利显示,苹果公司生产的可折叠iPhone或iPad可以包括一个柔性外壳,该外壳可以保护移动设备的屏幕和硬件,同时还可以应对打开和关闭的严格要求。在专利当中,苹果建议在同一设备内使用彼此耦合的柔性覆盖层和柔性显示层。这两层被配置为在折叠和展开时能够在两种不同的构造之间移动,其中在特定点弯曲的覆盖层被称为“可折叠区域”。

覆盖层的可折叠区域可以使用诸如玻璃,金属氧化物陶瓷或其他陶瓷材料的陶瓷材料来创建。在某些情况下,覆盖层可以由连续的陶瓷材料层组成,提供抗冲击或耐刮擦的表面。连续层部分可以被处理为具有可变的厚度,以使其能够在特定点处折叠。这可能还包括在内侧或外侧添加凹凸特征以允许材料移动,并填充较软的材料以提供一些支撑,同时仍保持可延展性。

可以将类似的凸纹特征添加到显示器的基板,使其能够沿着特定的线折叠。同样,为了保持强度,可以在凸版切口中添加透明填料,但该材料必须具有与基材折射率匹配的光学折射率。简而言之,这是带有浮雕部分的玻璃基板,该浮雕部分填充有透明的塑料或二氧化硅。浮雕结构和填充物的使用是为了应对压应力,浮雕带走了物料,留下了空间,这使屏幕可以更自由地移动。

Apple每周都会提交大量专利申请,但该专利不能保证出现在最终产品或服务中,但它确实表明了苹果一直在开发与折叠式显示屏相关的开发工作。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暂无自研芯片计划 ,5G 手机明年爆发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暂无自研芯片计划 ,5G 手机明年爆发

“这么直接?”近日,当被媒体问及有关 vivo 自研芯片的传闻时,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笑着反问。

此前有爆料称,国产芯片厂商紫光展锐的部分员工收到了vivo的招聘通知,岗位是基带芯片相关工程师。一时间,有关 vivo 自研芯片的消息传播开来。

“那纯粹是一个乌龙,我们确实在招一些硬件开发员工,但与芯片没有关系。”胡柏山对媒体回应到。但他随即表示,vivo 目前已与高通、联发科开展芯片合作事宜的讨论,年底会优先采用三星 5G 芯片。

芯片已经愈发成为手机厂商的第二战场。9 月中,苹果在发布 A13 处理器时,直接将与华为麒麟 980 的性能对比图放出,火药味颇浓;几天后,华为发布搭载麒麟 990 芯片的Mate 30 手机,余承东表示,麒麟990芯片在硬件算力、定点能力等AI性能方面超过苹果的A13芯片。

对于芯片的研发,胡柏山也有一套方法论。

由于芯片行业普遍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一旦芯片流片后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会造成巨大的研发损失,曾推出自动驾驶芯片的“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就曾在流片结果揭晓的前一天,和团队前往雍和宫烧香。“如果流片失败了,几百万美金就打了水漂。”余凯说。

为此,vivo 希望将芯片研发的重点,深入至芯片定义阶段。具体来说,vivo 想通过预判需求,决定一块芯片在研发之初是 CPU/GPU/NPU(AI 处理器),还是DSP拍照处理器,从而把芯片研发的重点,从基本算法的IP 设计转移至硬件上。

“我们是跟合作伙伴一起做IP 设计。所以技术方面,我们也要确保我们足够朝前看,应该看到未来的4年、6年往什么方向走。”胡柏山表示。

除了回应芯片相关的传闻以外,胡柏山还对 vivo 新款 5G 手机的定位节奏、渠道策略等进行了阐述。

8 月以来,随着 vivo 旗下高端系列 NEX 3、国内首款 3000 元 5G 手机 iQOO Pro 接连发布,vivo 似乎用“机海”战术切入鏖战中的 5G 战场。事实上,vivo 的不同系列承担着细分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比如 X 系列的拍照、外观;iQOO 主打性能、NEX 系列的黑科技应用。

“更多系列有助于服务好不同类型的消费群,现在iPhone 11 已经往下覆盖了,你想用一个型号或一个系列覆盖所有市场是不可能的。”胡柏山表示。

而对于最新推出的 vivo NEX 3,胡柏山特别点出,这款机型承担了vivo渠道变革的使命——这款旗舰机的销售渠道是vivo史上产品中上市渠道最窄的一款。目前,NEX 3只在不到一万个高端售点和旗舰店售卖。

“对高端用户来说,他们习惯在高层级的shopping mall购物,或者像国美、苏宁这些体验比较好的店去消费。如果把这个渠道拓宽会造成部分零售商的效率低下,因为本身售卖高价机的能力和概率低,所以会导致一些不理性做法。因此我们把整个渠道合理化,让NEX 3在高端消费者愿意去的地方出现,这是我们回到销售本质的理解。”胡柏山对此向媒体解释到。

针对市场上 5G 手机扎堆的现状,胡柏山也给出了他的判断。“今年 Q3 是 5G 的低点,到了明年 6 月会快速普及。”他说。

在胡柏山看来,一款 App 从推动到活跃,都需要花 3-6 个月时间,而 5G 的爆发,更需要通过终端去驱动整个生态发展。因此,vivo 在现阶段并不追求5G 手机规模,而是优先培育行业生态。

那么,厂商该做些什么准备,已迎接 5G 爆发前夜?胡柏山对此给出了直接回答:“尽快把5G 落到 2000 元档位,就是这么简单。”

总投资5亿元大项目签约落户安徽淮南高新区!

总投资5亿元大项目签约落户安徽淮南高新区!

7月15日,智能显示终端项目签约仪式在高新区管委会举行。

项目由深圳市贝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5亿元,计划入驻高新产业园,租用厂房4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智能显示终端背光模组、全贴合电容触摸屏面板玻璃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年平均产值不低于6亿元,年平均缴纳税收不低于2000万元。    

双方从相互考察并就项目投资合同书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到项目签约落地共历时13天,高新区服务务实高效,被企业称赞为“淮南速度”。      
   
据介绍,深圳市贝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液电视机壳公模、背光、背光模组的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装配与销售的科技公司,现有员工350人,背光生产车间2500平米,注塑车间3300平米,仓储6600平米。

富士康传中国成都扩厂,9 月投产智能穿戴装置

富士康传中国成都扩厂,9 月投产智能穿戴装置

鸿海集团深耕智能穿戴装置,根据四川日报报导,富士康与成都高新区签订协议,在当地设立智能穿戴制造基地,预计今年 9 月投产。

报导称,鸿海富士康与成都高新区签订草签协议,富士康将在成都新增一座智能穿戴制造基地。

报导指出,预计完工后相关厂区面积达 10 万平方公尺,目前智能穿戴项目厂房建设正在进行中,将于今年 9 月投产。

去年富士康成都园区营收超过人民币 1,000 亿元,员工总数突破 10 万人。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引进富士康、英特尔(Intel)、京东方、德州仪器(TI)、戴尔(Dell)、联想(Lenovo)等产业化项目。

苹果在 3 月初公布前 200 大供应链厂商名单,其中鸿海集团旗下共有 35 个据点入列,包括中国四川成都。

海信回应华为“大屏终端” 2020年明确东芝销售策略

海信回应华为“大屏终端” 2020年明确东芝销售策略

5G即将来临,家电和手机厂商纷纷布局AIOT赛道。4月15日,海信电器营销公司总经理王伟在春季新品发布会表示,即将推出旗下首款社交大屏电视,兼具社交、AIoT和全场景功能;满足6路视频通话(六个不同区域同时高清视频),并支持一键切换小窗聊天模式。

3月14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生态大会上表示,“华为不会做电视,不会和传统家电企业竞争,现在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会推出拥有电视功能的智能大屏终端。”

王伟对此表示,目前市场上一些原有的通讯手机类的品牌也说要做电视产品,可能是一个概念,不一定是电视,或是一块大屏幕。但海信认为,电视最核心的,未来最能融入到用户使用场景中的电视一定是具有高品质显示性能和社交属性。

海信内部人士表示,首推社交电视,是核心的重点项目,模糊手机和电视边界。具体上市时间或许比传闻中的华为电视产品更早。

王伟还透露,2019年海信将重启VIDAA子品牌计划。其中Hisense品牌定位为国内高端电视第一品牌,主打激光电视、ULED、OLED等高端大屏产品,VIDAA品牌则定位年轻消费群体,依托电商为销售平台。

2018年,电视行业增量有限,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彩电零售量4704万台,同比下降了1.61%,零售额同比下降11.04%。

王伟表示,2018年海信电视在销量方面压力也很大,但是线上渠道销售还是呈现比较好的增长态势,在行业里并没有陷入竞争对手低价竞争的泥潭。海信始终在竞争策略中,对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各渠道的价格策略,企业是有充分的定力。

2018年8月17日,海信电器发布公告称,完成收购东芝TVS股权,将获东芝电视40年全球品牌授权。海信持有东芝TVS 95%股权,东芝仍保留 TVS 公司 5%股权。

王伟表示,从品牌上来讲,2018年海信完成了日本东芝电视业务收购。在2020年,东芝的品牌将由海信运营,销售策略在2020年也会明确。

余承东再造华为终端:非手机收入要占1/3 超500亿美元

余承东再造华为终端:非手机收入要占1/3 超500亿美元

华为于4月11日在国内发布了其P30系列。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谈到了华为近两年在手机业务上的规划,以及未来整个消费者业务的发展战略。

他表示,华为智能手机业务最快今年可以做到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但有信心明年一定可以做到第一。此外,对于此前华为消费者业务誓师大会上定下的2023年实现1500亿美元销售收入的目标,他透露,未来非手机业务的收入占比将达到三分之一,即500亿美元,这也是2018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全年的收入。

手机业务今年研发投入超50亿美元 明年做到全球第一

超越苹果和三星是余承东早前几年就定下的目标。在2018年的单个季度,华为一度实现了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越苹果,位居全球第二。

余承东表示,华为在很多发达国家正在超越苹果三星成为市场第一。就中国市场而言,现在每卖出三台手机就有一台是华为,而今年要实现每卖出两台就有一台是华为。

此前,他曾为手机业务定下2019年出货量2.5亿台、2020年3亿台的目标。余承东表示,除了美国、韩国、巴西等市场因为非产品原因不能进入外,其它市场都在保持高速增长。因此华为最快今年可以做到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他进一步称,即使今年可能只是第二,但也有信心明年做到第一。

在他看来,市场份额的提升还是要依赖研发的领先,而不是低价和价格战。就此次华为发布的P30系列而言,在拍照、无线快充等方面的领先也是华为在研发上大力投入的结果。

以P30 Pro为例,该产品可实现5倍光学变焦、10倍混合变焦和50倍数码变焦。在发布会过程中,余承东也多次拿P30系列与三星和苹果的旗舰机型在拍照上进行对比。他还晒出了DxO榜单中,华为的手机就霸榜了前三名。“拍照上只有华为能够超越自己了,所有的厂商都在追赶我们,我们会继续保持甩对手一条街的优势。”余承东说。

他表示,华为会在消费者关注的痛点上做到第一,比如续航、拍照和快充等。目前正在解决手机抗摔、防水的痛点,而抗摔的痛点是今年的重点方向。他还透露,华为目前正在研发多项新技术,比如甚至能把手机做成100寸、200寸,直接投射到视网膜;AR和VR眼镜,华为也都在研发中。

在众多新技术的研发之下,余承东透露,华为手机今年的研发投入将达到50-60亿美元。

5G大规模商用要等明年 5G芯片对苹果保持开放

今年被称为5G元年,众多手机厂商都在展示或者推出自家的5G手机。余承东表示,华为在5G上已经遥遥领先,待5G商用后,最好的5G手机一定来自华为。

实际上,在今年的MWC上,华为已经推出了5G折叠屏手机MateX,不过上万元的价格也让一些消费者产生了疑虑。

余承东则认为,5G网络今年还在铺设中,到明年会比较完善。因此5G手机的大规模销售还要等到明年,今年还是以4G手机为主。对于MateX的售价,他表示5G手机刚开始成本会比较高,而到明年大规模商用后价格可能会降下来。

华为也是为数不多的具备5G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之一。今年初,华为发布了5G多模终端芯片巴龙5000基带芯片。而近日引人关注的是,苹果在5G基带上遇到障碍。有传闻称华为或将对其开放自家的5G基带芯片。

余承东此次也针对次传闻作出回应。他表示,对华为5G芯片销售给苹果保持开放。“我的观点是赞成的”,他说,不过他也强调,目前美国政府正在打压华为,因此即使苹果想使用华为的5G芯片,也会遭遇美国政府方面的阻碍。

消费者业务5年后收入1500亿美元 非手机业务占比三分之一

随着华为智能手机业务的迅速增长,华为消费者业务也在2018年成长为华为集团最大的营收来源。华为日前公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华为消费者业务2018年销售收入3489亿元,同比增长45.1%,首次超越运营商业务。

此前余承东在IT领袖峰会期间接受新浪科技采访谈到此话题时就表示,消费者业务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会在集团营收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而至于利润,他表示相比苹果还有差距,但相对其它国产厂商来说还不错,同时最近两年集团层面对消费者业务的利润也比较满意。

不过显然任正非给余承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前流传出的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誓师大会视频和文件显示,任正非在讲话中给华为消费者业务提出了3年1000亿美元、5年1500亿美元销售收入的目标,而5年后整个华为集团会在2500-3000亿美元之间,这意味未来消费者业务营收在集团的占比将达到50%-60%。

“任总每次定的增长目标都很有挑战性,感觉跳起来都摸不到。”余承东谈及此事时说道,不过500亿美元的目标消费者业务已经提前两年实现,“1000亿和1500亿美元的目标也很有挑战,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还是有可能的,取决于团队强不强。”他说,消费者业务团队能打胜仗和硬仗,同时集团也在给出更多空间和支持,因此自己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

不过在当前的智能手机大环境之下,手机业务的增长空间已经有了一定的瓶颈。因此华为在继续发力手机业务的同时,也在尝试新的业务领域。

华为提出了1+8+N的战略,即以手机为主入口,以平板、PC、穿戴、HD、AI音箱、耳机、VR、车机等为辅入口,加上泛IoT硬件,包括照明、安防、环境、清扫等,实现覆盖多个场景。而PC、平板、穿戴等8个品类也毫无疑问将成为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这从此次P30系列的发布会也可以看出,除了手机之外,华为还同步推出了数款笔记本产品、蓝牙耳机、华为Watch GT等多个品类的新产品。余承东在采访中还特别提到,华为PC的口碑已经超越传统PC厂商位居第一,“我们还是新手,这说明我们的对手太弱了。现在华为PC刚开始试水,未来发力后竞争力会更强。”

“我们每进入一个领域就要做到第一”,余承东说,虽然手表、手环等品类的市场没有手机大,但华为也要在小市场中拿到大份额。他透露,未来希望消费者业务中手机收入占比为三分之二,而手机之外的品类收入将占比达到三分之一,甚至是40%。而这就意味着未来消费者业务1500亿美元收入中至少有500亿美元由手机之外的品类创造,相当于在5年内再造两个全新的消费者业务体量。

苹果春季发布会总结:硬件缺席,内容服务成看点

苹果春季发布会总结:硬件缺席,内容服务成看点

万众期待的苹果发布会终于登场,执行长库克(Tim Cook)一开场就直截了当切入主题 ——「服务」。而在接下来将近两个小时的发表会中,苹果一连宣布推出五大服务,包括传闻已久的串流影音服务「Apple TV+」、全新 Apple TV app;新闻杂志订阅服务「Apple News+」、游戏订阅服务「Apple Arcade」,以及信用卡服务「Apple Card」。

Apple TV app、Apple TV+:自制内容,大咖云集

以「好戏开幕」为主题的苹果发表会,其中一大亮点莫过于酝酿多时的串流影音服务。这次苹果在影音方面主打两项重要服务,一是全新改版的「Apple TV app」,另一则是「Apple TV+」。

苹果将原本 Apple TV 装置的影视内容加以扩充,与多家电视频道和在线串流影音平台合作整合内容,包括 HBO、Showtime、STARZ、CBS 等有线和卫星电视频道,在线串流影音平台亚马逊 Prime Video、Hulu、ESPN+,以及苹果自家 iTunes 电影内容等,为喜爱观看影视节目的观众提供一站式跨屏幕娱乐服务。

使用者只要在 Apple TV app 上就能尽情浏览、随选观看喜欢的频道节目,省去在不同服务 app 之间切换的麻烦。值得一提的是,全新 Apple TV app 不只会在五月上线 Apple TV 和 iOS 行动装置,也将在今年秋天上线苹果 Mac 计算机,更包括智能电视如三星、LG、SONY、VIZIO,以及串流装置 Roku、亚马逊 Fire TV 等。

不过,苹果并没有公布订阅频道价格,仅表示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订阅想看的频道,也能分享给家人观看。

在宣布推出全新 Apple TV app 之后,苹果也如传闻所言邀请众好莱坞影星到场助阵。Tim Cook 强调「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世界」,正式发表全新串流影音服务 Apple TV+,同时揭晓多部原创自制作品。
 
苹果与众多富有创意的影视人合作,期望为自家全新串流影音服务 Apple TV+ 打造精彩原创作品。该服务预计会在今年秋天于 Apple TV App 独家上线,值得期待,只是订阅方案与价格须待官方进一步公布。

Apple News+:你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的杂志

库克在发布会中,宣布 Apple News 整合「杂志」(Magazines)内容,推出新闻杂志订阅服务「Apple News+」,综合 300 多家杂志内容,类型涵盖多元,期望为使用者打造最好的行动装置杂志阅读体验。

负责应用的副总裁表示:

Apple News+ 是唯一一个可以找到几乎所有杂志的应用。

Apple News+ 并不是单纯将杂志内容数字化上架,而是有特别针对杂志照片和文章排版的视觉呈现费心打造,封面甚至采用动态图片,使整体阅读体验更符合行动装置阅读环境与需求。

除了杂志之外,Apple News+ 也整合《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及多家数位新闻平台内容。苹果强调,使用者在 Apple News+ 上的阅读行为保有隐私,不只不会被广告商追踪,连苹果也不会知道使用者阅读哪些内容。
 
Apple News+ 订阅服务采月费制,每月 9.99 美元就可以看到饱,外加第一个月免费,而且还可以分享给家人而不需支付额外费用。Apple News+ 已经在今天更新的 iOS 和 macOS 上线,目前暂时只支持北美地区,后续将陆续在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地区上线。

现在打开 app,已经可以看到主编 Lauren Kern 介绍 Apple New+ 的一封信,只要升级 iOS12.2,即刻便可以使用 Apple New+。
 
Apple Arcade:畅玩100个精品游戏

苹果「以游戏,赋予游戏新定义」的全新游戏订阅服务「Apple Arcade」,也在稍早发表会中亮相。跟先前传闻不同的是,Apple Arcade 订阅玩到饱的服务并非针对 App Store 上所有 iOS 付费游戏,而是提供超过 100 款全新独家游戏。

Apple Arcade 能在 iPhone、iPad、Mac 和 Apple TV 间接续游玩,是全球首个跨多荧幕的游戏订阅服务。使用者透过 App Store App 的「Arcade」选项订阅服务后就能任玩 100 多款独家游戏,而且无广告、免 App 内购买(In-App Purchase)课金,也可跟多达六位家人分享同乐,不需支付额外费用。苹果也承诺会保障使用者隐私,不会搜集与追踪使用行为。
 
目前苹果尚未公布订阅价。

Apple Card:颜值高、利率低、还返现

苹果预计今年夏天在美推出信用卡服务「Apple Card」,只要透过 iPhone 就能申请,完成后就会跟自家 Apple Pay 绑定使用,有相关问题只要在 iMessage 上便能实时询问客服人员。
 
使用 Apple Card 的消费明细都会自动保留在个人消费纪录中,更提供统计分析,有助消费者掌握平时消费细节,但资料不会回传到 Apple 数据库,能保障个人使用隐私不被广告商追踪。

苹果也与高盛(Goldman Sachs)和万事达卡(Master Card)合作实体 Apple Card 钛金卡,让消费者在无法使用 Apple Pay 时一样可以使用。该卡也没有一般传统信用卡会有的卡号、验证码、使用期限和签名等,设计相当有质感。

Apple Card 还提供每日奖励现金反馈「Daily Cash」,透过 Apple Pay 使用 Apple Card 消费,可获 2% 现金反馈;直接在 Apple 直营店或在线 App Store、Apple Music、Apple News+ 等平台消费,更可获 3% 现金反馈;而使用实体卡也将获 1% 反馈。Daily Cash 反馈无上限,相当诱人。

此外 Apple Card 不会收取滞纳金、年费和跨境支付费等额外费用,苹果表示这是一张业界利率最低的信用卡。

这项服务会率先于今年夏天在美国上线,其他地区的上线时间尚未公布。不过国内用户暂时应该无缘 Apple Card 了。

苹果在过去一周无预警连发多款硬件产品,稍早还长时间直播空无一人的会场,为发表会搞足噱头制造新闻。但这次发布会罕见地不见硬件产品的身影,转而将重点放在了视频、新闻、游戏和移动支付等软件服务上。正如库克在发布会开场说的,苹果的产品是硬件、软件和服务的融合,这也是苹果最大的优势。

华为传与面板厂商已签意向书,拟推智能大屏幕设备

华为传与面板厂商已签意向书,拟推智能大屏幕设备

新浪财经报导,据消息指出,华为将于 4 月发布大尺寸屏幕设备幕,其中,55 寸屏幕供应商为京东方,65 寸供应商则是华星光电;代工方面,则是京东方收购的苏州高创,华为初步规划年销量达 1,000 万台。据供应链产业相关人士处获悉,华为确实已经和面板厂商签订了意向书,面板包括 65 寸等,但还没开始供货。

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日前针对流传已久的「做电视」进行回应,他表示,华为并不会做电视,不会和传统家电企业竞争,也不做掠夺者。不过,他透露,现在整个行业已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华为未来会推出拥有电视功能的智能大屏幕设备,并且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而据传统家电企业管理层人士表示,华为对外声称将发布带有电视功能的智能终端机产品,但预期消费者仍会视为该产品就是电视。

根据奥维云网(AVC)资料显示,去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 4,774 万台,年增 0.5%;零售额规模为 1,490 亿人民币,年减 8.6%;如果华为规划一年销量达到 1,000 万台,将占据超过四分之一的市占率。

今年 1 月初,中国一位传统家电企业高层在 CES 展时表示,华为如果进入电视领域会很担心市占率变化,传统电视企业将受到一定的危机,但行业也会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