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手机芯片投资董秘都说了什么?

格力电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手机芯片投资董秘都说了什么?

11月18日14时30分,格力电器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在公司总部如期召开。尽管是一场议程相对简单的临时股东大会,但从各地赶来参会股东仍不在少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次缺席此次股东大会。格力电器方面出席的高管包括格力电器董事兼董秘望靖东、格力电器执行总裁黄辉,以及格力电器独立董事刘姝威,监事会主席李绪鹏等。

在这场临时股东大会上,望靖东也悉数回答了格力手机、格力造芯、格力多元化等诸多问题。

谈格力手机和多元化:希望股东给公司时间

记者了解到,11月18日下午,格力电器2019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召开目的是审议两项议案,分别是《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以及《关于修订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10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公告,对格力电器的公司章程提出了几点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删除了“经营电信业务及增值电信业务”的内容,当时外界纷纷猜测格力是要放弃手机业务。不过,格力电器相关人士当时接受记者采访就直接否认了放弃手机业务的消息。随后有消息称,格力电器新增一项关于折叠手机的专利。

11月18日下午,望靖东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也对此作出了更详细的回答。他表示,这是因为格力的手机业务将放到子公司进行,不再放在格力电器母公司主体。“并不是所有业务都要放到母公司进行,这个(章程变更)跟公司的经营和公司手机业务布局没有关系。”

对于下一步格力手机的动作,望靖东也表示,折叠屏手机从专利到产品的过程还比较遥远,目前折叠屏手机还在研究阶段。“今年5G正式商用,我们也想在这新的起点上做一些准备。”

格力这几年的多元化探索除了手机,还包括生活电器小家电。记者注意到,这两年来,格力在生活电器上的宣传和渠道发力更加明显。在11月18日下午临时股东大会的现场,不少投资者也非常关心格力电器多元化进展与成效。望靖东对此坦承,“(格力的)多元化确实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我们也在总结和反思,并进行下一步的布局。”他表示,格力也在推出不少解决消费者痛点的生活电器产品,包括电饭煲、洗衣机等。格力相信,只要产品好,市场就会好。“电商发展起来后。这一次(“双11”)我们也看到促销品类对全品类的销售带动和推进,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格力电器的多元化的步伐是从2016年开始,也才几年的时间,也希望股东能够给我们时间。希望市场也能更多了解,我们其实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

望靖东还提到,预计今年格力电器非空调业务收入占比能达20%左右,占比会有一定提升。黄辉则表示,“格力在(冰箱、洗衣机及小家电产品的)技术研发上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希望这些研发成果变成经济效益,能够为股东带来回报。”

谈芯片投资:公司的考虑很长远

自2018年格力电器宣布“做芯片”以来,格力芯片投资动作频频,继2018年12月宣布投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项目后,格力电器又自曝在变频空调芯片及智慧家庭芯片上有布局。日前,格力电器宣布投资20亿元参投三安光电的LED半导体项目。

11月18日下午,投资者对格力芯片投资逻辑及何时能产生效益也提出了疑问。对此,望靖东解释称,格力电器投资半导体有两个路径:一是自主研发,二是参与到别的半导体项目进行融合互补。他表示,安世半导体的标准器件、功率器件在全球领先,公司作为闻泰科技的第二大股东,可以通过与后者进行深度交流,为格力电器下一步的芯片发展和布局提供支持。同时,他也表示,格力电器与三安光电在一些功率器件上有很强的协同效应。望靖东说,“格力不做单纯的财务投资,格力做的是能够带来产业协同的投资。我们也不是简单投芯片,我们也在遵循产业规律,循序渐进,先摸清行业规律,然后结合自身需求,在产业协同上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然后做进一步的决策。这也体现了公司比较审慎的态度。”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公司的考虑很长远,不是说明天产生价值,今天就投。可能是后天(产生价值),也可能是下个星期(才产生价值)。”望靖东如此表示。

对于格力电器的国际化步伐,望靖东告诉在场股东,格力电器目前在巴西的工厂已经进一步扩大产能,但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会更慎重。格力电器这几年自主品牌的销售收入在出口业务上的比重不断提升。“一方面,我们认为,跟海外大的客户合作的话是不可能有自主品牌的。企业自己开拓自主品牌,难度相对大。我们也在努力。我们认为,只有自主品牌占比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才能真正在市场上把握话语权。”

三安光电拟募资70亿投入半导体研发 格力20亿参与认购

三安光电拟募资70亿投入半导体研发 格力20亿参与认购

三安光电11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0亿元,用于投入半导体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一期)。其中,长沙国资旗下长沙先导高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格力电器拟参与本次认购,业内人士指出,考虑供应链安全和自身需求,家电企业也在频频抢占芯片投资风口。

格力20亿参与认购

预案显示,本次三安光电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16亿股,由先导高芯和格力电器分别认购50亿元和20亿元。从Wind统计的往次定增纪录来看,本次三安光电定增规模有望创下最高金额纪录。

发行完成后,预计先导高芯将新进成为上市公司第三大单一持股股东,持股比例将不超过11.9%;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林秀成通过三安集团和三安电子的合计持股比例将由35.75%降至不低于29.78%,权益变动后,实际控制人地位保持不变。

从募投项目来看,主要包括三大业务板块及公共配套建设,涉及氮化镓业务板块、砷化镓业务板块、特种封装业务板块,定位投向中高端产品。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金额为138亿元,建设期为4年,达产期为7年;上市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年销售收入约82亿元(不含税),据测算达产净利润率将达到24%。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三安光电频频获地方国资加持,本次是湖南长沙国资出手。

穿透来看,本次参与定增的先导高芯由先导产投担任普通合伙人(GP),先导控股、中盈投资和麓谷建设合计出资45亿元担任有限合伙人(LP),背后股东为长沙国资委和长沙高新区管委会。

就在9月底,三安光电披露了湖北国资旗下湖北长江安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货币资金59.6亿元,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三安集团增资;增资完成后,长江安芯对三安光电的间接持股比例约为7.96%。另外,今年兴业信托、泉州金控、安芯基金还向三安集团增资和提供流动性支持,据披露部分资金已经到位。

7月29日,三安光电在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Mini/Micro LED显示芯片产业化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亿元。

LED行业出现筑底迹象

对于本次定增,三安光电表示是为了巩固传统半导体照明领先地位。今年以来,LED行业堪称遭遇“盈利寒冬”。

据统计,前三季度申万LED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近38亿元,同比下降超过一半,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中位数从去年同期近14%骤降至近6%。三安光电作为LED芯片龙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同比减半至近11.52亿元。

券商分析指出,三季度以来,行业已经出现筑底迹象。

国信证券指出,当前整体下游需求较弱,生产端源头LED芯片产能去化存在刚性,行业持续处于低迷,不过三季度起,各产业链环节(除封装外)存货周期基本同步有所下降,显现供需结构呈现一定改善,加上贸易环境改善及宏观环境向好,有望支持行业需求提升。

中金证券指出,由于LED通用照明市场已是红海,国产设备的出现大幅度拉低行业进入门槛,三安光电急需高端增量市场来恢复利润水平。

另一方面,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的利好,下游智能手机及基站厂商急需分散供应链风险,寻求化合物半导体代工的第二供应商。目前三安砷化镓以及氮化镓已具备相应成熟的代工能力,前期已通过大客户的认证,部分产品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始供应,预计公司2020年化合物半导体相关收入能达到12亿元。

家电企业加码芯片布局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家电公司已经积极参与布局芯片风口。

除了本次参与三安光电定增外,格力电器与一致行动人珠海融林参与了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项目,不考虑后续配套融资,将成为持股12.33%的战略投资者。据统计,今年以来,闻泰科技股价累计涨幅近291%。

除了格力电器,今年3月,美的集团与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在厦门举行了“第三代半导体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双方将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创新发展,来加快国产芯片导入白色家电行业。

资深家电行业观察人士梁振鹏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大部分家电芯片都是从海外采购,随着智能家居以及物联网时代到来,智能芯片的需求量巨大,家电企业积极布局芯片和半导体产业就是要避免受制于人。

对于格力电器,梁振鹏表示通过入股成熟芯片半导体企业的做法更为可行。格力电器现金流充沛,在智能家居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芯片和半导体,而积极布局芯片产业是从自身产业安全角度去考虑,有利于上游芯片供应领域的稳定性,增加自身在上游芯片行业的话语权。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格力在自身电器产业发展中也对相关芯片存在刚性需求,因此投资芯片从逻辑上是合理的;考虑芯片产业特别是核心芯片对技术积累的要求高,投资大,格力对芯片的投资还是围绕其产业链展开。

对于格力等家电厂商以及互联网厂商纷纷计划造芯片,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曾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整体上态度是支持的,至少代表整机厂商对芯片的重要性有很高认识,建议不要关起门,造芯片不是光靠钱就能砸出来的。

董明珠造芯“首战告捷”:格力电器30亿间接投资安世半导体获核准

董明珠造芯“首战告捷”:格力电器30亿间接投资安世半导体获核准

6月25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对外投资事项的最新进展,透露公司接到闻泰科技通知,公司参与的闻泰科技收购Nexperia Holding B.V(以下简称安世集团)重组事项已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

此次重组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直接持有闻泰科技3585.90万股股份,并通过珠海融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珠海融林,格力电器作为珠海融林有限合伙人持有其91.27%财产份额)持有闻泰科技9242.00万股股份,合计约占闻泰科技10.98%的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格力电器的“造芯”计划的重要一步。2018年11月,格力电器宣布拟与闻泰科技、合肥中闻金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合肥中闻金泰)、珠海融林签署相关投资协议,出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的股权。

这30亿元中,8.85亿元是格力电器向合肥中闻金泰出资,用于合肥中闻金泰受让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所持有的合肥广芯半导体产业中心(有限合伙)的LP财产份额;另外21.25亿元是格力电器向珠海融林出资,用于珠海融林受让珠海融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有的合肥广讯半导体产业投资中心(以下简称合肥广讯)所持有的LP财产份额。

此后,闻泰科技将通过发行股份换股的方式置换格力电器持有的合肥中闻金泰权益、通过珠海融林间接持有的合肥广讯权益。项目完成后闻泰科技将实现对安世集团的控制,格力电器将成为闻泰科技的重要股东,而安世集团持有安世半导体100%股权。

董明珠再谈造芯:就算20亿没了也值得

董明珠再谈造芯:就算20亿没了也值得

近日,董明珠在《安徽卫视品格》栏目中再次谈到格力不惜重金投入造芯片是表示,如果投资20亿做芯片也没有成功,能留下一个团队也是值得的。

对于投资芯片的标准,董明珠认为芯片投资对与错取决于是否满足自己产品的需求,而不是由投资金额的多少来决定。至于成本问题,董明珠认为,“成本当然要计算,但我觉得我的成本是能够控制的。如果20亿没有了,我觉得也是值得的。培养了一个队伍出来,为未来做准备。”

此前,董明珠用实际行动表明,造芯,格力是认真的。

2018年8月,“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高达10亿元,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而格力电器副总裁兼董秘望靖东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珠海零边界是格力电器子公司,主业为芯片设计,围绕空调里使用的芯片相关为主。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的设计与销售;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软件、移动设备软件开发与销售;技术服务以及技术咨询;上述产品的批发与进出口业务。 

事实上,格力在2015年就开始涉足芯片业务,为此格力还组建了团队,开始微电子芯片和功率半导体方向的研发,而在2016与2017年,格力及董明珠也曾直接或间接表态要自研芯片。但直到2018年4月,格力电器在发布年报时才首次明确表示未来要发展集成电路,随后,格力电器和董明珠更是多次向外界再次表明要做芯片的决心。

例如2018年5月,董明珠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高调地表示,哪怕花500亿元,格力电器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6月,格力电子在股东大会上公开其最新产业规划图,芯片赫然在列。董明珠在会上表示,现在还不能告诉大家芯片要怎么做、以什么方式做,但做芯片格力电器是坚定不移、必须做。

对于造芯结果,董明珠在《品格》中再次强调称,“我觉得一定行。”董明珠此前也表示,“芯片,我是一定要做的,每年格力电器进口那么多芯片,我做芯片不是为了市场分一杯羹、不是为了打价格战,而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性能更好、更可靠的产品。”目前格力自主研发的芯片已经量产,2019年格力空调将率先用上自产的芯片,2019年也有望实现自研芯片全面实现空调机主芯片替代的目标。

格力电器去年营收达2000亿,今年将加快自研芯片发展

格力电器去年营收达2000亿,今年将加快自研芯片发展

4月28日晚间,格力电器披露的财报显示,2018年格力电器营收为2000.24亿元,同比增长33.33%;净利润为262.03亿元,同比增长16.97%。

财报中,格力电器还表示2019年将加快手机更新迭代速度,结合格力特有的智能家居生态,打造具有格力特色的物联网手机。

同时,格力电器还将在5G手机技术上实现突破,为格力5G手机奠定基础。

此外,格力电器将加快推进芯片技术研究和芯片产品研发速度,聚焦芯片可靠性与算法研究,完成自研芯片全面替代。

公开资料显示,格力造芯之路始于2015年,当时格力组建团队开始微电子芯片与功率半导体方向的研发,旨在推动格力电器核心基础元件快速自主化。

2016年格力电器在年报中首次披露自研芯片的内容,董明珠亦在同年对外透露正在研发芯片。

2017年格力电器组建微电子部门,2018年格力电器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主营芯片设计。

2019年1月16日,格力电子董事会换届结果出炉,董明珠连任董事长,之后她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表态格力电器一定要做芯片。外界解读,至少在董明珠执掌格力电器的三年内,格力电器将一直坚定造芯。

董明珠连任董事长 格力“芯”路坚定

董明珠连任董事长 格力“芯”路坚定

备受瞩目的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终于结束,结果亦已出炉。1月16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选举董明珠为公司董事长获董事会全票通过,65岁的董明珠成功连任。

众所周知,近两年来董明珠因主导格力开展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多元化之路而备受争议,而其能否连任对于上述业务的后续发展则显得十分关键。如今董明珠连任,她昨日(1月16日)在临时股东大会现场再次回应了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相关问题。

其中,在集成电路/芯片方面,对于此前“格力一搞芯片股价就掉”这个问题,董明珠再次回应表示,这说明格力是真干。此外董明珠再次表态,“芯片,我是一定要做的,每年格力电器进口那么多芯片,我做芯片不是为了市场分一杯羹、不是为了打价格战,而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性能更好、更可靠的产品。”

从董明珠的态度看来,至少在其接下来执掌格力电器的三年里,“造芯”之路是将坚定地走下去。

回顾格力“芯”路

2018年11月,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8年会暨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ICCAD 2018)上,格力电器总裁助理李绍斌详细介绍了格力电器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发展历程。

据其所言,家用电器已踏入智能化时代,一台空调里不仅只有主控芯片,还需要涵盖音频CODEC芯片、Wifi/蓝牙芯片、ADC芯片、DSP芯片、高保真解码芯片、DDR芯片等一系列芯片,目前格力每年集成电路采购费用近50亿元人民币。

李绍斌会上透露,格力于2015年就已组建团队,开始微电子芯片和功率半导体方向的研发,旨在推动格力电器核心基础元件的快速自主化。其中,微电子芯片包括32位MCU、系统级芯片SoC及其解决方案等,功率半导体则主要进行功率器件和智能功率模块的设计研发。

随后2016年~2017年间,格力及董明珠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对外表露过要自研芯片的消息。

2016年,格力电器在年报中首次披露要“研发自主知识产品的芯片”,董明珠也在当年4月份对外界透露正在研究芯片。2017年,格力组建了一个隶属于格力通信技术研究院的微电子部门,该部门有着数字前端/后端、模拟设计、版图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功率器件设计等覆盖整个芯片设计所有环节的完整研发团队。

2018年是格力高调大举进军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时间节点。2018年4月,格力电器在其年报中表示2017年不分红,因为公司预计未来在产能扩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资本性支出较大,需做好相应的资金储备,这些留存资金将用于包括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随后,2018年5月,董明珠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高调地表示,哪怕花500亿元,格力电器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6月,格力电器公开其最新产业规划图,芯片赫然在列。董明珠在会上表示,做芯片格力电器是坚定不移、必须做。

2018年8月,格力电器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格力电器副总裁兼董秘望靖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珠海零边界为格力电器刚注册成立的子公司,主业为芯片设计,围绕空调里使用的芯片相关为主。

此外,2018年11月底格力电器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项目。格力电器表示,公司加大与闻泰科技在通讯终端、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业务上的合作,并将借助闻泰科技的5G研发能力战略性布局5G产业链。

从组建团队及微电子部门,再到正式成立子公司、参与收购安世集团,格力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布局已越来越深入。

在ICCAD 2018上,珠海展区展示了格力自研的通用型超低功耗32位MCU、8通用型工控类CAN/LCD32位MCU,可见其芯片研发已有所获。当时,李绍斌表示未来格力零边界将满足格力内部对芯片高性能等需求,并作为芯片原厂,通过技术迭代,部分产品涉足外销,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坚定自主研发、掌握核心“芯”科技。

那么,接下来就看连任的董明珠将如何实现格力自研芯片的满足内部、开拓外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