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三星Galaxy A71 5G手机将正式开卖。三星Galaxy A71 5G搭载了汇顶科技提供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以及语音通话增强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流畅的屏下指纹解锁体验同时,还为消费者在各种嘈杂环境下使用手机提供了清晰的语音及通话效果。
据了解,该款5G手机是三星首款搭载汇顶科技屏下光学指纹方案的手机。截至2020年4月18日,汇顶科技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已广泛商用于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一加、moto等全球主流终端品牌,累计商用达129款。
4月18日,三星Galaxy A71 5G手机将正式开卖。三星Galaxy A71 5G搭载了汇顶科技提供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以及语音通话增强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流畅的屏下指纹解锁体验同时,还为消费者在各种嘈杂环境下使用手机提供了清晰的语音及通话效果。
据了解,该款5G手机是三星首款搭载汇顶科技屏下光学指纹方案的手机。截至2020年4月18日,汇顶科技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已广泛商用于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一加、moto等全球主流终端品牌,累计商用达129款。
去年至今,科技股的疯狂上涨引领了一波结构化的牛市行情。其中又以半导体公司涨得最欢。刚上市不久的斯达半导前两天刚刚开板,连续23个涨停板,上市两月不到,市值就涨了10倍有余,这种脱离企业经营常识的涨法,着实令市场大开眼界。
实际上,除了斯达半导这匹涨幅黑马,从去年9月份开始至今,半导体公司的阵营里,更是陆陆续续诞生了四家市值超过千亿的企业。与此同时,各家公司背后身价飞涨的老板,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截止上周五,韦尔股份虞荣仁最新持股市值504.72亿元,较一年前增长530.9%;汇顶科技张帆最新持股市值588.84亿元,较一年前增长236.5%;闻泰科技张学政最新持股市值217.31亿元,较一年前增长171.2%;兆易创新朱一明最新持股市值98.14亿元,较一年前增长91.9%。
相较于公司本身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这些半导体企业的老板似乎要低调许多,除了一些业内人士,鲜有人知道他们。不过,就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佬,却在过去几年主导了一起又一起的跨国并购,引发行业关注。
韦尔股份:“蛇吞象”拿下全球第三大图像传感器厂商北京豪威
韦尔股份2007年成立于上海张江,尽管创始人虞荣仁是90年代毕业于清华无线电专业的高材生,但公司创始至今很长一段时间做的却是半导体分立器件的贸易代理工作,与高科技的芯片研发设计企业搭不上丝毫关系。
熟悉电子元器件代理的人都知道,代理商做的是倒买倒卖的生意,赚的其实就是差价。或许是意识到业务本身的局限性,2013年韦尔股份开始了一系列半导体上游设计研发公司的收购工作,涉及领域包含电源管理芯片、直播芯片、射频芯片、传感器芯片等。
但总体来看,这些收购来的公司对韦尔股份的营收结构影响并不大。2017年韦尔股份在上交所上市,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及销售业务仍然占据了总营收的79.01%,其贸易代理商的烙印依然无法抹除。
真正为韦尔股份带来角色上的实际变革,是公司对北京豪威的收购。
尽管名字上叫做北京豪威,但实际上这家公司真实的业务运营主体是OmniVision Technologies,Inc.,中文名“豪威科技”,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知名半导体设计公司,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于2016年初完成私有化并成为北京豪威的全资子公司。
豪威科技的核心业务是提供数字成像的解决方案,主要设计并销售高性能半导体图像传感器,与日本索尼、韩国三星并称为全球领先的三大主要图像传感器供应商。豪威科技全球手机、汽车、安防CIS市占率分别为全球第三、第二、第一。
2017年上市后不久,韦尔股份就对北京豪威发起过一次收购,不过由于北京豪威内部股东反对,本次收购正式流产。
不过,韦尔股份收购北京豪威的意愿并未断过,2018年经过一系列努力,韦尔股份向北京豪威发起了第二次收购,收购方案最终与当年9月落地,韦尔股份通过发行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作价近160亿元收购北京豪威在内的三家CMOS图像传感器研制公司。
从当时的公司体量上来看,北京豪威的资产总额几乎是韦尔股份的5倍,净资产几乎是8倍,堪称一起典型的“蛇吞象”并购。
收购豪威科技之后,经过并表,韦尔股份2019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规模已经达到了94.06亿元,较往年实现了数倍的增长。
闻泰科技:270亿交易规模创国内半导体公司海外收购纪录
闻泰科技成立之初只是个做功能机手机方案设计(IDH)的小企业,在智能手机开始蓬勃发展后,公司逐渐发力手机原始设计制造(ODM)。凭借2013年与小米合作生产“红米”,出货量一举破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机ODM厂商。
2015年,公司创始人张学政通过借壳地产商中茵股份,将闻泰科技成功送上上交所,奠定了其手机ODM第一股的地位。
不过,尽管ODM在供应链管理和设计研发上对厂商有一定的要求,但本质上该项业务还是终端品牌商外包出去的低端产品设计,本身利润率并不高。据媒体报道,当前ODM行业毛利率在8%左右,净利润率不到3%。
因此,从OEM厂商延伸到更上游更有议价权的半导体产业成了张学政的愿景。他曾经对媒体表示,公司在手机ODM领域已经做到国内第一,进入上游的半导体领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对于进入上游的路径,与韦尔股份的虞荣仁一样,张学政也选择了“买买买”的方式。有意思的是,当初其选择的第一个标的,正是被韦尔股份收入囊中的北京豪威。
在折戟北京豪威后,闻泰科技开始物色新的标的,2018年闻泰科技盯上了全球知名的半导体IDM公司安世半导体。此前,该标的已由中资的财团建广资产与智路资本装进了双方合资成立的私有化平台安世集团。
彼时的闻泰科技才刚借壳上市两年多,市值仅百亿规模。
为确保收购的顺利,此次闻泰科技拉上了格力电器、港荣集团等三家股东,总共作价270亿收购安世集团80%的股权,一举创下了中国半导体公司海外并购的交易纪录。
据了解,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恩智浦(NXP)的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由飞利浦公司创设,后独立运营。公司业务覆盖了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部环节,是典型的主打垂直一体化模式半导体企业。
目前安世半导体的产品包含分立器件、逻辑器件、MOSFET器件三大产品类别,市占率均位于全球前三。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4%,共实现营收104.31 亿元,实现净利润16.2亿。而同年闻泰科技的净利润规模仅有0.72亿元。
此番通过收购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随即成为了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公司。
汇顶科技:从技术布局出发,标的选择“小而美”
与韦尔股份和闻泰科技依靠外延并购巨头不同,汇顶科技的业绩增长更多的来自于内生发展。近两年,各大主流手机品牌,对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芯片的广泛使用,使得主营该产品设计研发的汇顶科技,业绩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不过,市场也有声音对该单一产品带来业绩提升的可持续性提出过怀疑。对此,公司董事长张帆曾多次公开表示,汇顶科技不能只吃一碗饭,也不会守着一个技术吃到老。
实际上,早在2018年,张帆就提出过公司要进入NB-IoT领域。而在去年初,公司也正式对外表示已制定10年的IoT战略规划,将在该领域通过多种产品组合打造出“Sensor + MCU + Security + Connectivity”的综合平台。
而对于相关技术的获取,张帆也曾透露会通过自主研发和适当并购两条腿走路。
实际上,汇顶科技通过并购进入新领域的尝试于2018年就已经开始了。相较于韦尔股份和闻泰科技并购“大而全”的标的,汇顶科技在标的的选择上则更侧重“小而美”,专门针对某一个技术去做相应收购。不过,相同的是所选标的都来自海外。
2018年,汇顶科技仅花费1000多万欧元现金,并购了全球知名的半导体蜂窝IP提供商德国CommSolid,通过整合其领先的超低功耗移动无线基带技术,开始了在NB-IoT领域的战略布局。目前已在可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实现了相关芯片的量产。
2019年,汇顶科技宣布,花费1.65亿美元现金,收购恩智浦(NXP)的语音及音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VAS业务),以强化公司在手机人机交互的布局,形成光学+音频+安全+连接+控制完整产品,加快公司IoT长期战略的推进。
2020年2月,公司对外公告,已完成对恩智浦(NXP)的语音及音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VAS业务)的收购工作,并对外发布了音频放大器、智能触觉驱动器、语音和音频软件方案等产品。
兆易创新:海外收购受阻,转而整合国内企业
说到兆易创新,其创始人朱一明也是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公司于2005年成立,主营存储芯片和微控制器 MCU 芯片,而该领域在当时的中国还处于一片空白。不过,兆易创新却在此开辟了国内先河,发布了第一颗国产DDR4规格的内存条。
2012 年以来,兆易创新连续数年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NAND FLASH本土设计企业和最大的串行NOR FLASH设计企业。同时公司也成为了本土最大的 32 位 MCU 供应商。客户涵盖了三星、苹果、华为等众多国际品牌。
2016年8月,兆易创新成功登陆上交所,上市不足一个月,公司便策划了一起大金额的海外收购。不过,相比前面三家公司都买到了自己心水的海外标的,兆易创新的海外收购却失败了。
兆易创新此次收购的标的,也是由中资财团私有化回来的美股资产。芯成半导体(ISSI)于1995年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5年中资财团武岳峰资本、亦庄国投、华创投资等将其私有化退市并装进了北京矽成。
ISSI主营业务为DRAM和SRAM存储芯片,相关产品在全球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度与三星、海力士、美光、华邦电子等国际一流厂商一同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而收购失败的原因,根据公司后续公告和对外回应,主要来自于ISSI某主要供应商反对。不过,海外收购失败的兆易创新并未放弃,三个月后又策划了一起国内芯片企业的整合。
此次的标的叫做思立微,上海的一家主营触控IC和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芯片的公司,业务与前述的汇顶科技相似,不过整体规模较汇顶科技还相差很远。思立微与汇顶科技曾因相关芯片专利问题发生过一系列的诉讼。
由于本次收购标的估值溢价超过24倍,叠加标的公司与汇顶科技的诉讼,兆易创新的上会送审一度被打回,在经过两次上会审核后,算是有惊无险的获得了有条件通过。
从上述四家千亿市值的半导体公司样本中可以发现,在科技领域,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然有了一定的起色,尽管在某些核心技术上还有一定的滞后,但相关的中资财团以及产业资本,已具备了相应的实力,通过外延式并购的手段弥补差距。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科技领域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以及巨额的研发资金投入,国内这方面起步晚,从零开始费事费力,通过收购海外有核心技术,但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将其和国内配套的产业链进行整合,可以极大的缩短研发时间和成本。
2月中旬,证监会发布的新版再融资制度,对相应的融资条款进行了制度的优化和松绑,使得融资行为更加市场化。在此背景下,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科技型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并购,弥补技术上的差距,推进国产化的进程。
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1月6日,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在美国拉斯维加斯CES2020举行了Bluetooth LE音频媒体发布会,正式推出蓝牙无线音频的下一代标准。汇顶科技携手一加科技,全球首次演示了应用于TWS真无线耳机的创新Bluetooth LE音频解决方案,助力终端客户开发新一代超低功耗、功能丰富的真无线耳机,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智能化极致音频体验。
该方案创新地应用了汇顶科技的Bluetooth LE音频和入耳检测及触控技术,全面支持蓝牙5.1标准和下一代Bluetooth LE的ISOC(isochronous)架构,为真无线耳机市场带来了面向未来的创新解决方案。汇顶科技Bluetooth LE音频技术不但具有超低功耗特性,搭配创新软件算法,还可实现一系列差异化功能:无线多路同时连接,使左右耳塞可被快速识别与适配且音频同步,确保了双耳传输的稳定连接和功耗平衡;超低下行链路延迟,实现低延时音频传输;支持LC3标准编解码算法,带来更佳的音质享受;此外,全新发布的Bluetooth LE音频标准框架,可满足游戏、音频共享等不同应用场景需求。该方案还应用了超低功耗、超小尺寸的全电容式入耳检测和触控二合一芯片,可在耳机上实现精准佩戴检测,单双击和上下滑动等智能交互操作。
“我们将继续推动技术发展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创造新的机遇。”蓝牙技术联盟CEO Mark Powell表示,“ 低功耗音频技术是一个极佳例证。它不仅能增强现有蓝牙音频产品的性能,而且新引入的音频共享特性将有望改变我们畅享音乐,乃至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
一加科技产品副总裁张璇表示:“我们很高兴与汇顶科技一道,共同探索和挖掘Bluetooth LE音频技术的潜力,致力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丝滑般流畅的极致无线音频体验。”汇顶科技CTO皮波博士表示:“汇顶科技作为Bluetooth LE音频创新解决方案的技术先行者之一,正努力突破技术的性能极限,襄助客户打造创新音频产品并落地商用,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智能音频悦享体验。”
今年8月, 汇顶科技宣布,拟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 NXP B.V.(以下简称“恩智浦”)旗下的语音及音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Voice and AudioSolutions,以下简称“VAS”),交易价格为1.65亿美元。
本次交易由汇顶科技通过汇顶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顶香港”)在恩智浦VAS业务所在的部分国家设立孙公司,与汇顶科技及其现有子公司一起承接VAS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存货、专属技术及知识产权、尚在履行中的合同,以及目标资产所包括的合同关系与指定人员。
12月4日,汇顶科技发布告披露了本次交易的最新进展。公告显示,近日汇顶科技收到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达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予禁止决定书》(反垄断审查决定【2019】483 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审查,现决定,对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部分业务案不予禁止。你公司从即日起可以实施集中。”
公告指出,至此,本次交易事项通过反垄断审查,公司将继续按计划完成交易的其他工作。
恩智浦为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根据此前公告,其VAS业务涵盖的职能包括设计研发、项目管理、产品营销及客户服务支持等,主要提供语音和音频解决方案,其解决方案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IoT等领域,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安卓手机厂商。
汇顶科技是一家基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人机交互和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指纹识别芯片和电容触控芯片,近年来在扩展技术研究领域和产品应用市场,将目光投向除智能手机外的其他移动终端、汽车以及物联网等领域。
对于此次收购,汇顶科技表示通过整合VAS在语音和音频领域的专利技术优势,以及恩智浦业界领先的研发力量,将有力拓宽汇顶科技在智能终端的创新应用,并夯实公司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对于汇顶科技而言,若此次收购成功,对其未来战略发展无疑是相当利好。
如今随着交易事项通过中国反垄断审查,汇顶科技距离正式拿下恩智浦VAS业务又近一步。据汇顶科技CEO张帆此前透露,收购NXP VAS业务目前在正常进行中,按照计划完成相关的政府审批以及整合工作,计划在明年一季度之前完成
近日,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生态引领、智链浦东”峰会在世博中心召开。峰会上,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金桥示范基地、金桥5G产业生态园正式揭牌。全球首个华为5G创新中心、阿里云计算、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基地等50个项目落地浦东。其中,长江存储上海研发中心、汇顶科技上海研发中心落子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在2019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张江高科参与上海市人工智能重大产业项目与合作签约仪式。
紫光长存(上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与张江高科签约的长江存储上海研发中心为自主研发存储芯片项目,属芯片领域卡脖子关键产品,预计研发投入每年不低于1亿元。
集成电路产业是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石。具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的张江正在向全球产业链高端延伸。自2018年11月,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揭牌以来,已吸引一批产业项目计划或确认落户。上海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致力于计算机视觉处理器芯片和人工智能应用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并为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安防监控等专业领域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目前正在实施“千亿百万”工程,目标于2025年集聚千家企业、形成千亿规模、汇聚十万人才、打造百万空间。张江高科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设计园落地项目12个,包括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龙头企业1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3家,行业新兴企业8家。目前正积极推进国际知名企业的战略落地。
距离千亿总市值,汇顶科技已经近在咫尺。
8月29日,汇顶科技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7亿元,同比增长107.91%;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增长806.05%;每股收益2.27元。净利润规模、同比增幅均领先目前已披露业绩的半导体上市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公司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
屏下光学指纹技术成熟
2018年,汇顶科技先于欧美“大厂”攻克屏下光学指纹技术难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全新技术的应用潮流。2019年,屏下光学指纹成为确定性技术方向, 屏下指纹识别芯片市场快速发展,带来新一轮行业爆发。业内估计,2019年屏下指纹芯片出货量将增至1.8亿片,预计未来3年该技术将在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从毛利率来看,屏下指纹产品销售正处于较高水平,这给公司2019年上半年带来了61.72%的较高毛利率水平,公司上半年毛利总额达17.82亿元,较上年同期毛利总额增长223.64%。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支出为4.58亿元,较上年同期3.33亿元增加37.42%,研发开支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5.86%,超过A股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人员已达到1296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九成。从客户范围来看,目前已广泛商用于华为、OPPO、vivo、小米、一加、魅族、联想等主流品牌共64款机型。
另外,在移动终端应用市场,公司2018年推出适用于全面屏的AMOLED系列触控产品,已通过了三星显示和京东方等屏厂的AMOLED验证,并在华为、vivo、魅族、努比亚等知名终端品牌客户的旗舰机型实现规模量产,借助指纹领域的规模优势,为公司触控产品开拓了新的应用和增长空间。
市值逼近千亿
除屏下指纹产品销售外,汇顶科技已连续3年规模化投入物联网领域研发,拥有射频和模拟电路设计研发团队和技术储备,正式推出了针对IoT领域的Sensor+ MCU+ Security+ Connectivity综合平台;公司自主研发的超低功耗NB-IoT、BLE无线连接芯片以及安全MCU+活体指纹识别传感,能为智能家居应用场景带来智能化体验。公司的NB产品正在开发中,今年有机会推出来第一代NB产品,目前各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预期未来3年、5年甚至10年,这条产品线将为公司产生长期效益。
另一方面,汇顶科技积极收购海外标的。去年3月,汇顶科技通过子公司现金收购了恪理德国全部股权,最后实际投资额增加至近1000万欧元。汇顶科技高管在4月份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收购恪理德国的情况非常好,德国团队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技术,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公司的综合能力变得更强。不过,本次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恪理德国净利润尚且亏损。今年8月,汇顶科技曾公告斥资1.6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语音业务,收购完成后将拓宽现有智能终端和IoT产品线的应用广度。
今年以来,汇顶科技股价累计上涨174%,截至8月29日,公司股价收于215.05元/股,总市值达到981亿元。最新披露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6位持股比例下降,其中,第一大股东汇发国际连续三个季度减持,最新持股比例已降至13.57%,另外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也连续两个季度减持;陆股通也从一季度增持转为减持。
半导体公司业绩普遍向好
目前,已经披露业绩的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中超过一半实现净利润的增长,从产业链来看,芯片设计类公司业绩普遍向好。
目前汇顶科技中期净利润以及增幅稳居行业龙头,其次北京君正净利润同比增长2倍,卓胜微和科创板公司睿创微纳增幅均翻倍。
具体来看,8月29日卓胜微披露,上半年实现净利1.53亿元,同比增长119.52%;每股收益2.03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10元(含税)。近年来,公司已逐渐成为国内领先的射频前端芯片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增长至52.92%,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约530%,成为涨幅最大的半导体标的。
与汇顶科技类似,卓胜微也是高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508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八成,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为9.86%。
同日,澜起科技披露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也同比增长约四成至4.51亿元,净利润体量位居行业第二,每股收益达到0.44元/股。公司介绍,随着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技术优势的逐步体现,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下游客户加大了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量,从而推动收入相应增长。据介绍,公司的内存接口芯片已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现已成为全球可提供从DDR2到DDR4内存全缓冲/半缓冲完整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发明的DDR4全缓冲“1+9”架构被采纳为国际标准,相关产品已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占据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
相比,半导体封装环节公司业绩表现相对逊色,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上半年净利润均出现下滑,总结均指出由于全球半导体市场整体步入短期调整,以及两国贸易摩擦继续保持紧张态势,对公司一些重要的国际、国内客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多重不利因素给经营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另外新产品工艺尚在量产,研发投入大。
日前,汇顶科技发布公告称,拟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 NXP B.V.(以下简称“恩智浦”)旗下的语音及音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以下简称“VAS业务”)。
公告显示,基于扩展技术研究领域和产品应用市场的公司战略,着力于在移动终端、IoT和汽车领域为更多用户提供应用覆盖面更广的领先技术、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公司拟以现金出资1.65亿美元购买恩智浦VAS业务。
本次交易涉及《资产购买协议》及其相关附件,以及后续将与恩智浦当地子公司签署的《当地业务转移协议》,汇顶科技已于2019年8月16日与恩智浦签署主协议。
1.6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VAS业务
对于恩智浦,相信半导体业界均不会陌生。恩智浦是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主要为射频、模拟、电源管理、接口、安全和数字处理产品提供高性能混合信号解决方案,其产品和方案主要应用于汽车、智能识别、网络安全、便携和可穿戴设备以及IoT等。
资料显示,恩智浦股本为204.51亿美元,2018年度总资产236.2亿美元、净资产123.9亿美元,营收94.1亿美元、净利润26.5亿美元。恩智浦在全球逾30个国家设有业务机构,员工达30000人。
汇顶科技这次收购标的为恩智浦集团VAS业务的专属资产包,资产分布在恩智浦全球各地子公司中,包括固定资产、存货、专属技术及知识产权、尚在履行中的合同,以及目标资产所包括的合同关系与指定人员。
公告介绍称,恩智浦VAS业务涵盖的职能包括设计研发、项目管理、产品营销及客户服务支持等,主要提供语音和音频解决方案,其解决方案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IoT 等领域,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安卓手机厂商。
恩智浦官网显示,其音频领域的相关产品包括音频放大器、AM/FM收音机和音频、音频转换器、车载收音机开关逻辑、数字解调器、IF调谐器、硅调谐器、智能触觉驱动器等。其中,在智能音频放大器领域恩智浦为市场领导者。
截至2019年8月4日,恩智浦VAS业务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的账面价值合计1595.1万美元。在本次交易中,恩智浦VAS业务拟向汇顶科技转让总计200多件专利。
为完成收购,汇顶科技将通过汇顶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恩智浦VAS业务所在的部分国家设立孙公司,与汇顶科技及其现有子公司一起承接VAS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存货、专属技术及知识产权、尚在履行中的合同,以及目标资产所包括的合同关系与指定人员。
从指纹芯片到布局物联网
汇顶科技是一家基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人机交互和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芯片设计、软件开发,以及向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目前其主要产品包括指纹识别芯片和电容触控芯片。
与此同时,近年来汇顶科技也在努力扩展技术研究领域和产品应用市场,将目光投向除智能手机外的其他移动终端、汽车以及物联网等领域。
2018年,汇顶科技通过收购了德国CommSolid,开始加速布局物联网领域,今年5月,汇顶科技正式推出其蓝牙芯片GR551x系列。汇顶科技官网显示,目前其产品包括微控制器、低功耗蓝牙、心率传感器、入耳检测、生物识别产品、人机交互产品等。
收购恩智浦VAS业务,亦是汇顶科技布局物联网的重要举措。汇顶科技发布新闻稿表示,此次收购通过整合VAS在语音和音频领域的专利技术优势,以及恩智浦业界领先的研发力量,将有力拓宽汇顶科技在智能终端的创新应用,并夯实公司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
汇顶科技CEO张帆在新闻稿中表示,此次收购是汇顶科技未来产业布局中的战略性一步。他认为VAS的加入,将拓宽汇顶科技现有智能终端和IoT产品线的应用广度,显著增强在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音频应用领域的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创新产品组合,为汇顶科技的战略发展注入新的创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指纹识别芯片进入市场成熟期,汇顶科技将目光投向市场广阔的物联网领域,此次收购若成功,对其战略布局而言无疑是相当利好。
不过,正如公告风险分析所言,这次交易的交易模式及过程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及经营管理等因素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该交易尚需获得境内及境外主管部门的审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交易完成后,若不能达到投资预期或不能形成产业协同,会对公司战略布局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izziezeng
加入集邦半导体交流群,请加微信:DRAMeXchange2019
8月16日,汇顶科技发布公告显示,基于扩展技术研究领域和产品应用市场的公司战略,着力在移动终端、IoT 和汽车领域为更多用户提供应用覆盖面更广的领先技术、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公司拟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NXP B.V.(即“恩智浦”)旗下的语音及音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Voice and Audio Solutions,下称“VAS”),交易价格为1.65亿美元。
具体交易模式是,汇顶科技通过子公司汇顶香港在恩智浦VAS业务所在的部分国家设立孙公司,与汇顶科技及其现有子公司一起承接VAS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存货、专属技术及知识产权、尚在履行中的合同,以及目标资产所包括的合同关系与指定人员。
作为一家基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汇顶科技致力于人机交互和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芯片设计、软件开发,以及向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公司同时也在努力扩展技术研究领域和产品应用市场,拟在移动终端、IoT 和汽车领域为更多用户提供应用覆盖面更广的领先技术、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指纹识别芯片和电容触控芯片。
据披露,本次拟购标的业务涵盖的职能包括设计研发、项目管理、产品营销及客户服务支持等,该业务解决方案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IoT 等领域,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安卓手机厂商。
汇顶科技表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及全球布局一直是公司发展的重要策略,公司创新及发展的根本来源于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本次交易会给公司的营收、产品带来新的成长契机,符合公司在智能移动终端产品发展的规划方向,同时将现有产品与新产品进行整合,将为公司在新的产品领域进一步发力、持续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打好基础。
如果说2018年是异形屏和全面屏手机做主角的一年,那么2019年必然是属于屏下指纹手机爆发的一年了。随着屏下指纹技术的成熟和成本合理化后,屏下指纹解锁的应用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几乎成了现今中高端机型的标配了。近日更是应用到了高性价比的千元旗舰realme上。
百花齐放自然是好事,但是也有不少人发现屏下指纹识别质量也有参差。借着这个契机,我们决定做一期屏下指纹识别横评,从内至外全方位客观测试并点评时下热门带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机型,看看效果是否真如宣传那样牛逼。
测试机型简介
这次我们挑选了四台时下热门的屏下指纹识别机型,分别是华为P30、三星A70、OPPO Reno、三星S10+。每款机型的配置我们就不多赘述了,相反我们需要好好介绍一下它们的屏幕质量和参数。因为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和手机屏幕质量本身是息息相关的,让我们先介绍完屏幕再作深入探讨。
首先是华为P30,它配备了一块6.1英寸的OLED水滴全面屏。官方宣称这块屏幕采用了9层纳米真空光学镀膜工艺,在实际体验过程中,手指和屏幕接触还是相当顺滑的。P30在指纹识别方面,采用了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案。
其次是三星S10+,它配备了一块6.4英寸的超感官Dynamic AMOLED曲面全面屏,官方对这块屏幕非常骄傲,称屏幕在基材、寿命、亮度以及色彩方面都有全面提升。在指纹方面,三星S10+搭载了专属的超声波屏下指纹,利用超声波脉冲,检测指纹的3D纹理解锁。
然后来到OPPO Reno,它配备了一块6.4英寸康宁第六代大猩猩玻璃AMOLED屏幕,屏幕做到了无刘海,不愧为真全面屏手机。指纹解锁方面,OPPO Reno采用的是光学屏幕指纹解锁方案,官方称全面升级结构和识别算法,采用补偿式投光方案,让整个区域亮度均匀。
最后是三星的A70,它配备了一块6.7英寸的Super AMOLED屏幕。指纹识别方面,A70同样拥有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不过解锁方案并不是S10+的超声波屏下指纹解锁,而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光学屏幕指纹解锁技术。
屏下指纹识别,屏幕也是关键
近年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们,都在疯狂追求屏占比高的手机外观。这个时候就有一个矛盾的问题出现,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会明显影响到高屏占比的设计发展。无论是前置还是后置的电容指纹识别模块,都不利于打造唯美的全面屏手机。所以砍掉传统指纹识别技术是大势所趋,屏幕指纹解锁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的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就是通过手指按压在屏幕上,由屏幕下方的指纹识别模块采集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而进行解锁的新技术。现在市面上的机型主要采用了超声波、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可以穿透各种不同的材质,从而达到识别指纹的目的。
和传统指纹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用和指纹识别模块进行直接的接触,这时候屏幕就成了最重要的媒介了。毕竟屏幕、玻璃和面板的材质、厚度、通透度等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屏幕指纹识别模块的采样质量。
既然这是一期屏下指纹横评,理论说完后,就进入实践测试阶段了,我们针对屏下指纹识别的特性设计了几个关卡让被测机型进行比拼,得分计算方式是:根据各环节的第一名得4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2分,第四名得1分,然后经过综合计算每台机型所得总分来决胜负。话不多说,马上公布测试结果。
Round 1:指纹采集
指纹采集的过程中,一般分为手指核心范围的录入和指纹附近范围的录入两个步骤的,所以我们也针对每款机型分别记录了次数。在核心范围录入次数来说,华为P30所需录入次数最少。而最多则是三星S10+。而指纹附近范围录入次数最少的是三星S10+,最多的是OPPO Reno。得分方面按照总录入数进行评分,录入次数越少则得分越高。虽然指纹采集并不是直接影响解锁质量的环节,但是也可以让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得分:
Round 2:解锁速度
从解锁速度方面来看,毫无疑问,华为P30解锁用时占了绝对的优势。OPPO Reno和S10+紧跟其后,时间用时最长的是三星A70。如果从屏幕指纹解锁原理方面来说,则是两款非三星机型的光学识别方案名列一二名,而三星机型的超声波和光学指纹分别位列三四名。
得分:
Round 3:干指解锁
在干手指解锁成功率关节的数据可以看到,华为P30和OPPO Reno两位同事分别十次的测试中均成功解锁,解锁成功率达100%。而三星S10+则有一次解锁失败,解锁成功率为95%,三星A70有4次解锁失败,解锁成功率为80%。
得分:
Round 4:湿指解锁
在湿指解锁成功率测试环节数据可以看到,主打湿指解锁的三星S10+和华为P30的解锁成功率为100%,OPPO Reno的解锁成功率为90%,而三星A70的解锁成功率为50%。
得分:
Round 5:油指解锁
在油指解锁环节,我们会在录入过指纹的手指上涂上植物油,然后进行全覆盖的按压解锁。在测试数据可以看到,华为P30的油指解锁成功率为100%,OPPO Reno和三星S10+分别以95%和90%的解锁成功率分列二三名,最后的名次则是三星A70的70%解锁成功率。
得分:
Round 6:半按解锁
最后来到半按指纹解锁成功率的测试环节,测试过程为录入过的指纹按压屏幕时候只放置一半的指纹信息在屏幕显示位置。简单说就是屏幕显示的指纹录入区域里,我们的手指指按一半,另一半是按压在区域外面的。然后测试下来可以看到,华为P30和OPPO Reno解锁成功率都为100%,紧随其后的是三星S10+的90%解锁成功率,最后则是三星A70的25%的解锁成功率。
得分:
综合赛果
经过六轮测试后,根据各项得分综合后的赛果如下:
得分:
结语
从总分可以看到,华为P30以压倒性的分数位居第一,而OPPO Reno以2分之差领先三星S10+,排名最后的则是三星A70。虽然各环节对于屏幕指纹解锁的测试权重不一,但是我们测试已经是做到公平竞赛了。并且得分已经尽可能地直观呈现出四台智能手机的屏幕指纹解锁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屏幕指纹解锁机型所采用的方案都来自汇顶科技、神盾科技和高通指纹解锁方案。而这次横评被测试机型中刚好就覆盖了这三个不同的屏幕指纹解锁方案的厂商,可以透露下,华为P30和OPPO Reno都是采用了汇顶科技的光学屏幕指纹解锁方案;而三星S10+则采用了高通的超声波屏幕指纹解锁方案;三星A70则采用了神盾科技的光学屏幕指纹解锁方案。
从结果导向来说,无疑汇顶科技的解锁方案在目前来说是相当成熟的,无论什么场景下的解锁成功率还是速度,都得到了客观事实的认可。相较之下,高通超声波屏幕指纹解锁技术在湿指解锁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在综合环境下还是略显逊色。而神盾科技的解锁方案则显得还有比较大的进步空间。虽然三者在解锁速度上都是毫秒之差,但是这在日常使用中的体验却差天共地了。
在 2019 年的世界通讯大会中,新手机的亮点除了折叠、5G 以及多摄影镜头之外,最让人期待的还有屏幕下指纹辨识系统。
IC 设计大厂联发科转投资之一的汇顶科技,在本次展会中,除持续发表在屏幕下指纹辨识系统的新专利之外,也针对智能穿戴市场推出生理特征解决方案,即针对 IoT 市场的「Sensor+MCU+Security+Connectivity」综合平台,也由于技术有其独特性,因此获得大会所颁发的「最佳互联消费设备大奖」。
汇顶科技表示,目前其光学式屏幕下指纹辨识系统,在国内市场短时间内已经获得了许多知名终端品牌的青睐,广泛商用于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一加、荣耀、联想等品牌共 22 款机型。并且还有采用汇顶光学式屏幕下指纹辨识的手机厂商一加的 6T 机种,通过了美国营运商的严苛验证,成为首款在美国销售的光学式屏幕下指纹辨识。
因此,截至 2019 年 2月,汇顶光学式屏幕下指纹辨识已申请、获得全球超过 500 项专利,成为市场中最受欢迎的光学式屏幕下指纹辨识系统。
另外,在本次 MWC 中,汇顶的多项 IoT 解决方案将首次亮相。藉由智能门锁、智能路灯、智能水表 / 电表、智能物流等应用场景体验,生动的为用户讲述汇顶科技自主研发的超低功耗 NB-IoT、BLE 无线连接芯片,以及安全 MCU+ 活体指纹辨识传感器在智能家庭、智能城市、智能交通中扮演的角色与独特价值。
此外,汇顶将在本次展会首次发表目前业界尺寸最小、功耗最低、达到 IPX5 防水标准的多通道入耳检测和触控二合一方案 GH61X 系列。该方案完美适配 TWS(True Wireless Stereo)、头戴式等耳机,无需在耳机上开孔即可智慧识别佩戴状态,并可透过在耳机表面点击或滑动等触控手势来控制耳机,带给消费者更智慧便捷的人机互动和畅听体验。
而且,汇顶还发表第二代心率检测芯片 GH30X 系列,其具备超小尺寸、超低功耗、更准确心率测量等优势,可应用于智能耳机、手环、手表等可穿戴类产品,能实现更精确的使用者运动和健康状态监测,为消费者带来运动+智能科技的极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