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光刻机已进场 广州粤芯首条生产线9月量产

ASML光刻机已进场 广州粤芯首条生产线9月量产

近日,智光电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其参股的广州粤芯半导体采购了荷兰ASML(艾司摩尔)光刻机,并且于今年3月中旬搬进了粤芯半导体主厂房。

智光电气表示,其目前持有广州誉芯众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30%有限合伙人份额,间接持有粤芯半导体股权。此外,智光电气还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粤芯半导体一期以90nm-180nm技术产品为主,二期以65nm-90nm技术产品为主。 

智光电气表示,目前粤芯半导体正在做量产前的最后调试准备。光刻机等主设备的顺利进驻,为粤芯半导体量产计划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东卫视近日也报道称,粤芯半导体首条生产线已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即将在6月投片、9月量产。

据悉,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在广州开发区中新知识城设立,是国内第一座以虚拟IDM (Virtual IDM) 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厂,也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目前已被列入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3月开始打桩,2018年10月按原计划完成主厂房封顶。

根据粤芯官网介绍,粤芯半导体项目投资70亿元,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共占地14万平方米。建成达产后,粤芯半导体将实现月产40,000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产品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满足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需求。

ASML光刻机已进场 广州粤芯首条生产线9月量产

ASML光刻机已进场 广州粤芯首条生产线9月量产

近日,智光电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其参股的广州粤芯半导体采购了荷兰ASML(艾司摩尔)光刻机,并且于今年3月中旬搬进了粤芯半导体主厂房。

智光电气表示,其目前持有广州誉芯众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30%有限合伙人份额,间接持有粤芯半导体股权。此外,智光电气还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粤芯半导体一期以90nm-180nm技术产品为主,二期以65nm-90nm技术产品为主。 

智光电气表示,目前粤芯半导体正在做量产前的最后调试准备。光刻机等主设备的顺利进驻,为粤芯半导体量产计划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东卫视近日也报道称,粤芯半导体首条生产线已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即将在6月投片、9月量产。

据悉,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在广州开发区中新知识城设立,是国内第一座以虚拟IDM (Virtual IDM) 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厂,也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目前已被列入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3月开始打桩,2018年10月按原计划完成主厂房封顶。

根据粤芯官网介绍,粤芯半导体项目投资70亿元,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共占地14万平方米。建成达产后,粤芯半导体将实现月产40,000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产品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满足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需求。

设备正式搬入,粤芯半导体12英寸晶圆厂预计9月量产!

设备正式搬入,粤芯半导体12英寸晶圆厂预计9月量产!

昨日,业界传闻数台载着半导体设备的物流车进入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芯半导体”)的园区,其中一台车身印着ASML的车尤为亮眼。

业界猜测粤芯半导体这是设备进厂了。果不其然,今天(3月15日)粤芯半导体在广州正式举行了设备搬入仪式,这意味着粤芯半导体离量产更进一步。

官方信息显示,粤芯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国内第一座以虚拟IDM (Virtual IDM) 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厂,也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总投资70亿元,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共占地14万平方米。

根据规划,粤芯半导体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月产40000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产品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满足物联网、汽车电子/车联网、人工智能、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需求。

该项目于2017年12月27日举行奠基仪式,2018年3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10月11日主厂房封顶,根据此前规划的进度,该项目将于今年3月迎来设备进厂与调试,接下来是生产线的调通、高良率wafer的产出等各关键性节点,目前看来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

对于晶圆代工厂而言,设备进厂即意味着量产提上日程,一般情况下设备进厂后大概2~3个季度可量产,媒体此前报道称,粤芯半导体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可进行小批量量产。事实上,工程进展似乎比预想中顺利,今天粤芯半导体表示项目将于今年6月投片、9月15日开始进行量产。

作为国内第一座虚拟IDM 12英寸晶圆厂,随着其设备搬入、量产在即,粤芯半导体很有可能将会成为国内本土首条量产的12英寸特色工艺产线,对国内进一步探索VIDM模式亦将起到积极意义。

广州“强芯”:苏州国芯签约落户,近期还将引进千亿级芯片项目

广州“强芯”:苏州国芯签约落户,近期还将引进千亿级芯片项目

广州市正在加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要打造出千亿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继引进粤芯半导体填补芯片制造领域空白之后,广州日前再签约一重磅芯片项目。

粤芯之后再迎国芯

2月20日,广州高新区、开发区、黄浦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活动中共有23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包括广州国芯芯片项目。

据介绍,广州国芯芯片项目由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计划引进引进恩智浦多核CPU技术和IBM的RAID存储控制芯片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高端嵌入式CPU技术及产品、高性能RAID存储卡、可信存储服务器和系统。

资料显示,苏州国芯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嵌入式CPU IP提供商及嵌入式CPU芯片设计商,2018年获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入股,相继开发了国内首颗高性能服务器可信安全芯片、国内首颗发动机控制芯片等,总出货量超1亿颗,2017年营收1.41亿元。

在这之前,广州近年来已引进了包括粤芯在内多家上下游芯片企业。2017年12月,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成为广州第一座12英寸生产线芯片厂。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建成达产后将实现月产40000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项目主厂房已于2018年10月封顶,预计于今年底量产。

目前,广州拥有泰斗微电子、润芯、硅芯、新岸线、昂宝、安凯等一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及兴森快捷、安捷利、风华芯电、新星微电子等一批封装测试企业,粤芯半导体项目则填补芯片制造空白。如今再迎来苏州国芯,广州集成电路产业阵容逐渐加强,初步构建起“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为一体的作业模式。

广州“强芯”提速

作为广东省省会,广州早于2001年出台《广州市鼓励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若干规定》政策,确定集成电路为该市的发展方向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地展开了新一轮集成电路赛道竞争,广州亦加快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步伐,此前出台的《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再次将集成电路作为产业发展的领域重点和方向。

2017年至今,广州“强芯”进一步提速。广州于2017年底引进粤芯项目,紧接着2018年密集召开半导体座谈会、高峰论坛,并正式成立了广州市半导体协会。2018年12月,广州市工信委正式印发《广州市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措施》,为广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确定了规划与目标。

《广州市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措施》定下目标,到2022年,广州市争取纳入国家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建设国内先进的晶圆生产线,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分析以及深耕智能传感器系统方案的企业,争取打造出千亿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人才汇聚地、创新示范区。

措施还提到,广州在芯片制造方面将大力引进国内外骨干企业布局建设2-3条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支持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生产线;芯片设计方面围绕5G、新能源汽车、移动智能终端、存储器、光电、照明、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应用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等。

新政出台,广州真金白银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随着粤芯、国芯等企业/项目相继落户,广州正在朝着目标迈进。值得一提的是,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近期还将引进千亿级芯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