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咨询:中国芯片国产替代成长性优于行业周期,2019年IC设计业产值依旧可期

集邦咨询:中国芯片国产替代成长性优于行业周期,2019年IC设计业产值依旧可期

尽管2019年进口替代空间依旧巨大,但受到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下滑、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冲击,中国IC设计产业2019年成长速度将放缓至17.9%,产值预计将来到2,965亿元人民币。

 

根据集邦咨询统计,2018年中国IC设计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美元的企业有3家;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4家企业表现突出,全年营收成长率超过20%,而2家企业则出现超2位数的下滑。

细究各公司表现,海思2018年营收成长近30%,受惠于母公司华为手机出货的强势成长及自家研发芯片搭载率的提升;格科微营收成长高达39%,受益于CIS需求强劲及芯片价格上涨等因素;而兆易创新2018年营收成长约13%,受惠于上半年Nor Flash的涨价及MCU的营收成长;紫光国微2018年营收成长约28%,受益于智慧安全芯片等业务的高速成长。

中兴微2018年营收较2017年衰退近两成。汇顶则因为受到指纹识别芯片出货下滑,以及芯片平均销售价格(ASP)下降的双重影响,2018年全年营收衰退约13%。

观察中国IC设计产业发展,除了海思率先量产全球首颗7nm SoC,宣示中国本土5G基频芯片布局脚步领先。百度、华为、寒武纪、地平线等多家企业发布终端或云端AI处理器芯片,也显示了中国IC设计企业整体技术实力的稳步提升。然而,目前中国IC芯片的自给率仅在15%左右,并且以低端低价产品自给率为最高。因此未来只有持续强化研发创新,以拉升中高端芯片的自给率为目标,才能实质推升营收动能的持续成长。

展望2019年,科技发展趋势仍将围绕在如AI、5G、AIOT、Autonomous、Edge Computing、Biometric等议题所带动的新形态产业发展之上。中国在上述的科技发展重要指标上已掌握领先优势,这将推动中国IC设计产业持续发展。

以5G领域来看,5G未来商用后创造出的应用场景将带动半导体元件的整体需求。2020年全球大部分地区进入5G商用期,半导体需求的提升预计将在2021年前后发酵。

此外,在AIOT领域中已陆续有商用场景的落实,再加上产业巨头及电信运营商和政策的推进,将能引出利基型市场的潜力与商机。

在汽车电子领域方面,虽然汽车整体销量下滑,但在政策引导和巨头推进的作用下,汽车电动化和智能联网化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从而带动半导体元件的需求。

年度盘点:紫光展锐8大创新技术

年度盘点:紫光展锐8大创新技术

创新是IC产业发展的基石!展锐自创立以来,始终将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驱动力。从2G到5G,展锐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不断突破,创芯不凡。回首2018,一起盘点下这一年来展锐的8大创新技术成果。

1、5G

2018年,紫光展锐在5G研发上全面提速,率先完成5G原型机的开发,通过了系统供应商的NSA测试,并且已经与多家网络设备商完成了5G SA架构的协议一致性验证,完成了由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第三阶段5G新空口互操作研发测试(IoDT)。

紫光展锐原型机采用准芯片级架构5G终端原型机Pilot V2,支持5G灵活空口设计特性的新型终端基带/射频架构,支持Sub-6GHz频段,8*8MIMO和载波聚合,集成多核处理器、高速信号处理FPGA阵列,具备多元灵活可重配置能力,可以满足5G NR多场景下对高吞吐率、低时延及灵活性的验证需求,为5G试验及验证提供终端样机的解决方案。进入2019,展锐即将推出5G芯片,推动中国5G商用发展。

2、NB-IoT

NB-IoT是目前物联网的主流技术之一,在该领域,紫光展锐拥有成熟的产业链技术与解决方案,推出了两款代表性产品:全球唯一一款高集成度单芯片的NB-IoT/GSM双模方案—展锐春藤8909B;高集成度的NB-IoT单模单芯片—展锐春藤8908A。其中展锐春藤8908A采用40nm工艺,单芯片集成中央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射频收发机、电源管理、ROM与RAM存储单元等,适用于通用数据模组、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并且支持3GPP Release 14协议,具备窄带物联网超低功耗、超大容量、超强覆盖等特点。频率范围覆盖690~2200MHz宽频段,可以适配国内及海外运营商网络。

在2018年中国移动终端实验室公布的NB-IoT芯片(模组)评测结果中,紫光展锐春藤8908A多项指标排名第一。其中定点场景中展锐春藤8908A业务时延最低,移动场景中业务传输成功率最高,均领先于所有同类竞品,解决了前期市场中常提到的“NB-IoT技术不适合应用于移动场景”的担忧,也因此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先后获得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NB-IoT模组项目中标。

3、AR

作为沉浸式计算平台的重要一环,AR正在影响人类的工作生活和交互体验。在移动终端,AR通过虚实结合的场景,让消费者享受到超越现实的感官和娱乐体验,成为智能手机跨越式创新的突破点。

2018年初,紫光展锐率先发布了其首款面向主流市场的AR手机方案,目前已实现了基于AR+手势的人机交互方法,使得手机在拍照及视频录像时更有趣味性及艺术感。不同于目前市场上面向旗舰机型的AR技术解决方案,展锐的AR方案应用广泛,适配机型限制条件少,CPU占用低,不仅可在高端手机上流畅运行,面向主流市场的普及型手机同样具有极强的适配性和稳定性。

4、AI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在手机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芯片设计厂商,展锐在AI技术上早有布局,2018年推出了其首款人工智能AI芯片紫光展锐SC9863。

紫光展锐SC9863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可以自动识别拍照场景,支持13种场景识别,不止如此,基于Dot Product AI加速指令和平台,使芯片物体识别量达到1000多种,相较于无AI加速平台运算性能也提升4倍,其AI应用覆盖了Face ID、AI场景识别、AI美颜、AI物体识别、人像分割等重磅功能。其人像分割功能,可实现单摄像头的虚化功能,且虚化效果更佳自然。

5、自主通用CPU

CPU核对智能终端芯片及智能终端本身,甚至产业本身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关乎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2018年,展锐在自主研发CPU核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推出了紫光展锐SC9850KH,这是我国首款采用自主通用型CPU关键技术的LTE手机芯片平台,其核心CPU为展锐独立自主设计。

紫光展锐SC9850KH采用3D图形加速ARM Mali 820 MP1 GPU,支持TD-LTE、LTE-FDD、WCDMA、TD-SCDMA、GSM五模,并支持最高1600万像素的摄像头、1080P视频、720P高清显示,同时紫光展锐SC9850KH建立了独立安全机制,有效保障信息安全,可实现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优异的智能体验。

6、无线连接

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所有的智能终端设备都将接入网络中相互连接,然而对于无线连接技术,很多人还停留在万物互联仅靠Wi-Fi和蓝牙的印象中,而在无线连接的迭代发展中,展锐又领先一步。2018年展锐推出了Marlin3无线连接芯片,这是目前国内公开市场唯一的11ac2x2、BT5、GNSS多模、FM四合一芯片,其率先在无线连接芯片中采用28nm工艺,保证了优异的性能和功耗表现;支持最先进的IEEE 802.11ac 2×2 MU-MIMO,符合Wi-Fi VHT R2规范;支持蓝牙5,五模三频GPS/Galileo/Glonass/北斗/北斗三代等多种最先进的标准。

7、蓝牙Mesh

蓝牙是全世界应用最为普遍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它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止过。自2017年起,蓝牙技术联盟宣布蓝牙技术开始全面支持Mesh网状网络,短短一年多时间,蓝牙Mesh已经积攒了产业链上下游十足的人气。2019年,Mesh的市场机会值得期待。目前展锐已可以提供面向开发者的蓝牙Mesh开发软硬件,展锐春藤5661以及5860皆满足阿里实验室的Mesh认证要求,可以提供主、从设备的完整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各类需求。

展锐春藤5661 Mesh具有工业级解决方案、全球兼容性认证、成熟安全的技术等亮点。展锐5661 Mesh技术有效地支持了数千个具有工业级消息传递性能的节点;并且提供工业级安全性,以防止所有已知攻击;在做到实现自我修复网络的同时,蓝牙Mesh技术保障了多厂商的互兼容性,确保来自全球不同供应商的产品协同工作。

8、双卡双VoLTE

双卡双待功能让许多手机都可以做到一台手机两个号码,但它却无法实现两张卡的4G高清语音和视频通话,因此双卡双VoLTE技术应运而生,它可以实现双卡终端的主、副卡在VoLTE下待机,主卡和副卡的VoLTE业务承载在各自独立的LTE上,任何时刻都能提供一路VoLTE业务。

使用双卡双VoLTE技术后,不管你使用主卡还是副卡,都支持高清语音通话,都可以在通话的同时4G上网,实现真正的双卡双待。目前,紫光展锐的所有4G产品均支持双卡双VoLTE,产品同时实现全球出货。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紫光展锐的创新成果基于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矢志不渝的芯工匠精神,这份坚持与积累是我们创新的基础,迈入2019,我们牢记中国芯使命,加快创新步伐,引领中国芯走向世界。

上海经信委调研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重点项目

上海经信委调研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重点项目

1月9日至1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傅新华副主任带队,赴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调研紫光展锐、阿里平头哥、燧原科技等企业发展情况,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产业集聚。市经信委电子信息产业处、浦东新区科经委、张江管委会、张江集团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在紫光展锐公司,公司CEO刁石京介绍了公司发展特别是通信芯片业务情况,讨论了紫光集团在沪打造设计总部的有关方案、5G高端芯片研发计划等工作。傅新华副主任充分肯定了紫光集团以紫光展锐为核心在沪打造设计总部的规划,建议紫光展锐聚焦核心业务,利用政策环境,有效对接资源,不断取得项目建设新进展,同时要求市区产业部门主动对接、跨前服务,全力做好项目落地、园区建设等各项工作。

在平头哥公司,公司CEO介绍了公司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产品布局、研发进展、项目计划等情况。傅主任表示,平头哥作为阿里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布局的重要环节,可依托上海的智慧城市和营商环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符合阿里产业生态的设计企业,下一步要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为载体,进一步聚焦前沿领域,培育人才队伍,尽快推出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芯片。

在燧原科技公司,公司CEO赵立东介绍了设计业务的相关技术、产业链合作和培训计划。燧原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优秀软硬件工程师,产品定位明确,发展规划清晰,傅主任要求加强项目组织,加大执行力度,尽快实现产品量产。

对于企业关于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建设、专利申请、产业政策等需求和建议,调研组逐一作了解答,并表示将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园区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地推进本市设计业积聚发展。

紫光展锐推出支持北斗三代的四合一芯片

紫光展锐推出支持北斗三代的四合一芯片

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展锐,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核心芯片供应商之一,近日推出春藤 2651四合一芯片,这是目前国内公开市场唯一一款同时支持WiFi 2X2 802.11ac、蓝牙5、GNSS五模(GPS/GLONASS/Galileo/北斗、北斗三代)、FM的四合一芯片,也是全球首批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系统的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2月27日正式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即日起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进入全球时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的精度和可靠性大幅提高,具体来说,定位精度达到2.5至5米,测速精度达到0.2米/秒,授时精度为20纳秒。另外,北斗三号的设计寿命也从8年提高到10年到12年,并提出了“保证服务不间断”指标。

相对于GPS,北斗三代具有技术上的后发优势,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因此抗遮挡能力更强,尤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另外,北斗三号可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根据规划,到2020年,北斗三号将拥有35颗卫星,系统全面完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推进北斗产业化的进程中,紫光展锐是国内首批加入北斗全球信号共建的芯片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将北斗导航技术在移动终端上进行大规模应用的供应商。早在2015年,紫光展锐就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北斗/GPS/GLONASS、WiFi、蓝牙、调频(FM)四合一低功耗、高集成度北斗定位芯片以及智能手机整体解决方案,这是国内首个大规模量产,支持北斗的移动芯片解决方案,它的出现一举打破了国外厂商在智能手机卫星导航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

除了移动通信终端,紫光展锐还计划将北斗芯片的应用范围拓展到IoT领域,可应用于车辆管理、汽车导航、可穿戴设备、航海导航、GIS数据采集、精准农业、智慧物流、无人驾驶、工程勘察等领域,全面推动万物互联。
 
紫光展锐在春藤 2651四合一芯片的研发过程中申请了大量专利,覆盖算法、ASIC实现、产品开发应用在内的多个领域。数十篇专利的发表,进一步丰富了紫光展锐的IP产权库,并为后续多个产品系列提供了完整IP技术支持,奠定在IC产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优势。

紫光展锐携手与德通讯布局AIOT  合资公司与展微电子揭牌运营

紫光展锐携手与德通讯布局AIOT 合资公司与展微电子揭牌运营

日前,紫光展锐和与德通讯的合资公司与展微电子有限公司有了新进展。与展微电子官方微信发布新闻稿,2018年12月29日与展微电子正式揭牌,并宣布即日起启动运营。

与展微电子是由手机ODM厂商与德通讯和IC设计企业紫光展锐合作发起,旨在将各自领域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和浓厚客户基础汇成合力,布局物联网和芯片双高速增长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业内领先的芯片模组设计和技术方案。

天眼查资料显示,与展微电子已于2018年9月25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其中与德通讯认缴出资1.2亿元、持股60%,北京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认缴出资8000万元、持股40%。

目前看来,与展微电子的高管成员已基本组建完毕。据其官方微信新闻稿资料,与德通讯董事长徐铁担任与展微电子董事长,与德通讯副总裁王勇担任与展微电子CEO。此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曾学忠担任与展微电子的副董事长。

据悉,与德通讯是国内手机ODM厂商,近两年来开始对5G、AIOT展开布局,目前已和包括阿里、科大讯飞、百度、腾讯等建立了战略关系,联手打造出天猫精灵、讯飞翻译机、悟空机器人等产品。

2018年11月在第二届重庆国际手机展上,与德通讯方面曾透露其与紫光展锐合作项目的相关消息。

根据双方规划,与展微电子将布局物联网、AI芯片及模组技术,为物联网、AI硬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项目将凭借与德在天猫精灵业务上的基础,以智能音箱为切入展开芯片及模组技术研发,并在3-5年内完成对上下游产业资源的整合,大面积覆盖AI应用,最终实现芯片的国产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