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原股份科创板IPO提交注册:三年研发投入逾10亿元

芯原股份科创板IPO提交注册:三年研发投入逾10亿元

6月4日电 科创板拟上市公司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原股份”或“公司”)日前提交注册。

招股书显示,芯原股份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公司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超过10亿元,研发费用率保持在30%以上。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小米基金持股

芯原股份前身成立于2001年,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第一大股东VeriSilicon Limited持股比例为17.91%,由公司董事长、总裁戴伟民及其亲属控股。

公司分别于2018年12月、2019年6月引进了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及小米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IPO前,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和小米基金持股比例分别为7.98%和6.25%,分列第三、第四大股东。另外,公司股东还包括Intel、IDG资本等。

三年研发投入逾10亿元 年度亏损有所收窄

根据招股书,芯原股份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客户包括英特尔、博世、华为、晶晨股份等半导体行业公司以及Facebook、谷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

2017-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80亿元、10.57亿元、13.40亿元,整体保持增长态势,期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67.65%、73.75%、54.64%。其中,2018年公司收入短期下滑主要因个别客户量产项目于2017年产品集中出货,而该等客户新一代产品以及其他部分新客户或新项目尚处于芯片设计阶段或量产初期阶段,尚未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芯原股份研发投入较高,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超10亿元。财务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32亿元、3.47亿元、4.2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06%、4.75%、22.36%,期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71%、32.85%、31.72%,保持在30%以上。在科创板公司中,芯原股份研发费用率排名居前。

截至2019年末,公司总人数为936人,其中研发人员为789人,占员工总比例为84.29%,员工总数中超过65%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水平。

受持续大额的研发投入、优先股等金融工具带来公允价值变动以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等因素影响,公司尚未盈利。

2017-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14.87万元、-6,779.92万元、-4,117.04万元,年度亏损逐渐收窄。

2020年一季度,公司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11.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30.5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对此,芯原股份表示,一方面,公司继续加强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假期时间增长,员工有效工作时间减少,芯片设计效率有所降低,且公司为积极对抗疫情而为员工支出的返城和复工交通特殊补贴、防护用品采购、员工午餐配送等费用亦有所增加。

拟募集7.9亿元开发产品

芯原股份IPO拟募集资金7.9亿元,主要用于研发中心升级、智慧汽车的IP应用方案和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的开发及产业化、智慧云平台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的开发及产业化等5个项目。

其中,智慧可穿戴设备的IP应用方案和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基于芯原蓝牙低功耗BLE射频IP进行设计,主要面向无线耳机、助听设备、智能手表/手环等主流智慧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健康监测、增强室内定位导航等特殊应用场景。

智慧汽车的IP应用方案和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主体分为智慧座舱和自动驾驶两个部分,在智慧座舱方案中,目标是基于芯原全面的SoC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以及IP应用方案,搭建智慧座舱芯片定制平台。在自动驾驶方案中,目标是设计一套应用于L4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平台。

智慧家居方面,以建设超高清家庭监控芯片平台和低功耗家居控制芯片平台为目标,并针对性地研发高性能8K IP方案和7*24小时在线低功耗IP方案。智慧城市方面,以建设智慧城市监控芯片平台为建设目标,并针对性地研发高性能、高清晰度IP方案和低延迟、低功耗同步控制IP方案。

智慧云平台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主要开发用于数据中心主数据存储服务的加速服务器专用SoC。研发中心升级旨在对SiPaaS模式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进行升级。

获大基金、小米基金、英特尔加持 芯原微电子冲刺科创板

获大基金、小米基金、英特尔加持 芯原微电子冲刺科创板

日前,又一家集成电路企业冲刺科创板。上交所信息显示,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原微电子”)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

招股书显示,芯原微电子本次拟公开发行不少于4831.93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9亿元,投入智慧可穿戴设备的IP(知识产权)应用方案和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的开发及产业化等多个项目。

经营亏损快速收窄

芯原微电子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 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据介绍,芯原微电子的主要经营模式为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Silicon Platform as a Service,SiPaaS?)模式。

招股书介绍称,芯原微电子已拥有高清视频、高清音频及语音、车载娱乐系统处理器、视频监控、物联网连接、数据中心等多种一站式芯片定制解决方案,以及自主可控的图形处理器IP、神经网络处理器IP、视频处理器IP、数字信号处理器IP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P五类处理器IP、1400多个数模混合IP和射频IP。

在先进工艺节点方面,芯原微电子已拥有14nm/10nm/7nm FinFET和28nm/22nm FD-SOI制程芯片的成功设计流片经验,并已开始进行新一代FinFET和FD-SOI制程芯片的设计预研。

芯原微电子的主要客户包括英特尔、博世、恩智浦、Facebook、大华股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报告期内,该公司每年平均流片超过40款客户芯片,年均芯片出货量折合8英寸晶圆的数量约为87096片。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芯原微电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3亿元、10.80亿元、10.57亿元、6.08亿元,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28亿元、-6779.92万元、474.19万元,经营亏损快速收窄。

招股书指出,多年来较高投入的研发积累是芯原微电子尚未实现持续盈利的重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10亿元、3.32亿元、3.47亿元、1.94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18%、30.71%、32.85%、31.99%;公司总人数为812人,其中研发人员为677人,占员工总比例为83.37%,员工总数中超过65%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芯原微电子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7项、商标62项,在中国境内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04项、软件著作权12项以及丰富的技术秘密储备。

获大基金、小米基金、英特尔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中披露了芯原微电子的主要股东,显示其股东阵营颇为强大,先后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小米基金”)等投资。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芯原微电子持有5%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股东包括VeriSilicon Limited 及其一致行动人Wayne Wei-Ming Dai(戴伟民)、兴橙投资方、香港富策、大基金、小米基金、共青城原厚及共青城原德,其中大基金为第三大股东、持股7.9849%,小米基金为第四大股东、持股6.2521%。

除了上述主要股东外,芯原微电子的的股东阵营还包括国开科创、浦东新兴、张江火炬、IDG、英特尔等国内外投资机构及知名半导体公司。

这次芯原微电子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不超过7.9亿元,拟用于智慧可穿戴设备的IP应用方案和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智慧汽车的IP应用方案和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智慧家居和智慧城市的 IP 应用方案和芯片定制平台、智慧云平台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芯原微电子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关系密切,是从公司战略角度出发, 对现有业务进行的扩展和深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跟当前主流科技应用发展方向,契合公司现有产品的扩大应用以及现有研发能力提高的需要。

芯原微电子完成科创板上市辅导

芯原微电子完成科创板上市辅导

近日,上海证监局官网披露了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原微电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工作总结。公告显示,自今年3月开始,经过四个多月的辅导工作,芯原IPO上市辅导至2019年8月正式结束。

资料显示,芯原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权服务的企业,主要服务为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工业、数据处理、物联网等广泛应用市场提供的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

芯原微电子的前身为芯原有限,但芯原有限设立时的名称为思略微,系由美国思略于2001年8月出资设立,设立时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均为50万美元。

随后,经过多次增资和股权转让,今年3月,芯原有限整体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后名称变更为芯原微电子。但其融资步伐仍未停止。

今年6月,芯原微电子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3次增资,前两次增资为对境内外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第三次增资是引入小米基金等三家外部投资者。

其中,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小米基金”)以3亿元认购发行人新发行的27,188,786股股份,增资完成后小米基金的持股比例为6.2521%,为芯原微电子第四大股东。

芯原微电子完成科创板上市辅导 今年6月估值已近48亿

芯原微电子完成科创板上市辅导 今年6月估值已近48亿

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原微电子”)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于今年8月30日的一场活动上透露,芯原集团于2018年11月完成拆红筹重组,芯原上海为未来上市主体的公司,计划在科创板上市。

上述计划正在逐渐的兑现。9月10日,上海证监局官网披露了芯原微电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工作总结,公司IPO上市辅导于今年3月正式开始,至 2019 年 8 月结束。

据披露,芯原微电子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并提供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 IP 授权服务的企业,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众多资本的青睐,其中在今年6月份,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小米基金”)等三家投资者对公司进行了增资,以最近这一次增资额计算,芯原微电子对应的估值约为47.98亿元。

疯狂的资本路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在芯原微电子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众多资本的“拥抱”,其中不乏一些国内外的明星资本。

芯原微电子的前身为芯原有限,但芯原有限也不是公司成立初期的名字,据了解,芯原有限设立时的名称为思略微,系由美国思略于 2001 年 8 月出资设立,设立时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均为 50 万美元。

直到2018年8月之前,芯原有限还是外商独资,其股东为VeriSilicon Limited,持有公司100%的股权。

此后为了将境外股东所持股份下翻至境内,同时进行股权融资,2018年8月23日,VeriSilicon Limited 作出股东决定,同意芯原有限的注册资本变更为2347.7278万美元,投资总额变更为5400万美元。同日,公司还引进了24名投资人。

24名投资人包括境内外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其中,Intel Capital (Cayman) Corporation(英特尔资本(开曼)公司)增资款为491.12万美元、Wayne Wei-Ming Dai(戴伟民)增资款为371.42万美元,另外IDG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也现身其中。

很快,在2018年的10月以及12月,芯原有限迎来了其成立后的第六和第七次增资,其中在公司第七次的增资中,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携2亿元的增资款投向公司,此轮的融资方还包括共青城时兴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张江火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上述增资完成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的持股比例跃居为9.4104%,公司大股东VeriSilicon Limited的持股比例被稀释至21.1048%。

此后在今年3月,芯原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制公司,但是公司持续的融资步伐仍未停止。

今年6月,芯原微电子于一个月内共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后的三次增资,记者了解到,前两次增资为对境内外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第三次增资是引入小米基金等三家外部投资者。

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米基金投资芯原微电子之前,其还投资了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恒玄科技,该公司也是一家初创企业,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小米对芯片设计企业的持续投资表明了其在智能音箱和物联网方面的决心,这两个领域也正在逐渐成为互联网和大数据访问的重要入口。

另外,小米基金以3亿元认购公司新发行的 2718.88万股,增资完成后小米基金的持股比例为6.2521%,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以此计算,此轮增资完成后,芯原微电子对应的估值约为48亿元,前述估值相较于今年三月公司内部股东股权转让对应的31.44亿的估值,三个月内增加了16.56亿元。

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

芯原微电子是做什么的?为何能吸引众多明星资本的青睐?

公开资料显示,芯原微电子主要服务为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工业、数据处理、物联网等广泛应用市场提供的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 IP 授权服务。

具体来看,芯原微电子的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可分为两个主要环节:芯片设计服务和芯片量产服务。其中芯片设计服务主要指根据客户对芯片在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芯片规格定义和 IP 选型,通过设计、实现及验证,逐步转化为能用于芯片制造的版图,并委托晶圆厂根据版图生产芯片样片(即样片流片);芯片量产环节主要指在样片通过客户验证后,根据客户需求委托晶圆厂进行晶圆制造、封测厂进行封装和测试,并提供以上过程中的生产管理服务,最终交付给客户晶圆片或者合格芯片的全部过程。

此外,公司的半导体 IP 授权服务主要是将集成电路设计时所需用到的经过验证、可重复使用且具备特定功能的模块授权给客户使用,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软件。

当前,国内芯片设计领域内的半导体公司众多,芯原微电子目前在市场中是处于哪个梯队?戴伟民在上述活动中表示,“我们是第一梯队的,和海思差不多的,IP很重要,以前IP排名中国前十没有的,我们现在第六,但比前五名成长更快,而且比他们种类更全。”

另外,芯原微电子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08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74.19万元,而此前三年(2016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连续亏损状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2670.66万元,但在2017年,公司扣非后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曾实现盈利4446.11万元。

而在资产负债率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6.98%,而公司去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则达到85.42%,不难看出的是,多笔外部融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债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