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宝:英特尔CPU缺货状况 Q3有望缓解

仁宝:英特尔CPU缺货状况 Q3有望缓解

计算机系统大厂仁宝22日举行法说会,总经理翁宗彬表示,英特尔缺货状况有望在Q3缓解。目前CPU仍在缺货状态,因此如果有货,会优先给高单价的商用与消费PC,而这些是仁宝经营的项目。

仁宝副董事长陈瑞聪说,现在是传统淡季,但CPU仍有供给缺口,第二季供应情况有望逐步上升,例如教育NB,第二季需求上来,但第三季才有CPU,因此5月的要递延到6月生产,6月要能全产又考验公司产能,因此要准备好、让产能极大化,这样训练也有利迎接9月的生产高峰。

仁宝PC与非PC比重对营收贡献为65%、35%,非PC为推升营收与获利主因,2018年第4季,毛利率3.1%、营益率1%、净利率0.3%,三率都呈现季增,

仁宝预期,PC第一季出货量较上季减少10~15%,非PC出货量季减30~40%,IPC持平,成长的品项在商用、电竞、超轻薄,而这些产品的单价较高、生命周期也拉长,因为现在消费者多希望买一台好的、用久一点。

对于整体产能规划,总经理翁宗彬说,中国劳动成本不断成长,且整体人力供不应求,加上中美贸易关系,DT、路由器等产品被增税10%,因此产线外移,虽短期产能以中国为主,目前越南工厂也已重启,长期因工资、人力、技术、供应链等整体成本考量,长期要看景气做决策、找备案。

仁宝今年成长较快是车用、服务器,服务器今年有重大突破,今、明年几乎双位数成长。陈瑞聪指出,车用未来是倍数成长,这两年是快速成长期,目前车用与服务器对营收贡献3~4%。

翁宗彬指出,5G、AIOT是未来趋势,5G是策略性投入标的之一,已前就有手机团队,能顺势转往5G发展,仁宝也是高通台湾策略性伙伴,现在5G有有SUB-6G、mmWAVE两个技术,AI则要先有大数据,台湾数据结合美国技术,往医疗发展。

英特尔:14 纳米缺货状况不会在 10 纳米或 7 纳米上重演

英特尔:14 纳米缺货状况不会在 10 纳米或 7 纳米上重演

2018 年下半年,因为处理器龙头英特尔 (intel) 的 14 纳米制程产能不足,造成了整体处理器市场的大缺货,进而导致了许多计算机大厂因此而业绩衰退,甚至影响到存储器与其他产品厂商的业绩。

而由于英特尔即将在 2019 年正式量产旗下的 10 纳米制程处理器,使得市场担心相关的产能缺少状况也会在 10 纳米的制程中产生。日前,英特尔高层就指出,对于 14 纳米产能的情况,将会尽可能避免在 10 纳米,甚至是未来的 7 纳米产能中再重蹈覆辙。

根据外电报导,在日前的 TMT 技术大会上,英特尔执行副总、资料中心业务部门总经理 Navin Shenoy 对于英特尔在 14 纳米节点上所遇到的产能不足问题表示,本次的状况服务器处理器的客户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是他们的供应优先权是最高的,而且这些问题也不会成为限制英特尔客户业绩成长的因素。至于在其他处理器的供应上,目前英特尔正在全力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

至于未来,Navin Shenoy 则是表示,英特尔将确保 14 纳米产能不足这样的事件不会重演。由于,英特尔在 14 纳米之后,下一个节点就是 10 纳米制程。而根据官方之前公布的信息显示,预计 2019 年底,10 纳米制程的处理器就会上市。不过,首批上市的主要是行动版本的处理器,服务器及桌上型版本的 Ice Lake 处理器大规模量产则要再稍等到 2020 年才会进行。

面对新制程世代处理器的推出,未来有机会带动一波换机潮的情况下,英特尔因此宣示将尽可能不让制程产能不足的情况再次重演,冲击整个市场销量。

此外,对于 14 纳米产能不足的情况,英特尔之前也多次回应过表示,2018 年他们额外增加了 15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主要就是用于提升 14 纳米产能。这使得市场预估,整体 14 纳米产能缺少的情况,将能在 2019 年下半年开始和缓。

事实上,英特尔自 2018 年 12 月开始,就宣布扩建美国俄勒冈州以及以色列、爱尔兰的晶圆厂产能,未来将大大缓解供应不足的问题,并且将供应时间缩短 60% 以上。不过,这些晶圆厂的扩建并不全是 14 纳米制程来预做准备的。其中在以色列、爱尔兰等晶圆厂的扩建计划,有部分就是为了因应未来的 10 纳米制程的量产而来的。至于,在美国俄勒冈晶圆厂的部分,则已经开始针对 7 纳米制程开始研发。因此,要维持未来的供货稳定,将会是现阶段英特尔的重点工作之一。

英特尔扩大俄勒冈州D1X工厂,为7纳米制程处理器做准备

英特尔扩大俄勒冈州D1X工厂,为7纳米制程处理器做准备

根据外电报导,美国俄勒冈州当地报纸《Oregonian》指出,处理器大厂英特尔目前正准备在俄勒冈州进行大规模建设,预计花费数十亿美元来扩产,并且打造新的工厂。其中,在英特尔先进制程研发基地的 D1X 工厂新建计划第三阶段,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阶段的部分,预计将在 2019 年的 6 月份正式展开。

报导指出,英特尔日前才公布产能扩产计划,其中包括在美国俄勒冈州、爱尔兰以及以色列 3 处晶圆厂的产能扩建,为的是纾解当前 14 纳米制程产能不足,造成处理器市场供不应求,并且因应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前景。

至于,在 D1X 工厂新建计划的第三阶段上,有消息人士表示,预计将把 D1X 厂将由目前的 220 万平方英尺,再扩增开辟 110 万平方英尺,并且导入每部达 12 亿美元的 EUV 极紫外光刻设备,以规划发展下一代 7 纳米制程处理器的研发与生产。而且,在 2019 年底 10 纳米制程的处理器正式量产后,7 纳米制程处理器就进入紧锣密鼓的研发阶段。

报导进一步表示,D1X 工厂是英特尔开发每一代新的芯片技术的地方。目前,英特尔也已经公开谈论其 D1X 计划,并预计新建计划的第三阶段部分,将持续至少 18 个月的时间的兴建之后,随后将进行数个月的设备安装。对此,虽然英特尔拒绝发表意见。但是,由于 D1X 的第三阶段计划已成为英特尔至少是 4 年间的长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因此,预计真正看到 7 纳米制程处理器出来的时间,最快也将会是在 2022 年。

英特尔过去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从 2010 年开始分两个阶段建设俄勒冈州的 D1X 工厂。虽然英特尔总部位于加州硅谷,但是在先进制程的研发与技术则都是在俄勒冈州,在当地是雇员最多、平均收入最高的企业。不过,英特尔的新工厂仅是当地正在进行的几个大型计划之一,其他还包括 Google、苹果和 Facebook 等企业的资料中心也都在当地兴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