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英特尔分手,Arm最高兴?

苹果英特尔分手,Arm最高兴?

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1点,苹果公司召开了2020 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会上宣布,苹果将在新版Mac上采用基于Arm架构的自研芯片。

苹果CEO Tim Cook表示,Mac在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转折。一是从最初的架构转向PowerPC芯片,二是过渡到Mac OS X操作系统,三是迁移到英特尔x86计算架构。如今,Mac将从英特尔芯片转向苹果自研芯片,使Mac的性能有新跨越。

苹果沿用SoC研发经验

“自研芯片+自研OS”的软硬件集成生态,是苹果最大的底气。从2010年随iPhone4面世的苹果A4处理器开始,苹果在芯片领域已经有了十年的自研历史。苹果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Johny Srouji透露,苹果的SoC出货量已经超过20亿颗,并设计和交付了数十亿颗配套芯片。

针对不同产品系列的功能要求,苹果基于可扩展的计算架构,开发了高度定制化的SoC,并持续优化芯片的性能功耗比。在iPhone产品线,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保持着一年一代的开发节奏,2019年推出的A13处理器相比2010年的A4处理器,性能已经提升了100倍以上。在iPad产品线,苹果研发了6款SoC,最新款的iPad Pro的显卡性能在十年间有了1000倍的提升。同样,在Apple Watch系列,苹果扩展了SoC架构并进行优化,以满足低功耗设备的性能需求。

在iPhone系列、iPad系列和Watch产品的芯片研发履历,让苹果对于Mac架构的研发充满信心。Srouji表示,苹果最关注的两个产品指标是性能和功耗。苹果会构建Mac SoC产品系列,并配置电源管理、安全隔区、GPU、神经引擎、机器学习加速器、视频显示和图像显示引擎等一系列定制技术, 在实现性能提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

“ARM构架比x86架构更注重低功耗,苹果的新芯片追求能耗更低、发热更少,并顺应PC终端产品的轻薄化趋势。更重要的是,采用自研的ARM架构芯片,会大大降低成本。”行业分析师吕芃浩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打通iPhone、iPad、Mac应用生态

对于不同产品线的应用生态,苹果采取了“分化”和“联动”的双重策略。一方面,为了最大程度优化软硬件耦合,苹果为每一个产品系列开发了独立的操作系统。另一方面,苹果持续增强不同操作系统的联动性,以提升开发者工作效率并优化用户体验。在2019年的WWDC,苹果宣布增强了Mac OS与iPad的屏幕联动,通过Sidecar功能将iPad变成Mac的扩展屏,并通过软件工具包增强iOS与Mac OS的联动性,让针对iPhone开发的应用可以方便地扩展到Mac系统。

在使用自研芯片的Mac上,iPhone、iPad、Mac操作系统将进一步打通——iPhone和iPad应用可以直接在Mac运行。

“从生态构建上讲,Arm架构可以帮助苹果打通不同形态设备之间的壁垒,实现交互模式和工作场景无缝衔接,使用户在不同终端设备上有相同的体验。移动端是苹果的主战场,使用ARM架构CPU芯片的苹果电脑与iPad、iPhone底层技术一致,可以直接运行iOS上的软件,方便各类软件的开发升级。”吕芃浩表示。

为了帮助开发人员更轻松地编写适用于整个苹果生态的应用程序,苹果推出了一系列的编译和迁移工具。例如在用Intel芯片的Mac和苹果自研芯片的Mac上都能使用的二进制程序代码Universal 2,开发者可以用同一套代码在两个平台进行开发。目前微软正在基于Universal 2开发用于新版Mac的Office,Adobe也在开发Mac版的应用软件。在Mac从Power PC向x86架构过渡时,Rosetta能够对应用进行转译,使它们在新的平台运行。在苹果最新的Mac操作系统Big Sur中,配置了性能更优、兼容性更强的Rosetta 2,帮助用户在新的平台运行现有的Mac应用程序。同时,苹果运用虚拟性技术,支持Linux等多种开发环境在Mac运行。

“采用苹果自研芯片的Mac能够直接运行iPhone和iPad应用,用户可以直接从Mac App Store下载这些应用,大多数应用无需开发人员改动就可以正常运行。这意味着用户在新款Mac上能够运行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堪称前所未有。” 苹果高级软件副总裁Craig Frederighi表示。

Arm进一步渗透PC市场

长期以来,Arm架构和英特尔x86分别在移动处理器市场和PC处理器市场保持着压倒性优势。然而,随着5G商用部署加速,注重移动性和始终在线的PC产品,让Arm有了进一步向PC市场渗透的可能。

在2018年COMPUTEX台北电脑展上,高通发布了面向Windows 10 Arm笔记本电脑的骁龙850处理器,联想、三星、华为等OEM先后推出了搭载骁龙850的轻薄本、商务本和平板电脑。2019年,微软推出的Surface Pro X搭载了基于Arm架构的SQ1处理器。

功耗低、易于与基带芯片整合、采用台积电最新制程,形成了Arm架构在PC市场的独特优势。吕芃浩表示,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就提出计算机架构有10年的寿命期限,架构达到其性能极限,就会被取代,苹果PC再次更换架构也遵循这个节奏。从本质上来讲,现有的英特尔x86架构芯片逐渐无法满足苹果电脑的性能和客户体验的需求,也不利于苹果产品生态的融合。

“英特尔的芯片制造水平刚达到10纳米工艺,已经落后于为苹果代工芯片的台积电。苹果公司采用自研芯片更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减少对英特尔芯片研发进度的依赖。”吕芃浩表示。

虽然有了苹果Mac加持,但英特尔在PC市场有着长期的积累,尤其在软件、应用、端口适配方面,已经形成了生态优势。Arm架构要从英特尔手里抢下更多的市场份额,仍需要继续弥补在算力和生态上的差距。

“英特尔在PC端仍是绝对的巨头,Arm构架的渗透率依然较低。高通和微软都进行过基于Arm的PC尝试,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时,在游戏领域,Arm架构与X86架构性能差距较大,短时间内是难以渗透的。但是,长期来看,Arm在办公PC市场将会崛起,并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吕芃浩表示。

苹果英特尔分手,Arm最高兴?

苹果英特尔分手,Arm最高兴?

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1点,苹果公司召开了2020 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会上宣布,苹果将在新版Mac上采用基于Arm架构的自研芯片。

苹果CEO Tim Cook表示,Mac在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转折。一是从最初的架构转向PowerPC芯片,二是过渡到Mac OS X操作系统,三是迁移到英特尔x86计算架构。如今,Mac将从英特尔芯片转向苹果自研芯片,使Mac的性能有新跨越。

苹果沿用SoC研发经验

“自研芯片+自研OS”的软硬件集成生态,是苹果最大的底气。从2010年随iPhone4面世的苹果A4处理器开始,苹果在芯片领域已经有了十年的自研历史。苹果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Johny Srouji透露,苹果的SoC出货量已经超过20亿颗,并设计和交付了数十亿颗配套芯片。

针对不同产品系列的功能要求,苹果基于可扩展的计算架构,开发了高度定制化的SoC,并持续优化芯片的性能功耗比。在iPhone产品线,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保持着一年一代的开发节奏,2019年推出的A13处理器相比2010年的A4处理器,性能已经提升了100倍以上。在iPad产品线,苹果研发了6款SoC,最新款的iPad Pro的显卡性能在十年间有了1000倍的提升。同样,在Apple Watch系列,苹果扩展了SoC架构并进行优化,以满足低功耗设备的性能需求。

在iPhone系列、iPad系列和Watch产品的芯片研发履历,让苹果对于Mac架构的研发充满信心。Srouji表示,苹果最关注的两个产品指标是性能和功耗。苹果会构建Mac SoC产品系列,并配置电源管理、安全隔区、GPU、神经引擎、机器学习加速器、视频显示和图像显示引擎等一系列定制技术, 在实现性能提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

“ARM构架比x86架构更注重低功耗,苹果的新芯片追求能耗更低、发热更少,并顺应PC终端产品的轻薄化趋势。更重要的是,采用自研的ARM架构芯片,会大大降低成本。”行业分析师吕芃浩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打通iPhone、iPad、Mac应用生态

对于不同产品线的应用生态,苹果采取了“分化”和“联动”的双重策略。一方面,为了最大程度优化软硬件耦合,苹果为每一个产品系列开发了独立的操作系统。另一方面,苹果持续增强不同操作系统的联动性,以提升开发者工作效率并优化用户体验。在2019年的WWDC,苹果宣布增强了Mac OS与iPad的屏幕联动,通过Sidecar功能将iPad变成Mac的扩展屏,并通过软件工具包增强iOS与Mac OS的联动性,让针对iPhone开发的应用可以方便地扩展到Mac系统。

在使用自研芯片的Mac上,iPhone、iPad、Mac操作系统将进一步打通——iPhone和iPad应用可以直接在Mac运行。

“从生态构建上讲,Arm架构可以帮助苹果打通不同形态设备之间的壁垒,实现交互模式和工作场景无缝衔接,使用户在不同终端设备上有相同的体验。移动端是苹果的主战场,使用ARM架构CPU芯片的苹果电脑与iPad、iPhone底层技术一致,可以直接运行iOS上的软件,方便各类软件的开发升级。”吕芃浩表示。

为了帮助开发人员更轻松地编写适用于整个苹果生态的应用程序,苹果推出了一系列的编译和迁移工具。例如在用Intel芯片的Mac和苹果自研芯片的Mac上都能使用的二进制程序代码Universal 2,开发者可以用同一套代码在两个平台进行开发。目前微软正在基于Universal 2开发用于新版Mac的Office,Adobe也在开发Mac版的应用软件。在Mac从Power PC向x86架构过渡时,Rosetta能够对应用进行转译,使它们在新的平台运行。在苹果最新的Mac操作系统Big Sur中,配置了性能更优、兼容性更强的Rosetta 2,帮助用户在新的平台运行现有的Mac应用程序。同时,苹果运用虚拟性技术,支持Linux等多种开发环境在Mac运行。

“采用苹果自研芯片的Mac能够直接运行iPhone和iPad应用,用户可以直接从Mac App Store下载这些应用,大多数应用无需开发人员改动就可以正常运行。这意味着用户在新款Mac上能够运行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堪称前所未有。” 苹果高级软件副总裁Craig Frederighi表示。

Arm进一步渗透PC市场

长期以来,Arm架构和英特尔x86分别在移动处理器市场和PC处理器市场保持着压倒性优势。然而,随着5G商用部署加速,注重移动性和始终在线的PC产品,让Arm有了进一步向PC市场渗透的可能。

在2018年COMPUTEX台北电脑展上,高通发布了面向Windows 10 Arm笔记本电脑的骁龙850处理器,联想、三星、华为等OEM先后推出了搭载骁龙850的轻薄本、商务本和平板电脑。2019年,微软推出的Surface Pro X搭载了基于Arm架构的SQ1处理器。

功耗低、易于与基带芯片整合、采用台积电最新制程,形成了Arm架构在PC市场的独特优势。吕芃浩表示,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就提出计算机架构有10年的寿命期限,架构达到其性能极限,就会被取代,苹果PC再次更换架构也遵循这个节奏。从本质上来讲,现有的英特尔x86架构芯片逐渐无法满足苹果电脑的性能和客户体验的需求,也不利于苹果产品生态的融合。

“英特尔的芯片制造水平刚达到10纳米工艺,已经落后于为苹果代工芯片的台积电。苹果公司采用自研芯片更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减少对英特尔芯片研发进度的依赖。”吕芃浩表示。

虽然有了苹果Mac加持,但英特尔在PC市场有着长期的积累,尤其在软件、应用、端口适配方面,已经形成了生态优势。Arm架构要从英特尔手里抢下更多的市场份额,仍需要继续弥补在算力和生态上的差距。

“英特尔在PC端仍是绝对的巨头,Arm构架的渗透率依然较低。高通和微软都进行过基于Arm的PC尝试,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时,在游戏领域,Arm架构与X86架构性能差距较大,短时间内是难以渗透的。但是,长期来看,Arm在办公PC市场将会崛起,并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吕芃浩表示。

苹果英特尔分手,Arm最高兴?

苹果英特尔分手,Arm最高兴?

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1点,苹果公司召开了2020 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会上宣布,苹果将在新版Mac上采用基于Arm架构的自研芯片。

苹果CEO Tim Cook表示,Mac在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转折。一是从最初的架构转向PowerPC芯片,二是过渡到Mac OS X操作系统,三是迁移到英特尔x86计算架构。如今,Mac将从英特尔芯片转向苹果自研芯片,使Mac的性能有新跨越。

苹果沿用SoC研发经验

“自研芯片+自研OS”的软硬件集成生态,是苹果最大的底气。从2010年随iPhone4面世的苹果A4处理器开始,苹果在芯片领域已经有了十年的自研历史。苹果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Johny Srouji透露,苹果的SoC出货量已经超过20亿颗,并设计和交付了数十亿颗配套芯片。

针对不同产品系列的功能要求,苹果基于可扩展的计算架构,开发了高度定制化的SoC,并持续优化芯片的性能功耗比。在iPhone产品线,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保持着一年一代的开发节奏,2019年推出的A13处理器相比2010年的A4处理器,性能已经提升了100倍以上。在iPad产品线,苹果研发了6款SoC,最新款的iPad Pro的显卡性能在十年间有了1000倍的提升。同样,在Apple Watch系列,苹果扩展了SoC架构并进行优化,以满足低功耗设备的性能需求。

在iPhone系列、iPad系列和Watch产品的芯片研发履历,让苹果对于Mac架构的研发充满信心。Srouji表示,苹果最关注的两个产品指标是性能和功耗。苹果会构建Mac SoC产品系列,并配置电源管理、安全隔区、GPU、神经引擎、机器学习加速器、视频显示和图像显示引擎等一系列定制技术, 在实现性能提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

“ARM构架比x86架构更注重低功耗,苹果的新芯片追求能耗更低、发热更少,并顺应PC终端产品的轻薄化趋势。更重要的是,采用自研的ARM架构芯片,会大大降低成本。”行业分析师吕芃浩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打通iPhone、iPad、Mac应用生态

对于不同产品线的应用生态,苹果采取了“分化”和“联动”的双重策略。一方面,为了最大程度优化软硬件耦合,苹果为每一个产品系列开发了独立的操作系统。另一方面,苹果持续增强不同操作系统的联动性,以提升开发者工作效率并优化用户体验。在2019年的WWDC,苹果宣布增强了Mac OS与iPad的屏幕联动,通过Sidecar功能将iPad变成Mac的扩展屏,并通过软件工具包增强iOS与Mac OS的联动性,让针对iPhone开发的应用可以方便地扩展到Mac系统。

在使用自研芯片的Mac上,iPhone、iPad、Mac操作系统将进一步打通——iPhone和iPad应用可以直接在Mac运行。

“从生态构建上讲,Arm架构可以帮助苹果打通不同形态设备之间的壁垒,实现交互模式和工作场景无缝衔接,使用户在不同终端设备上有相同的体验。移动端是苹果的主战场,使用ARM架构CPU芯片的苹果电脑与iPad、iPhone底层技术一致,可以直接运行iOS上的软件,方便各类软件的开发升级。”吕芃浩表示。

为了帮助开发人员更轻松地编写适用于整个苹果生态的应用程序,苹果推出了一系列的编译和迁移工具。例如在用Intel芯片的Mac和苹果自研芯片的Mac上都能使用的二进制程序代码Universal 2,开发者可以用同一套代码在两个平台进行开发。目前微软正在基于Universal 2开发用于新版Mac的Office,Adobe也在开发Mac版的应用软件。在Mac从Power PC向x86架构过渡时,Rosetta能够对应用进行转译,使它们在新的平台运行。在苹果最新的Mac操作系统Big Sur中,配置了性能更优、兼容性更强的Rosetta 2,帮助用户在新的平台运行现有的Mac应用程序。同时,苹果运用虚拟性技术,支持Linux等多种开发环境在Mac运行。

“采用苹果自研芯片的Mac能够直接运行iPhone和iPad应用,用户可以直接从Mac App Store下载这些应用,大多数应用无需开发人员改动就可以正常运行。这意味着用户在新款Mac上能够运行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堪称前所未有。” 苹果高级软件副总裁Craig Frederighi表示。

Arm进一步渗透PC市场

长期以来,Arm架构和英特尔x86分别在移动处理器市场和PC处理器市场保持着压倒性优势。然而,随着5G商用部署加速,注重移动性和始终在线的PC产品,让Arm有了进一步向PC市场渗透的可能。

在2018年COMPUTEX台北电脑展上,高通发布了面向Windows 10 Arm笔记本电脑的骁龙850处理器,联想、三星、华为等OEM先后推出了搭载骁龙850的轻薄本、商务本和平板电脑。2019年,微软推出的Surface Pro X搭载了基于Arm架构的SQ1处理器。

功耗低、易于与基带芯片整合、采用台积电最新制程,形成了Arm架构在PC市场的独特优势。吕芃浩表示,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就提出计算机架构有10年的寿命期限,架构达到其性能极限,就会被取代,苹果PC再次更换架构也遵循这个节奏。从本质上来讲,现有的英特尔x86架构芯片逐渐无法满足苹果电脑的性能和客户体验的需求,也不利于苹果产品生态的融合。

“英特尔的芯片制造水平刚达到10纳米工艺,已经落后于为苹果代工芯片的台积电。苹果公司采用自研芯片更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减少对英特尔芯片研发进度的依赖。”吕芃浩表示。

虽然有了苹果Mac加持,但英特尔在PC市场有着长期的积累,尤其在软件、应用、端口适配方面,已经形成了生态优势。Arm架构要从英特尔手里抢下更多的市场份额,仍需要继续弥补在算力和生态上的差距。

“英特尔在PC端仍是绝对的巨头,Arm构架的渗透率依然较低。高通和微软都进行过基于Arm的PC尝试,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时,在游戏领域,Arm架构与X86架构性能差距较大,短时间内是难以渗透的。但是,长期来看,Arm在办公PC市场将会崛起,并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吕芃浩表示。

苹果自研ARM架构Mac处理器成本约75美元 约英特尔的1/4

苹果自研ARM架构Mac处理器成本约75美元 约英特尔的1/4

在2020年的WWDC上,苹果已经确定将会推出自研ARM架构的Mac处理器,预计年底将会正式商用。根据日前市场分析师的推估,苹果还计划在接下来的最快18个月之内,完成对于英特尔处理器的替代工作。

不过,因为苹果自研ARM架构的Mac处理器,市场担心未来将会造成Mac及MacBook的价格上涨,不利于苹果的获利。对此,就有外媒导指出,苹果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价格每颗约在75美元上下,仅约英特尔x86处理器的四分之一左右,其最终产品很可能将不会有大幅度的价格上涨。

报导指出,国外研究机构的分析师表示,制造首批内建苹果自研ARM架构处理器的Mac/MacBook,或许因为需要重新设计部分适合的零组件情况下,一开始的确让苹果付出更多成本。其中,因为苹果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必须透过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来生产制造,所以也会多出这部分的生产成本。只是,外媒引用供应链人士的消息表示,苹果使用的台积电5纳米制程技术来生产自研ARM架构Mac处理器,其成本每颗约在75美元,因此并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负担。

报导进一步表示,虽然苹果日前并没有公布新一代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的具体规格,但是已经可以确定将会采用台积电5纳米制程技术。而透过台积电的5纳米制程技术,苹果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预计将整合150亿个电晶体,远高于A13的85亿个及A12X的100亿个的数量。

根据国外分析机构《Techinsights》的资料指出,iPhone 11所使用的A13处理器成本每个约在64美元左右。因此,苹果新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预估的每颗75美元价格,似乎不会太过离谱。

而就相关规格的比较,苹果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预计应该还是8核心的处理器,并整合最新的GPU核心。而以目前英特尔10纳米的4核心Core-i7处理器售价约在300到400美元左右,而14纳米制程的的8核心Core-i7每个也要300多美元,则苹果的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价格约仅有英特尔x86处理器的四分之一。

虽然苹果的ARM架构Mac处理器性能,或许还无法超越高端的英特尔Core-i系列x86架构处理器,但是就直接的取代成本来说,苹果以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来取代英特尔的x86架构处理器,则有机会减少大约100到200美元的成本。虽然这部分还没有将电脑本身的设计成本计算进去,但是因为苹果Mac/MacBook的庞大出货量,其设计成本摊提到每颗处理器的价格上时,预计其成本也不会增加太多。

整体来说,苹果以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来取代英特尔的x86架构处理器,其最重要的部分就在于降低成本,这将能使得苹果未来能提高利润。而且,之前英特尔14纳米产能欠缺,造成下游笔电出货困难的情况,未来也因为有自研处理器的支持而将不会再重演,这对于苹果来说在产品研发生产,及上市布局上则可完全自我掌控,其意义更加深远。

苹果将弃用英特尔芯片,改用自主设计芯片

苹果将弃用英特尔芯片,改用自主设计芯片

苹果公司周一举行了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该公司在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新软件,其中包括iPhone操作系统iOS的最新版本。与此同时,苹果还宣布,该公司将放弃在所有Mac电脑上使用英特尔的芯片,改用自主设计开发的芯片,并表示这一过渡将使苹果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处理速度变得更快。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此次大会上提到了种族主义和新冠肺炎大流行,他提到了苹果公司为打击种族不公正而投入1亿美元的计划,并指出该公司是在全球公共卫生活动期间举行会议的。库克表示:“我们致力于成为变革的一股力量。”

苹果公司称,未来的Mac电脑将会使用该公司自主设计的芯片。之前,苹果在Mac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使用英特尔芯片。库克表示,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苹果称其在专门为Mac电脑设计自己的芯片,以便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供更高的性能。

目前,苹果公司已经在其iPhone、iPad、Apple Watch和Apple TV等产品上使用自己的芯片,并表示到目前为止已经出货了超过20亿个芯片。另外,搭载苹果自有芯片的Mac电脑也将可以运行iPhone和iPad软件。

苹果强调指出,该公司做出这一改变的原因之一是,希望在使用更少电力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性能。这一过渡将要求软件开发商更新其软件以实现兼容性,苹果表示开发者可以在“几天内”让他们的新应用运行起来,并且有许多新的软件功能可以让开发者轻松地移植他们的应用。苹果表示,微软和Adobe已经在更新它们的软件——包括Photoshop和Excel——以便在新的Mac电脑上运行。

“开发人员为这些新芯片开发应用所需的要一切都包含在Xcode中。”苹果软件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表示。

用户将可通过一种名为Rosetta 2的新功能来使用尚未更新的应用,该功能将提供向后兼容性以兼容基于英特尔芯片的功能,还将支持“虚拟机”,使软件开发商能在MacOS内将Linux作为应用运行。

苹果公司表示,包括Final Cut Pro在内的苹果自己的专业应用已经与新的苹果芯片兼容。

在这次大会上,苹果公司没有宣布使用其新芯片的新消费电脑,但将推出一款搭载苹果芯片的Mac Mini,供软件开发人员使用。

苹果Q4通吃台积电5纳米

苹果Q4通吃台积电5纳米

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下半年无法再接华为海思新订单,市场原本预期第四季5纳米产能可能供给过剩,不过,随着大客户苹果出面救援,情况意外出现逆转!

据了解,苹果除了维持iPhone 12的A14应用处理器第四季5纳米投片量不变,近期亦确定应用于iPad及Macbook的Arm架构A14X应用处理器,会在第四季以5纳米投片。

今年初市场看好台积电全年美元营收年成长率将逾20%,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美中贸易战升温等影响,第二季下修年成长率至15~18%之间。不过,苹果第四季包下了台积电5纳米每月近6万片产能,加上华为海思无法投片后空下来的7纳米产能,也由苹果、高通、联发科、超微等新单补上。因此,法人看好台积电全年美元营收预估将上修到年初预期。

美国对华为提出最新禁令后,华为海思已无法在台积电新增投片,但先前已完成部份光罩制程的晶圆仍可在120天宽限期内出货,台积电第三季全力赶工,加上苹果、联发科、超威、英伟达等大客户新产品进入投片旺季,法人看好台积电第三季7纳米及5纳米等先进制程产能满载,季度营收可望创历史新高。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日前股东会中提及,虽然120天宽限期后不能再接华为海思订单,5纳米产能看起来有空缺,但其它客户都争取空出来的产能,相信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将产能补满。

据供应链业者消息,苹果搭载于iPhone 12的5纳米A14应用处理器,近日开始进入投片量拉升阶段,第四季投片量预估拉高至平均每月逾4万片规模。至于搭载于iPad及Macbook的Arm架构5纳米A14X应用处理器则提前在第四季投片。总体来看,台积电第四季平均每月将近6万片的5纳米产能已全数被苹果包下。让台积电第四季5纳米产能满载。

法人乐观预期台积电下半年营收将逐季创下历史新高,全年业绩展望将上修至年初预期,亦即全年美元营收较去年成长逾20%。

苹果再遭起诉:隐瞒中国市场iPhone需求下滑致股东损失

苹果再遭起诉:隐瞒中国市场iPhone需求下滑致股东损失

北京时间6月4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一位美国联邦法官表示,苹果公司必须直面诉讼,因为这家巨头企业欺诈性地隐瞒了用户对iPhone需求减少的事实,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从而导致了股东数百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地方法官伊冯娜·冈萨雷斯·罗杰斯(Yvonne Gonzalez Rogers)于本周二晚间裁定,苹果股东可以就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2018年11月1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吹嘘iPhone强劲需求的言论提起诉讼。而就在此事发生的几天前,苹果要求其最大的制造商进行减产。

罗杰斯写道:“由于不存在自然灾害或其他人为因素的突发影响,库克在决定减产的前几天不可能不知道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正在减少。”

这位加州奥克兰市的法官还表示,苹果公司停止报告iPhone销量的决定“似乎合理地表明,苹果公司有预期到iPhone的销量会减少”。

苹果本周三没有立即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这起指控苹果隐瞒iPhone需求减少的诉讼,是由密歇根州一项养老基金计划——罗斯维尔市雇员退休系统(City of Roseville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发起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库克在2019年1月2日一封给投资者的信中,将苹果的营收预期由之前的890亿美元到930亿美元下调到了840亿美元左右,最高下调了90亿美元。

这也是苹果自2007年发布iPhone以来首次下调营收预期。次日,苹果股价下跌10%,市值蒸发740亿美元。

库克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iPhone XS和XS Max有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尽管一些新兴市场面临着销售降低的压力,但“我不会把中国市场归入这一类别”。

起诉书称,截至2018年11月中旬,苹果已告知制造商富士康和Pagatron停止新iPhone生产线的计划,并已告知一家关键供应商大幅减少发货量。

本案是苹果公司的证券诉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地方法院,编号:19-02033。

法官批准苹果公司“降速门”5亿美元和解协议

法官批准苹果公司“降速门”5亿美元和解协议

苹果公司今年3月同意支付5亿美元和解“降速门”集体诉讼,目前和解方案已初步获得法官批准。 加州圣何塞地区法官爱德华·达维拉( Edward J. Davila)通过在线举行的听证会初步批准这一决定,但同时也表示,由于目前的新冠疫情这个特殊情况,他希望延长最终批准期限。

今年3月,苹果公司已经同意支付最多5亿美元的和解金以了结一桩诉讼,该诉讼指控苹果公司在推出新款机型时悄悄放慢了老款iPhone的速度。根据这项和解方案,苹果公司需向消费者支付每部iPhone 25美元的赔偿金,这一金额可能会根据符合索赔条件的iPhone数量而上下调整,最低总支出为3.1亿美元。

法庭文件显示,苹果公司否认曾从事不当行为,并了结了这起全国性案件以避免诉讼负担和费用。该公司未就相关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苹果公司2017推出带iOS 10.2.1,通过限制处理器速度的方式,防止老旧机型电池让手机突然关机,但他们几乎没有提及这个情况。 Primate Labs实验室创始人约翰·普尔(John Poole)发现基准测试得分低于预期,之后发现了这个情况。在发现苹果限制了手机性能之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抗议。

这起诉讼主要涉及的用户是使用iPhone 6、6 Plus、6s、6s Plus、7、7 Plus和SE等机型的人,并且在2017年12月21日之前运行iOS 10.2.1系统。在这桩集体诉讼案中,消费者声称在安装了苹果公司的软件更新后,他们的手机性能受到了影响,并表示这误导其相信自己的手机已经接近生命周期的尽头,需要升级换代或更换电池。

苹果A14处理器未延期 台积电仍将于下月量产

苹果A14处理器未延期 台积电仍将于下月量产

据产业链最新消息称,iPhone 12的准备工作依然正在进行,苹果不会轻易推迟它的发布,因为这个新品对它们至关重要。

据悉,台积电仍将于下个月为苹果公司量产A14处理,虽然近日有消息称A14处理器的量产日期将推迟1~2个季度。

在当前环境下,台积电5nm芯片生产线仍排满了订单,将按计划于4月份为苹果量产A14处理器。A系列芯片的生产通常在4月至5月份开始,因此,这意味着台积电此次量产A14处理器是如期进行,并未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自2016年以来,台积电一直都是苹果“A系列”处理器的独家供应商。其中,A10处理器采用16纳米制造工艺,A11采用10纳米工艺,A12采用7纳米工艺,去年的A13采用7纳米工艺+极紫外光刻工艺。而今年,台积电将使用5纳米技术来生产A14处理器。

之前有消息称,今年只有两款高端iPhone,也就是iPhone 12 Pro 和iPhone 12 Pro Max会采用ToF传感器。ToF传感器会为iPhone带来全新 AR 体验。苹果还会推出专门的AR应用,增强可玩性。

今年苹果将会推出4款5G手机,其都会使用台积电的5nm A14处理器,相比上一代A13来说,更先进的架构下,新的A14表现出的性能也必然更强大。从之前曝光的A14处理器的跑分(苹果A14有可能成为首个正式超过3GHz的ARM手机处理器)看,其频率堆到了3.1GHz,GK5单核1658分,多核4612分。

A14的提升到底有多大?A13的单核、多核是1329、3468分,对比一下的话,A14的单核性能提升了25%,多核提升了33%,很显然今年A14又是默秒全安卓阵营了。

约4亿美元 苹果供应商Qorvo收购Decawave

约4亿美元 苹果供应商Qorvo收购Decawave

UWB(Ultra-Wideband,超宽频)技术供应商Decawave宣布由苹果供应商Qorvo以约4亿美元的金额收购,此举有望助益IR-UWB技术(Impulse-Radio Ultra-Wideband,脉冲无线电超宽频)市场渗透率提升,且推升通讯、汽车、IoT应用发展。

Qorvo提供苹果iPhone 11、iPhone 11 Pro与iPhone 11 Pro Max UWB处理器

UWB短程无线通讯技术具备「高定位精度、高安全性、高传输速率、高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低功耗」优势,因频宽达500MHz较高,且相比蓝牙与Wi-Fi使用频段2.4GHz于外界干扰高(例如微波炉亦为2.4GHz),UWB使用频段3.1~10.6GHz于外界干扰信号较低;原为军用技术,经美国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布规范始转为商用。

藉由苹果iPhone 11系列搭载UWB技术亮眼,备受市场瞩目,Qorvo亦为苹果提供iPhone 11、iPhone 11 Pro与iPhone 11 Pro Max UWB处理器;Android手机亦乐观看待此短程通讯技术,推估由FiRa联盟成员三星手机于2020年领航搭载发表。

综观UWB发展性极佳,尤以其「高安全性、高传输速率、低功耗」特性可运用于高精度测距,亦促使车厂与芯片厂合作(如福斯汽车与恩智浦),共创新型无钥匙进入系统;UWB于汽车领域发展,更可延伸发展应用,例如自动启动拖车挂钩装置、车内乘客检测、自动泊车、免下车支付等。苹果亦宣布将UWB运用于AirDrop,预计将使iPhone更具定向功能,且推估UWB与U1芯片将可能提供Apple Car无钥匙进入功能;Qorvo亦乐观看待UWB于汽车领域应用,更推估至2024年将达40亿美元市场,加上Qorvo深耕智能手机立基市场,将更增添筹码。

▲UWB与窄频频谱密度。(Source:FiRa联盟;拓墣产业研究院,2020.2)

Qorvo收购Decawave以强化UWB通讯技术,有望双赢布局iOS与Android市场

Qorvo主要提供RF(Radio Frequency,射频)解决方案于手机与基础设施,且年营收约三分之一源自苹果;另Decawave系为UWB技术供应商,亦属UWB联盟主要成员,藉由Qorvo收购Decawave强化UWB通讯技术,有望拉升苹果订单增加,且伴随Apple Watch等穿戴式设备兴起提高连网需求、VR与AR精准定位与动作撷取需求,UWB技术因具备高频宽特性均可满足。

Qorvo亦有望拉拢Android手机于UWB技术需求以提高订单数,达到立足iOS与Android市场双赢局面;Qorvo预计将偕Decawave致力贡献于IEEE、CCC(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国际汽车连线联盟)、UWB联盟、FiRa联盟,且定义PHY(Physical Layer,实体层)确保跨运用程序操作,企盼高阶短程通讯技术UWB成为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