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终端CEO:5G手机已就绪 希望回归主流厂商行列

中兴终端CEO:5G手机已就绪 希望回归主流厂商行列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中兴手机,希望借助5G技术重新回归主流手机品牌队列。

5月6日晚,中兴在福州发布了天机Axon 10 Pro系列手机。4G版本将于5月7日在国内上市,售价为3199元起,而5G版本也即将商用。

“中兴5G手机的产品状态已经达到了可商用的级别,运营商的网络都做好了测试,外场优化也已经结束。这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规模量产的版本。”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CEO徐锋透露,他们已经基本做好了推出5G手机的准备,只等运营商的发令枪响。

由于5G手机进入市场的节奏与运营商的业务规划有直接关系,在运营商正式公布5G网络的套餐、资费等事项前,终端厂商不会在国内公布5G手机的具体销售细节。此次发布会上,中兴也没有公布这款5G手机的预期售价。

不过徐锋对中兴天机Axon 10 Pro 5G版本的销售价格区间给出了一个大致范围。他以小米在巴塞罗那MWC展会上公布的售价为599欧元的MIX 3 5G版本作为对照,称“中兴手机的5G版本一定会物超所值”。他提到,中兴会在一些足够成熟的市场,比如国内和欧洲,推出5G手机产品。

此前,受国际形势影响,中兴通讯的整体业务在2018年受到了一定打击,终端业务自然也不例外。这使得中兴手机在国内市场基本错失了进入头部阵列的时机。随着业务逐步恢复正常运作,以及5G时代即将到来,中兴也希望能够通过新的窗口期重新振作。

“中兴在5G时代主要有两个方向。消费者方面,我们会提供手机产品,以及面向车载、家庭等场景的硬件产品。针对不同的行业,中兴能提供高速的5G模组和网关,嵌入到具体的行业场景中,帮助它们深度挖掘行业解决方案。”徐锋认为,中兴通讯的一个优势在于,能够提供端到端的5G技术能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和多个运营商开展合作,推动5G业务的发展。

但终端厂商围绕5G技术的争夺不仅局限于手机,还包括IoT等方面。徐锋介绍称,中兴终端也针对5G的整体使用场景有所布局,最先问世的首批产品会是手机和5G商用终端,其余产品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推出市场。与此同时,中兴也与超过200家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兴会提供模组、网关、云端的技术方案。

除在技术上进行布局外,中兴还需要在其他方面跟上国内手机市场的节奏。

徐锋表示,中兴目前正在分析线下渠道的一些新变化,比如开设概念旗舰店,或者将品牌店铺开进购物中心。中兴在保证和运营商合作的同时,也会选择一些重点的合作伙伴来进行布局,开拓新渠道。

至于今年5G手机的销售预期,徐锋预计整体出货量大概会占整个市场份额的2%。如果以2018年中国手机总出货量约4亿台来计算,这个数字大概会在800万台左右。中兴希望能够在这当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他还表示,中兴正在规划于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推出2000元档的5G手机。在当前首批5G手机价格高居不下的预期下,这也许会帮助中兴在5G时代的早期赢得一定的关注。

日经:苹果若推 5G 手机,5G 网络或加速成形

日经:苹果若推 5G 手机,5G 网络或加速成形

苹果和高通达成世纪大和解,5G iPhone 明年有望问世,外界估计新机可引爆买气,促使电信业者砸钱布建 5G 网络。

日经新闻报导,建设 5G 网络成本高昂,部分业者态度保守。日本电信商软银(SoftBank)投资 5G 网络的资金,不及对手 NTT Docomo 和 KDDI。中国三大电信商忧虑报酬欠佳,3 家公司的 5G 支出,只占 2019 年资本开支的 10%。新韩金融(Shinhan Investment)分析师 So Hyun-chul 说,苹果跨足 5G 智能手机,肯定会鼓励亚洲国家更快打造 5G 网络。日本会希望 5G iPhone 能在当地运作。

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 分析师 Eddie Han 说,今年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估计仅 300~400 万支,2020 年增至 3,500 万支。不过要是苹果加入战局,估计 2020 年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激增至 7,500 万至 1 亿支。

科技大厂乐见苹果发表 5G iPhone,智能手机兼电信设备巨擘华为说,5G iPhone 开卖,将可引发消费者需求,带动 5G 的基础建设投资。台积电财务长何丽梅(Lora Ho)说,苹果和高通和解有助 5G 智能手机,可协助消除 5G 的不确定性。

OPPO陈明永:2019年研发预算达百亿 研发人员超万人

OPPO陈明永:2019年研发预算达百亿 研发人员超万人

OPPO CEO陈明永出席Reno新品发布会暨客户答谢会,并发表讲话。陈明永在讲话中明确了OPPO新阶段三大发力点:深耕手机业务,发力IoT,重视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通过百亿研发投入以及万人研发团队提升OPPO科技实力;期待与渠道客户秉承共同理念,共同行动,共同发展。

现场,OPPO Reno 5G版手机在真实5G网络下实现了数据连接以及云游戏体验。5G商用,更近一步。

以下是陈明永讲话全文: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百忙中抽时间,参加OPPO Reno客户答谢会,我代表OPPO公司,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从2008年OPPO开始做手机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过去的每一年,我们都觉得是困难的一年,但每一年我们又都战胜了困难。2018年大环境不算太好,但OPPO还是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我们在高端市场上推出了Find X;相继日本和欧洲市场;全球销量持续增长;ColorOS用户突破2.5亿。这些成绩离不开各位伙伴的支持,感谢大家!

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又变化迅速,面向未来,OPPO将不断突破自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继续深耕手机这一核心业务,创造现象级的产品。5G时代来临,我们要紧抓机遇,争取首批推出5G手机;加上极具竞争力的Reno系列和Find X系列,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引领高端市场。今天外场体验区还有OPPO Reno 5G版以及5G网络,欢迎大家去体验。

第二,加大投入,重视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今年将有100亿研发预算,之后逐年增加。我们还将研发队伍扩大到一万人以上,全面提升OPPO的科技实力;同时,我们会坚定推进品牌升级,用卓越内容打造世界级品牌,用与众不同的产品持续带给用户和行业惊喜——刚刚发布的Reno就体现了我们这一贯的追求。

第三,拓展新业务,发力IoT。除手机之外,我们将不断推出运动、健康、家庭、娱乐等场景下更多的IoT产品。在5G+万物互融时代,OPPO敢于尝试,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座各位都是OPPO十分珍视的合作伙伴。接下来,OPPO会通过资源与政策倾斜、打通线上线下等措施,助力渠道健康发展。

同时,欢迎大家给OPPO多提意见,督促我们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有你们的陪伴和支持,OPPO才会越来越好。我坚信,当我们拥有共同的信念,未来更加可期!

三星5G手机韩国开卖 现行速度只比4G快4倍

三星5G手机韩国开卖 现行速度只比4G快4倍

5G技术正式进入商用,三星上周五在韩国开卖全球首款5G手机Galaxy S10 5G,《日经新闻》记者在首尔电信龙头SK Telecom旗下门市实际测试,发现5G目前速度仅为4G的4倍快,使用三星Galaxy S10 5G下载速度每秒193MB,同时2018年旗舰机Galaxy S9则是47MB每秒,当下载一个1.9GB的手游,4G手机所花的时间为6分28秒,5G为1分51秒,速度不像先前宣传的20倍快。
 
而走出SK Telecom门市外,5G网络体验马上打了折扣,《日经新闻》记者在首尔街头测试,手机讯号显示4G的时间较5G多了30%,在地铁站甚至收不到5G讯号,可见韩国基础的5G网络建置还未到位。不过,在整体使用经验上还是比4G快速的,在市中心快约3倍,5G平均速度为430MB每秒。
 
SK Telecom表示,在2019年将会把速度提升到2.7GB每秒,到了2020年将来到7GB每秒,韩国电信商KT则表示,预期在2019年底让10%智能型手机用户使用上5G网络。有了5G网络,用户可在3秒内下载一支2小时长的电影,不用花到几分钟,但就韩国(或者首尔)目前现有的5G网络可能还做不到这点。
 
分析师表示,5G网络的稳定性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判断,毕竟还处于过渡期,且与4G网络共享基础设施,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的James Kim认为,除非在(韩国)全国范围建置独立的5G网络,否则还无法了解5G的能力。
 
LG旗下的韩国电信商LG U+目前在首尔江南区设立5G网络体验快闪店,同时在多支手机上播放韩团Nature预录的虚拟实境(VR)演唱会,LG U+发言人Kwon Myung Jin表示,要达到最好的效果还是需要更多的基站。因此,实际上能使用的5G网络还是只有SK Telecom。

5G iPhone或无“芯”可用  谁来支援?

5G iPhone或无“芯”可用 谁来支援?

英特尔5G调制解调器芯片至少到2020年之后才能量产,导致苹果5G版iPhone难产,日前苹果打算向三星采购5G芯片却遭对方打枪,5G iPhone时程确定落后。近日又有外媒报导,高通认为,5G等待期愈长,门槛和标准风险愈高,只要苹果开口,高通愿意提供5G芯片支援。

瑞银证券分析师表示,苹果芯片供应商英特尔5G调制解调器芯片延后量产,加上苹果与高通的专利侵权诉讼尚未落幕,这些原因造成5G iPhone最快要等到2021年才有望问世。

尽管有消息传出,苹果正在寻求其他供应商,如向三星、联发科等采购5G芯片,然三星以5G芯片产能不足为由,直接拒绝苹果,至于联发科恐因5G芯片效能未达高标准而遭苹果排除。眼见苹果采购5G芯片屡踢铁板,高通态度也软化,愿意伸出援手。

Apple Insider报导,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坦言,在5G的发展停滞越久,所形成的门槛和标准风险就越高,并说,「我们的联络方式没改变,只要苹果打通电话提出要求,高通愿意随时提供5G调制解调器芯片给苹果使用。」

市场人士也认为,苹果吃回头草找高通支援,或许是最佳解决方案,不过将视2家公司侵权官司如何寻求解套而决定,后续发展仍有待观察。

华为P30系列发布,余承东表示不会有5G版本

华为P30系列发布,余承东表示不会有5G版本

3月26日晚间,华为在法国巴黎正式发布P30系列旗舰手机,包含华为P30与P30 Pro。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接受外媒专访时表示,P30系列手机不会有5G版本。

华为P30配备6.1英寸OLED水滴屏和后置三摄(4000万主摄+1600万广角+800万长焦),华为P30 Pro同样为水滴屏,配备6.47英寸曲面OLED屏幕、后置四摄(4000万主摄+800万潜望式长焦+2000万广角+ToF)。

摄像是P30系列的重头戏,除了徕卡摄像头继续加持外,华为此次对摄像进行了全新升级。

华为在P30系列中首创全新RYYB传感器设计,以黄色像素替换三原色中的绿色像素,将进光量提升40%,使得手机在暗光环境下依旧可以进行高水准的拍摄。

P30 Pro拥有超级变焦能力,可在等效焦距16mm-1343mm的范围内从容切换;支持5倍光学变焦、10倍混合变焦、50倍数字变焦。

此外,P30 Pro搭载的华为ToF摄像头,可以实时精准纵深测距,渐进式背景虚化,呈现自然虚化的景深效果。

售价方面:P30 6G+128G售价799欧元,P30 Pro 8G+128G售价999欧元, 8G+256G售价1099欧元, 8G+512G 售价1249欧元。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调查,从今年第一季全球智能手机的生产总量来看,智能手机市场前六大厂商分别为三星、华为、苹果、小米、OPPO以及vivo。

预估第一季华为智能手机生产数量将达到4,600万支,较去年同期成长近10%。

集邦咨询指出,第二名的华为在一片低迷的智能手机产业中一枝独秀,原因除了产品线布局完整、海外市场开发见效外,还有成功以P系列以及Mate系列瓜分苹果在中国的高端市场市占。

 

OPPO首部5G手机获得5G CE认证,具备进入欧洲市场条件

OPPO首部5G手机获得5G CE认证,具备进入欧洲市场条件

昨日,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宣布其首部5G智能手机顺利通过国际检测服务机构“Sporton International Inc.”的5G CE测试,并获得由CTC advanced GmbH签发的5G CE认证证书。

CE认证的获得意味着OPPO 5G手机已经完全符合欧盟设定的包括无线、安全、电磁兼容、健康等多个方面的标准,具备进入欧洲市场的必要条件,同时,这一认证的获得也是OPPO 5G手机正式在欧洲落地商用必不可少的一步。

刘作虎:5G手机今年不会有很大的销量变化

刘作虎:5G手机今年不会有很大的销量变化

来参加MWC 2019的时候,刘作虎发了条微博:“巴塞罗那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说的一点都没错,通信设备商、终端厂商、运营商等,都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展会上角力。今年是5G手机元年,来参加这次展会的手机厂商,如果没有5G产品亮相,那很有可能是过来打酱油的。

华为、小米、中兴等国内耳熟能详品牌,在这次展会都有5G手机亮相,一加也不例外,CEO刘作虎这次带来了一加的首款5G手机。

5G网络今年将在中国、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逐步开启试商用,除了5G产品上的紧跟业内步伐,过去四个多月,一加在重要的运营商市场取得多项突破。

2018年10月,一加与T-Mobile的战略合作,全美超过5600家T-Mobile门店从去年11月开始销售一加手机。T-Mobile是美国第三大运营商,去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7500万用户。这家运营商近期还宣布将于2019年下半年在30个城市推出首批5G商用网络。

同年12月,一加又与运营商EE达成合作,并宣布将于2019年上半年发布英国第一款商用5G手机。EE是英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今年计划在伦敦、加的夫、爱丁堡、贝尔法斯特、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等16个城市首批启用5G网络。

在T-Mobile和EE之后,一加又先后与荷兰最大运营商Elisa以及大家熟悉的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其中,今年上半年,一加将联合EE合作率先在英国推出搭载最新骁龙855芯片的5G商用手机。

5G时代到来的步伐在不断加速,一加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运营商朋友圈。刘作虎将5G视为“改变未来十年的技术”,他将未来十年5G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了“5G 3.0理论”。

在刘作虎提出的理论中,2019年-2021会是5G的1.0时代。5G带来的速率提升让一切云端化,实现智能手机及相关应用场景从终端到云端的转变,也会催生出云游戏、云视频和云购物等应用场景。

在未来3-5年,也就是2021年-2025年是5G 2.0时代,AI+5G+云应用是重点。在这期间AI技术的成熟,使5G手机连接上更多的智能硬件,创造出全新的应用场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真正智能。

在2025年-2030年,将迎来5G 3.0时代,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会真正带来无负担的科技生活。5G很美好,但刘作虎认为,今年5G手机并不会有很大的销量变化。“因为是第一年,所以不会有很大的销量变化。但5G手机已经可以使用,在网络速度上也更快。”刘作虎在接受凤凰网科技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他透露,从去年11月开卖的一加6T在短短3-4个月时间里,销量已经超过了一加“当时和T-Mobile设定的目标。“里面有23%的用户都来自苹果,证明了品牌的吸引力。”刘作虎说。

以下为此次采访文字实录:

今年5G手机不会有很大销量变化

问:今年的5G手机,你预测会有多大销量?

刘作虎:因为是第一年,所以不会有很大的销量变化。但5G手机已经可以使用,在网络速度上也更快。

问:那一加为什么会在5G上这么积极?

刘作虎:一加在海外有一群极客用户,他们会是5G的第一批用户。而5G第一批用户与一加用户是高度重叠的,这就是我为什么做5G手机。

问:5G手机会是另一条产品线么?

刘作虎:5G和4G是两条产品线,天线设计、硬件设计是有区别的。最大的挑战是天线硬件部分、软件的工作量,而今年的5G手机数量肯定没有4G多。

问:5G的第一阶段,可能影响比较大的就是游戏这方面?

刘作虎:游戏是一方面,但我觉得很多应用的体验会改变。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使用云相册和实时同步的用户,比例不会太高。但你大胆地想一想,在高速率的5G时代,你还会去关心上传要好多的流量,存储空间很贵吗?在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不会关注。

当所有的终端跟云打通了之后,拍照的体验也会发生改变。拍照是相对占较大空间的部分,是高频使用的内容,这个也是我们会去努力的方向。在5G时代,照片很快就能传到云端,而有些识别的应用能直接通过云的计算,马上识别照片并进行一些AI操作。

问:所以在5G的软件适配方面,你们目前的方向主要就是跟云端打通?

刘作虎:我觉得第一阶段是怎么跟云端打通,未来终端和云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5G+AI+云,这三个加在一起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AI技术这两年真的进步很大,我自己是做产品的,所以非常清楚。

以后,有了高速的互联、云端,再加上AI的进步,这个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关键是5G把这些数据连接在一起。举个例子,我们打开手机拍照的时候,就已经跟云端同步了,后面有一个超级计算机实时做分析,这个发挥的空间就很大了。

问:和EE的合作,是因为英国用户向一加反馈的吗?

刘作虎:在一加社区里,很早就有用户在讨论5G。同时,在一加社区的国外论坛里,很多用户都是手机领域或行业的专家,甚至他们的水平比我们工程师还高。我们以前有一个USB线,匹配电阻用的不对,有个谷歌的工程师是我们的用户,他说这个USB线有问题,电阻不对,但我们的工程师坚信USB线没出现问题,认为是用户判断错了。直到一周后,一加的工程师才说是那位用户说对了,是我们判断错误了。

问:一加和T-Mobile的合作,有哪些变化呢?

刘作虎:从去年11月开卖,在3-4个月时间里,超过了我们当时和T-Mobile设定的目标。里面有23%的用户都来自苹果,证明了品牌的吸引力。

全面屏的终极目标是屏下摄像头

问:像打孔屏等其他形态的产品,一加是怎么看?

刘作虎:如果打孔屏能做到3毫米,甚至1毫米那我们就可以尝试,但现在基本是5毫米,还不够理想。但其实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做到屏下,这是大家都在努力的。虽然现在看起来1毫米是很难实现的,但我觉得永远要相信科技的发展。以前最开始总说屏下指纹怎么难搞,但现在不是都搞定了。

问:拍照技术在今年上半年会不会是一个新技术热点?产业链的情况怎么样?

刘作虎:我个人认为拍照技术不是新技术热点。但拍照技术作为一个创新点是挺好的。每个品牌的产品定位以及需求都不一样,我们就希望随手能拍出好照片就可以了,真实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拍照是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这里面有太多的选择,这就看你的定位,每家方向会不一样。

问:在电池技术方面有什么准备吗?

刘作虎:电池的技术涉及到基础研究、材料科学等,其实一直是手机行业难以攻破的难点。目前,对于一加来说,我们是通过软件的优化去实现长续航。用户对一加6T的续航是很满意的。对我们来说做好软件优化,还是很重要的。

问:其他公司都在讲创新,比如从手机外观就能看到的创新,这个对营销帮助还是挺大的,但为什么一加都是在说轻快、轻薄?

刘作虎:从我做手机的经验来说,每一代产品都是在致力于提升对用户的价值。我坚信专注产品是对的,我们这五年就这么做过来了,所以我们还活着。我还是希望能够做一些东西,最后在量产的产品上给用户提供价值,我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这上面。

问:在全面屏一体化形态上,有什么样的规划?

刘作虎: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在走,终极目标还是屏下摄像头,但需要时间去实现,可能是十年后,也可能是三年后。

问:在高通展台上,看到展示的一些应用都不是特别有想象力,你怎么看?

刘作虎:一加联合EE发起一个叫做明日APP的活动,让大家一起来,大胆地想,推进下一步5G应用开发。在3G向4G转换时,往往有些人会对未来科技发展缺乏想象,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现在大家对5G还有很多疑问,但当运营商把5G推动发展起来,大家都会开始关注。在第一个阶段,三年内,是如何把云端跟手机打通,三年后,会有更多想象。

问:一加还会考虑别的智能硬件品类吗?

刘作虎:十年后的生态肯定是万物互联,但一加的核心还是做好产品。未来的方向,一定是产品之间如何能互联,没有哪一家能够全部都做,这是不可能的。

MWC 2019丨芯片厂商吹起合作风潮,唯高通唱独角戏

MWC 2019丨芯片厂商吹起合作风潮,唯高通唱独角戏

MWC 2019热闹开展,但在此之前,已有高通、Intel、Skyworks与NXP等芯片大厂抢先发布讯息,为MWC 2019暖身。从各大厂发布的内容来看,不少大厂采取合作方式希望稳固市场地位,以当前最热门的5G技术为合作面向,抗衡其他竞争对手。

最快2019年第三季将可看到更多5G产品面世

就各厂商合作状况来看,基本上还是以厂商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寻找合适的芯片厂商作为合作伙伴。5G系统除了处理器与基频处理器外,最重要部份莫过于射频前端(RFFE)与天线等芯片产品的搭配,如此才能完成整个系统设计。

尽管这样的设计概念在3G/4G时代就已经盛行,但显而易见地,该模式在5G时代并没有退流行,不过这些芯片厂商时至MWC 2019才发表官方声明,也意味着5G系统开发乃至导入市场,在现阶段并不是相当急切,倘若市场对于5G需求十分迫切,那么厂商应可在更早的时间点发布,一方面满足市场需求推动5G技术普及率,一方面强化市场竞争力对抗其他竞争对手。

换言之,就各大芯片厂发布的讯息与时间点来看,2019下半年甚至第三季之后,将可看到更多5G终端或无线基地台等硬件终端陆续面世,对应的芯片供应商也并非只有高通独占市场话语权。

高通大唱独角戏,抗衡对手合作态势

尽管各大芯片厂商致力于发展与推广5G技术,但相较于不少芯片厂商采取合作策略,高通更显得形单影只。高通不仅处理器与5G Modem拥有相当高的能见度,甚至是日前Samsung发布的S10也确定搭载Snapdragon 855与X50,且高通在天线与射频前端领域的动作也相当积极,2018年已有不少OEM厂商的4G手机陆续搭载高通提供的4G射频前端方案,挟此优势,高通发布5G对应的射频前端天线方案,试图在5G手机市场抢下更多芯片份额,并趁胜追击推出Snapdragon X55,欲确立5G Modem市场的领导地位。

这种作法固然能以系统级解决方案一次满足客户的开发需求,但相对的,竞争对手的合作策略也会有不少客户买单,尤其是OEM客户不愿意被单一供应商牵制,究竟哪种策略会受到市场欢迎,还有待观察。

中兴首款5G手机 MWC亮相

中兴首款5G手机 MWC亮相

继华为、OPPO、小米后,另一通讯设备大厂中兴通讯25日于西班牙世界通讯大会(MWC)发布首款5G手机「天机Axon 10 Pro」,并宣布与中国联通、芬兰Elisa、奥地利和记等世界主流营运商合作,预计2019上半年新机可率先在欧洲和中国市场上市。

新浪科技报导,Axon 10 Pro作为中兴新一代旗舰,搭载最新代的高通骁龙855处理器及高通SDX50M 5G基带芯片,支持Sub-6GHz频段,为消费者带来快速的在线观影和游戏体验。

针对5G手机有明显的功耗散热问题,中兴通讯表示,Axon 10 Pro采用系统总功耗与表面温度对应的模型,应用液冷技术和相变复合材料,让手机实现高性能的同时,有着优秀散热表现。

中兴还表示,该手机大量使用小型零件,以业界最小间隔的布局设计,使机身尺寸和厚度更胜4G手机。同时引入缝隙天线布局方案帮助手机小型化,不仅可随时用场景变化自动调节天线结构,运用智慧SAR解决方案还能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过,当天中兴通讯并没有对外披露Axon 10 Pro的价格。

中兴终端事业部CEO徐锋表示,终端作为中兴通讯5G端到端布局的重要一环,随着全球第一批5G网络商用落地,中兴通讯第一时间带来5G旗舰机。中兴将通过智能终端和行动互联产品的生态布局,为消费者构建全场景的5G智能体验。

报导指出,目前中兴终端与全球8个国家的主流营运商联合展开5G终端场外测试部署。中兴通讯A股25日大涨8.87%,收在人民币30.31元。港股部分涨1.71%,以23.75港元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