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芯”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要如何发展?

两会“芯”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要如何发展?

全国两会期间,诸多业界代表人物发出“芯”声,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创建人邓中翰提交了《将“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发言,建议我国采用“跟跑、并跑、领跑”同时推进的方式,抢占人工智能芯片技术这一“无人地带”先机。

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委员也有相似的观点,他指出,我们应该在面向未来的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领域要超前布局。以芯片行业为例,我国在通用芯片领域短期内可能很难赶上国外发达国家,但在代表未来的物联网芯片、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几乎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

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建议将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学科归并成为一级学科的提案引起了重大关注。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微电子所副所长周玉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大量工程化人才。由于高校的工程实践条件欠缺,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因此在设立一级学科的同时,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条件,集聚多方资源构建集成电路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吻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建议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支持智能交通发展,尤其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责任问题、技术试验问题、车联网的国家标准规范、智能芯片应用等产业发展关键点进行前置研判,通过鼓励性政策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安全、可控发展。

AI芯片遇冷进入蛰伏期,下一个孵化狂潮何时到来?

AI芯片遇冷进入蛰伏期,下一个孵化狂潮何时到来?

随着AI应用的普及,市场上基于云端和终端的应用需求诞生了一系列AI芯片公司,掀起了一波热潮。根据笔者观察媒体热度以及各家公司新品发布消息,2018年尤其是下半年AI芯片越炒越热。如图1、图2相关百度指数所示:

图1:关键字“AI”、“人工智能”搜索指数

Source:百度指数、集邦咨询,2019.3

图2:关键字“AI”、“人工智能”媒体指数

Source:百度指数、集邦咨询,2019.3

数据显示,去年人工智能的信息流热度在Q3达到顶峰,与此同期出现的是多家AI芯片产品发布或是流片消息。我们假设AI芯片热度和“人工智能”关键字热度强正相关。由此,AI芯片的热度在今年前两个月骤然下降到冰点——确确实实没有新品及相关消息。

2月27日,作为AI芯片头部玩家之一的地平线,正式宣布B轮融资6亿美元,成为2019年第一个AI芯片大新闻——实际上去年年末早已有融资信息,然而在没有新产品流片信息的情况下,震撼点只在单轮融资金额破纪录和公司估值逾30亿美元,因此并未激起太大浪花。

目前从信息流角度来看,AI芯片热已经骤冷。从AI芯片公司的产品情况角度来看,集邦咨询持续追踪了国内25家AI芯片设计公司,其中包括IP设计、ASIC、FPGA、通用处理器等类型(不包括设计PCB板硬件解决方案公司),其芯片产品如图3所示:

图3:国内25家公司产品推出情况

通过产品发布与推出的时间划分:最新产品于2017年以及之前为“停滞”;2018年推出下一代产品为“领先”;明确2019年推出产品为“领军”;将在2019年发布第一款芯片为“新进”
Source:集邦咨询研究整理2019.3

可见,目前AI芯片公司产品推出表现明显不如2017到2018年那样大量喷发。截止于2019年2月28日,25家AI芯片公司中有4家在2017年后再也没有推出第二代产品,有6家明确在2019年推出下一代产品。

整个2018年AI产业十分热闹,18家企业推出了AI芯片,还有8家公司明确将于2019年推出AI芯片,其中包括新进玩家百度和阿里巴巴(成立平头哥半导体),这两家互联网巨头强势入局半导体领域并直接从AI芯片切入。还有一位新进玩家是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大基金)旗下子基金中芯聚源资本领投融资的公司。这似乎都预示着AI芯片市场有巨大空间。

有可预见的市场空间,但如今AI芯片却明显遇冷,可以说现在行业进入了蛰伏期。相较于2017、2018年的AI芯片狂潮,2019年的情况有所改变:

1)新进玩家初创公司可能会大大减少

包括一些初创AI独角兽公司从应用解决方案层面切入AI芯片的可能性也不大;未来新进玩家会是巨头、某应用领域的大集团——华为、百度、阿里巴巴就是明显的例子,不排除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有向AI芯片切入的意愿。

另一方面,服务器制造巨头如浪潮信息等已经在硬件架构上向AI发力,安防领域巨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也有切入计算机视觉领域AI芯片研发的意愿(例如零跑汽车与大华股份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芯片)。

2)现有较为成熟的领域竞争激烈,新应用场景亟待开拓

集邦咨询认为,在边缘端做好细分应用场景的极致加速,是初创公司进入市场的机会。问题在于,应用场景虽然繁多,但经过实践迈向成熟的场景,往往就是大家熟悉几个领域——安防视觉、城市交通管理、自动驾驶、智能语音等等。

这些应用场景不仅有巨头随时可以切入,本身已有数家初创公司经过3-4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非经济性壁垒(法律、技术专利等)。如今新应用场景的开拓是机会,同时面临的挑战是更多的风险如技术门槛极高、研发成本高,因此2019年新进AI芯片领域的初创公司数量会很少,甚至完全看不到。

AI芯片市场在现有较为成熟的领域竞争激烈,若没有新的应用场景被开拓,未来两年很可能只有不到20家公司会持续推出下一代芯片产品。

3)目前较为成熟的细分应用领域正在形成规模化

玩家数量减少,而头部玩家估值屡创新高。在某细分领域内,头部初创公司因业务成熟,技术积累、工程师人力积累,已经取得绝对成本优势(对其他初创公司而言),接下去的故事将会是与传统巨头的合作与竞争,把这些细分应用领域形成规模化。对于头部初创公司而言,倘若不能把应用持续落地,也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但我们持谨慎乐观态度。

4)下一代AI软硬件架构体系的成熟是AI芯片迎来新一轮孵化狂潮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从技术角度来看,某些细分领域的成熟得益于目前AI芯片设计架构成熟、相关算法理论基础有效并有可扩展性(我们不妨称为第一代AI软硬件架构体系)。然而新的AI芯片架构以及算法革新是必要的,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目前AI芯片进入蛰伏期,什么时候迎来再一次新的孵化狂潮,取决于第二代AI软硬件架构体系雏形诞生和在新细分领域的有效开拓。

综上所述,集邦咨询从信息流和AI芯片公司的表现两方面观察,认为AI芯片热度自2018年Q3达到顶峰后逐渐降低,于2019年2月骤降至冰点,AI芯片行业进入蛰伏期。两个关键因素有可能会使行业进入新一轮狂潮,分别是新应用领域的开拓以及新一代AI软硬件架构的成熟。

深圳征集2019年人工智能项目,重点支持芯片、传感器等研发及产业化

深圳征集2019年人工智能项目,重点支持芯片、传感器等研发及产业化

2018年,广东省正式发布《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推动多个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其中深圳为主要集聚区之一,在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三,并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日前,深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征集人工智能项目的通知》,表示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圳发改委组织征集2019年人工智能项目。根据《通知》,2019年人工智能项目的支持重点涵盖了高端芯片、关键部件、传感器、软件系统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并且围绕多个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

具体包括:1.云端智能处理器芯片、终端智能控制芯片、异构计算芯片等高端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2.高性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边缘计算智能控制器、自主导航智能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研发及产业化。3.高性能图像传感器、高精度惯性传感器、高性能工业传感器、智能声纹传感器等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4.基于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框架的通用人工智能软件、面向人机协同的高端人工智能软件系统、人工智能开源平台的研发、产业化和应用。5.围绕制造业、物流、能源以及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

事实上,目前深圳已聚集了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包括华为、腾讯、中兴通讯、平安科技、优必选、云天励飞、大疆、捷通华声等,并由成立了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深圳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深圳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不少科技企业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如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等。

随着深圳继续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将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

IBM投资20亿美元建立新研究所,专注开发下一代AI硬件

IBM投资20亿美元建立新研究所,专注开发下一代AI硬件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科技巨头 IBM 宣布将在纽约州立大学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在纽约建立一个新的 IBM AI 硬件中心,旨在开发下一代 AI 硬件。据彭博消息,IBM 将在这一项目中投资 20 亿美元。

该硬件研究中心将建在纽约大学理工学院的校园内,研究重心包括计算芯片研究、开发、原型设计和测试。

IBM 研究院半导体研究副总裁 Mukesh Khare 在声明中表示,开发一个满足深度学习需求的系统非常关键,而随着算法的复杂性越来越高,AI 系统对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Khare 进一步表示,在如今狭隘人工智能(narrow AI)不断成熟的过程中,硬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IBM 与纽约州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将为下一代 AI 系统的开发铺平道路。

IBM 认为,下一代的 AI 处理器的设计、开合和优化需要借助不同参与方的独特优势,合作开发跨学科的方法。新的 AI 硬件中心将与 IC 设计商、半导体供应商、AI 从业者共同协作,拓展 AI 在解决更广泛的复杂问题方面的表现。

IBM 在声明中表示,开放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是推动 AI 软件和硬件创新发展的关键。其合作伙伴包括了三星、半导体及互联产品供应商 Mellanox Technologies、自动化软件供应商新思科技(Synopsys)、半导体设备商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东京电子(TEL)。

在学术机构方面,新的研究所除了与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进行合作,还将与伦斯勒理工学院(RPI)计算创新中心(CCI)共同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方面开展学术合作。

此外,这一项目还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据美国媒体 The Journal News 报道,纽约帝国开发公司 (Empire Stat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ESDC)将在 5 年内提供 3 亿美元资金用于该硬件中心的设备采购和安装。纽约州州长 Andrew Cuomo 出席了宣布仪式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与 IBM 的合作将有助于纽约在开发新技术方面处在最前沿”。

猎户星空发布行业首款全链条AI语音芯片 现已商业化落地

猎户星空发布行业首款全链条AI语音芯片 现已商业化落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化落地,人工智能芯片的应用领域也不断向多维方向发展。在消费电子、安防监控、自动驾驶汽车以及云计算等各类场景,对AI芯片的不同定位,促使众多公司开始探索适用于专用场合的芯片解决方案。

近日,猎豹移动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联合瑞芯微电子宣布发布了专门针对智能语音和物联网设备的 AI 芯片—— OS1000RK。作为全球首款全链条 AI 语音芯片,目前,该芯片已经成功落地到数十万台智能音箱——小雅Nano 中,并预计将在今年年底达到百万的出货量。

联合瑞芯微电子猎户星空发布首款全链条 AI 语音芯片

与行业内集成多个算法方案的芯片不同,猎户星空此次联合瑞芯微电子所发布的,是行业内首款全链条 AI 语音芯片。OS1000RK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 CPU 核—— 64 位 4 核ARMCortex-A35 ,整合了高性能的 CODEC(8通道ADC+2通道DAC),可以非常低成本地支持多达 8 个麦克风阵列,其硬件语音检测模块(VAD)可以实现很低的待机功能,专用指令集则可以让神经网络的运行更加优化。

由于集合了猎户星空自主研发的全链条语音技术,和瑞芯微电子多年来成熟的芯片工艺。OS1000RK既做到了功耗低、通用性强,又能够实现从语音唤醒、语音理解、语音合成等全链条的语音交互能力。一键式解决智能硬件产品语音AI化的需求,且在价格和性能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一般智能设备如果进行智能化升级,需要从硬件、芯片、AI 算法、软件等多方面对接多套能力系统,调试每一个接口融合,最后的效果也不一定具备竞争力,创业公司为此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猎户星空此次发布的芯片OS1000RK提供了包括算法和系统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破除了行业难题。

智能音箱市场在经历了 2017 年的小爆发后,在2018 年迎来持续性的增长。市场研究机构 eMarketer 预计, 2019 年,增长还会继续,届时中国将有 8550 万智能音箱用户。

智能音箱的井喷使得全新的交互方式——语音交互变得普及。智能音箱之外,家庭和办公场景中的更多硬件设备开始语音化、智能化,原有的通用芯片已经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针对特定场景的 AI 语音芯片应运而生。

在高通、英伟达、英特尔等还没有进入的语音芯片市场,已经有创业公司开始布局 AI 语音芯片。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国内数家语音技术创业公司陆续推出了各家的AI语音专用芯片。不过,有分析指出,AI专用语音芯片能否持续爆发,一方面要看这些芯片能否大规模应用于产品,另一方面还要看这些产品的语音交互能力到底能否得到用户的青睐和市场的检验。

猎户星空此次发布的芯片OS1000RK已经正式量产,广泛应用于数十万台智能设备当中。前不久首批 10 万台售罄的“爆款”智能音箱小雅Nano 就采用了这款新发布的 AI 语音芯片,实现了流畅的语音交互能力。未来它还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故事机等在内的更多智能设备中。

豪华芯片团队加持 猎户将推出更多 AI 领域专用芯片

猎户星空成立于 2016 年,是猎豹移动投资的人工智能公司。创始之初就汇聚了来自美国硅谷、日本、中国北京、深圳、台湾地区等全球一流科技公司的 AI 精英人才。

目前,猎户星空已经搭建了由数十名芯片行业资深专家组成的AI芯片开发团队。团队成员来自英特尔(Intel),英伟达(Nvidia)、华为、Marvell、展讯、Skyworks、Broadcom等知名半导体公司。

两年多的时间里,猎户星空搭建了全自研的猎户机器人平台Orion OS,它集合芯片+算法(脑),全感知视觉识别(眼),麦克风阵列(耳),语音合成技术(口),室内导航平台(腿)和七轴机械臂(手),是目前行业唯一的全链条技术平台。

如今,全自研的猎户语音 OS 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小米小爱同学、华为AI音箱、美的小美AI音箱、喜马拉雅小雅音箱、猎豹移动小豹AI音箱等多家合作伙伴的产品中,支撑了中国智能音箱市场份额超过30%,成为“应用最广泛”的AI语音系统。据统计,猎户语音OS技术每天语音指令请求已经超过3000万次,拥有数百万小时的远场语音数据积累,覆盖用户数将近1亿。

此次强强联合发布的 AI 语音芯片,是猎户语音 OS 全链条技术的软硬一体化落地。

猎户星空首席战略官王兵表示,如今芯片行业的核心能力已经不再单纯是硬件的竞争,而是包括硬件在内的全栈技术能力的竞争。猎户星空所积累的全链条AI 技术、海量数据、对应用场景的理解和机器人产品的量产能力,将助力其打造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 AI 芯片。

未来,猎户星空还将结合专业化的场景,发布视觉、导航等更多领域的专用芯片。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 AI 芯片行业的进步。

总投资10亿元,与展微电子物联网项目落户重庆

总投资10亿元,与展微电子物联网项目落户重庆

1月7日,与展微电子物联网芯片暨与德通讯万物工场项目签约落户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

与展微电子是与德通讯和紫光展锐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于2018年9月25日注册成立、12月29日正式揭牌运营,该公司专注于物联网及AI芯片,为客户提供芯片模组设计和技术方案。

据悉,这次物联网项目拟由与展微电子在西永微电园注册成立子公司,总投资10亿元,将依托与德通讯的制造能力和紫光展锐芯片研发能力,开发定制化物联网芯片和模组、AI芯片、4G/5G芯片。项目预计2021年正式量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芯片并投入市场,后期上量后还将引进合作封测厂落户西永微电园。

此外,与德通讯将在西永微电园成立子公司建设“万物工场”项目,造以人工智能应用、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的研发设计平台、公共测试平台和创新孵化平台。项目发展后期优先将其结算、研发、制造等总部基地落户至重庆西永微电园。

与展微电子10亿元项目落户重庆

与展微电子10亿元项目落户重庆

1月7日,与展微电子物联网芯片暨与德通讯万物工场项目签约落户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

与展微电子是与德通讯和紫光展锐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于2018年9月25日注册成立、12月29日正式揭牌运营,该公司专注于物联网及AI芯片,为客户提供芯片模组设计和技术方案。

据悉,这次物联网项目拟由与展微电子在西永微电园注册成立子公司,总投资10亿元,将依托与德通讯的制造能力和紫光展锐芯片研发能力,开发定制化物联网芯片和模组、AI芯片、4G/5G芯片。项目预计2021年正式量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芯片并投入市场,后期上量后还将引进合作封测厂落户西永微电园。

此外,与德通讯将在西永微电园成立子公司建设“万物工场”项目,造以人工智能应用、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的研发设计平台、公共测试平台和创新孵化平台。项目发展后期优先将其结算、研发、制造等总部基地落户至重庆西永微电园。

紫光展锐携手与德通讯布局AIOT  合资公司与展微电子揭牌运营

紫光展锐携手与德通讯布局AIOT 合资公司与展微电子揭牌运营

日前,紫光展锐和与德通讯的合资公司与展微电子有限公司有了新进展。与展微电子官方微信发布新闻稿,2018年12月29日与展微电子正式揭牌,并宣布即日起启动运营。

与展微电子是由手机ODM厂商与德通讯和IC设计企业紫光展锐合作发起,旨在将各自领域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和浓厚客户基础汇成合力,布局物联网和芯片双高速增长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业内领先的芯片模组设计和技术方案。

天眼查资料显示,与展微电子已于2018年9月25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其中与德通讯认缴出资1.2亿元、持股60%,北京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认缴出资8000万元、持股40%。

目前看来,与展微电子的高管成员已基本组建完毕。据其官方微信新闻稿资料,与德通讯董事长徐铁担任与展微电子董事长,与德通讯副总裁王勇担任与展微电子CEO。此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曾学忠担任与展微电子的副董事长。

据悉,与德通讯是国内手机ODM厂商,近两年来开始对5G、AIOT展开布局,目前已和包括阿里、科大讯飞、百度、腾讯等建立了战略关系,联手打造出天猫精灵、讯飞翻译机、悟空机器人等产品。

2018年11月在第二届重庆国际手机展上,与德通讯方面曾透露其与紫光展锐合作项目的相关消息。

根据双方规划,与展微电子将布局物联网、AI芯片及模组技术,为物联网、AI硬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项目将凭借与德在天猫精灵业务上的基础,以智能音箱为切入展开芯片及模组技术研发,并在3-5年内完成对上下游产业资源的整合,大面积覆盖AI应用,最终实现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美国消费电子展,台系IC 设计厂将强打 AI

美国消费电子展,台系IC 设计厂将强打 AI

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即将于 2019 年 1 月 8 日登场,包括联发科、钰创与义隆电等多家 IC 设计厂都将参展,各家厂商多以人工智能(AI)为参展重点。

义隆电今年将是第 12 度参加 CES,并再度由董事长叶仪皓率团。义隆电子公司一硕科技将展出夺下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首座智慧园区创新规划奖的 360 度鱼眼影像智慧车流侦测技术应用产品。

一硕科技是运用 AI 影像车流辨识及自动号志分析技术,节省人力与缩短时制重整程序,解决路口交通壅塞问题。

义隆电本身则将展出手机与笔记型计算机相关技术产品;手机方面,包括有手机指纹辨识、屏下指纹辨识、智慧卡用指纹辨识、脸部辨识与带笔的面板驱动及触控整合单晶片(TDDI)。

笔记型计算机方面,除触控板与触控荧幕控制芯片产品外,义隆电还将展出具加密功能的指纹辨识芯片产品,这款产品将可满足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安全需求,确保支付安全性,预计明年量产出货。

钰创也将由董事长卢超群领军参展,今年以 3D 影像深度图技术为展出重点,可达超广角 180 度,精准度达 1 微米,特别的是钰创还将展出与露西德(Lucid)及耐能智慧(Kneron)两家美国新创企业合作成果。

钰创与 Lucid 合作开发 3D 感测开发者套件,期有助开发者快速发展 3D 扫描、物件辨识、手势控制、3D 人脸解锁等 3D 视觉性应用,普及于智慧零售、安全监控及无人机,加速 3D 感测开发创新。

钰创与耐能智慧合作开发终端人工智能的 3D 感测解决方案,提供人脸辨识及体感辨识,期能加速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的应用普及。

联发科则将展出导入 AI 应用的智能手机、智慧家庭与车用产品,联发科 12 月推出的曦力 P90 处理器内建升级版 AI 引擎 APU2.0,AI 算力较 P70 提高 4 倍,搭载 P90 的终端产品预计明年第 1 季上市,备受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