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销售占比被AMD超越 英特尔第10代处理器将成反攻利器

韩国销售占比被AMD超越 英特尔第10代处理器将成反攻利器

在个人电脑的世界里,两家处理器大厂英特尔与AMD的竞争一直是市场上聊不完的话题。过去,处理器市场龙头英特尔在遭逢2018年14纳米制程产量不足,造成处理器产能减少而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之后,反观竞争对手AMD则是自从推出Zen架构的新处理器,一直到当前Zen2架构产品都频挟着高性价比的优势,在市场上声势始终让英特尔处于不利的态势。

而对于这样的结果,近期韩国媒体更是报导指出,在双方的竞争上AMD如今更胜一筹,因为AMD在韩国市场自7月份以来销售占比已经超越了英特尔。

根据韩国媒体《BusinessKorea》的报导,根据当地IT产品价格比较平台“Danawa”的资料指出,2019年年初,当时AMD在韩国市场的销售占比不过40%,还落后于英特尔。不过,这些日子以来AMD的销售急起直追,7月份就开始超越了英特尔,到了8月份销售占比更是一举达到了53.58%,超过了英特尔的46.42%,登上了当地市场的销售龙头位置。

报导指出,韩国的市场人士表示,AMD在处理器的销售有好的表现,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在游戏玩家偏爱的高端电竞游戏市场中,英特尔的处理器供应不稳定,这使得玩家对AMD处理器的需求大幅增加。

另外,AMD的处理器采用高性价比的竞争策略,就凭藉着优异的性能与价格竞争力在市场上赢得电竞游戏玩家的认可。而基于以上的原因,AMD近期在采购市场上陆续赢得了订单。

对此,一位韩国的AMD主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指出,除了在一般消费市场之外,在企业或政府的标案市场上,过去相关产品开标时都指定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产品。但是,近期以来采用AMD处理器与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产品都会同时出现在招标公告当中。

不过,对于AMD当前在韩国市场的销售取得领先的状况,韩国的市场人士认为这将只是短期的现象。报导中强调,市场人士认为在英特尔目前已经陆续推出第10代处理器的情况下,过去AMD在市场上超越英特尔第9代处理器的销售状况将可能会被扭转回来,不过,这时间的长短还必须要视英特尔能多快将第10代处理器普及到市场上而定。

除了个人DIY的消费市场之外,市场人士还表示,对于品牌厂商来说,不论是消费者或制造商目前仍倾向使用英特尔的处理器,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长时间以来都是与英特尔共同发展架构的问题上,但是在定制化或中小型制造商的产品上,因为对于价格较为敏感,因此较有意愿采用AMD的处理器。而未来在英特尔普及第10代处理器之后,这样情况是不是会有所改变,就有待时间来验证了。

AMD的第N次逆袭:7nm芯片再挑英特尔服务器市场

AMD的第N次逆袭:7nm芯片再挑英特尔服务器市场

“这是目前性能最为强劲的X86服务器芯片!”AMD CEO苏姿丰站在旧金山地标建筑艺术宫的舞台上,信心满满地正式发布第二代EPYC(霄龙)数据中心处理器“罗马”,期待进一步从英特尔占据绝对主导的服务器芯片市场拿下更多份额。

新品发布后,AMD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走高,市值一举超过430亿美元。相比几年前股价还不到2美元,市值跌破20亿美元的窘况,如今的AMD股价正处在过去15年的最高点。而这神奇的大逆转就发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

进入英特尔后院

2017年6月,AMD在德州发布第一代EPYC芯片,重新向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发起冲击,也给自己开辟了一个新的营收来源。虽然AMD并不曾退出这个市场,但由于产品长期不具竞争力,此前的市场份额已经微乎其微,说是再次进入这一领域也不为过。至此,AMD不仅横跨了CPU和GPU两大芯片领域,也覆盖了PC处理器和数据中心处理器两大市场。

相比陷入衰退多年的PC市场,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还保持着增长,云计算大潮的到来也带来了更多的数据中心需求。投行RBC Capital预计,他们追踪的19家全球云计算公司去年的资本支出高达930亿美元,同比增长42%。单是去年第二季度,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这四大互联网巨头就投入了183亿美元,同比增长48%。而单是2018年,数据中心处理器业务就给英特尔带来了230亿美元的营收。

相比PC处理器市场,服务器芯片更像是英特尔的自家花园。IDC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销售的服务器有98%采用X86架构芯片,而英特尔几乎独占了所有的数据中心X86处理器。直到AMD推出EPYC处理器之后,英特尔才在这个市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此外,谷歌和亚马逊也推出了自研自用的专注于人工智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处理器。)

显然,在数据中心市场过于舒适的英特尔终于感受到了竞争压力。2018年初,前英特尔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离职前曾经对分析师表示,AMD肯定会从英特尔这里夺取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的份额,英特尔会尽力阻止AMD在这里拿到像PC市场那样15%-20%的市场份额。

不过,这正是AMD的目标。去年发布Zen 2架构之后,苏姿丰意气风发地表示,EPYC服务器芯片性能比当初的皓龙更加出色,很有信心拿下和皓龙相近的市场份额(AMD在皓龙Opteron时代,一度在服务器芯片市场拥有高达25%的份额)。有趣的是,AMD在PC处理器市场的份额也在20%-25%之间。

最强X86架构芯片

有趣的是,外号“农企”的AMD喜欢用推土机、压路机、打桩机等工程车辆来命名PC处理器,给人一种置身工地、尘土飞扬的感觉。到了数据中心处理器,AMD却开始摇身一变走文艺青年路线,用意大利的知名城市来命名EPYC处理器,而且还是“一路向北”。前两代EPYC处理器代号分别是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和罗马,未来两代命名则将分别为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和热那亚。

第二代EPYC处理器“罗马”,是AMD在数据中心市场逆袭的底气。这款处理器最高搭载了64颗采用7nm制造工艺“Zen 2”核心,也是全球首个7nm数据中心处理器。第二代EPYC 7002系列处理器可以在每个SoC上最多提供64个Zen 2核心。和上一代相比,第二代EPYC处理器性能提升了两杯,每个核心服务器负载IPC性能提升23%,L3缓存至多增加4倍。

苏姿丰表示,第二代EPYC(霄龙)是目前性能最为强大的X86架构处理器,拥有创纪录的性能表现,而且在多种工作负载下最高可以将总体拥有成本降低50%。对于企业数据中心,第二代EPYC处理器比同类产品带来了83%的Java应用程序性能提升,43%的SAP SD 2 Tier性能提升,在Hadoop实时分析性能也创下了行业新高。

和以往一样,AMD处理器新品几乎处处与英特尔产品进行对比。苏姿丰明确表示,AMD EPYC处理器的竞争力就是更加灵活、价格实惠、性能更强。EPYC 7742处理器性能比英特尔Xeon 8280L提升了97%,成本降低了50%。

7nm制程技术是第二代EPYC处理器的最大优势,相比之下,老对手英特尔却遇到了10nm技术跳票的窘境,至少要明年才能推出10nm技术的数据中心处理器。这意味着,AMD在这个赛道至少领先了一年时间,可以抓住这一时机攫取市场份额。

构建生态是关键

服务器市场的成败,并不只由性能强劲的处理器决定,更为重要的是完整的生态平台。在重返数据中心市场的同时,AMD就联合了业界数十家合作伙伴。数据中心服务领域的七大巨头微软、百度、Dropbox、彭博社等也都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AMD EPYC芯片系列的支持。他们更希望看到服务器芯片行业出现良性竞争,而不是英特尔一家独占的局面。

在过去两年时间,AMD EPYC生态系统已经拥有超过60家合作伙伴,已经推出50多个量产的服务器平台,各个细分领域的合作伙伴超过了15个。其中包括了技嘉等原始设计供应商,也包括了博通美光等独立硬件供应商,还包括了微软和诸多Linux操作系统厂商,更有惠普、戴尔和联想等服务器厂商。亚马逊AWS和AMD合作的基于EPYC(宵龙)处理器芯片的Amazon EC2云服务也已经在三个月前上线。

在此次旧金山发布会上,AMD请来了业界诸多合作伙伴为自己站台。谷歌宣布已经在内部架构生产数据中心环境部署了第二代EPYC处理器,并会在今年年写时候在谷歌云计算引擎上支持第二代EPYC处理器的全新通用计算机。Twitter则宣布今年年内在数据中心架构部署第二代EPYC处理器。而惠普和联想更宣布基于新处理器的新服务器平台今天就上市销售。

得益于CPU和GPU业务的增长,去年AMD营收同比增长了23%。今年第一季度,AMD EPYC处理器在全球服务器芯片的市场份额约为2%。虽然距离苏姿丰的20%-25%的长远目标还有着很长的路,但这对于AMD来说却是全新的营收来源。在服务器芯片的市场上,哪怕AMD拿到了10%的市场分额,也就意味着新增20多亿美元的营收,相当于AMD的年营收可以增长近三分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一度帮助AMD走出困境的游戏主机芯片市场已经出现需求放缓,AMD预计今年第三季度这一业务营收或将同比下滑20%。在服务器芯片业务上的疆土拓展,是AMD抵消游戏主机芯片营收下滑的重要手段。不过,苏姿丰表示AMD会在今年年底推出7nm技术的Navi GPU,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索尼明年的新一代Playstation主机就会采用这款GPU。

五十年农企AMD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AMD创办的五十周年。和英特尔一样,AMD也是传奇公司仙童半导体(Fairchild)的几位工程师“叛逃”创办的。1969年5月1日,杰瑞·桑德斯(Jerry Sanders)带着8名工程师,拿着美国银行提供的100万美元贷款,在硅谷Sunnyvale正式创办了AMD。上图就是AMD当初创始团队的奠基仪式。

在过去半个世纪,AMD是唯一能和英特尔展开竞争的处理器厂商,也是唯一拥有X86架构授权的竞争对手。在英特尔的巨人阴影下,AMD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虽然多次陷入低谷,甚至看似前景灰暗,但却总能靠技术创新,凭借明星产品重新走出困境。而率领AMD走出最近一次低谷的就是半导体行业第一位华裔女CEO苏姿丰。

这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移民在2014年接过了AMD CEO的职位,至此开始了一段神奇的逆袭征途。在她接手之时,AMD正处在几十年来的最低谷:市场份额一度跌到了10%,业绩连年亏损,市值缩水到只有几十亿美元。但在苏姿丰的率领下,AMD通过业务调整,在CPU和GPU领域都重新展现了竞争力,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更创下了股价增长十五倍的奇迹。

得益于2016年推出的Rzen系列CPU和而2017年推出的EPYC处理器,AMD股价已经从2016年最低点的不到1.8美元一路飙升到目前的30美元下方,市值312.5亿美元。今年以来,AMD股价已经回升了50%。现在的AMD股价正处在过去十年最好的态势。

就在此次EPYC发布会之前,美国媒体传出了苏姿丰可能离开AMD的消息,称她可能回归IBM,担任第二号高管乃至未来接班IBM CEO罗睿兰(Ginni Rometty)。不过,苏姿丰立即在推特上转发了这则报道,正面否认了自己要离开的消息。“这则谣言毫无根据。我爱AMD,未来还会更好!”

AMD发二代EPYC处理器:7nm工艺 支持PCIe 4.0

AMD发二代EPYC处理器:7nm工艺 支持PCIe 4.0

北京时间8月8日,AMD发布第二代EPYC(霄龙)服务器处理器,带来了一系列新特性。据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AMD服务器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4%,首款EPYC处理器功不可没。此时AMD发布EPYC二代,无疑是希望进一步抢占英特尔的份额。

升级7纳米工艺 全新底层架构

前代EPYC(霄龙)处理器采用了14纳米制程,二代则直接跳过10纳米、采用最新的7纳米制程工艺,浮点性能是前代4倍、功耗则降低一半,实现了更高的性能和更小功耗,这个部分显然是企业用户所看重的。

另外,第二代EPYC(霄龙)处理器采用了先进的AMD EPYC Infinity架构,并且进行了提升。现在,AMD Infinity架构分离了两个流:8个用于处理器核心的Die和1个支持处理器外部安全和通信的I/O Die,能够灵活地为CPU核心提供先进的处理技术,并且允许I/O电路以其自身的速度开发,在后续更快速地实现新功能拓展。

率先支持PCIe 4.0 应用广泛

在I/O接口方面,第二代AMD EPYC(霄龙)处理器率先支持PCIe 4.0标准,暂时领先于英特尔,是目前X86架构服务器处理器的唯一一款。届时,企业用户可以搭建128个通道的I/O,实现网络带宽性能的双倍提升。

突出多领域应用及安全性 保护数据隐私

其他功能方面,第二代AMD EPYC(霄龙)处理器突出多领域应用,涉及互联网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内存数据库、数据中心应用等,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等领域,泛用性非常出色。同时,AMD表示第二代AMD EPYC(宵龙)处理器没有限制1P处理器的任何功能,包括内存、I/O和安全功能,搭建服务的总成本最高可降至50%。

另外,面对日益猖獗的互联网隐私数据泄露情况,第二代AMD EPYC(霄龙)处理器将搭载先进的安全 “强化核心”,减少数据风险。据悉,它是首款具有集成和专用安全处理器的服务器CPU,可实现安全启动、安全加密内存(SME)和安全加密虚拟化(SEV)等功能。同时,还集成了最多509个唯一加密密钥,只能被处理器识别,即便恶意虚拟机找到进入内存的方法、或是受到破坏的管理程序接触到访客虚拟机,也无法访问数据,极大地提升了安全性。

在发布会上,谷歌表示已在其数据中心内部署了第二代EPYC系统;同时戴尔、联想等公司的高管均表示将推出基于第二代AMD EPYC(霄龙)处理器的服务器产品,与AMD建立深度合作。据悉,第二代AMD EPYC(霄龙)处理器于今天上市。

戴尔将发布基于7nm工艺二代霄龙的服务器新品

戴尔将发布基于7nm工艺二代霄龙的服务器新品

AMD EPYC霄龙正在服务器、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这些Intel几乎垄断的强势领域撕开越来越大的缺口,就连一贯坚决跟随Intel的戴尔也改变了态度。一年多前的时候,戴尔EMC CTO John Roese表扬AMD强势表现的同时,也直言Intel是服务器领域的头号玩家,处理器产品线实在太庞大,AMD即便加速追赶也差距太大,戴尔的产品线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不过近日,戴尔公司代表Dominque Vanhamme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提出,戴尔的AMD霄龙服务器产品在今年底降低增至现在的三倍,从3款增加到9款,并且还很快发布基于7nm工艺二代霄龙的服务器新品。

尽管戴尔的Intel平台服务器产品依然有50多款,AMD的规模远远无法与之相比,但二代产品还没发布就能达到如此程度,已经相当不易,后续必然会给Intel更大的压力。

Zen架构诞生之前,AMD在服务器市场上的份额只有1%左右,近乎不存在,而今AMD已经提高到大约5%,并且行业普遍预计7nm二代霄龙到来之后,AMD有望在服务器市场上占据超过10%的份额。

运算和图形部门推动,AMD 2018财年营收成长

运算和图形部门推动,AMD 2018财年营收成长

处理器大厂AMD于30日凌晨2018年第4季财报。财报显示,2018财年第4季AMD的营收为14.2亿美元,优于2017年同期的13.4亿美元。每股EPS为4美分,优于2017年同期的每股亏损2美分。

AMD在2018财年第4季营收为14.2亿美元,毛利润率为38%,比2017年同期的34%,高出4个百分点。净利为3,800万美元,相较2017年同期的净亏损1,900万美元,每股EPS来到4美分有所成长。而且,在不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的情况下,AMD在2018年第4季净利将达到8,700万美元,每股EPS则为8美分。

按业务部门的营收状况来分析,AMD第4季来自于运算和图形部门的营收为9.86亿美元,高于2017年同期的9.08亿美元。企业、嵌入和半客制业务的营收为4.33亿美元,高于2017年同期的4.32亿美元。其他所有业务的营收在第4季和2017年同期均为零。

累计2018财年,AMD的营收为64.8亿美元,比2017财年成长23%,主要由于运算和图形部门业绩增长的推动。毛利率为38%,比2017年成长4个百分点。营业利益为4.51亿美元,较2017年营业利益1.27亿美元,成长355%。净利为3.37亿美元,每股EPS为32美分。

若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调整后净利为5.14亿美元,每股EPS为0.46美元,相较2017财年调整后,净利为1.03亿美元,调整后每股EPS为0.1美元都大幅成长。

而对于未来的营运展望,AMD预计,2019财年第1季营收约为12.5亿美元,加减5,000万美元。

AMD开发支援新 Zen 2 架构处理器芯片组,恐排除合作伙伴

AMD开发支援新 Zen 2 架构处理器芯片组,恐排除合作伙伴

根据国外科技网站《Overclock3d》的最新报导,向来与处理器大厂 AMD 在芯片组上合作关系密切的华硕集团旗下 IC 设计大厂祥硕 (ASMEDIA),被传出将在 AMD 下一代推出的新芯片组上,可能排除使用祥硕芯片的消息,也进一步引起市场人士的关注。

根据报导指出,AMD 目前的主机板芯片组使用了大量的祥硕芯片。而这样的决定也使得 AMD 能够专注在 Zen 架构上的处理器及应用的开发,同时也确保 AMD 的主机板芯片组能够支持用户期望的所有高阶功能。

不过,目前 AMD 的目标是在 2019 年中,推出 Zen 2 架构的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届时也有可能一起发表的新 500 系列主机板芯片组。即便,旧款的主机板芯片组能够藉由 Bios 的更新来继续支援 AMD 的 Zen 2 架构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不过,这样更新方式将无法提供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使用者随插即用的需求,其效能能否与新一代主机板芯片组相较,目前也还不得而知。

报导进一步指出,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消息指出,AMD 正在针对下一代的 X570 芯片组进行全新的设计,而且将采用自己的设计,排除使用祥硕的芯片。而会有这要的决定,主要还是在 X570 新芯片组将采用 PCIe 4.0 传输界面的决定上。因为,祥硕没有 PCIe 4.0 传输界面的相关设计经验,所以必须由 AMD 亲自操刀。虽然,这样的设计方式可能会为 AMD 新一代的 X570 芯片组带来大量的热量,但是这对终端使用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芯片组的散热通常没有那么必要。

至于,对目前的 300、400 系列芯片组来说,将有是否支援 PCIe 4.0 的问题,AMD 之前表示可以使用,不过,芯片组支援,并不代表主机板厂商就能提供支援。因为 PCIe 4.0 支援与否的关键,重点还是在主机板的电路设计上。

而对于这样的消息,市场人士则是指出,虽然旧的主机板和芯片组改新 Bios 后,也可以兼容于 Zen 2 架构的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但是一旦 AMD 排除使用祥硕的芯片,就表示 AMD 处理器与祥硕芯片整合的这个模式恐怕还是有问题的,例如在效能上的发挥。因此如果报导属实,未来在 AMD 自己开发最新芯片组规格,加上自己最了解自己处理器的情况下,对于祥硕来说将有隐忧。

AMD强攻7纳米CPU 台代工受惠

AMD强攻7纳米CPU 台代工受惠

美国消费性电子展盛大展开,法人指出,AMD执行长苏姿丰对 7nm 制程产品乐观,台系代工厂包含广达与英伟达等,可望有机会受惠。

根据法人报告指出,AMD 预期 7 纳米 Zen 2 CPU 将成今年焦点,若未来产品普及,AMD 在桌机与服务器的市占率将显著提升,对产品后市乐观看待。

AMD 的 7nm EPYC 芯片也获许多分析师青睐,认为不只效能更好,技术层次也提升,有助相关供应链,尤其是布局服务器领域多年的厂商营运表现。

广达与英伟达皆积极深耕服务器领域,广达服务器客户包括亚马逊及 Google 等,英伟达也同样着墨美厂,除墨西哥既有服务器产能,桃园龟山厂也是服务器生产基地,多数产品都销售给美系客户。

广达为因应贸易战,也砸逾 新台币40 亿元在林口买下厂房,为服务器等高阶产品回台生产做足准备,今年服务器市场预期可望有 1 成以上成长空间,市场看好,AMD 强攻 7 纳米 CPU,广达受惠空间可期。

英伟达也获得外资同步看好,预期资料中心与服务器业务将持续推升业绩成长。

AMD新EPYC霄龙处理器将采用7nm的Zen 2架构

AMD新EPYC霄龙处理器将采用7nm的Zen 2架构

AMD新一代EPYC霄龙处理器将采用7nm的Zen 2架构,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就会上市,而消费级的Ryzen锐龙处理器预计明年年中才会更新。

据了解,AMD的7nm EPYC罗马处理器是一种全新的独特架构,7nm的CPU核心与14nm的I/O核心分离,相互间采用Infinity Fabric总线连接,由于内存控制器位于I/O核心内部,所以这必然会增大CPU的内存延时,但这有助于平衡每个核心的内存延时,Zen 2架构的L3缓存比现在的翻了一倍可能就是为了弥补内存延时的增大。

由于新EPYC处理器这独特的架构,再加上它拥有64个物理核心和128线程,所以Linux 4.21对它进行了优化,phoronix发现了这点,内核优化包括新增规定L3缓存限制、优先级和内存带宽的QoS域,这些优化有助于新架构适应更广泛的软件生态系统,并可能避开一些奇怪的事情。

AMD最近推出了新的Zen 2“znver2”编译器,这些优化可能就是针对新编译器而推出的,新编译器新增了几条新命令,比如回写和不失效高速缓存(WBNOINVD)、读取处理器ID(RDPID)和高速缓存行写回(CLWB),但新的编译器并不支持AVX512,但应该在以后的版本中添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