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自研ARM架构Mac处理器成本约75美元 约英特尔的1/4

苹果自研ARM架构Mac处理器成本约75美元 约英特尔的1/4

在2020年的WWDC上,苹果已经确定将会推出自研ARM架构的Mac处理器,预计年底将会正式商用。根据日前市场分析师的推估,苹果还计划在接下来的最快18个月之内,完成对于英特尔处理器的替代工作。

不过,因为苹果自研ARM架构的Mac处理器,市场担心未来将会造成Mac及MacBook的价格上涨,不利于苹果的获利。对此,就有外媒导指出,苹果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价格每颗约在75美元上下,仅约英特尔x86处理器的四分之一左右,其最终产品很可能将不会有大幅度的价格上涨。

报导指出,国外研究机构的分析师表示,制造首批内建苹果自研ARM架构处理器的Mac/MacBook,或许因为需要重新设计部分适合的零组件情况下,一开始的确让苹果付出更多成本。其中,因为苹果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必须透过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来生产制造,所以也会多出这部分的生产成本。只是,外媒引用供应链人士的消息表示,苹果使用的台积电5纳米制程技术来生产自研ARM架构Mac处理器,其成本每颗约在75美元,因此并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负担。

报导进一步表示,虽然苹果日前并没有公布新一代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的具体规格,但是已经可以确定将会采用台积电5纳米制程技术。而透过台积电的5纳米制程技术,苹果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预计将整合150亿个电晶体,远高于A13的85亿个及A12X的100亿个的数量。

根据国外分析机构《Techinsights》的资料指出,iPhone 11所使用的A13处理器成本每个约在64美元左右。因此,苹果新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预估的每颗75美元价格,似乎不会太过离谱。

而就相关规格的比较,苹果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预计应该还是8核心的处理器,并整合最新的GPU核心。而以目前英特尔10纳米的4核心Core-i7处理器售价约在300到400美元左右,而14纳米制程的的8核心Core-i7每个也要300多美元,则苹果的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价格约仅有英特尔x86处理器的四分之一。

虽然苹果的ARM架构Mac处理器性能,或许还无法超越高端的英特尔Core-i系列x86架构处理器,但是就直接的取代成本来说,苹果以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来取代英特尔的x86架构处理器,则有机会减少大约100到200美元的成本。虽然这部分还没有将电脑本身的设计成本计算进去,但是因为苹果Mac/MacBook的庞大出货量,其设计成本摊提到每颗处理器的价格上时,预计其成本也不会增加太多。

整体来说,苹果以自研的ARM架构Mac处理器来取代英特尔的x86架构处理器,其最重要的部分就在于降低成本,这将能使得苹果未来能提高利润。而且,之前英特尔14纳米产能欠缺,造成下游笔电出货困难的情况,未来也因为有自研处理器的支持而将不会再重演,这对于苹果来说在产品研发生产,及上市布局上则可完全自我掌控,其意义更加深远。

郭明錤:预期苹果自2021年起18个月所有Mac将转ARM处理器

郭明錤:预期苹果自2021年起18个月所有Mac将转ARM处理器

就在即将到来的苹果WWDC开发者大会活动,因为市场预期苹果上在此活动上亮相自研ARM架构处理器。因此,中资天风证券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也进一步分析了未来针对搭载ARM架构处理器的新产品未来展望。

郭明錤指出,受惠于MacBook采用苹果自研的ARM架构处理器与mini LED显示,出货量与市占率可望显著成长。此外,郭明祺预期苹果自2021年起12到18个月内所有Mac机型将转换成ARM架构处理器。

郭明錤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预期首度支援苹果5纳米制程ARM架构处理器的Mac硬件产品为13.3寸MacBook Pro与全新外观设计24寸iMac,最快在2020年第4季末或2021年第1季初期推出。预期搭配ARM架构处理器的Mac的效能,将较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Mac效能改善至少50%到100%。而为了让开发者有时间可准备ARM版本的macOS App,因此选择在此次的开发者大会上亮相。

针对郭明錤所预期,苹果将搭载新款自研ARM架构处理器的产品,在13.3寸MacBook Pro方面,此新机型外观设计与既有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13.3寸MacBook Pro相似。而在苹果搭载ARM架构处理器的13.3寸MacBook Pro量产后,预计将停止生产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13.3寸MacBook Pro。

至于,在搭载ARM架构处理器的iMac方面,预计将配备全新外观设计与24寸显示器。而在ARM架构处理器的iMac推出前,苹果将在2020年第3季推出既有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iMac机型更新版。

鉴于苹果推出全新ARM架构处理器,郭明錤也预计自2021年开始,所有的新款Mac机型均将配备ARM架构处理器。而且估计12到18个月内,所有Mac机型将会转换成ARM架构处理器,而全新外观设计的MacBook则预计将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

另外,郭明錤也预计,在苹果ARM架构处理器、Mini LED显示屏幕将能显著改善使用者体验,预计苹果快将在2021年下半年发表配备Mini LED显示幕的MacBook机型。而未来包括苹果ARM架构处理器、Mini LED显示屏幕以及剪刀脚键盘为未来2年内可为苹果MacBook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零组件。

最后,对于苹果未来的发展方向,郭明錤也指出,受惠于WFH(working from home)需求,预测MacBook在2020年第3季出货预估将成长30%。长期而言,因为受惠于MacBook采用果自研的ARM架构处理器与mini LED显示,出货量与市占率可望再显著成长。

上季度基于Arm技术的芯片出货量达64亿颗

上季度基于Arm技术的芯片出货量达64亿颗

2月26日,Arm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9财年第三季度(2019年9-12月)中,Arm半导体合作伙伴基于Arm技术的芯片出货量达到64亿颗,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过去两年内第三次创下单季出货量新高。

截至目前,Arm的合作伙伴已经出货超过1600亿颗基于Arm技术的芯片,过去三年平均每年出货超过220亿颗芯片。

上一季度,Arm合作伙伴基于Arm技术的芯片出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4亿颗,其中包括刷新纪录的42亿颗Cortex-M处理器。终端设备对于嵌入式智能的需求不断增加。

Mac搭载ARM架构处理器2021年发表 5纳米制程将成核心技术

Mac搭载ARM架构处理器2021年发表 5纳米制程将成核心技术

市场屡屡传出苹果的Mac电脑可能舍弃Intel、改采自家研发的ARM架构处理器,这样的消息如周期循环般反覆出现。中资天风证券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发布最新报告指出,首部搭载ARM架构处理器的Mac电脑可望在2021上半年发表,5纳米制程也将成为苹果新产品的核心技术。

据传苹果正往ARM架构芯片来发展,使Mac电脑以及iPhone、iPad能协同运作、执行相同的应用程式。iPhone与iPad搭载的A系列芯片已是ARM架构,2017年的iMac Pro开始至近期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Mac mini以及Mac Pro当中,都有苹果所设计的T2芯片,也属ARM架构。

过去传闻显示,最快到了2020年Mac电脑改采苹果自家研发的ARM架构处理器。不过郭明錤却表明,苹果今年不会发表带有ARM架构为核心的Mac电脑。

郭明錤的报告指出,苹果的新产品预计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采用5纳米制程生产的处理器,包括2020下半年亮相的5G版iPhone、配备Mini LED的新款iPad,以及在2021上半年发表自行设计处理器的Mac电脑,这些都是苹果关键产品与技术的策略考量。由于处理器是新产品的核心零组件,预期苹果将增加与5纳米制程相关的投资,进而占据相关供应商更多资源,策略上也能阻碍竞争对手的发展进度。

由此可见,5纳米制程的芯片将是未来12~18个月苹果新品核心。从Intel处理器转换到自行设计的ARM架构处理器,将成为苹果的重大转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此一转变的发生,开发者会有更多工作要做,以确保在macOS执行的应用程式能支援未来的新款Mac电脑。

苹果计划2020年开始采用Arm架构处理器 台积电将受惠

苹果计划2020年开始采用Arm架构处理器 台积电将受惠

根据国外科技网站《Mac Rumors》的报导,苹果持续计划分手处理器大厂英特尔(Intel),也就是在Mac中使用自行开发的Arm架构处理器,而此计划也有望在2020年成真。而一但这样的计划成真,则苹果晶圆代工的主要伙伴台积电也预期将会受惠。

根据报导指出,目前,苹果的Mac系列产品中使用的处理器皆来自于英特尔,然而,苹果正计划如同智能手机iPhone所搭载的A系列处理器一般,将Mac系列产品处理器转换至Arm架构的自行研发处理器。因此,苹果正在开展一项代号为“Kalamata”的计划,该计划就是苹果自家的Mac电脑预备要舍弃英特尔的x86架构处理器,进而全部使用自己研发的Arm架构处理器。

事实上,目前苹果所有的Mac产品中都使用了英特尔的x86处理器,而iPhone和iPad则是使用Arm架构处理器,两类型架构的处理器其指令架构并不相同。其中,英特尔的x86处理器是CISC指令集架构,而Arm的处理器是RISC指令集架构,RISC的指令实际上比CISC的指令更小、更简单,这也表示Arm架构处理器所需的功率更少,使其在执行任务的效率上能够更高。

不过,Arm处理器虽然有简单与低功耗的优势,但是其运算功能并不强大。原因是x86架构处理器是为较高端的桌上型电脑而设计,反观Arm架构处理器则是为移动设备等低功耗应用所设计的,使得Arm过去一直专注于电池效率的特点,而英特尔则是专注于性能的最佳化表现。也因为这样的因素,苹果的Mac系列产品就持续使用英特尔处理器。也因此,苹果Mac系列产品也一直受限于英特尔处理器产品的发表时间。

在过去的几年中,英特尔曾多次出现处理器延迟,进而影响苹果产品推出的计划,甚至是因为产能缺少的问题,也会影响到苹果Mac系列产品的市场供货。因此,苹果认为,若使用自行研发之处理器,将能让苹果按自己的时间表发布或更新,甚至可进行更频繁的技术改进等。另外,苹果也可以透过自己内部团队所设计的处理器,藉以区分的不同产品,进而在硬件和软件之间进行整合。

报导进一步指出,近年来苹果iPhone和iPad都使用Arm架构的A系列处理器。经过评测的结果,这一系列A系列处理器也都证实有相当优异的效能。甚至在发表当前最新的A12和A13处理器时,苹果也特别强调这些处理器比英特尔的处理器运算速率更快。因此,就在苹果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iMac Pro、Mac mini和即将推出的Mac Pro上都将配备Arm架构的处理器,以T1和T2芯片的形式为这些设备的Touch Bar和其他功能供电。

其中,T2芯片整合了多个元件,包括系统管理控制器、图形信号处理器、SSD控制器和Secure Enclave加密设备等,此外还可为Touch Bar和Touch ID供电。将Arm架构处理器导入Mac之中,不但可以提高效率和电池寿命,同时又不牺牲速度,苹果也可以缩小某些内部零件的尺寸,进而开发出更薄的设备。而鉴于这样的效果,苹果就计划从2020年开始逐步转移到自行开发的Arm架构处理器,而这段过渡期也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对于苹果准备在Mac上开始采用自家研发的Arm架构A系列处理器,市场人士表示,因为近几代以来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皆是由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所代工,因此再加上未来Mac系列产品将采用A系列处理器的情况下,将以利于台积电的业绩发展。

11月27日,由集邦咨询旗下DRAMeXchange主办的“2020存储产业趋势峰会”即将在深圳举办。提前了解2020年存储市场产能、价格变化,欢迎识别下图二维码。

Arm为细分市场发布多款NPU,架构将继续向中企授权

Arm为细分市场发布多款NPU,架构将继续向中企授权

10月23日,英国半导体知识产权 (IP) 提供商Arm公司推出多款产品,并宣布将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授权支持。

今日在Arm技术峰会北京站上,Arm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雄昂透露,目前Arm在中国有超过200个合作伙伴,中国客户基于Arm技术的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160亿颗,95%的国产芯片都是基于Arm架构。吴雄昂表示,Arm是唯一的非美国计算平台,并且经过法务调查,无论v8还是v9架构均源自英国的技术,Arm会和过去一样持续向中国企业进行授权和服务支持。

此前,Arm全球负责芯片授权的IP产品事业群总裁热内·哈斯(Rene Haas)明确表示,华为海思是Arm的长期合作伙伴,后续的芯片架构都可以授权给华为海思。

细分更多市场,推出两款NPU

在今日技术峰会上,Arm还发布了Ethos-N57/Ethos-N37 NPUs(神经单元系统)、Mail-G57 GPU(图形处理器)、Mali-D37 DPU(视觉核心)处理器IP设计。

Ethos-N57/Ethos-N37 NPU是继发布的N77之后推出的两款面向不同市场的NPU。Arm Ethos的组合会对AI(人工智能)与ML(机器学习)作出复杂的运算,以满足用户在日常生活对设备的需求。加上N77,三款NPU从高至低细分,N77为目前最高级用于VR/AR、旗舰手机等复杂运算;N57、N37则是在作为AI处理器运算时,对性能与成本、面积、带宽与电池寿命间达成平衡。

N57主要针对中端手机产品、智能家居中枢所准备;N37则是针对数字电视(DTV)、智能摄像头作出的产品。

更“接地气”的Mali-G57 GPU

GPU主要负责图像处理,Mali-G57将更好的沉浸式体验带到消费级,针对VR(虚拟现实)提供视点渲染支持,Mali-G57采用Valhall架构,和此前的Mali-G52相比提升1.3倍的性能密度,能效提升30%、性能密度提升30%、机器学习提升60%。

此外,Arm和实时3D开发平台untiy公司合作发布的基于Arm IP的片上系统(SoC),CPU,GPU会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面积更迷你的Mali-D37 DPU

据Arm介绍Mali-D37是目前其面积最小的DPU(视觉核心处理),可用于入门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分辨率在2K以内的小显示屏等低成本的设备上。

Mali-D37采用Komeda架构,此前已经有D71和D77两款DPU。Mali-D37定位是16纳米制程下小于1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就能输出2K和1080P内容。

传ARM助力苹果开发Mac处理器,取代x86

传ARM助力苹果开发Mac处理器,取代x86

据快科技报道,ARM公司正在给苹果未来的产品开发更高性能的CPU核心,将用于Macbook笔记本中。消息指出,苹果正在跟ARM紧密合作,后者会为苹果开发更高性能的CPU架构,不过目前还没有多少详情。这些高性能ARM处理器将首先用于苹果的MacBook Air笔记本,当然也有可能用于Macbook Pro及iMac电脑上,最快2020年问世。

之前消息指出,苹果也会在2021年前发布通用程序(Marzipan“杏仁糖”计划),可同时运行在Mac、iPhone和iPad上,类似于微软此前的UWP。这非空穴来风,去年,苹果就将iOS平台上的语音备忘、股票和家庭移植到macOS上,今年,苹果计划允许开发者将iPad APP移植到macOS上,2020年再接入iPhone,并最终实现2021年前,在所有平台只需下载相同的APP即可。显然,这与Mac启用ARM架构处理器可谓紧密呼应。

今年六月,原ARM首席CPU架构师Mike Filippo低调加盟了苹果,他的新头衔是芯片架构师,Filippo在ARM曾主要负责过Cortex-A76以及未来的Hercules、Zeus等高端型号CPU的开发。同时他还曾参与过基础设施、汽车类组件相关的工作,并且在AMD、英特尔产品的设计中也做出过贡献。

按照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说法,从2020年或2021年开始,台积电将开始为Mac电脑机型生产苹果自主设计的基于ARM的处理器。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就有来自彭博社的消息称,苹果计划最早从2020年开始,将以自家定制的Mac芯片取代英特尔芯片,只不过郭明錤在其最新的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点。

定制设计的Mac芯片有多种好处。很显然,苹果一旦有了自主定制的Mac芯片,自家的Mac产品更新换代将不再需要看英特尔脸色,毕竟近些年英特尔不仅挤牙膏,而且芯片发货的时间总是一推再推。不仅如此,苹果一旦掌握控制权,还能够基于自主定制的Mac芯片更快的整合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新功能,让生态更快向前发展,从而换取更高的利润。

郭明錤在其最新的报告中也认同以上观点,并且列出了四个他总结的优势:

(1)苹果可以完全控制Mac电脑的设计和生产,就像对iPhone和iPad那样,并且可以摆脱英特尔处理器出货量变化的负面影响。

(2)直接与芯片代工制造商谈价,处理器生产成本更低,利润更高。

(3)如果苹果降低价格,Mac电脑的市场份额或许还可能更进一步增加。

(4)将Mac电脑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完全开来,但这也是“双刃剑”,传统app需依赖虚拟化解决方案

无论如何,郭明錤这份报告的重点还是在于基于ARM芯片的Mac电脑,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或者说过去十年时间里,一直有消息认为苹果正默默将Mac转移到ARM平台上,而且这不会是一夜发生的事情,反而会从低端的Mac产品线开始,例如从MacBook,或者Mac mini开始。

也许2020年或2021年确实将会是推出基于ARM芯片MAC产品的最佳时机,而且到那时不止A系列芯片更强大,能够塞进多少晶体管和组件,而且专为Mac定制ARM芯片媲美大多数桌面PC性能更不是问题,毕竟Mac限定的功耗没有手机那么严格,更能突显出苹果自主CPU和GPU内核每瓦的性能极限。

当然,对于Intel来说将是不小的打击,据称苹果贡献了Intel年收入约5%的量。

台积电与ARM展示业界首款7纳米Arm核心CoWoS小芯片系统

台积电与ARM展示业界首款7纳米Arm核心CoWoS小芯片系统

高效能运算领域的领导厂商arm与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26日共同宣布,发布业界首款采用台积电先进的CoWoS封装解决方案,内建arm多核心处理器,并获得硅晶验证的7纳米小芯片(Chiplet)系统。

台积电表示,此款概念性验证的小芯片系统成功地展现在7纳米FinFET制程及4GHz arm核心的支援下打造高效能运算的系统单芯片(System-on-Chip,SoC)之关键技术。同时也向系统单芯片设计人员演示运作时脉4GHz的芯片内建双向跨核心网状互连功能,及在台积电CoWoS中介层上的小芯片透过8Gb/s速度相互连结的设计方法。

台积电进一步指出,不同于整合系统的每一个元件放在单一裸晶上的传统系统单芯片,将大尺寸的多核心设计分散到较小的小芯片设计更能完善支持现今的高效能运算处理器。

此高效的设计方式可让各项功能分散到以不同制程技术生产的个别微小裸晶,提供了灵活性、更好的良率、及节省成本的优势。

小芯片必须能够透过密集、高速、高频宽的连结来进行彼此沟通,才能确保最佳的效能水准,为了克服这项挑战,此小芯片系统采用台积电所开发的Low-voltage-INPackage-INterCONnect(LIPINCONTM)独特技术,资料传输速率达8Gb/s/pin,并且拥有优异的功耗效益。

另外,此款小芯片系统建置在CoWoS中介层上由双个7纳米生产的小芯片组成,每一小芯片包含4个arm Cortex–A72处理器,以及一个芯片内建跨核心网状互连汇流排,小芯片内互连的功耗效益达0.56pJ/bit、频宽密度1.6Tb/s/mm2、0.3伏LIPINCON介面速度达8GT/s且频宽速率为320GB/s。此小芯片系统于2018年12月完成产品设计定案,并已于2019年4月成功生产。

arm资深副总裁暨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Drew Henry表示,这次与我们长期伙伴台积电协作的最新概念性验证成果,结合了台积电创新的先进封装技术与arm架构卓越的灵活性及扩充性,为将来生产就绪的基础架构系统单芯片解决方案奠定了绝佳的基础。

台积电技术发展副总经理侯永清博士表示,此款展示芯片呈现出我们提供客户系统整合能力的绝佳表现,台积电的CoWoS先进封装技术及LIPINCON互连介面能协助客户将大尺寸的多核心设计分散到较小的小芯片组,以提供更优异的良率与经济效益。arm与台积电的本次合作更进一步释放客户在云端到边缘运算的基础架构应用上高效能系统单芯片设计的创新。

Arm证实“断供”说法不实 与华为合作意愿更坚定

Arm证实“断供”说法不实 与华为合作意愿更坚定

9月25日上午,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一场Arm、Arm中国(安谋科技)和华为海思半导体的三方闭门会举行,共同商讨三方的合作。

在稍后的Arm中国媒体沟通会上,ArmIP事业部总裁ReneHaas和Arm中国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对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表示,华为和海思是Arm长期的合作伙伴,经过实体名单之后,已经理清,不论是之前的V8架构还是后续架构(业界预计会叫V9架构),都是基于英国的技术,Arm与华为和海思的合作,不会受到目前形势的影响。

海思半导体首席信息官(CIO)刁焱秋同时指出:“Arm将会是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

在被问到华为目前状态的时候,刁焱秋说:“华为目前状态很好,大家工作状态比原来更为投入,Arm与华为的合作路径也更清晰,而且合作意愿更坚定。”

说到华为的成功时,刁焱秋坦言说:“要感谢我们做的一系列准备,同时还开玩笑说到,要感谢美国总统特朗普给予最大的宣传力度。”

谈及Arm中国的最新进展,在去年的乌镇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Arm中国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成果——“周易”人工智能平台。会上,Arm中国市场部负责人梁泉介绍到:“目前周易有很多的客户,已经开始设计、流片,相信不久将会有新产品出来。”

说到Arm,目前,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英国Ar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Arm自己不销售实体产品,而是只销售技术授权,也就是IP。

成立于1990年的Arm,目前全球基于Arm架构芯片出货量已经超过1500亿颗,2018年出货量为230颗左右,一直到2017年,26年间Arm的合作伙伴实现了1000亿颗基于Arm架构芯片出货量,按照预测,这一数字扩大到2000亿颗将是在不久的2021年,仅4年时间。

去年4月底,也正是中美贸易争端开始不久,Arm中国合资公司正式运营,中方投资人占股51%,Arm占股49%,Arm中国接管了Arm在国内的所有IP业务。正如Arm中国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所说:“Arm中国已成为了一家独立自主的公司”。总部就在深圳。

就在今年7月,Arm中国还获颁深圳市2018年度外商投资企业突出贡献奖公布。

那么Arm和Arm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一张图可以很好的解释:

中国企业使用ArmIP需通过Arm中国授权获得,但对于Arm中国而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在今天的会上,Arm中国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再次指出,这家拥有独立的本土研发团队的公司,能够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基于Arm架构技术的属于中国的IP。并且Arm中国对自主研发的产品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不受任何其他地区的影响。

吴雄昂还说:“Arm中国遵循全球化趋势,主张全球合作,目前公司是一家完全开元生态的公司,Arm中国将与Arm合作,共建Arm开放的生态。”

苹果最快 2020 年舍英特尔,改采自家研发 ARM 架构处理器

苹果最快 2020 年舍英特尔,改采自家研发 ARM 架构处理器

根据外媒《Axios》的报导,尽管苹果公司尚未公开表态,但开发人员和处理器龙头英特尔(intel)高管已经私下表示,他们预计苹果最早 2020 年就会放弃英特尔处理器,转而采用自己的 ARM 架构处理器。而这项报导也呼应了《彭博社》日前的一份报导,其报导指出,首款搭载 ARM 架构处理器的 Mac 计算机可能会在 2020 年问世。

《Axios》的报导表示,苹果计划在 2021 年让开发者开发出一款理论上可以与苹果所有硬件兼容的应用软件,包括 iPhone 和 Mac,而这个计划最初于 2018 年 6 月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首次亮相。虽然,苹果没有对此计划的正式称呼。但实际上,该计划已经在 Mac 上发表了 4 款采用 iOS 系统的新应用,包括了语音备忘录、新闻、家庭和股票。

根据国外科技媒体《9to5mac》的报导指出,在软件方面,苹果的该项计划这可能是一个平稳的发展,因为苹果可以同时开发英特尔版本和 ARM 架构处理器版本的 Mac OS。然而,硬件方面的发展就可能会有些困难。因为苹果需要将硬件转向使用 ARM 架构的处理器,这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而且,因为仍将有许多用户使用较老的 Mac 计算机,使得苹果还需要让未来版本的 Mac OS 与英特尔处理器兼容。

另一方面,对英特尔而言,这样的情况虽然将意味着失去一个重要客户。不过,这可能不会对其利润造成巨大冲击。

根据《彭博社》的报导表示,到 2020 年,英特尔累积的 Mac 业务可能会比一些人预期的更多。而且,《Axios》也指出,关键问题不在于时间,而在于苹果能够多顺利的达成这一转变。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这可能需要一段调适的时间,也就是既要支援新旧不同的 Mac 计算机,也要支援新旧不同的 Mac OS,情况可能不如想象中容易,也可能因此延长双方再合作的时间。

事实上,在 Mac 的 25 年历史中,苹果已经做出了几次重大转变,从摩托罗拉的处理器,转向 Power PC 处理器,然后又转向英特尔。作业系统方面,也从经典的 Macintosh 作业系统,转移到基于 Unix 的 Mac OS X 上。而这些过程都不是短时间完成,其最终的结果如何,还有待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