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量产超高速DRAM“HBM2E”

SK海力士量产超高速DRAM“HBM2E”

7月2日,SK海力士宣布开始量产超高速DRAM“HBM2E”。据悉,这是SK海力士继去年8月宣布完成HBM2E开发仅十个月之后的又一成果。

SK海力士新闻稿指出,HBM2E是目前业界速度最快的DRAM解决方案,能以每个pin 3.6Gbps的处理速度,通过1,024个I/Os(Inputs/Outputs, 输入/输出)能够每秒处理460GB的数据,相当于能够在一秒内传输124部全高清(FHD)电影(每部3.7GB)。

此外,SK海力士此次量产的HBM2E能借助TSV(Through Silicon Via,硅通孔技术)技术将8个16Gb DRAM垂直连接,其容量达到了16GB,是前一代HBM2容量的两倍以上。

H据了解,BM2E拥有超高速、高容量、低能耗等特性,是适合深度学习加速器(deep learning accelerator)、高性能计算机等需要高度计算能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AI)系统的存储器解决方案。与此同时,HBM2E将适用于在未来主导气候变化、生物医学、宇宙探索等下一代基础、应用科学领域研究的Exascale 超级计算机(能够在一秒内执行一百亿亿次计算的计算机)。

SK海力士副社长兼首席营销官吴钟勋表示:“SK海力士通过开发世界第一款HBM(High Bandwidth Memory)等成果一直引领着有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一代技术革新。公司将通过本次HBM2E量产强化高端存储器市场上的地位,并倡导第四次工业革命。”

供货三星及SK海力士?传SK Materials量产高纯度氟化氢气体

供货三星及SK海力士?传SK Materials量产高纯度氟化氢气体

6月17日,韩国SK Materials表示,该公司已于近期开始了高纯度(99.999%)氟化氢(蚀刻气体)量产。由于纯度已达到一定程度,三星电子及SK海力士也都导入使用。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17日报导,SK Materials的99.999%(5N)高纯度氟化氢,虽然在纯度上逊于日本产的99.999999999%(11N)超高纯度氟化氢,但是已被用于晶圆清洗等部分制程。

随着高纯度氟化氢被用于半导体的清洗用途,也由于半导体制程的微细化,需求量也跟着快速增加。

2019年11月。SK Materials成立了相关材料的研发中心。在研发过程中成功的试作出高纯度氟化氢,也在韩国庆尚北道的荣州工厂,设置了年产量15公吨规模的生产设备,逐步的朝着国产化目标迈进。计划在2023年前,国产化的比率要拉高到70%。

此前,韩国半导体业,100%依赖日本等国所生产的高纯度氟化氢。不过2019年7月开始,日本针对出口到韩国的高纯度氟化氢、氟化聚醯亚胺,以及光阻剂等3种先进化学品,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这也使得日本在出口这些化学原料时,必须一一接受当局审核才得以放行。

也由于这几种化学原料,是OLED面板及半导体生产所不可或缺的,严重关系到韩国电子业的未来发展。韩国也立即展开动作,一方面寻找日本之外的供货来源,另一方面也在政府支援下积极的推动国产化。

此外,韩国的Soulbrain,也展开了纯度99.999%以上的液态氟化氢生产。

海太半导体拟与SK海力士签订半导体后工序服务合同

海太半导体拟与SK海力士签订半导体后工序服务合同

近日,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实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太半导体以“全部成本+约定收益”的盈利模式向SK海力士提供半导体后工序服务,就后工序服务事宜拟与SK海力士签订《第三期后工序服务合同》,合同履行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2009年,太极实业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与韩国(株)海力士半导体(现更名为爱思开海力士株式会社,以下简称“SK海力士”)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合资设立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太半导体”),其中太极实业持股55%,SK海力士持有45%股权。

根据本合同约定的条款和条件,海太半导体应在本合同期限内向SK海力士提供后工序服务,SK海力士将接受该等服务并向海太支付后工序服务费用。

据悉,海太半导体与SK海力士分别于2009年11月27日和2015年4月29日就海太半导体与SK海力士进行半导体后工序服务的合作事宜以《合资经营合同》的约定为基础先后签订了《后工序服务合同》(“一期合同”)和《第二期后工序服务合同》(“二期合同”),由海太向SK海力士提供半导体后工序服务。

随着二期合同将于2020年6月30日到期,海太半导体拟与SK海力士就半导体后工序服务合作事宜签订《第三期后工序服务合同》(以下简称“三期合同”)。海太半导体与SK海力士拟签署的三期合同,明确了海太在未来5年(2020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继续以“全部成本+约定收益”的模式向SK海力士提供半导体后工序服务,并在三期合同中细化了第三方客户开发及激励措施等方面的约定。

太极实业表示,本合同的签署与履行有利于未来5年海太半导体为公司提供较好及稳定的盈利及现金流,同时三期合同细化了第三方客户开发及激励措施的约定有利于海太半导体更加注重优化生产管理及控制成本费用,有利于提高海太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公司的半导体业务的发展。

本合同签署后,海太半导体后工序服务业务将继续存在对SK海力士的一定依赖。海太半导体将根据三期合作的约定在巩固和发展与SK海力士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努力优化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半导体后工序服务商。

继3月成功流片后,这个8英寸非存储晶圆项目又获新进展

继3月成功流片后,这个8英寸非存储晶圆项目又获新进展

据中机工程官微指出,由该公司承接的海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8英寸非存储晶圆建设项目FAB电气工程已经顺利完工。

据了解,海辰半导体成立于2018年2月,由SK海力士旗下晶圆代工厂SK海力士System IC公司与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立,项目总投资14亿美元,主要从事CIS(摄像电路)、DDI(驱动电路)、PM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NAND存储器等代工制造和销售业务,也正在开发逻辑和混合信号芯片等新的代工业务。据悉,该项目是无锡市的重大投资项目之一。

2020年3月16日,海辰半导体8英寸晶圆厂项目投片。据无锡日报此前报道,待2022年全部投产后,该项目将月产11.5万枚8英寸晶圆片,远高于国内外其他8英寸企业月产5万枚的平均水平。

中机工程指出,该项目的建设将使无锡成为全国集成电路高端生产线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将进一步奠定无锡在全国集成电路领域的领先位置,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太极实业产业转型净利4年增长25倍 海太半导体与SK海力士合作紧密

太极实业产业转型净利4年增长25倍 海太半导体与SK海力士合作紧密

30年,三次转型,从纺织业到半导体,太极实业实现华丽转身。

太极实业的前身可追溯至1987年成立的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当时主业为纺织。如今,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和工程技术服务。

转型之后,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19年,太极实业实现营业收入169.17亿元,同比增长8.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6.22亿元,同比增长8.59%。相较2015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四年分别增长约2.85倍、25倍。

2019年,太极实业的半导体业务、工程服务业务、光伏发电等三大板块业务收入均实现增长,且半导体业务毛利率还有所上升。

备受关注的半导体业务,具有可持续性。太极实业子公司海太半导体拥有完整的封装测试生产线,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且与全球第二大DRAM 制造商SK 海力士形成了紧密的、难以替代的合作关系。

转型升级业绩六连增

不断向新型产业转型后,太极实业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今年一季度,太极实业实现营业收入37.57亿元,同比微降1.33%,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1.94%。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这一经营形势,太极实业已经保持了6年。

太极实业是江苏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于1993年7月28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从上市以来的经营数据看,2016年以前,公司经营业绩缺乏突出亮点,年度净利润未达亿元。这与公司所处的行业有关,曾经的纺织行业,调整幅度较大,行业企业亏损不少。

大约在2009年前后,太极实业抓住时机,果断转型至半导体领域。不过,那时的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也不是很高,太极实业盈利未达亿元。

但是从2014年开始,太极实业的业绩持续增长。2014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2.03亿元、43.96亿元、96.16亿元、120.34亿元、156.52亿元,同比增长5.78%、4.59%、34.55%、25.14%、30.07%。对应的净利润为0.14亿元、0.24亿元、2.33亿元、4.18亿、5.73亿元,同比增长13.94%、66.07%、101.74%、79.68%、37.13%。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17亿元,同比增长8.09%,净利润6.22亿元,同比增长8.59%,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有所放缓。

综上所述,2014年至2019年的6年,太极实业业绩实现稳步增长,且净利润增速整体高于营收。2019年的净利润较2014年增长了43.43倍,同期营业收入增长了3.02倍。

连续6年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太极实业产业转型。除了转型半导体领域外,2016年,公司还布局了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再加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这些业务均有较好发展前景,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两大业务业内领先

半导体、工程技术服务、光伏,随着太极实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其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而这三大板块业务均呈现出较好发展势头。

2016年,太极实业作价22.95亿元收购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十一科技)81.74%股权,2017年又将剩余股权收入囊中。公司还收购了配套的四川十一联合物流、南宁十一电子等公司。这些并购,交易金额合计约为30亿元。

十一科技集工程技术服务与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于一身,目前已是太极实业重要子公司。

太极实业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主要服务于电子高科技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与保健、市政与路桥、物流与民用建筑、电力等领域,经营方式为承接这些领域的工程咨询、设计、监理、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等业务。

根据公司披露,十一科技为国内的综合甲级设计院,设计业务可以覆盖全国所有21个行业,在电子高科技、生物与制药、市政与路桥、物流与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等细分领域的设计和EPC市场具备市场领先优势。

2019年,十一科技拼抢订单,持续开发新的项目,经营业绩创新高。其实现营业收入125.23亿元、利润总额5.72亿元,同比增长16.39%、20.58%,其中,电子高科技和高端制造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61.17%,新能源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15.34%。

此外,十一科技中标了一大批项目,后劲项目培育硕果颇丰。今年5月29日,太极实业公告,十一科技中标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300mm集成电路中道先进封装生产线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中标总价为14.31亿元。公司称,本项目中标体现了十一科技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EPC领先地位。

太极实业的半导体业务也不逊色,其业务主要由太极半导体、海太半导体承载。海太半导体业务目前主要是为 SK 海力士的 DRAM 产品提供后工序服务。SK 海力士是世界第二大DRAM制造商,公司称,其与SK海力士形成了难以替代的合作关系。2019年,海太半导体封装、封装测试最高产量分别达到12.46亿Gb 容量/ 月、11.76 亿Gb容量/月,相比上年分别增长1.2%、9.9%。

太极实业称,海太半导体采用12英寸晶圆进行集成电路封装,工艺达到16纳米级,目前已具备国际领先的后工序服务技术。

SK海力士和微电子所持股,这家存储公司与徐州经开区签约

SK海力士和微电子所持股,这家存储公司与徐州经开区签约

近日,徐州经开区管委会和北京泽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据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消息指出,泽石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由微电子所发起成立的高科技存储公司,公司集存储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是国家存储大战略的产业化布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致力于打造存储国产化的完整产业链。

全球半导体观察查询天眼查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100%持股泽石科技股东之一北京中科微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值得一提的是,SK海力士(无锡)投资有限公司也投资了泽石科技,持股比例为5.13%。

近年来,微电子所大力支持徐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早在2018年,微电子所与徐州市人民政府签订《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共同推进徐州晶圆级先进封装产业化项目、集成电路装备项目、材料产业化项目落地,打造高端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在该协议框架下,微电子所将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徐州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而此次项目合作的签署,将推动徐州及淮海经济圈相关产业发展,也为泽石公司拓宽下一步发展和布局。 徐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淑侠表示,希望进一步密切双方合作,推动经开区相关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做好服务,争取合作项目早日落地开花。

预计2021年量产 传SK海力士将在1anm DRAM中引入EUV技术

预计2021年量产 传SK海力士将在1anm DRAM中引入EUV技术

在当前因为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恐将影响存储器后续市场发展的情况下,主要存储器厂商皆不轻易扩增产能,反而以优化制程技术的方式来增加其供应的能力。因此,根据韩国媒体报导,存储器大厂SK海力士(SK Hynix)的相关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已开始研发第4代10纳米级制程(1a)的DRAM,内部代号为“南极星”(Canopus),而且预计将在制程中导入EUV曝光技术。

报导指出,目前SK海力士最先进的DRAM产品主要以10纳米等级的1Y及1Z制程技术为主,这是属于第2代及第3代的10纳米等级制程。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将这两种制程技术的生产比重提高到40%。此外,SK海力士还将继续发展新一代的DRAM制程技术。

报导进一步强调,“南极星”(Canopus)将是SK海力士至今的最关键发展计划之一,因为这是该公司首度应用EUV曝光技术来生产DRAM。不过,报导也引用韩国一位消息人士的说法指出,目前SK海力士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公司是能否透过使用EUV曝光技术来确保其产品的有效竞争力。

事实上,之前有媒体报导指出,SK海力士的竞争对手三星已在2020年3月份宣布,已出货了100万个由第4代10纳米等级,内含EUV曝光技术所生产的DDR4 DRAM模组,并预计将在2021年开始正式大量生产,而且,未来该公司接下来的几代的DRAM产品将会全面导入EUV曝光技术,这消息对SK海力士来说将会是充满着竞争性。因此,SK海力士计划旗下的首款第4代10纳米等级DRAM将在2021年推出,这也将使得届时以EUV曝光技术的存储器生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服务器需求抵消智能手机疲软 SK海力士财报公布

服务器需求抵消智能手机疲软 SK海力士财报公布

4月23日,SK海力士发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2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数据显示,SK海力士第一季度结合并收入为7.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8,003亿韩元,分别比上一季度分别增长了4%和239%,净利润为6,491亿韩元。营业利润率为11%,净利润率为9%。

SK海力士表示,第一季度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服务器用产品销售的增加抵销了智能手机需求疲软的影响。

对于此次疫情对SK海力士的影响,目前SK海力士的生产工厂都处于正常运转状态,SK海力士CFO車辰錫表示,将最大努力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带来的潜在风险。SK海力士指出,将为未来的需求波动做好准备。

在设备投资方面,SK海力士将维持比去年减少相当幅度的现有计划,集中力量加强微细化工程以及计划年底完成利川M16工厂无尘室的准备。此外,公司按把一部分的DRAM生产能力的CIS以及3D NAND闪存转换也在按原计划进行。

对于DRAM,SK海力士计划积极应对持续扩张的64GB以上的高容量服务器模组市场,并扩大10nm第二代产品(1Ynm)的销售来改善收益性。同时计划在下半年将10nm第三代产品(1Znm)正式投入批量生产。SK海力士表示,将积极应对预计全面成长的GDDR6和HBM2E市场。

对于NAND闪存,SK海力士计划持续增加96层产品的销售比重。128层产品也将在第二季度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另外,SK海力士还计划将在第一季度销售比重达到40%的SSD的比例再次扩大并向数据中心的PCIe SSD为主将进行多元化产品组合以及改善收益性而持续努力。

服务器需求抵销智能手机疲软 SK海力士财报公布

服务器需求抵销智能手机疲软 SK海力士财报公布

4月23日,SK海力士发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2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数据显示,SK海力士第一季度结合并收入为7.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8,003亿韩元,分别比上一季度分别增长了4%和239%,净利润为6,491亿韩元。营业利润率为11%,净利润率为9%。

SK海力士表示,第一季度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服务器用产品销售的增加抵销了智能手机需求疲软的影响。

对于此次疫情对SK海力士的影响,目前SK海力士的生产工厂都处于正常运转状态,SK海力士CFO車辰錫表示,将最大努力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带来的潜在风险。SK海力士指出,将为未来的需求波动做好准备。

在设备投资方面,SK海力士将维持比去年减少相当幅度的现有计划,集中力量加强微细化工程以及计划年底完成利川M16工厂无尘室的准备。此外,公司按把一部分的DRAM生产能力的CIS以及3D NAND闪存转换也在按原计划进行。

对于DRAM,SK海力士计划积极应对持续扩张的64GB以上的高容量服务器模组市场,并扩大10nm第二代产品(1Ynm)的销售来改善收益性。同时计划在下半年将10nm第三代产品(1Znm)正式投入批量生产。SK海力士表示,将积极应对预计全面成长的GDDR6和HBM2E市场。

对于NAND闪存,SK海力士计划持续增加96层产品的销售比重。128层产品也将在第二季度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另外,SK海力士还计划将在第一季度销售比重达到40%的SSD的比例再次扩大并向数据中心的PCIe SSD为主将进行多元化产品组合以及改善收益性而持续努力。

SK海力士:PE8000新款企业级SSD系列可提供样品

SK海力士:PE8000新款企业级SSD系列可提供样品

2020年4月7日,SK海力士宣布“PE8000”新款企业级SSD(固态硬盘)系列可提供样品。PE8000系列是公司最先进的企业级(eSSD)系列,旨在满足数据中心客户的各种需求。

PE8010及PE8030是公司首款支持PCIe Gen4接口的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SSD。两款产品均采用了公司的96层TLC(Triple-Level Cell)4D NAND闪存和自研控制器,提供的最大容量高达8TB,且同时支持U.2/U.3规格。PE8010是专门针对读取工作负载而设计的读密集型产品,而PE8030则是为混合使用而优化的一款混合型产品。

上述两款产品在低功耗PCIe Gen4 SSD市场上以卓越的性能著称。PE8010和PE8030均可提供高达6,500MB / s的顺序读取速度和高达3,700MB / s的顺序写入速度,并且每秒的随机读取和写入速度(Input/output per second,IOPs)分别为1,100K和320K。与公司于2019年推出的解决方案相比,PE8010的顺序读取性能及随机写入性能分别提高了103%和357%,功耗同时被控制在最高17W以内。这两款产品将本月开始向客户提供样品。

另外,PE8111企业级SSD是针对读取密集型应用设计的高容量存储解决方案,该产品采用了SK海力士尖端技术的精髓——世界首款128层 1Tb TLC 4D NAND闪存。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支持EDSFF(Enterprise & Data Center SSD Form Factor)1U Long(E1.L)新规格的16TB容量PE8111产品,并计划在未来开发32TB容量版本的PE8111。SK海力士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对16TB PE8111企业级SSD进行送样(Sampling)。

PE8111是针对Open Compute Project(OCP)存储平台进行过优化的产品。该产品的顺序读取、写入速度最高分别可达3,400MB/s、3,000MB/s,而随机写入、读取速度则最高分别可达700K、100K IOPs。

值得关注的是,该解决方案使用128层1Tb TLC NAND,与基于512Gb NAND闪存的解决方案相比,能够在一半面积的NAND Die上实现同样容量。因此,该解决方案具有卓越的性能、功耗,性价比等方面均能够占据企业级SSD市场的主导地位。

SK海力士是一家全球存储器半导体制造商,其产品组合中包括DRAM,NAND闪存和控制器,以及SSD的全套技术。公司进入企业级SSD市场相对较晚,但凭借在DRAM制造方面长期积累的技术与诀窍,在未来将逐渐强化自身的市场地位,并通过迅速稳定的产品开发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负责SK海力士eSSD事业的Vice President金三一表示:“SK海力士过去成功地将支持PCIe Gen3接口的企业级SSD导入了市场,并借此巩固了公司在企业级存储产品行业上的地位。公司计划在下半年进行PCIe Gen4接口存储产品的量产,强化其技术领先地位,并为超大规模据中心及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客户提供高性能、高稳定性的企业级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