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手机厂商下拉购买门槛 5G手机销量或冲击千万

头部手机厂商下拉购买门槛 5G手机销量或冲击千万

头部手机企业正在集体发力试图降低首批5G手机的购买门槛。记者近日从vivo方面获悉,下个月vivo将发布首款5G手机产品,而价位段将在4000元档位。

“作为头部企业,有义务推进5G的快速发展。”7月28日,vivo 通信研究院总经理秦飞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记者采访时表示,vivo的首批5G手机价格将接近成本价售卖,以降低初期5G手机的体验门槛。

“5G手机定价相对激进,华为第一款5G手机考虑的肯定不是盈利。”华为消费者业务产品线总裁何刚如是表示。几天前,华为在深圳发布了首款5G手机Mate 20 X,售价为6199元,而中兴通讯Axon 10 Pro5G版定价为4999元,比起半年前动辄“万元”的吹风价,首批5G手机的价格明显降低。

秦飞预测,5G手机明年的渗透率或许能够达到10%到15%,也就是一亿部销量。“今年,韩国5G手机现在发布了四五个月,可以达到300万的量,国内有望达到百万甚至冲击千万级别”。

激活5G市场激活5G市场

5G手机的“百米冲刺”到了最后阶段,第一波5G手机出货潮将至。

目前除了华为与中兴之外,vivo、OPPO以及小米等头部手机企业均表示在第三季度推出5G版本的手机。

“vivo iQOO5G版手机计划于8月上市,在今年商用初期5G手机的产量和销量都不会像4G手机那么大,但明年在芯片厂商以及运营商等多方位的支持下,市场将会被激活,有望达到1亿部。”秦飞对记者表示,目前全球基本都是NSA(非独立组网)网络,可以实现不换卡、不换号即可使用5G网络。

但对于5G手机的初期整体销量,分析机构曾给出不太乐观的预期。

“5G手机的渗透率能否快速提高的关键在于单机售价以及资费方案。若就单机售价进行讨论,芯片价格是否亲民、规格是否能中阶化就成为影响单机售价最关键的两个要素。”黄郁琁认为,以今年来看,5G终端售价依然较高,较难引起市场共鸣。

并且,以旗舰机的平均物料清单成本来看,5G手机的物料清单成本将提高20%~30%,降低入门价格或许会对手机厂商造成短期盈利影响。

但记者从消息人士方面得到消息,除了手机厂商外,运营商将会在未来两个月内正式推出5G产品的优惠套餐,以100G的流量宝为例,并不会高于现在的套餐资费很多。“5G不是靠流量赚钱,应该靠5G的价值来挣钱。”秦飞对记者说。

真假5G之辩真假5G之辩

5G手机和4G手机相比有什么不同?初期最为明显的或许是网络速度。

28日上午在厦门SM广场,第一财经记者体验了在中国移动5G网络覆盖下,vivo iQOO5G工程版手机的室内测速情况。测试显示,全速5G卡的下行速率峰值达到1353Mbps,上行最高79.1Mbps。

这意味着,在优酷下载一部蓝光1080p画质、大小为2GB的《流浪地球》,仅需十几秒即可完成缓存。而在4G网络下,下载速度一般为60Mbps,上传速度大概为10Mbps。

而对于是否值得购买5G手机,曾经有消息称,明年将不支持5G NSA手机入网,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手机都是支持NSA的单模手机。

“NSA和SA是5G网络部署的两种模式,对智能手机用户而言体验一致,没有差异。今年购买5G手机,可以先享5G体验。”接近高通的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球大部分国家部署5G都是NSA先行(更成熟的标准和技术),未来再逐步过渡到双模,中国不例外,SA网络成熟尚需时日。

但在6月份,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经在朋友圈转发《国内5G市场突变:高通系产品或集体凉凉,华为成唯一“真5G手机”》一文时表示:“国内同行加油!希望大家都能提供真5G手机!NSA很快会被淘汰,SA才是真5G。”

“无论是NSA还是SA都是3GPP定的标准,没有所谓的真假5G。”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厦门分公司5G推进办公室秘书长刘青青对记者表示,未来SA网络是中国移动5G建设的目标,但一定是NSA和SA并存的情况,而且两种网络用户体验是一致的。从实际的市场情况来看,NSA组网的手机也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能够一直被使用。

秦飞对记者表示,无论是NSA还是SA都是真5G,因为这两种组网方式都是3GPP制定的两个5G标准,并且这两大标准也是我国工信部官方认定的5G。目前这个阶段,无论是基站建设速度、手机成熟度、信号覆盖定位连续性,还是考虑国际漫游以及不换卡不换号即用5G服务的需求,先部署NSA都是运营商和产业的共识也是客观选择。

关键词 : 5G中国移动vivo

升降式摄像头成2019全面屏主流,拉动精密金属工艺升级与需求

升降式摄像头成2019全面屏主流,拉动精密金属工艺升级与需求

OPPO、vivo、OnePlus透过升降式镜头创造更大屏占比

自2018年vivo和OPPO分别推出NEX和Find X两款手机后,升降式镜头热潮似乎减退,但vivo于2019年2月发布的vivo V15 Pro与即将发布的vivo X27系列新机,皆延续vivo升降式镜头方案。其中,主打高阶的X27 Pro,其升降式前镜头除镜头本身设有LED闪光灯,也使得X27 Pro屏占比提升至91.6%。

vivo升降式镜头技术不仅用于高阶手机,也逐步渗透至自家中阶手机,例如V15 Pro便搭载32MP的升降式前镜头,画素甚至高于部分旗舰机后置镜头画素,镜头升起时间也加快至只需0.46秒,显示vivo在此技术上发展更趋成熟。

OPPO中阶手机产品F11 Pro在2019年2月已于印度发布,前镜头采用单独弹出式设计,屏占比达90.9%。OnePlus新机OnePlus 7也预期采用升降式前镜头设计,这将是OnePlus旗下首支采用此设计的手机,将听筒、传感器等零件隐藏于手机顶部,借此创造更大屏占比。

升降式方案往中阶手机渗透,拉动精密金属工艺升级与需求

前镜头是手机实现真正全面屏效果的主要限制之一,目前厂商的解决方案是透过自动升降或手动滑盖设计隐藏前镜头,增加手机屏占比,vivo NEX可说是升降式镜头代表,将前置镜头隐藏在顶端边框中,借微型步进马达驱动前镜头模块的升降。

另外,以OPPO Find X为代表的双轨潜望式隐藏配置,则将3D感测元件、前后镜头、天线等放进同个模块中,透过滑盖式机械机构,达成整体模块自动升降。

从结构上说,不管是升降或滑盖设计,势必要牺牲手机内部空间、体积或一体性等,也增加限制镜头模块功能、防水防尘性不佳、滑动模块损耗、算法等问题,但升降镜头的优势是仅需调整手机顶端空间,对整体重量、厚度的影响范围较小。

由于OPPO和vivo看中此方案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以及具备市场潜力,便开始将升降式镜头向下渗透至自家中阶机型,预期2019年升降式镜头手机会有较多发展,拉动精密金属件需求。

智能手机市场渐趋饱和,vivo成立子品牌能带来多少商机?

智能手机市场渐趋饱和,vivo成立子品牌能带来多少商机?

近日,vivo官方正式宣布全新子品牌iQOO手机将独立运营,虽然vivo尚未对iQOO手机透露更多细节,但市场多数预期iQOO将以高端品牌的旗舰系列出场。

iQOO定位未明,预期将打造高阶旗舰手机拉升品牌形象

vivo手机具有时尚、优秀的拍照能力与操作体验等优势,且vivo产品线广布,价格区间维持在1,500~5,000元人民币,其中vivo NEX旗舰产品为售价4,998元人民币的高阶机种,因此iQOO可能转走售价超越5,000元人民币的高端路线,透过子品牌打造新旗舰系列,打破消费者对vivo的固有品牌印象。

然而小米、红米、华为荣耀皆主打中高阶手机市场,无论是品牌辨识度还是知名度,iQOO在短期内还无法超越这些品牌。

另一方面,按vivo原有的实体通路销售策略,1,000元人民币以下手机市场的可操作空间小、利润低,若iQOO推出主打性价比的千元人民币手机,对vivo品牌并没有太多加分。反观华为以智能型手机为主入口,平板、电视、智能音箱等设备为辅入口,逐步布局智慧家庭。

vivo亦于2018年首度推出以手机为核心的Jovi物联网,开始构建手机与物联网生态系统,因此不排除vivo以iQOO发展物联网智慧家庭之高端品牌手机的可能性,利用过去实体通路累积的口碑和粉丝,针对年轻用户并以电商为主要销售管道来应对市场挑战。

手机厂商采取分立子品牌的集团作战

受到近年中国智能型手机市场渐趋饱和、4,000元人民币以上手机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Apple和Samsung在中国市场处于疲软状态等影响,OPPO、小米相继成立子品牌;中国前四大智能型手机厂商纷纷通过子品牌策略,从不同角度加码新市场,透过细分市场区分中低阶与高阶产品定位,利用子品牌辅助母品牌抢占特定领域或其他对手的市场份额,强化产品发展策略。

然而多品牌策略需要消耗更多企业资源,更加要求企业实力,且中国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局面,在新增用户中能找到的商机有限,子品牌若未能有明显升级,品牌溢价空间较小,核心竞争力甚至有下降风险,若vivo无法同时支撑双品牌的设计、研发、市场推广等资源投入,将陷入双线作战的泥沼。

vivo 成立子品牌iQOO,要做超过五千元的高端手机

vivo 成立子品牌iQOO,要做超过五千元的高端手机

昨(12) 日 vivo 在微博宣布,成立新品牌 iQOO。新浪科技报导,iQOO 将是 vivo 的高端机子品牌,独立营运,手机价格达 5,000 人民币以上。vivo 主要有 X、Y、Z 系列,以及走高端路线的 NEX 系列。NEX 系列在京东等电商平台售价基本在 5,000 人民币以内,其他三系列价格几乎都在 3,000 元以下。

消费者熟知的 vivo 普遍是 X 和 Z 系列,这也是官网热门机,构成消费者心中的 vivo 品牌印象:铺天盖地的综艺广告冠名、流量明星代言及三四线城市的线下店铺促销,对有意进军高端市场的 vivo 而言,这不是件好事。

做高端机,这是有野心的手机厂商共同的追求。有报告显示,2018 年第三季,全球高端智能手机(400 美元以上)占整个市场 22% 市占率,出货量约 8,500 万支,与同期相比增长 19%,明显优于大盘形势(-5%)。

现在,小米、荣耀、OV 都在尝试打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但 vivo 还是新手,品牌形象的确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成立全新的子品牌或许是打破成见的最好选择。

截至目前,iQOO 还没有宣布具体的产品信息。